蚕说
里有织妇,蓍簪葛帔,颜色憔悴,喟然而让于蚕曰:“余工女也,惟化治丝枲是司,惟服勤组紃是力,世受蚕事,以蕃天财。
尔之未生,余则浴而种以俟;尔之既育,余则饬其器以祗事;尔食有节,余则采柔桑以荐焉;尔处不慁,余则弭温室以养焉;尔惟有神,余则蠲其祀而未尝黩也;尔惟欲茧,余则趣其时而不敢慢也;尔欲显素丝之洁,余则具缫盆泽器以奉之;尔欲利布幅之德,余则操鸣机密杼以成之。
春夏之勤,发蓬不及膏;秋冬之织,手胝无所代。
余之于子可谓殚其力矣!”
“今天下文绣被墙屋,余卒岁无褐;缇帛婴犬马,余终身恤纬。
宁我未究其术,将尔忘力于我耶?”
蚕应之曰:“嘻!余虽微生,亦禀元气;上符龙精,下同马类。
尝在上世,寝皮食肉;未知为冠冕衣裳之等也,未知御雪霜风雨之具也。
当斯之时,余得与蠕动之俦,相忘于生生之域;蠢然无见豢之乐,熙然无就烹之苦。
自大道既隐,圣人成能,先蚕氏利我之生,蕃我以术,因丝以代毳,因帛以易韦;幼者不寒,老者不病:自是民患弭而余生残矣!”
“然自五帝以降,虽天子之后,不敢加尊于我:每岁命元日,亲率嫔御,祀于北郊,筑宫临川,献茧成服;非天子宗庙黼黻无所备,非礼乐车服旗常无所设,非供祀无制币,非聘贤无束帛,至纤至悉,衣被万物。
女子无贵贱,皆尽心于蚕。
是以四海之大,亿民之众,无游手而有馀帛矣”
“秦汉以下,本摇末荡:树奢靡以广君欲,开利涂以穷民力;云锦雾縠之巧岁变,霜纨冰绡之名日出;亲桑之礼颓于上,灾身之服流于下。
倡人孽妾被后饰而内闲中者以千计,桀民大贾僭君服以游天下者非百数;一室御绩而千屋垂缯,十人漂絮而万夫挟纩:虽使蚕被于野、茧盈于车,朝收暮成,犹不能给;况役少以奉众,破实而为华哉!方且规规然重商人衣丝之条,罢齐官贡服之织;衣弋绨以示俭,袭大练而去华:是犹捧凷堙尾闾之深,覆杯救昆冈之烈,波惊风动,谁能御之?由斯而谈,则余之功非欲厚啬声以侈物化,势使然也。
二者交坠于道,奚独怒我哉?且古姜嫄、太姒皆执子之勤,今欲以一已之劳而让我,过矣。

于是织妇不能诘,而终身寒云。
暂无
化治丝枲:枲(xi喜),麻。
《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七日嫔妇,化治丝枲。
”化治丝枲,即以丝麻来纺织。
组紃(xun旬):丝带。
薄阔者为组,似绳为紃。
服勤组紃说的是为织丝带而辛勤劳作。
慁(hun混):忧患,扰乱。
利布幅之德:《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
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
”幅,范围,限制。
卒岁无褐:褐,粗布短衣。
《诗经。
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缇帛婴犬马:缇帛,赤黄色的绸制品。
婴,系。
全句意为,用华丽的绸缎系在动物身上作为装饰。
余终身恤纬:意为我连丝毫的劣等线都不忍浪费。
恤,怜惜。
纬,本指组成布匹的纬线,这里用指织布中一些最低等的下脚料。
上符龙精,下同马类:古代传说中,说蚕为龙精,又与马同气。
见《周礼.夏官.马质》疏。
⑥先蚕氏:指发明养蚕的人。
《后汉书.礼仪志上》“祠先蚕”注:“今蚕神日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南北朝以后皆祀黄帝正妃嫘祖为先蚕。
祀于北郊:古人认为蚕是神物,因有祭蚕的风俗。
《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黼黻: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
《淮南子.说林训》:"黼黻之美﹐在于杼轴。
旗常:旗帜之名。
画交龙的叫做“旗”,画日月的叫做“常”。
《周礼.春官。
司常》:“掌九旗之物名。
日月为常,交龙为旗。

弋绨(ti题):黑色的粗绸。
弋,通“黓”,黑色。
凷:“块”的本字,土块。
尾闾:指海水。
语见《庄子.秋水》:“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尾闾乃杜撰的泄出海水之处,后用作海水的借语。
覆杯:翻覆一杯的水。
昆冈之烈:昆冈:昆山,古代著名的产玉地。
烈,指烈火。
《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姜嫄:传说中周族始祖后稷之母。
太姒:周文王之妃,武王之母。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