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 泰伯篇 · 第四章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
暂无
孟敬子:即魯國大夫孟孫捷。
問:探望、探視。
動容貌:使自己的內心感情表現於面容。
暴慢:粗暴、放肆。
正顏色:使自己的臉色莊重嚴肅。
出辭氣:出言,說話。
指注意說話的言辭和口氣。
鄙倍:鄙,粗野。
倍同背,背理。
籩(biān)豆之事:籩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禮中的用具。
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務的官吏,這裏指主管祭祀、禮儀事務的官吏。
問:探望、探視。
動容貌:使自己的內心感情表現於面容。
暴慢:粗暴、放肆。
正顏色:使自己的臉色莊重嚴肅。
出辭氣:出言,說話。
指注意說話的言辭和口氣。
鄙倍:鄙,粗野。
倍同背,背理。
籩(biān)豆之事:籩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禮中的用具。
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務的官吏,這裏指主管祭祀、禮儀事務的官吏。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
曾子對他說:“鳥快死了,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說的話是善意的。
君子所應當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這樣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臉色一本正經,這樣就接近於誠信;使自己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謹慎小心,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
至於祭祀和禮節儀式,自有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
”
曾子對他說:“鳥快死了,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說的話是善意的。
君子所應當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這樣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臉色一本正經,這樣就接近於誠信;使自己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謹慎小心,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
至於祭祀和禮節儀式,自有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