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二十四節
逄蒙學射於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爲愈己,於是殺羿。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
’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
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僕曰:‘追我者誰也?’其僕曰:‘庾公之斯也。
’曰:‘吾生矣。
’其僕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
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爲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
’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
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
’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
”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
’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
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僕曰:‘追我者誰也?’其僕曰:‘庾公之斯也。
’曰:‘吾生矣。
’其僕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
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爲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
’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
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
’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
”
暂无
逄(páng)蒙:羿的學生、家衆。
羿(yì):擅長射箭,篡夏自立,逄蒙助寒浞殺羿。
子濯孺子:鄭國的武將。
庾公之斯:衛國的將領。
尹公之他:衛國人。
端人:正派人或正直的人。
金:指箭鏃。
乘矢:四支箭。
羿(yì):擅長射箭,篡夏自立,逄蒙助寒浞殺羿。
子濯孺子:鄭國的武將。
庾公之斯:衛國的將領。
尹公之他:衛國人。
端人:正派人或正直的人。
金:指箭鏃。
乘矢:四支箭。
逄蒙向羿學習射箭,完全掌握了羿的本領,心想天下只有羿超過自己,於是殺了羿。
孟子說:“這事也有羿的過錯。
”
公明儀說:“好像沒有他的過錯吧。
”
孟子說:“過錯不大罷了,怎能說沒有過錯呢?鄭國派子濯孺子攻打衛國,衛國派庾公之斯追擊他。
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拿不了弓,我必死無疑了!’向給他駕車的人問道:‘追我的是誰呢?’駕車的人說:‘是庾公之斯。
’子濯孺子說:‘我死不了了。
’駕車的人問道:‘庾公之斯是衛國擅長射箭的人,先生卻說我死不了,什麼意思?’子濯孺子回答道:‘庾公之斯是向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我學的射箭。
尹公之他是個正派人,他所交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人。
’尹公之他是向我學的射箭。
尹公之他是個正派人,他所交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人。
’庾公之斯趕到了,說:‘先生爲什麼不拿弓?’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拿不了弓。
’庾公之斯便說:‘我是向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先生學的射箭。
我不忍心用先生的本領反過來傷害先生。
儘管這樣,今天的事,是君主的公事,我不敢不辦。
’於是抽出箭,在車輪上敲了幾下,把箭鏃去掉,發射了四支後便回去了。
”
孟子說:“這事也有羿的過錯。
”
公明儀說:“好像沒有他的過錯吧。
”
孟子說:“過錯不大罷了,怎能說沒有過錯呢?鄭國派子濯孺子攻打衛國,衛國派庾公之斯追擊他。
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拿不了弓,我必死無疑了!’向給他駕車的人問道:‘追我的是誰呢?’駕車的人說:‘是庾公之斯。
’子濯孺子說:‘我死不了了。
’駕車的人問道:‘庾公之斯是衛國擅長射箭的人,先生卻說我死不了,什麼意思?’子濯孺子回答道:‘庾公之斯是向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我學的射箭。
尹公之他是個正派人,他所交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人。
’尹公之他是向我學的射箭。
尹公之他是個正派人,他所交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人。
’庾公之斯趕到了,說:‘先生爲什麼不拿弓?’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拿不了弓。
’庾公之斯便說:‘我是向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先生學的射箭。
我不忍心用先生的本領反過來傷害先生。
儘管這樣,今天的事,是君主的公事,我不敢不辦。
’於是抽出箭,在車輪上敲了幾下,把箭鏃去掉,發射了四支後便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