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 · 山經 · 北山經
北山經之首,曰單狐之山,多機木,其上多華草。
逢漨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水,其中多芘石文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無草木。
滑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諸毗之水。
其中多滑魚。
其狀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其中多水馬,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里,曰帶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灌疏,可以闢火。
有鳥焉,其狀如烏,五采而赤文,名曰鵸餘?,是自爲牝牡,食之不疽。
彭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芘湖之水,中多鯈(tiao)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鵲,食之可以已憂。
又北四百里,曰譙明之山。
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
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兇。
是山也,無草木,多青雄黃。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
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
其中多<同習>々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食之不癉。
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獸多{鹿霝}羊,其鳥多蕃。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
其陽多玉,其陰多鐵。
伊水出焉,西流注於河。
其獸多橐駝,其鳥多窩,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又北四百里,至於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無石。
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文貝。
又北二百里,曰丹薰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
薰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棠水。
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採,又可以御百毒。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無草木,多瑤碧。
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又北百一十里,曰邊春之山,多蔥、葵、韭、桃、李。
槓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身,善笑,見人則臥,名曰幽鴳,其鳴自呼。
又北二百里,曰蔓聯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虒,見人則呼,名曰足訾,其鳴自呼。
有鳥焉,羣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名曰,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又北八百里,曰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行則銜其尾。
有鳥焉,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櫟水出焉,在而南流注於槓水。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題之山,其上多樗柘,其下多流沙,多砥。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名曰那父。
有鳥焉,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名曰竦斯,其鳴自呼也。
匠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其中多磁石。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陽多玉,其陰多鐵。
有獸焉,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或曰旄牛。
邊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櫟澤。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鹹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無草木,其下多玉。
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
有蛇名曰長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枬,其下多茈草。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
出於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原。
其中多赤鮭,其獸多兕,旄牛,其鳥多柝鳩。
又北二百里,曰少鹹之山,無草木,多青碧。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窺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敦水出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其中多?市々之魚。
食之殺人。
又北二百里,曰獄法之山。
瀼澤之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泰澤。
其中多?巢魚,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
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名山?,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又北二里,曰北嶽之山,多枳棘剛木。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其名曰諸懷,基音如鳴雁,是食人。
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囂水,水中多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
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
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又北五十里,曰北單之山,無草木,多蔥韭。
又北百里,曰羆差之山,無草木,多馬。
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鮮之山,是多馬,鮮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塗吾之水。
又北百七十里,曰堤山,多馬。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首,名曰狕。
堤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泰澤,其中多龍龜。
凡北山經之首,自單狐之山至於堤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
其祠之,毛用一雄雞彘瘞,吉玉用一珪,瘞而爲不糈。
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
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
汾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陽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銀。
酸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汾水,其中多美赭。
又北五十里,曰縣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其獸多閭麋,其鳥多白翟白有?。
晉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汾水。
其中多鮆魚,其狀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驕。
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
勝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汾水,其中多蒼玉。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廣員三百里,盡沙也,無草木鳥獸。
鮪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白玉。
又北四百里,曰爾是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狂山,無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浮水,其中多美玉。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諸餘之山,其上多銅玉,其下多松柏。
諸餘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旄水。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頭之山,其上多金玉,無草木。
旄水出焉,而東流注於印澤。
其中多?孛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又北三五十里,曰釒句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又北三百里,曰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玉。
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名曰獨?。
有鳥焉,其狀如烏,人面,名曰囗冒?,宵飛而晝伏,食之已?曷。
涔水出焉,而東流注於邛澤。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樑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修水出焉,而東流注於雁門,其獸多居暨,其狀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
有鳥焉,其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無草木。
是山也,科夏有雪。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碧,多馬,湖灌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其中多?旦。
有木器廠焉,其葉如柳而赤理。
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於洹山,其上多金玉。
三桑生之,其樹皆無枝,其高百仞。
百果樹生之。
其下多怪蛇。
又北三百里,曰敦題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是錞於北海。
凡北次二經之首,自管涔之山至於敦題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
其神皆蛇身人面。
其祠;毛用一雄雞彘瘞;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
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有獸焉,其狀如囗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其名曰?軍,善還,其名自詨有鳥焉,其狀臺鵲,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囗,是善驚,其鳴自詨。
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其中多人魚,其狀如?帝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癡疾。
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
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是名曰鶌鶋。
其名自詨,食之不飢,可以已寓。
又東北七十里,曰鹹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銅,是多松柏,草多茈草。
條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長澤。
其中多器酸,三歲一成,食之已癘。
又東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無草木,多文石。
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
澠水出焉,潛於其下,其中多黃堊。
又東三百里,曰陽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銅。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尾,其頸[B142],其狀如句瞿,其名曰領胡,其鳴自詨,食之已狂。
有鳥焉,其狀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爲牝牡,名曰象蛇,其名自詨。
留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
其中有<?臽>父之魚,其狀如鮒魚,魚首而彘身,食之已嘔。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賁聞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
氵聯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泰澤。
又東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無石。
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是水冬幹而夏流,實惟幹河。
其中有兩山。
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
其上多草、藷薁,其草多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
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與,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
平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美玉。
又東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肅。
高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又東二百里,曰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
丹水出焉,南流注於河;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黃澤。
又東三百里,曰彭毗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
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河。
肥水出焉,而南流注於牀水,其中多肥遺之蛇。
又東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
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於黃澤。
有鳥焉,其狀如烏而白文,名曰鴣[A220],食之不灂。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泰頭之山。
共水出焉,南流注於池。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又東北二百里,曰軒轅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竹。
有鳥焉,其狀如梟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詨,食之不妒。
又北二百里,曰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
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
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嬰侯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汜水。
東三百里,曰沮洳之山,無草木,有金玉。
濝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具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飛蟲。
黃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洹;滏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歐水。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衛。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銅。
清漳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濁漳之水。
又東北二百里,曰錫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
牛首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
景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海澤。
又北百里,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水。
又北百里,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藥、芎藭。
洧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有囗、黽。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
陽水出焉,東北流注於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與之山,其上無草木,有金玉。
溹水出於其陽,而東流注於泰陸之水;泜水出於其陰,而東流注於彭水;槐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泜澤。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
歷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洧水。
又北二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
肥水出焉,而東流注於皋澤,其中多礨石。
敞鐵之水出焉,而北於大澤。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石玉,其陰多鐵,多赤銅。
木馬之水了出焉,而東北流注於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
空桑空桑之水出焉,東流注於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有獸焉,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後,其名曰東々,其鳴自詨。
虖沱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漊水。
液女之水出於其陽,南流注於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
濩濩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虖沱;鮮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
皋塗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漊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
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虖沱。
其木多棕,其草多條。
滱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又北三百里,曰陸山,多美玉。
美玉姜阝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嬰石。
燕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於饒山。
是無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其鳥多鶹。
歷虢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有師魚,食之殺人。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鳴自詨。
又北五百里,曰倫山。
倫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有獸焉,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羆。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
繩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蒲夷之魚。
基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於雁門之山,無草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於泰澤。
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里,無草木,有金玉。
又北五百里,曰錞於毋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䬅。
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凡北次三經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於無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里。
其神狀皆馬身而人面者廿神。
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瘞之。
其十四神狀皆彘身而載玉。
其祠之,皆玉,不瘞。
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
其祠之,皆用一壁瘞之。
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
此皆不火食。
右北經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里。
逢漨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水,其中多芘石文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無草木。
滑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諸毗之水。
其中多滑魚。
其狀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其中多水馬,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里,曰帶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灌疏,可以闢火。
有鳥焉,其狀如烏,五采而赤文,名曰鵸餘?,是自爲牝牡,食之不疽。
彭水出焉,而西流注於芘湖之水,中多鯈(tiao)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鵲,食之可以已憂。
又北四百里,曰譙明之山。
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
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有獸焉,其狀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兇。
是山也,無草木,多青雄黃。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
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
其中多<同習>々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食之不癉。
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獸多{鹿霝}羊,其鳥多蕃。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
其陽多玉,其陰多鐵。
伊水出焉,西流注於河。
其獸多橐駝,其鳥多窩,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又北四百里,至於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無石。
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文貝。
又北二百里,曰丹薰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
薰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棠水。
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採,又可以御百毒。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無草木,多瑤碧。
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又北百一十里,曰邊春之山,多蔥、葵、韭、桃、李。
槓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身,善笑,見人則臥,名曰幽鴳,其鳴自呼。
又北二百里,曰蔓聯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馬虒,見人則呼,名曰足訾,其鳴自呼。
有鳥焉,羣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名曰,其鳴自呼,食之已風。
又北八百里,曰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行則銜其尾。
有鳥焉,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櫟水出焉,在而南流注於槓水。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題之山,其上多樗柘,其下多流沙,多砥。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詨,名曰那父。
有鳥焉,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名曰竦斯,其鳴自呼也。
匠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其中多磁石。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陽多玉,其陰多鐵。
有獸焉,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或曰旄牛。
邊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櫟澤。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鹹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無草木,其下多玉。
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
有蛇名曰長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枬,其下多茈草。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澤。
出於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原。
其中多赤鮭,其獸多兕,旄牛,其鳥多柝鳩。
又北二百里,曰少鹹之山,無草木,多青碧。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窺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敦水出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其中多?市々之魚。
食之殺人。
又北二百里,曰獄法之山。
瀼澤之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泰澤。
其中多?巢魚,其狀如鯉而雞足,食之已疣。
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名山?,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又北二里,曰北嶽之山,多枳棘剛木。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其名曰諸懷,基音如鳴雁,是食人。
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囂水,水中多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
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
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又北五十里,曰北單之山,無草木,多蔥韭。
又北百里,曰羆差之山,無草木,多馬。
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鮮之山,是多馬,鮮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塗吾之水。
又北百七十里,曰堤山,多馬。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首,名曰狕。
堤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泰澤,其中多龍龜。
凡北山經之首,自單狐之山至於堤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
其祠之,毛用一雄雞彘瘞,吉玉用一珪,瘞而爲不糈。
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
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
汾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陽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銀。
酸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汾水,其中多美赭。
又北五十里,曰縣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其獸多閭麋,其鳥多白翟白有?。
晉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汾水。
其中多鮆魚,其狀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驕。
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
勝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汾水,其中多蒼玉。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廣員三百里,盡沙也,無草木鳥獸。
鮪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白玉。
又北四百里,曰爾是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狂山,無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狂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浮水,其中多美玉。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諸餘之山,其上多銅玉,其下多松柏。
諸餘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旄水。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頭之山,其上多金玉,無草木。
旄水出焉,而東流注於印澤。
其中多?孛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又北三五十里,曰釒句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又北三百里,曰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玉。
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鬣,名曰獨?。
有鳥焉,其狀如烏,人面,名曰囗冒?,宵飛而晝伏,食之已?曷。
涔水出焉,而東流注於邛澤。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樑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修水出焉,而東流注於雁門,其獸多居暨,其狀如囗而赤毛,其音如豚。
有鳥焉,其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其音如鵲,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無草木。
是山也,科夏有雪。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碧,多馬,湖灌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其中多?旦。
有木器廠焉,其葉如柳而赤理。
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於洹山,其上多金玉。
三桑生之,其樹皆無枝,其高百仞。
百果樹生之。
其下多怪蛇。
又北三百里,曰敦題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是錞於北海。
凡北次二經之首,自管涔之山至於敦題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
其神皆蛇身人面。
其祠;毛用一雄雞彘瘞;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
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有獸焉,其狀如囗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其名曰?軍,善還,其名自詨有鳥焉,其狀臺鵲,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囗,是善驚,其鳴自詨。
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其中多人魚,其狀如?帝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癡疾。
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
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是名曰鶌鶋。
其名自詨,食之不飢,可以已寓。
又東北七十里,曰鹹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銅,是多松柏,草多茈草。
條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長澤。
其中多器酸,三歲一成,食之已癘。
又東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無草木,多文石。
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
澠水出焉,潛於其下,其中多黃堊。
又東三百里,曰陽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銅。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尾,其頸[B142],其狀如句瞿,其名曰領胡,其鳴自詨,食之已狂。
有鳥焉,其狀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爲牝牡,名曰象蛇,其名自詨。
留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
其中有<?臽>父之魚,其狀如鮒魚,魚首而彘身,食之已嘔。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賁聞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
氵聯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泰澤。
又東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無石。
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是水冬幹而夏流,實惟幹河。
其中有兩山。
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
其上多草、藷薁,其草多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
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與,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又東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
平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美玉。
又東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肅。
高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又東二百里,曰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
丹水出焉,南流注於河;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黃澤。
又東三百里,曰彭毗之山,其上無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
蚤林之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河。
肥水出焉,而南流注於牀水,其中多肥遺之蛇。
又東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
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於黃澤。
有鳥焉,其狀如烏而白文,名曰鴣[A220],食之不灂。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泰頭之山。
共水出焉,南流注於池。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又東北二百里,曰軒轅之山,其上多銅,其下多竹。
有鳥焉,其狀如梟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詨,食之不妒。
又北二百里,曰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
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其東有林焉,名曰丹林。
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嬰侯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汜水。
東三百里,曰沮洳之山,無草木,有金玉。
濝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具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飛蟲。
黃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洹;滏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歐水。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爲精衛。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銅。
清漳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濁漳之水。
又東北二百里,曰錫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
牛首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
景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海澤。
又北百里,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水。
又北百里,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藥、芎藭。
洧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有囗、黽。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
陽水出焉,東北流注於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與之山,其上無草木,有金玉。
溹水出於其陽,而東流注於泰陸之水;泜水出於其陰,而東流注於彭水;槐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泜澤。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
歷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洧水。
又北二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
肥水出焉,而東流注於皋澤,其中多礨石。
敞鐵之水出焉,而北於大澤。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石玉,其陰多鐵,多赤銅。
木馬之水了出焉,而東北流注於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無草木,冬夏有雪。
空桑空桑之水出焉,東流注於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戲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有獸焉,其狀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後,其名曰東々,其鳴自詨。
虖沱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漊水。
液女之水出於其陽,南流注於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
濩濩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虖沱;鮮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
皋塗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漊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
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虖沱。
其木多棕,其草多條。
滱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又北三百里,曰陸山,多美玉。
美玉姜阝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嬰石。
燕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於饒山。
是無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其鳥多鶹。
歷虢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有師魚,食之殺人。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無草木,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鳴自詨。
又北五百里,曰倫山。
倫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有獸焉,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羆。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
繩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蒲夷之魚。
基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於雁門之山,無草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於泰澤。
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里,無草木,有金玉。
又北五百里,曰錞於毋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䬅。
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
凡北次三經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於無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里。
其神狀皆馬身而人面者廿神。
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瘞之。
其十四神狀皆彘身而載玉。
其祠之,皆玉,不瘞。
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
其祠之,皆用一壁瘞之。
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
此皆不火食。
右北經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里。
《山海經·北山經》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出自《山海經》作者不詳。
暂无
(注:“囗”指寫不出來的字)北方第一列山系之首座山北方第一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單狐山,有茂密的榿木樹,也有茂盛的華草。
漨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紫石、文石。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是座求如山,山上蘊藏着豐富的銅,山下有豐富的玉石,但沒有花草樹木。
滑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諸■水。
水中有很多滑魚,形狀像一般的鱔魚,卻是紅色的脊背,發出的聲音像人支支吾吾的話語,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人的疣贅病。
水中還生長着很多水馬,形狀與一般的馬相似,但前腿上長有花紋,並拖着一條牛尾巴,發出的聲音像人呼喊。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帶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青石碧玉。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馬,長的一隻角有如粗硬的磨石,名稱是■疏,人飼養它可以闢火。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普通的烏鴉,但渾身是帶着紅色斑紋的五彩羽毛,名稱是鵸■,這種鵸■鳥自身有雌雄二種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癰疽病。
彭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芘湖水,水中有很多儵魚,形狀像一般的雞卻長着紅色的羽毛,還長着三條尾巴、六隻腳、四隻眼睛,它的叫聲與喜鵲的鳴叫相似,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無憂無慮。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譙明山。
譙明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
水中生長着很多何羅魚,長着一個腦袋卻有十個身子,發出的聲音像狗叫,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癒癰腫病。
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豪豬卻長着柔軟的紅毛,叫聲如同用轆轤抽水的響聲,名稱是孟槐,人飼養它可以闢兇邪之氣。
這座譙明山,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石青、雄黃。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涿光山。
嚻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黃河。
水中生長着很多鰼鰼魚,形狀像一般的喜鵲卻長有十隻翅膀,鱗甲全長在羽翅的尖端,發出的聲音與喜鵲的鳴叫相似,人飼養它可以闢火,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人的黃疸病。
山上到處是松樹和柏樹,而山下到處是棕樹和橿樹,山中的野獸以羚羊居多,禽鳥以蕃鳥居多。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是座虢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樹,山下是茂密的梧桐樹和椐樹,山南陽面盛產玉石,山北陰面盛產鐵。
伊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
山中的野獸以橐駝最多,而禽鳥大多是寓鳥,形狀與一般的老鼠相似卻長着鳥一樣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羊叫,人飼養它可以闢兵器。
再往北四百里,便到了虢山的尾端,山上到處是美玉而沒有石頭。
魚水從這裏發源,向西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花紋斑斕的貝。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丹薰山,山上有茂密的臭椿樹和柏樹,在衆草中以野韭菜和野薤菜最多,還盛產丹雘。
薰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棠水。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老鼠,卻長着兔子的腦袋和麋鹿的耳朵,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嗥叫,用尾巴飛行,名稱是耳鼠,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生膨脹病,還可以闢百毒之害。
再往北二百八十里,是座石者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到處是瑤、碧之類的美玉。
泚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豹子,卻長着花額頭和白身子,名稱是孟極,善於伏身隱藏,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再往北一百一十里,是座邊春山,山上到處是野蔥、葵菜、韭菜、野桃樹、李樹。
槓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澤。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而身上滿是花紋,喜歡嘻笑,一看見人就假裝睡着,名稱是幽鴳,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蔓聯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卻長着鬣毛,還有牛一樣的尾巴、長滿花紋的雙臂、馬一樣的蹄子,一看見人就呼叫,名稱是足訾,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山中又有一種禽鳥,喜歡成羣棲息而又結隊飛行,尾巴與雌野雞相似,名稱是鵁。
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風痹病。
又北百八十里,曰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單張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豹子卻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還長着人一樣的腦袋和牛一樣的耳朵,一隻眼睛,名稱是諸犍,喜歡吼叫,行走時就用嘴銜着尾巴,臥睡時就將尾巴盤蜷起來。
山中又有一種禽鳥,形狀像普通的野雞,卻長着花紋腦袋、白色翅膀、黃色腳,名稱是白■,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咽喉疼痛的病,還可以治癒瘋癲病。
櫟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槓水。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是座灌題山,山上是茂密的臭椿樹和柘樹,山下到處是流沙,還多出產磨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卻拖着一條白色的尾巴,發出的聲音如同人在高聲呼喚,名稱是那父。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雌野雞卻長着人的面孔,一看見人就跳躍,名稱是竦斯,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匠韓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澤,水中有很多磁鐵石。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潘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樹和柏樹,山下是茂密的榛樹和楛樹,山南陽面蘊藏着豐富的玉石,山北陰面蘊藏着豐富的鐵。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但四肢關節上都有長長的毛,名稱是犛牛。
邊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櫟澤。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是座小鹹山,沒有花草樹木,67冬天和夏天都有積雪。
往北二百八十里,是座大咸山,沒有花草樹木,山下盛產玉石。
這座大咸山,呈現四方形,人不能攀登上去。
山中有一種蛇叫做長蛇,身上的毛與豬脖子上的硬毛相似,發出的聲音像是人在敲擊木梆子。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是座敦薨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樹和楠木樹,山下是大片的紫草。
敦薨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澤。
這泑澤位於崑崙山的東北角,確實就是黃河的源頭。
水中有很多赤鮭。
那裏的野獸以兕、犛牛最多,而禽鳥大多是布穀鳥。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少鹹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青石碧玉。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卻長着紅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馬的蹄子,名稱是窫窳,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
敦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雁門水,水中生長着很多■■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中毒而死。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獄法山。
瀤澤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泰澤。
水中生長着很多■魚,形狀像一般的鯉魚卻長着雞爪子,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贅瘤病。
山中還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狗卻長着人的面孔,擅長投擲,一看見人就嘻笑,名稱是山■,它走起來就像颳風,一出現天下就會起大風。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北嶽山,山上到處是枳樹酸棗樹和檀、柘一類的樹木。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卻長着四隻角、人的眼睛、豬的耳朵,名稱是諸懷,發出的聲音如同大雁鳴叫,是能吃人的。
諸懷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嚻水,水中有很多鮨魚,長着魚的身子而狗的腦袋,發出的聲音像嬰兒啼哭,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瘋狂病。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渾夕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盛產銅和玉石。
嚻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北流入大海。
這裏有一種長着一個頭兩個身子的蛇,名稱是肥遺,在哪個國家出現那個國家就會發生大旱災。
再往北五十里,是座北單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卻生長着茂盛的野蔥和野韭菜。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羆差山,沒有花草樹木,卻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北鮮山,這裏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
鮮水從這裏發源,然後向西北流入塗吾水。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堤山,有許多小個頭的野馬。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豹子而腦袋上有花紋,名稱是狕。
堤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泰澤,水中有很多龍和龜。
總計北方第一列山系之首尾,自單狐山起到堤山止,一共二十五座山,途經五千四百九十里,諸山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蛇的身子。
祭祀山神:把毛物中用作祭品的一隻公雞和一頭豬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美好玉器中用一塊玉珪,只是埋入地下而不需要用米來祭祀。
住在諸山北面的人,都生吃未經火烤的食物。
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座山,坐落在黃河的東岸,山的首端枕着汾水,這座山叫管涔山。
山上沒有樹木卻到處是茂密的花草,山下盛產玉石。
汾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黃河。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是座少陽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赤銀。
酸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汾水,水中有很多優良赭石。
再往北五十里,是座縣雍山,山上蘊藏着豐富的玉石,山下蘊藏着豐富的銅,山中的野獸大多是山驢和麋鹿;而禽鳥以白色野雞和白翰鳥居多。
晉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南流入汾水。
水中生長着很多魛魚,形狀像小儵魚卻長着紅色的鱗甲,發出的聲音如同人的斥責聲,吃了它的肉就使人沒有狐騷臭。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狐岐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青石碧玉。
勝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汾水,水中有很多蒼玉。
73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廣員三百里,盡沙也,無草木鳥獸。
鮪(W7i)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白玉。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白沙山,方圓三百里大小,到處是沙子,沒有花草樹木和禽鳥野獸。
鮪水從這座山的山頂發源,然後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白玉。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爾是山,沒有花草樹木,也沒有水。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是座狂山,沒有花草樹木。
這座狂山,冬天和夏天都有雪。
狂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浮水,水中有很多優良玉石。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是座諸餘山,山上蘊藏着豐富的銅和玉石,山下到處是茂密的松樹和柏樹。
諸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旄水。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敦頭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但不生長花草樹木。
旄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邛澤。
山中有很多■馬,長着牛一樣的尾巴和白色身子,一隻角,發出的聲音如同人呼喚。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鉤吾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銅。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是羊的身子人的面孔。
眼睛長在腋窩下,有着老虎一樣的牙齒和人一樣的指甲,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哭啼,名稱是饕餮,食人,貪戀美食,在怪獸中擔任廚師。
往北三百里,是座北嚻山,沒有石頭,山南陽面多出產碧玉,山北陰面多出產玉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老虎,卻長着白色身子狗腦袋,馬的尾巴豬脖子上的硬毛,名稱是獨■。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着人的面孔,名稱是■■,在夜裏飛行而在白天隱伏,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暑。
涔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邛澤。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樑渠山,不生長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脩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雁門水。
山中的野獸大多是居暨獸,形狀像匯卻渾身長着紅色的毛,發出的聲音如同小豬叫。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夸父,長着四隻翅膀、一隻眼睛、狗一樣的尾巴,名稱是嚻,它的叫聲與喜鵲的鳴叫相似,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止住肚子痛,還可以治好腹瀉病。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姑灌山,沒有花草樹木。
在這座姑灌山上,冬天夏天都有雪。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是座湖灌山,山南陽面盛產玉石,山北陰面盛產碧玉,並有許多個頭小的野馬。
湖灌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鱔魚。
山裏生長着一種樹木,葉子像柳樹葉而有紅色的紋理。
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然後經過三百里流沙,便到了洹山,山上蘊藏着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山中生長着一種三桑樹,這種樹都不長枝條,樹幹高達一百仞,還生長着各種果樹。
山下有很多怪蛇。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敦題山,這裏不長花草樹木,但蘊藏有豐富的金礦物和玉石。
這座山座落在北海的岸邊。
總計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自管涔山起到敦題山止,一共十七座山,途經五千六百九十里。
諸山山神都是蛇的身子人的面孔。
祭祀山神:把毛物中用作祭品的一隻公雞、一頭豬一起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塊玉璧和一塊玉珪,一起投向山中而不用米祀神。
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太行山。
太行山的首端叫歸山,山上出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出產碧玉。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羚羊卻有四隻角,長着馬一樣的尾巴和雞一樣的爪子,名稱是■,善於旋轉起舞,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喜鵲,長着白身子、紅尾巴、六隻腳,名稱是■,這種■鳥十分驚覺,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龍侯山,不生長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決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水中有很多人魚,形狀像一般的■魚,長有四隻腳,發出的聲音像嬰兒哭啼,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得瘋癲病。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馬成山,山上多出產有紋理的美石,山北陰面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山裏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白狗卻長着黑腦袋,一看見人就騰空飛起,名稱是天馬,它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山裏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着白色的腦袋和青色的身子、黃色的足爪,名稱是鶌鶋,它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吃了它的肉使人不感覺飢餓,還可以醫治老年健忘症。
再往東北七十里,是座鹹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銅,這裏到處是松樹和柏樹,在所生長的草中以紫草最多。
條菅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南流入長澤。
水中多出產器酸,這種器酸三年才能收成一次,吃了它就能治癒人的麻瘋病。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天池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帶有花紋的美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兔子卻長着老鼠的頭,藉助它背上的毛飛行,名稱是飛鼠。
澠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黃色堊土。
再往東三百里,是座陽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山下有豐富的金銅。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而長着紅尾巴,脖子上有肉瘤,像斗的形狀,名稱是領胡,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癲狂症。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雌性野雞,而羽毛上有五彩斑斕的花紋,這種鳥一身兼有雄雌二種性器官,名稱是象蛇,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留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黃河。
水中生長着■父魚,形狀像一般的鯽魚,長着魚的頭而豬的身子,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嘔吐。
再往東三百五十里,是座賁聞山,山上盛產蒼玉,山下盛產黃色堊土,也有許多涅石。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王屋山,這裏到處是石頭。
■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北流入泰澤。
再往東北三百里,是座教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而沒有石頭。
教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這條河水到了冬季乾枯而在夏季流水,確實可說是幹河。
教水的河道中有兩座小山,方圓各三百步,名稱是發丸山,小山上蘊藏着金屬礦物和玉石。
再往南三百里,是座景山,在山上向南可以望見鹽販澤,向北可以望見少澤。
山上生長着茂密的叢草、薯■,這裏的草以秦椒最多,山北陰面多出產赭石,山南陽面多出產玉石。
山裏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蛇,卻長有四隻翅膀、六隻眼睛、三隻腳,名稱是酸與,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裏就會發生使人驚恐的事情。
再往東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孟門山,山上蘊藏有豐富的蒼玉,還盛產金屬礦物,山下到處是黃色堊土,還有許多涅石。
再往東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平山。
平水從這座山的頂上發源,然後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優良玉石。
再往東二百里,是座京山,盛產美玉,到處有漆樹,遍山是竹林,在這座山的陽面出產黃銅,山北陰面出產黑色磨石。
高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再往東二百里,是座蟲尾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竹叢,還有很多青石碧玉。
丹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薄水也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黃澤。
再往東三百里,是座彭■山,山上不生長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流水。
蚤林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黃河。
肥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牀水,水中有很多叫做肥遺的蛇。
再往東一百八十里,是座小侯山。
明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澤。
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有白色斑紋,名稱是鴣■,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而不昏花。
再往東三百七十里,是座泰頭山。
共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虖池水。
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小竹叢。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軒轅山。
山上多出產銅,山下到處是竹子。
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是一般的貓頭鷹卻長着白腦袋,名稱是黃鳥,發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妒嫉心。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謁戾山,山上到處是松樹和柏樹,還蘊藏着金屬礦物和玉石。
沁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在這座山的東面有一片樹林,叫做丹林。
丹林水便從這裏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嬰侯水也從這裏發源,向北流入氾水。
往東三百里,是座沮洳山,不生長花草樹木,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濝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神囷山,山上是帶有花紋的漂亮石頭,山下有白蛇,還有飛蟲。
黃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洹水。
滏水也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歐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發鳩山,山上生長着茂密的柘樹。
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着花腦袋、白嘴巴、紅足爪,名稱是精衛,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精衛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
女娃到東海遊玩。
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鳥,常常銜着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
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再往東北一百二十里,是座少山,山上出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出產銅。
清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濁漳水。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錫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山下出產磨石。
牛首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滏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景山,山上出產優良玉石。
景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海澤。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題首山,這裏出產玉石,也有許多石頭,但沒有水。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繡山,山上有玉石、青色碧玉,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栒樹,而草以芍藥、芎最多。
洧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鱯魚和黽蛙。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松山。
陽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北流入黃河。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敦與山,山上不生長花草樹木、蘊藏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溹水從敦與山的南面山腳流出,然後向東流入泰陸水;泜水從敦與山的北面山腳流出,然後向東流入彭水;槐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泜澤。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柘山,山南陽面出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北陰面出產鐵。
歷聚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洧水。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維龍山,山上出產碧玉,山南陽面有金,山北陰面有鐵。
肥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皋澤,水中有很多高聳的大石頭。
敞鐵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大澤。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白馬山,山南陽面有很多石頭和玉石,山北陰面有豐富的鐵,還多出產黃銅。
木馬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虖沱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空桑山,沒有花草樹木,冬天夏天都有雪。
空桑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虖沱水。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泰戲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羊,卻長着一隻角一隻眼睛,眼睛在耳朵的背後,名稱是■■,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虖沱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漊水。
液女水發源於這座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石山,山中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濩濩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虖沱水;鮮于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虖沱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童戎山。
皋塗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漊液水。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高是山。
滋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虖沱水。
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棕樹,草大多是條草。
滱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陸山,有很多優良玉石。
■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沂山。
般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燕山,出產很多的嬰石。
燕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饒山。
這座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山中的野獸大多是駱駝,而禽鳥大多是鵂鶹鳥。
歷虢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師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中毒而死。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乾山,沒有花草樹木,山南陽面蘊藏着金屬礦物和玉石,山北陰面蘊藏着鐵,但沒有水流。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卻長着三隻腳,名稱是豲,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倫山。
倫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麋鹿,肛門卻長在尾巴上面,名稱是羆九。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
繩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魚。
這座山上出產玉石,山下還有很多青石碧玉。
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門山,這裏沒有花草樹木。
再往北行四百里水路,便到了泰澤。
在泰澤中屹立着一座山,叫做帝都山,方圓一百里,不生長花草樹木,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錞於毋逢山,從山上向北可以望見雞號山,從那裏吹出的風如強勁的■風。
從錞於毋逢山向西可以望見幽都山,浴水從那裏流出。
這座幽都山中有一種大蛇,紅色的腦袋白色的身子,發出的聲音如同牛叫,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裏就會有大旱災。
總計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自太行山起到無逢山止,一共四十六座山,途經一萬二千三百五十里。
其中有二十座山山神的形狀都是馬一樣的身子而人一樣的面孔。
祭祀這些山神:都是把用作祭品的藻和茝之類的香草埋入地下。
另外十四座山山神的形狀是豬一樣的身子卻佩戴着玉製飾品。
祭祀這些山神:都用祀神的玉器,不埋入地下。
還有十座山山神的形狀都是豬一樣的身子卻長着八隻腳和蛇一樣的尾巴,祭祀這些山神:用一塊玉壁祭祀後埋入地下。
總共四十四個山神,都要用精米來祭祀。
參加這項祭祀活動的人都生吃未經火烤的食物。
以上是北方經歷之山的記錄,總共八十七座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里。
漨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紫石、文石。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是座求如山,山上蘊藏着豐富的銅,山下有豐富的玉石,但沒有花草樹木。
滑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諸■水。
水中有很多滑魚,形狀像一般的鱔魚,卻是紅色的脊背,發出的聲音像人支支吾吾的話語,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人的疣贅病。
水中還生長着很多水馬,形狀與一般的馬相似,但前腿上長有花紋,並拖着一條牛尾巴,發出的聲音像人呼喊。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帶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青石碧玉。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馬,長的一隻角有如粗硬的磨石,名稱是■疏,人飼養它可以闢火。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普通的烏鴉,但渾身是帶着紅色斑紋的五彩羽毛,名稱是鵸■,這種鵸■鳥自身有雌雄二種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癰疽病。
彭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芘湖水,水中有很多儵魚,形狀像一般的雞卻長着紅色的羽毛,還長着三條尾巴、六隻腳、四隻眼睛,它的叫聲與喜鵲的鳴叫相似,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無憂無慮。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譙明山。
譙明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
水中生長着很多何羅魚,長着一個腦袋卻有十個身子,發出的聲音像狗叫,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癒癰腫病。
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豪豬卻長着柔軟的紅毛,叫聲如同用轆轤抽水的響聲,名稱是孟槐,人飼養它可以闢兇邪之氣。
這座譙明山,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石青、雄黃。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涿光山。
嚻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黃河。
水中生長着很多鰼鰼魚,形狀像一般的喜鵲卻長有十隻翅膀,鱗甲全長在羽翅的尖端,發出的聲音與喜鵲的鳴叫相似,人飼養它可以闢火,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人的黃疸病。
山上到處是松樹和柏樹,而山下到處是棕樹和橿樹,山中的野獸以羚羊居多,禽鳥以蕃鳥居多。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是座虢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樹,山下是茂密的梧桐樹和椐樹,山南陽面盛產玉石,山北陰面盛產鐵。
伊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
山中的野獸以橐駝最多,而禽鳥大多是寓鳥,形狀與一般的老鼠相似卻長着鳥一樣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羊叫,人飼養它可以闢兵器。
再往北四百里,便到了虢山的尾端,山上到處是美玉而沒有石頭。
魚水從這裏發源,向西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花紋斑斕的貝。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丹薰山,山上有茂密的臭椿樹和柏樹,在衆草中以野韭菜和野薤菜最多,還盛產丹雘。
薰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棠水。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老鼠,卻長着兔子的腦袋和麋鹿的耳朵,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嗥叫,用尾巴飛行,名稱是耳鼠,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生膨脹病,還可以闢百毒之害。
再往北二百八十里,是座石者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到處是瑤、碧之類的美玉。
泚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豹子,卻長着花額頭和白身子,名稱是孟極,善於伏身隱藏,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再往北一百一十里,是座邊春山,山上到處是野蔥、葵菜、韭菜、野桃樹、李樹。
槓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澤。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而身上滿是花紋,喜歡嘻笑,一看見人就假裝睡着,名稱是幽鴳,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蔓聯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卻長着鬣毛,還有牛一樣的尾巴、長滿花紋的雙臂、馬一樣的蹄子,一看見人就呼叫,名稱是足訾,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山中又有一種禽鳥,喜歡成羣棲息而又結隊飛行,尾巴與雌野雞相似,名稱是鵁。
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風痹病。
又北百八十里,曰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
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單張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豹子卻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還長着人一樣的腦袋和牛一樣的耳朵,一隻眼睛,名稱是諸犍,喜歡吼叫,行走時就用嘴銜着尾巴,臥睡時就將尾巴盤蜷起來。
山中又有一種禽鳥,形狀像普通的野雞,卻長着花紋腦袋、白色翅膀、黃色腳,名稱是白■,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咽喉疼痛的病,還可以治癒瘋癲病。
櫟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槓水。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是座灌題山,山上是茂密的臭椿樹和柘樹,山下到處是流沙,還多出產磨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卻拖着一條白色的尾巴,發出的聲音如同人在高聲呼喚,名稱是那父。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雌野雞卻長着人的面孔,一看見人就跳躍,名稱是竦斯,它叫的聲音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匠韓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澤,水中有很多磁鐵石。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潘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樹和柏樹,山下是茂密的榛樹和楛樹,山南陽面蘊藏着豐富的玉石,山北陰面蘊藏着豐富的鐵。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但四肢關節上都有長長的毛,名稱是犛牛。
邊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櫟澤。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是座小鹹山,沒有花草樹木,67冬天和夏天都有積雪。
往北二百八十里,是座大咸山,沒有花草樹木,山下盛產玉石。
這座大咸山,呈現四方形,人不能攀登上去。
山中有一種蛇叫做長蛇,身上的毛與豬脖子上的硬毛相似,發出的聲音像是人在敲擊木梆子。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是座敦薨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樹和楠木樹,山下是大片的紫草。
敦薨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泑澤。
這泑澤位於崑崙山的東北角,確實就是黃河的源頭。
水中有很多赤鮭。
那裏的野獸以兕、犛牛最多,而禽鳥大多是布穀鳥。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少鹹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青石碧玉。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卻長着紅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馬的蹄子,名稱是窫窳,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
敦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雁門水,水中生長着很多■■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中毒而死。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獄法山。
瀤澤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泰澤。
水中生長着很多■魚,形狀像一般的鯉魚卻長着雞爪子,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贅瘤病。
山中還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狗卻長着人的面孔,擅長投擲,一看見人就嘻笑,名稱是山■,它走起來就像颳風,一出現天下就會起大風。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北嶽山,山上到處是枳樹酸棗樹和檀、柘一類的樹木。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卻長着四隻角、人的眼睛、豬的耳朵,名稱是諸懷,發出的聲音如同大雁鳴叫,是能吃人的。
諸懷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嚻水,水中有很多鮨魚,長着魚的身子而狗的腦袋,發出的聲音像嬰兒啼哭,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瘋狂病。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渾夕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盛產銅和玉石。
嚻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北流入大海。
這裏有一種長着一個頭兩個身子的蛇,名稱是肥遺,在哪個國家出現那個國家就會發生大旱災。
再往北五十里,是座北單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卻生長着茂盛的野蔥和野韭菜。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羆差山,沒有花草樹木,卻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北鮮山,這裏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
鮮水從這裏發源,然後向西北流入塗吾水。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堤山,有許多小個頭的野馬。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豹子而腦袋上有花紋,名稱是狕。
堤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泰澤,水中有很多龍和龜。
總計北方第一列山系之首尾,自單狐山起到堤山止,一共二十五座山,途經五千四百九十里,諸山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蛇的身子。
祭祀山神:把毛物中用作祭品的一隻公雞和一頭豬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美好玉器中用一塊玉珪,只是埋入地下而不需要用米來祭祀。
住在諸山北面的人,都生吃未經火烤的食物。
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座山,坐落在黃河的東岸,山的首端枕着汾水,這座山叫管涔山。
山上沒有樹木卻到處是茂密的花草,山下盛產玉石。
汾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黃河。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是座少陽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赤銀。
酸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汾水,水中有很多優良赭石。
再往北五十里,是座縣雍山,山上蘊藏着豐富的玉石,山下蘊藏着豐富的銅,山中的野獸大多是山驢和麋鹿;而禽鳥以白色野雞和白翰鳥居多。
晉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南流入汾水。
水中生長着很多魛魚,形狀像小儵魚卻長着紅色的鱗甲,發出的聲音如同人的斥責聲,吃了它的肉就使人沒有狐騷臭。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狐岐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青石碧玉。
勝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汾水,水中有很多蒼玉。
73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廣員三百里,盡沙也,無草木鳥獸。
鮪(W7i)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白玉。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白沙山,方圓三百里大小,到處是沙子,沒有花草樹木和禽鳥野獸。
鮪水從這座山的山頂發源,然後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白玉。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爾是山,沒有花草樹木,也沒有水。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是座狂山,沒有花草樹木。
這座狂山,冬天和夏天都有雪。
狂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浮水,水中有很多優良玉石。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是座諸餘山,山上蘊藏着豐富的銅和玉石,山下到處是茂密的松樹和柏樹。
諸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旄水。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敦頭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但不生長花草樹木。
旄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邛澤。
山中有很多■馬,長着牛一樣的尾巴和白色身子,一隻角,發出的聲音如同人呼喚。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鉤吾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銅。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是羊的身子人的面孔。
眼睛長在腋窩下,有着老虎一樣的牙齒和人一樣的指甲,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哭啼,名稱是饕餮,食人,貪戀美食,在怪獸中擔任廚師。
往北三百里,是座北嚻山,沒有石頭,山南陽面多出產碧玉,山北陰面多出產玉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老虎,卻長着白色身子狗腦袋,馬的尾巴豬脖子上的硬毛,名稱是獨■。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着人的面孔,名稱是■■,在夜裏飛行而在白天隱伏,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暑。
涔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邛澤。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是座樑渠山,不生長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脩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雁門水。
山中的野獸大多是居暨獸,形狀像匯卻渾身長着紅色的毛,發出的聲音如同小豬叫。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夸父,長着四隻翅膀、一隻眼睛、狗一樣的尾巴,名稱是嚻,它的叫聲與喜鵲的鳴叫相似,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止住肚子痛,還可以治好腹瀉病。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姑灌山,沒有花草樹木。
在這座姑灌山上,冬天夏天都有雪。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是座湖灌山,山南陽面盛產玉石,山北陰面盛產碧玉,並有許多個頭小的野馬。
湖灌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鱔魚。
山裏生長着一種樹木,葉子像柳樹葉而有紅色的紋理。
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然後經過三百里流沙,便到了洹山,山上蘊藏着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山中生長着一種三桑樹,這種樹都不長枝條,樹幹高達一百仞,還生長着各種果樹。
山下有很多怪蛇。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敦題山,這裏不長花草樹木,但蘊藏有豐富的金礦物和玉石。
這座山座落在北海的岸邊。
總計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自管涔山起到敦題山止,一共十七座山,途經五千六百九十里。
諸山山神都是蛇的身子人的面孔。
祭祀山神:把毛物中用作祭品的一隻公雞、一頭豬一起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塊玉璧和一塊玉珪,一起投向山中而不用米祀神。
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太行山。
太行山的首端叫歸山,山上出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出產碧玉。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羚羊卻有四隻角,長着馬一樣的尾巴和雞一樣的爪子,名稱是■,善於旋轉起舞,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喜鵲,長着白身子、紅尾巴、六隻腳,名稱是■,這種■鳥十分驚覺,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龍侯山,不生長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決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水中有很多人魚,形狀像一般的■魚,長有四隻腳,發出的聲音像嬰兒哭啼,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得瘋癲病。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馬成山,山上多出產有紋理的美石,山北陰面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山裏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白狗卻長着黑腦袋,一看見人就騰空飛起,名稱是天馬,它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山裏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着白色的腦袋和青色的身子、黃色的足爪,名稱是鶌鶋,它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吃了它的肉使人不感覺飢餓,還可以醫治老年健忘症。
再往東北七十里,是座鹹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銅,這裏到處是松樹和柏樹,在所生長的草中以紫草最多。
條菅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南流入長澤。
水中多出產器酸,這種器酸三年才能收成一次,吃了它就能治癒人的麻瘋病。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天池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帶有花紋的美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兔子卻長着老鼠的頭,藉助它背上的毛飛行,名稱是飛鼠。
澠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黃色堊土。
再往東三百里,是座陽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山下有豐富的金銅。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而長着紅尾巴,脖子上有肉瘤,像斗的形狀,名稱是領胡,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癲狂症。
山中還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雌性野雞,而羽毛上有五彩斑斕的花紋,這種鳥一身兼有雄雌二種性器官,名稱是象蛇,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留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黃河。
水中生長着■父魚,形狀像一般的鯽魚,長着魚的頭而豬的身子,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嘔吐。
再往東三百五十里,是座賁聞山,山上盛產蒼玉,山下盛產黃色堊土,也有許多涅石。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王屋山,這裏到處是石頭。
■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北流入泰澤。
再往東北三百里,是座教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而沒有石頭。
教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這條河水到了冬季乾枯而在夏季流水,確實可說是幹河。
教水的河道中有兩座小山,方圓各三百步,名稱是發丸山,小山上蘊藏着金屬礦物和玉石。
再往南三百里,是座景山,在山上向南可以望見鹽販澤,向北可以望見少澤。
山上生長着茂密的叢草、薯■,這裏的草以秦椒最多,山北陰面多出產赭石,山南陽面多出產玉石。
山裏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蛇,卻長有四隻翅膀、六隻眼睛、三隻腳,名稱是酸與,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裏就會發生使人驚恐的事情。
再往東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孟門山,山上蘊藏有豐富的蒼玉,還盛產金屬礦物,山下到處是黃色堊土,還有許多涅石。
再往東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平山。
平水從這座山的頂上發源,然後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優良玉石。
再往東二百里,是座京山,盛產美玉,到處有漆樹,遍山是竹林,在這座山的陽面出產黃銅,山北陰面出產黑色磨石。
高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再往東二百里,是座蟲尾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竹叢,還有很多青石碧玉。
丹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薄水也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黃澤。
再往東三百里,是座彭■山,山上不生長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流水。
蚤林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黃河。
肥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牀水,水中有很多叫做肥遺的蛇。
再往東一百八十里,是座小侯山。
明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澤。
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有白色斑紋,名稱是鴣■,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而不昏花。
再往東三百七十里,是座泰頭山。
共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虖池水。
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小竹叢。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軒轅山。
山上多出產銅,山下到處是竹子。
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是一般的貓頭鷹卻長着白腦袋,名稱是黃鳥,發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妒嫉心。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謁戾山,山上到處是松樹和柏樹,還蘊藏着金屬礦物和玉石。
沁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在這座山的東面有一片樹林,叫做丹林。
丹林水便從這裏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嬰侯水也從這裏發源,向北流入氾水。
往東三百里,是座沮洳山,不生長花草樹木,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濝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神囷山,山上是帶有花紋的漂亮石頭,山下有白蛇,還有飛蟲。
黃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洹水。
滏水也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歐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發鳩山,山上生長着茂密的柘樹。
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着花腦袋、白嘴巴、紅足爪,名稱是精衛,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精衛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
女娃到東海遊玩。
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鳥,常常銜着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
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再往東北一百二十里,是座少山,山上出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出產銅。
清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濁漳水。
再往東北二百里,是座錫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山下出產磨石。
牛首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滏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景山,山上出產優良玉石。
景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海澤。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題首山,這裏出產玉石,也有許多石頭,但沒有水。
再往北一百里,是座繡山,山上有玉石、青色碧玉,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栒樹,而草以芍藥、芎最多。
洧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鱯魚和黽蛙。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松山。
陽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北流入黃河。
再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敦與山,山上不生長花草樹木、蘊藏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溹水從敦與山的南面山腳流出,然後向東流入泰陸水;泜水從敦與山的北面山腳流出,然後向東流入彭水;槐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泜澤。
再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柘山,山南陽面出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北陰面出產鐵。
歷聚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洧水。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維龍山,山上出產碧玉,山南陽面有金,山北陰面有鐵。
肥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皋澤,水中有很多高聳的大石頭。
敞鐵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大澤。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白馬山,山南陽面有很多石頭和玉石,山北陰面有豐富的鐵,還多出產黃銅。
木馬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虖沱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空桑山,沒有花草樹木,冬天夏天都有雪。
空桑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虖沱水。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泰戲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羊,卻長着一隻角一隻眼睛,眼睛在耳朵的背後,名稱是■■,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虖沱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漊水。
液女水發源於這座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石山,山中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濩濩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虖沱水;鮮于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虖沱水。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童戎山。
皋塗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漊液水。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高是山。
滋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虖沱水。
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棕樹,草大多是條草。
滱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陸山,有很多優良玉石。
■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沂山。
般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燕山,出產很多的嬰石。
燕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饒山。
這座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山中的野獸大多是駱駝,而禽鳥大多是鵂鶹鳥。
歷虢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師魚,人吃了它的肉就會中毒而死。
再往北四百里,是座乾山,沒有花草樹木,山南陽面蘊藏着金屬礦物和玉石,山北陰面蘊藏着鐵,但沒有水流。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卻長着三隻腳,名稱是豲,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倫山。
倫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麋鹿,肛門卻長在尾巴上面,名稱是羆九。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
繩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魚。
這座山上出產玉石,山下還有很多青石碧玉。
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門山,這裏沒有花草樹木。
再往北行四百里水路,便到了泰澤。
在泰澤中屹立着一座山,叫做帝都山,方圓一百里,不生長花草樹木,有金屬礦物和玉石。
再往北五百里,是座錞於毋逢山,從山上向北可以望見雞號山,從那裏吹出的風如強勁的■風。
從錞於毋逢山向西可以望見幽都山,浴水從那裏流出。
這座幽都山中有一種大蛇,紅色的腦袋白色的身子,發出的聲音如同牛叫,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裏就會有大旱災。
總計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自太行山起到無逢山止,一共四十六座山,途經一萬二千三百五十里。
其中有二十座山山神的形狀都是馬一樣的身子而人一樣的面孔。
祭祀這些山神:都是把用作祭品的藻和茝之類的香草埋入地下。
另外十四座山山神的形狀是豬一樣的身子卻佩戴着玉製飾品。
祭祀這些山神:都用祀神的玉器,不埋入地下。
還有十座山山神的形狀都是豬一樣的身子卻長着八隻腳和蛇一樣的尾巴,祭祀這些山神:用一塊玉壁祭祀後埋入地下。
總共四十四個山神,都要用精米來祭祀。
參加這項祭祀活動的人都生吃未經火烤的食物。
以上是北方經歷之山的記錄,總共八十七座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