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詞》序
予少習為詞,每以歐晏秦黃為正風,最後讀南宋諸家詞,乃知能擺落故態而意氣跌宕者,惟陸務觀為善,能自道其與馳騁上下者,庶幾子瞻、幼安其人乎?而務觀自序乃雲「少有所為,晩而悔之,然猶未能止者,何也?豈非樂府歌謠之變固,非此不足以抒永言,發逸思耶。」吾友艾庵黃子,於文筆無所不工,少為詩餘,頗有工妙之致。
年來縱筆為詞,嶔崎歷落,洋洋纚纚,有不知其然而然者,余以為非渭南老人不能如此超逸獨至也。
嗟乎,詞雖小道,本乎性情,中乎音節,固有系乎時與遇者焉。
方黃子少時,故有閨房之好,自相唱和,所著小詩流傳里巷間,無不述為佳事。
既而偕其季弟初子與余輩數人常為文酒之會,單詞小令,悉被管弦。
筆墨所至,皆有低徊宛轉之思,斯時也亦可謂極人間之快意矣。
未幾而登上第,佐西曹,此樂既不可得,而又以清賦之累與余等共遭放廢。
艾庵遂寄跡戴溪之南,小妻稚子,優游卒歲,機杼之聲,與弦誦時相間也。
暇則從野夫牧子,較量晴雨,閒為小詞,衝胸而出,矢口而成,一再行吟,浩浩乎如出金石,自以為鈞天廣樂,不過如是,此豈務觀所雲「漁歌菱唱,不能自止者歟。」昔唐季花間諸集,流宕可喜,而務觀則謂士大夫無聊所寄,世有能知艾庵者,誦其詞而想見其意,勿以為僅出於無聊焉,斯可矣。
年來縱筆為詞,嶔崎歷落,洋洋纚纚,有不知其然而然者,余以為非渭南老人不能如此超逸獨至也。
嗟乎,詞雖小道,本乎性情,中乎音節,固有系乎時與遇者焉。
方黃子少時,故有閨房之好,自相唱和,所著小詩流傳里巷間,無不述為佳事。
既而偕其季弟初子與余輩數人常為文酒之會,單詞小令,悉被管弦。
筆墨所至,皆有低徊宛轉之思,斯時也亦可謂極人間之快意矣。
未幾而登上第,佐西曹,此樂既不可得,而又以清賦之累與余等共遭放廢。
艾庵遂寄跡戴溪之南,小妻稚子,優游卒歲,機杼之聲,與弦誦時相間也。
暇則從野夫牧子,較量晴雨,閒為小詞,衝胸而出,矢口而成,一再行吟,浩浩乎如出金石,自以為鈞天廣樂,不過如是,此豈務觀所雲「漁歌菱唱,不能自止者歟。」昔唐季花間諸集,流宕可喜,而務觀則謂士大夫無聊所寄,世有能知艾庵者,誦其詞而想見其意,勿以為僅出於無聊焉,斯可矣。
暂无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