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 成公 · 成公七年
【經】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
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吳伐郯。
夏五月,曹伯來朝。
不郊,猶三望。
秋,楚公子嬰齊帥師伐鄭。
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
八月戊辰,同盟於馬陵。
公至自會。
吳入州來。
冬,大雩。
衛孫林父出奔晉。
【傳】七年春,吳伐郯,郯成。
季文子曰:「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無吊者也夫!《詩》曰:『不弔昊天,亂靡有定。
』其此之謂乎!有上不弔,其誰不受亂?吾亡無日矣!」君子曰:「如懼如是,斯不亡矣。」
鄭子良相成公以如晉,見,且拜師。
夏,曹宣公來朝。
秋,楚子重伐鄭,師於汜。
諸侯救鄭。
鄭共仲、侯羽軍楚師,囚鄖公鍾儀,獻諸晉。
八月,同盟於馬陵,尋蟲牢之盟,且莒服故也。
晉人以鍾儀歸,囚諸軍府。
楚圍宋之役,師還,子重請取於申、呂以爲賞田,王許之。
申公巫臣曰:「不可。
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爲賦,以御北方。
若取之,是無申、呂也。
晉、鄭必至於漢。」王乃止。
子重是以怨巫臣。
子反欲取夏姬,巫臣止之,遂取以行,子反亦怨之。
及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殺巫臣之族子閻、子蕩及清尹弗忌及襄老之子黑要,而分其室。
子重取子閻之室,使沈尹與王子罷分子蕩之室,子反取黑要與清尹之室。
巫臣自晉遺二子書,曰:「爾以讒慝貪婪事君,而多殺不辜。
餘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
巫臣請使於吳,晉侯許之。
吳子壽夢說之。
乃通吳於晉。
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偏兩之一焉。
與其射御,教吳乘車,教之戰陳,教之叛楚。
置其子狐庸焉,使爲行人於吳。
吳始伐楚,伐巢、伐徐。
子重奔命。
馬陵之會,吳入州來。
子重自鄭奔命。
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
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於上國。
衛定公惡孫林父。
冬,孫林父出奔晉。
衛侯如晉,晉反戚焉。
暂无
暂无
七年春季,吳國進攻郯國,郯國和吳國講和。
季文子說:“中原諸國不能鎮懾蠻夷,蠻夷卻來進攻,而沒有人對此擔憂,這是因爲沒有好國君的緣故啊!《詩》說:‘上天不善,動亂沒有個安定的時候。
’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有了上面的人但是不善,還有誰不受到動亂?我們很快就會滅亡了。
”君子說:“像這樣知道戒懼,這就不會滅亡了。

鄭國的子良作爲鄭成公的相禮到了晉國,進見晉景公,同時拜謝出兵救鄭。
夏季,曹宣公前來朝見。
秋季,楚國的子重進攻鄭國,軍隊駐紮在汜地。
諸侯救援鄭國。
鄭國的共仲、侯羽包圍楚軍,囚禁鄖公鍾儀,把他獻給晉國。
八月,魯成公和晉景公、齊頃公、宋共公、衛定公、曹宣公、莒子、邾子、杞桓公在馬陵結盟,這是由於重溫蟲牢的盟約,同時又因莒國順服的緣故。
晉國人帶着鍾儀回去,把他囚禁在軍用儲藏室裏。
楚國包圍宋國那一次戰役,楚軍回國,子重請求取得申邑、呂邑土地作爲賞田。
楚共王答應了。
申公巫臣說:“不行。
申、呂兩地之所賴以成爲城邑的,是因爲從這裏徵發兵賦,以抵禦北方。
如果私人佔有它,這就不能成爲申邑和呂邑了。
晉國和鄭國一定可以到達漢水。
”楚莊王就不給了。
子重因此怨恨巫臣。
子反想娶夏姬。
巫臣阻止他,自己反而娶了夏姬逃到晉國,子反因此也很怨恨巫臣。
等到楚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殺了巫臣的族人子閻、子蕩和清尹弗忌以及襄老的兒子黑要,並且瓜分他們的家產。
子重取得了子閻的家產,讓沈尹和王子罷瓜分子蕩的家產,子反取得黑要和清尹弗忌的家產。
巫臣從晉國寫信給子反、子重兩個人,說:“你們用邪惡貪婪事奉國君,殺了很多無罪的人,我一定要讓你們疲於奔命而死。

巫臣請求出使到吳國去,晉景公允許了。
吳子壽夢喜歡他。
於是巫臣就使吳國和晉國通好,帶領了楚國的三十輛兵車到吳國做教練,留下十五輛給吳國。
送給吳國射手和御者,教吳國人使用兵車,教他們安排戰陣,教他們背叛楚國。
巫臣又把自己的兒子狐庸留在那裏,讓他在吳國做外交官。
吳國開始進攻楚國、進攻巢國、進攻徐國,子重奉命奔馳。
在馬陵會見的時候,吳軍進入州來,子重從鄭國奉命趕去救援。
子重、子反在這種情況下,一年之中七次奉命奔馳以抵禦吳軍。
蠻夷屬於楚國的,吳國全部加以佔取,因此吳國開始強大,吳國才得以和中原諸國往來。
衛定公討厭孫林父。
冬季,孫林父逃亡到晉國。
衛定公去到晉國,晉國把孫林父的封邑戚地歸還給了衛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