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 昭公 · 昭公八年
【經】八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夏四月辛丑,陳侯溺卒。
叔弓如晉。
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
陳公子留出奔鄭。
秋,蒐於紅。
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
大雩,冬十月壬午,楚師滅陳。
執陳公子招,放之於越。
殺陳孔奐。
葬陳哀公。
【傳】八年春,石言於晉魏榆。
晉侯問於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馮焉。
不然,民聽濫也。
抑臣又聞之曰:『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
』今宮室崇侈,民力凋盡,怨讟並作,莫保其性。
石言,不亦宜乎?」於是晉侯方築虒祁之宮。
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
小人之言,僭而無徵,故怨咎及之。
《詩》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
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
』其是之謂乎?是宮也成,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
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大子偃師,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勝。
二妃嬖,留有寵,屬諸徒招與公子過。
哀公有廢疾。
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過殺悼大子偃師,而立公子留。
夏四月辛亥,哀公縊。
幹徵師赴於楚,且告有立君。
公子勝愬之於楚,楚人執而殺之。
公子留奔鄭。
書曰「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罪在招也;「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罪不在行人也。
叔弓如晉,賀虒祁也。
遊吉相鄭伯以如晉,亦賀虒祁也。
史趙見子大叔,曰:「甚哉,其相蒙也!可吊也,而又賀之?」子大叔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賀,將天下實賀。」
秋,大蒐於紅,自根牟至於商、衛,革車千乘。
七月甲戌,齊子尾卒,子旗欲治其室。
丁丑,殺樑嬰。
八月庚戌,逐子成、子工、子車,皆來奔,而立子良氏之宰。
其臣曰:「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授甲,將攻之。
陳桓子善於子尾,亦授甲,將助之。
或告子旗,子旗不信。
則數人告。
將往,又數人告於道,遂如陳氏。
桓子將出矣,聞之而還,遊服而逆之。
請命,對曰:「聞強氏授甲將攻子,子聞諸?」曰:「弗聞。」「子盍亦授甲?無宇請從。」子旗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誨之猶懼其不濟,吾又寵秩之。
其若先人何?子盍謂之?《周書》曰:『惠不惠,茂不茂。
』康叔所以服弘大也。」桓子稽顙曰:「頃、靈福子,吾猶有望。」遂和之如初。
陳公子招歸罪於公子過而殺之。
九月,楚公子棄疾帥師奉孫吳圍陳,宋戴惡會之。
冬十一月壬午,滅陳。
輿嬖袁克,殺馬毀玉以葬。
楚人將殺之,請置之。
既又請私,私於幄,加絰於顙而逃。
使穿封戌爲陳公,曰:「城麇之役,不諂。」侍飲酒於王,王曰:「城麇之役,女知寡人之及此,女其闢寡人乎?」對曰:「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禮,以息楚。」晉侯問於史趙,曰:「陳其遂亡乎?」對曰:「未也。」公曰:「何故?」對曰:「陳,顓頊之族也。
歲在鶉火,是以卒滅,陳將如之。
今在析木之津,猶將復由。
且陳氏得政於齊而後陳卒亡。
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
舜重之以明德,置德於遂,遂世守之。
及胡公不淫,胡周賜之姓,使祀虞帝。
臣聞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數未也。
繼守將在齊,其兆既存矣。」
叔弓如晉。
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
陳公子留出奔鄭。
秋,蒐於紅。
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
大雩,冬十月壬午,楚師滅陳。
執陳公子招,放之於越。
殺陳孔奐。
葬陳哀公。
【傳】八年春,石言於晉魏榆。
晉侯問於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馮焉。
不然,民聽濫也。
抑臣又聞之曰:『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
』今宮室崇侈,民力凋盡,怨讟並作,莫保其性。
石言,不亦宜乎?」於是晉侯方築虒祁之宮。
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
小人之言,僭而無徵,故怨咎及之。
《詩》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
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
』其是之謂乎?是宮也成,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
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大子偃師,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勝。
二妃嬖,留有寵,屬諸徒招與公子過。
哀公有廢疾。
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過殺悼大子偃師,而立公子留。
夏四月辛亥,哀公縊。
幹徵師赴於楚,且告有立君。
公子勝愬之於楚,楚人執而殺之。
公子留奔鄭。
書曰「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罪在招也;「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罪不在行人也。
叔弓如晉,賀虒祁也。
遊吉相鄭伯以如晉,亦賀虒祁也。
史趙見子大叔,曰:「甚哉,其相蒙也!可吊也,而又賀之?」子大叔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賀,將天下實賀。」
秋,大蒐於紅,自根牟至於商、衛,革車千乘。
七月甲戌,齊子尾卒,子旗欲治其室。
丁丑,殺樑嬰。
八月庚戌,逐子成、子工、子車,皆來奔,而立子良氏之宰。
其臣曰:「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授甲,將攻之。
陳桓子善於子尾,亦授甲,將助之。
或告子旗,子旗不信。
則數人告。
將往,又數人告於道,遂如陳氏。
桓子將出矣,聞之而還,遊服而逆之。
請命,對曰:「聞強氏授甲將攻子,子聞諸?」曰:「弗聞。」「子盍亦授甲?無宇請從。」子旗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誨之猶懼其不濟,吾又寵秩之。
其若先人何?子盍謂之?《周書》曰:『惠不惠,茂不茂。
』康叔所以服弘大也。」桓子稽顙曰:「頃、靈福子,吾猶有望。」遂和之如初。
陳公子招歸罪於公子過而殺之。
九月,楚公子棄疾帥師奉孫吳圍陳,宋戴惡會之。
冬十一月壬午,滅陳。
輿嬖袁克,殺馬毀玉以葬。
楚人將殺之,請置之。
既又請私,私於幄,加絰於顙而逃。
使穿封戌爲陳公,曰:「城麇之役,不諂。」侍飲酒於王,王曰:「城麇之役,女知寡人之及此,女其闢寡人乎?」對曰:「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禮,以息楚。」晉侯問於史趙,曰:「陳其遂亡乎?」對曰:「未也。」公曰:「何故?」對曰:「陳,顓頊之族也。
歲在鶉火,是以卒滅,陳將如之。
今在析木之津,猶將復由。
且陳氏得政於齊而後陳卒亡。
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
舜重之以明德,置德於遂,遂世守之。
及胡公不淫,胡周賜之姓,使祀虞帝。
臣聞盛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數未也。
繼守將在齊,其兆既存矣。」
暂无
暂无
八年春季,在晉國的魏榆有塊石頭說話。
晉平公向師曠詢問說:“石頭爲什麼說話?”師曠回答說:“石頭不能說話,有的東西憑藉着它。
否則,就是百姓聽錯了。
下臣又聽說:‘做事情違背了農時,怨恨誹謗在百姓中發生,就有不能說話的東西說話。
’現在宮室高大奢侈,百姓的財力用盡,怨恨誹謗一齊起來,沒有人能確保自己的性命。
石頭說話,不也是相宜的嗎?”當時晉平公正在建造虒祁之宮,叔向說:“子野的話真是君子啊!君子的話,誠實而有證明,所以怨恨遠離他的身體。
小人的話,虛僞而沒有證明,所以怨恨和災禍來到他身上。
《詩》說,‘不會說話多麼傷心,話不能從他舌頭上出來,只有勞累他自己。
會說話的多麼美好,漂亮話好像流水,使他自己安居休息’,說的就是這個吧!這座宮殿落成,諸侯必然背叛,國君必然有災殃,師曠先生已經知道這一點了。
”
陳哀公的第一夫人鄭姬生了悼太子偃師,第二夫人生了公子留,第三夫人生了公子勝。
第二夫人受到寵愛,公子留得寵,哀公把他託付給司徒招和公子過。
陳哀公患有長期不愈的疾病,三月十六日,公子招、公子過殺了悼太子偃師而立公子留做太子。
夏季,四月十三日,陳哀公上吊而死。
幹徵師到楚國報喪,同時報告又立了國君。
公子勝向楚國控訴,楚國人抓住幹徵師並殺死了他。
公子留逃亡到鄭國。
《春秋》記載說“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這是由於罪過在於公子招,“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這是由於罪過不在於行人。
叔弓到晉國去,祝賀虒祁之宮的落成。
遊吉輔佐鄭伯而去到晉國,也是祝賀虒祁之宮的落成。
史趙見到遊吉,說:“大家互相欺騙也太過分了!可以弔唁的事,反而又來祝賀它!”遊吉說:“怎麼弔唁啊?大概不僅我國祝賀,天下都將會來祝賀。
”
秋季,在紅地舉行大檢閱,從根牟直到宋國、衛國邊境線上,兵車有一千輛。
七月初八日,齊國的子尾死了,子旗想要管理子尾的家政。
十一日,殺樑嬰。
八月十四日,驅逐了子成、子工、子車,這三個人都逃亡前來我國,子旗爲子良立了家臣頭子。
子良的家臣說:“孩子已經長大了,子旗卻要幫忙管我們的家事,這是想要兼併我們。
”把武器發下去,準備攻打子旗。
陳桓子和子尾親近,也把武器發下去,準備幫助子良的家臣。
有人報告給子旗,子旗不相信,又有幾個人來報告。
子旗準備去子良家裏,又有幾個人在路上向他報告,因此就去到陳氏那裏。
桓子將要出動了,聽說子旗來,就轉回去,穿上便服迎接子旗。
子旗請問桓子的意見。
桓子回答說:“聽說子良家裏把武器發下去準備攻打您,您聽說了嗎?”子旗說:“沒有聽說。
”桓子說:“您何不也把武器發下去?無宇請求跟從您。
”子旗說:“您爲什麼要這樣做?他是個孩子,我教導他,還恐怕他不能成功,我又寵信他爲他立了家臣頭子,如果和他互相攻打,怎麼對待先人?您何不對他去說一說?《周書》說,‘施惠於不感激施惠的人,勸勉不受勸勉的人’,這就是康叔所以能夠作事寬大的緣故。
”陳桓子叩着頭說:“頃公、靈公保佑您,我還希望您賜惠於我呢。
”於是兩家和好如同以前一樣。
陳國的公子招把罪過推給公子過而殺死了他。
九月,楚國的公子棄疾帶兵奉事太孫吳包圍陳國,宋國的戴惡領兵會合。
冬季,十月十八日,滅亡了陳國。
管車人袁克殺了馬毀了玉爲陳哀公殉葬。
楚國人要殺死他。
他請求赦免,不久又請求去小便。
他在帳幕裏小便,把麻帶纏在頭上逃走了。
楚靈王派穿封戌做陳公,說:“在城麇那次事件中他不諂媚。
”穿封戌事奉楚靈王飲酒,楚靈王說:“城麇那次事件,你要知道寡人能到這一步,你大約會讓我的吧!”穿封戌回答說:“如果知道您能到這一步,臣下一定冒死來安定楚國。
”
晉平公向史趙詢問說:“陳國大約就此滅亡了吧!”史趙說:“沒有。
”晉平公說:“什麼緣故?”史趙回答說:“陳國,是顓頊的後代。
歲星在於鶉火,顓頊氏由此而終於滅亡。
陳國也將會和過去一樣。
現在歲星在箕宿、鬥宿間的銀河中,陳國還將會復興。
而且陳氏要在齊國取得政權,以後才最終滅亡。
這一族從幕直到瞽瞍都沒有違背天命,舜又增加了盛德,德行一直落到遂的身上。
遂的後代保持了它。
到了胡公不淫,所以周朝給他賜姓,讓他祭祀虞帝。
下臣聽說,盛德一定享有一百代的祭祀。
現在虞的世代數字不滿一百,將會繼續在齊國保持下去,它的徵兆已經有了。
”
晉平公向師曠詢問說:“石頭爲什麼說話?”師曠回答說:“石頭不能說話,有的東西憑藉着它。
否則,就是百姓聽錯了。
下臣又聽說:‘做事情違背了農時,怨恨誹謗在百姓中發生,就有不能說話的東西說話。
’現在宮室高大奢侈,百姓的財力用盡,怨恨誹謗一齊起來,沒有人能確保自己的性命。
石頭說話,不也是相宜的嗎?”當時晉平公正在建造虒祁之宮,叔向說:“子野的話真是君子啊!君子的話,誠實而有證明,所以怨恨遠離他的身體。
小人的話,虛僞而沒有證明,所以怨恨和災禍來到他身上。
《詩》說,‘不會說話多麼傷心,話不能從他舌頭上出來,只有勞累他自己。
會說話的多麼美好,漂亮話好像流水,使他自己安居休息’,說的就是這個吧!這座宮殿落成,諸侯必然背叛,國君必然有災殃,師曠先生已經知道這一點了。
”
陳哀公的第一夫人鄭姬生了悼太子偃師,第二夫人生了公子留,第三夫人生了公子勝。
第二夫人受到寵愛,公子留得寵,哀公把他託付給司徒招和公子過。
陳哀公患有長期不愈的疾病,三月十六日,公子招、公子過殺了悼太子偃師而立公子留做太子。
夏季,四月十三日,陳哀公上吊而死。
幹徵師到楚國報喪,同時報告又立了國君。
公子勝向楚國控訴,楚國人抓住幹徵師並殺死了他。
公子留逃亡到鄭國。
《春秋》記載說“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這是由於罪過在於公子招,“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這是由於罪過不在於行人。
叔弓到晉國去,祝賀虒祁之宮的落成。
遊吉輔佐鄭伯而去到晉國,也是祝賀虒祁之宮的落成。
史趙見到遊吉,說:“大家互相欺騙也太過分了!可以弔唁的事,反而又來祝賀它!”遊吉說:“怎麼弔唁啊?大概不僅我國祝賀,天下都將會來祝賀。
”
秋季,在紅地舉行大檢閱,從根牟直到宋國、衛國邊境線上,兵車有一千輛。
七月初八日,齊國的子尾死了,子旗想要管理子尾的家政。
十一日,殺樑嬰。
八月十四日,驅逐了子成、子工、子車,這三個人都逃亡前來我國,子旗爲子良立了家臣頭子。
子良的家臣說:“孩子已經長大了,子旗卻要幫忙管我們的家事,這是想要兼併我們。
”把武器發下去,準備攻打子旗。
陳桓子和子尾親近,也把武器發下去,準備幫助子良的家臣。
有人報告給子旗,子旗不相信,又有幾個人來報告。
子旗準備去子良家裏,又有幾個人在路上向他報告,因此就去到陳氏那裏。
桓子將要出動了,聽說子旗來,就轉回去,穿上便服迎接子旗。
子旗請問桓子的意見。
桓子回答說:“聽說子良家裏把武器發下去準備攻打您,您聽說了嗎?”子旗說:“沒有聽說。
”桓子說:“您何不也把武器發下去?無宇請求跟從您。
”子旗說:“您爲什麼要這樣做?他是個孩子,我教導他,還恐怕他不能成功,我又寵信他爲他立了家臣頭子,如果和他互相攻打,怎麼對待先人?您何不對他去說一說?《周書》說,‘施惠於不感激施惠的人,勸勉不受勸勉的人’,這就是康叔所以能夠作事寬大的緣故。
”陳桓子叩着頭說:“頃公、靈公保佑您,我還希望您賜惠於我呢。
”於是兩家和好如同以前一樣。
陳國的公子招把罪過推給公子過而殺死了他。
九月,楚國的公子棄疾帶兵奉事太孫吳包圍陳國,宋國的戴惡領兵會合。
冬季,十月十八日,滅亡了陳國。
管車人袁克殺了馬毀了玉爲陳哀公殉葬。
楚國人要殺死他。
他請求赦免,不久又請求去小便。
他在帳幕裏小便,把麻帶纏在頭上逃走了。
楚靈王派穿封戌做陳公,說:“在城麇那次事件中他不諂媚。
”穿封戌事奉楚靈王飲酒,楚靈王說:“城麇那次事件,你要知道寡人能到這一步,你大約會讓我的吧!”穿封戌回答說:“如果知道您能到這一步,臣下一定冒死來安定楚國。
”
晉平公向史趙詢問說:“陳國大約就此滅亡了吧!”史趙說:“沒有。
”晉平公說:“什麼緣故?”史趙回答說:“陳國,是顓頊的後代。
歲星在於鶉火,顓頊氏由此而終於滅亡。
陳國也將會和過去一樣。
現在歲星在箕宿、鬥宿間的銀河中,陳國還將會復興。
而且陳氏要在齊國取得政權,以後才最終滅亡。
這一族從幕直到瞽瞍都沒有違背天命,舜又增加了盛德,德行一直落到遂的身上。
遂的後代保持了它。
到了胡公不淫,所以周朝給他賜姓,讓他祭祀虞帝。
下臣聽說,盛德一定享有一百代的祭祀。
現在虞的世代數字不滿一百,將會繼續在齊國保持下去,它的徵兆已經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