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 襄公 · 襄公七年
【經】七年春,郯子來朝。
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
小邾子來朝。
城費。
秋,季孫宿如衛。
八月,螽。
冬十月,衛侯使孫林父來聘。
壬戌,及孫林父盟。
楚公子貞帥師圍陳。
十有二月,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於鄬。
鄭伯髡頑如會,未見諸侯,丙戌,卒於鄵。
陳侯逃歸。
【傳】七年春,郯子來朝,始朝公也。
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
孟獻子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
夫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
是故啓蟄而郊,郊而後耕。
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從也。」
南遺爲費宰。
叔仲昭伯爲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於南遺,謂遺:「請城費,吾多與而役。」故季氏城費。
小邾穆公來朝,亦始朝公也。
秋,季武子如衛,報子叔之聘,且辭緩報,非貳也。
冬十月,晉韓獻子告老。
公族穆子有廢疾,將立之。
辭曰:「《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又曰:『弗躬弗親,庶民弗信。
』無忌不才,讓,其可乎?請立起也!與田蘇遊,而曰好仁。
《詩》曰:『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恤民爲德,正直爲正,正曲爲直,參和爲仁。
如是,則神聽之,介福降之。
立之,不亦可乎?」庚戌,使宣子朝,遂老。
晉侯謂韓無忌仁,使掌公族大夫。
衛孫文子來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尋孫桓子之盟。
公登亦登。
叔孫穆子相,趨進曰:「諸侯之會,寡君未嘗後衛君。
今吾子不後寡君,寡君未知所過。
吾子其少安!」孫子無辭,亦無悛容。
穆叔曰:「孫子必亡。
爲臣而君,過而不悛,亡之本也。
《詩》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謂從者也。
衡而委蛇必折。」
楚子囊圍陳,會於鄬以救之。
鄭僖公之爲大子也,於成之十六年,與子罕適晉,不禮焉。
又與子豐適楚,亦不禮焉。
及其元年,朝於晉。
子豐欲愬諸晉而廢之,子罕止之。
及將會於鄬,子駟相,又不禮焉。
侍者諫,不聽,又諫,殺之。
及鄵,子駟使賊夜弒僖公,而以瘧疾赴於諸侯。
簡公生五年,奉而立之。
陳人患楚。
慶虎、慶寅謂楚人曰:「吾使公子黃往而執之。」楚人從之。
二慶使告陳侯於會,曰:「楚人執公子黃矣!君若不來,羣臣不忍社稷宗廟,懼有二圖。」陳侯逃歸。
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
小邾子來朝。
城費。
秋,季孫宿如衛。
八月,螽。
冬十月,衛侯使孫林父來聘。
壬戌,及孫林父盟。
楚公子貞帥師圍陳。
十有二月,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於鄬。
鄭伯髡頑如會,未見諸侯,丙戌,卒於鄵。
陳侯逃歸。
【傳】七年春,郯子來朝,始朝公也。
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
孟獻子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
夫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
是故啓蟄而郊,郊而後耕。
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從也。」
南遺爲費宰。
叔仲昭伯爲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於南遺,謂遺:「請城費,吾多與而役。」故季氏城費。
小邾穆公來朝,亦始朝公也。
秋,季武子如衛,報子叔之聘,且辭緩報,非貳也。
冬十月,晉韓獻子告老。
公族穆子有廢疾,將立之。
辭曰:「《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又曰:『弗躬弗親,庶民弗信。
』無忌不才,讓,其可乎?請立起也!與田蘇遊,而曰好仁。
《詩》曰:『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恤民爲德,正直爲正,正曲爲直,參和爲仁。
如是,則神聽之,介福降之。
立之,不亦可乎?」庚戌,使宣子朝,遂老。
晉侯謂韓無忌仁,使掌公族大夫。
衛孫文子來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尋孫桓子之盟。
公登亦登。
叔孫穆子相,趨進曰:「諸侯之會,寡君未嘗後衛君。
今吾子不後寡君,寡君未知所過。
吾子其少安!」孫子無辭,亦無悛容。
穆叔曰:「孫子必亡。
爲臣而君,過而不悛,亡之本也。
《詩》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謂從者也。
衡而委蛇必折。」
楚子囊圍陳,會於鄬以救之。
鄭僖公之爲大子也,於成之十六年,與子罕適晉,不禮焉。
又與子豐適楚,亦不禮焉。
及其元年,朝於晉。
子豐欲愬諸晉而廢之,子罕止之。
及將會於鄬,子駟相,又不禮焉。
侍者諫,不聽,又諫,殺之。
及鄵,子駟使賊夜弒僖公,而以瘧疾赴於諸侯。
簡公生五年,奉而立之。
陳人患楚。
慶虎、慶寅謂楚人曰:「吾使公子黃往而執之。」楚人從之。
二慶使告陳侯於會,曰:「楚人執公子黃矣!君若不來,羣臣不忍社稷宗廟,懼有二圖。」陳侯逃歸。
暂无
暂无
七年春季,郯子前來朝見,這是他第一次朝見魯襄公。
夏季,四月,魯國三次爲郊祭而占卜,都不吉利,於是就免除使用犧牲。
孟獻子說:“我從今以後才知道有占卜和占筮了。
郊祭是祭祀后稷,而祈求農事順利。
所以一到啓蟄節就舉行郊祭,郊祭以後開始耕種。
現在已經開始耕種再來爲郊祭占卜,占卜不吉利是應該的。
”
南遺出任費邑縣宰。
叔仲昭伯做了管理修隧道的頭目,想要討好季氏,因而諂媚南遺。
他對南遺說:“你去請求在費地築城,我多給你勞力。
”所以季氏在費地築城。
小邾穆公來魯國朝見,也是第一次朝見襄公。
秋季,季武子去到衛國,這是爲了回報子叔的聘問,同時解釋所以延遲迴報不是出於三心二意。
冬季,十月,晉國韓獻子告老退休,公族穆子患有殘疾,準備立他爲卿。
穆子辭謝說:“《詩》說:‘難道不是早晚都想着前來?無奈路上的露水太多。
’又說:‘不能親自辦事,百姓不會信任。
’無忌沒有才能,讓給別人,也許可以吧?請立起吧。
起和田蘇有交往,田蘇稱讚他‘好仁’。
《詩》說:‘忠誠謹慎地對待你的職位,喜愛這正直的人。
神靈將會聽到,賜給你以大福。
’體恤百姓是德,糾正直是正,糾正曲是直,把這三者合而爲一是仁。
像這樣,那麼神靈就會聽到,降給他大福。
立他爲卿,不也是可以的嗎?” 初九日,讓韓宣子朝見,於是他就告老退休。
晉悼公認爲韓無忌具有仁德,讓他做首席公族大夫。
衛國的孫文子來魯國聘問,同時答謝季武子的解釋,重溫和孫桓子結盟的友好關係。
魯襄公登上臺階,孫林父同時登上。
叔孫穆子相禮,快步進入,說:“諸侯會見,寡君從來沒有走在衛君後面。
現在您沒有走在寡君後面,寡君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大夫您稍停一下吧!”孫林父沒有話說,也沒有改悔的樣子。
穆叔說:“孫子必然逃亡。
作爲臣下而和國君並行,有了過錯又不改悔,這是逃亡的根本原因。
《詩》說,‘退朝回家吃飯,從容自得’,說的是小心順從的人。
專橫而又自得,必然遭受挫折。
”
楚國的子襄包圍陳國,魯襄公和晉悼公、宋平公、陳哀公、衛獻公、曹成公、莒子、邾子在鄬地會見以救援陳國。
鄭值公做太子的時候,在魯成公十六年和子罕同去晉國,對子罕不加禮遇。
又和子豐同去楚國,對子豐也不加禮遇。
等到僖公即位的元年去晉國朝見,子豐想要向晉國控告而廢立僖公,子罕加以勸阻。
等到將要在鄬地會見,子駟做相禮,僖公不以禮遇待子駟。
侍者勸諫,不聽;又勸諫,殺了說話的人。
到達鄵地,子駟派人夜裏害死僖公,而用急病致死訃告諸侯。
簡公當時五歲,就奉立他爲國君。
陳國人擔心楚國。
慶虎、慶寅對楚國人說:“我們派公子黃去,你們逮住他。
”楚國人聽從了。
二慶派人到會報告陳哀公,說:“楚國人抓住公子黃了。
君王如果不回來,羣臣不忍心國家宗廟的被楚滅亡,恐怕會有其他想法。
”陳哀公於是就逃了回來。
夏季,四月,魯國三次爲郊祭而占卜,都不吉利,於是就免除使用犧牲。
孟獻子說:“我從今以後才知道有占卜和占筮了。
郊祭是祭祀后稷,而祈求農事順利。
所以一到啓蟄節就舉行郊祭,郊祭以後開始耕種。
現在已經開始耕種再來爲郊祭占卜,占卜不吉利是應該的。
”
南遺出任費邑縣宰。
叔仲昭伯做了管理修隧道的頭目,想要討好季氏,因而諂媚南遺。
他對南遺說:“你去請求在費地築城,我多給你勞力。
”所以季氏在費地築城。
小邾穆公來魯國朝見,也是第一次朝見襄公。
秋季,季武子去到衛國,這是爲了回報子叔的聘問,同時解釋所以延遲迴報不是出於三心二意。
冬季,十月,晉國韓獻子告老退休,公族穆子患有殘疾,準備立他爲卿。
穆子辭謝說:“《詩》說:‘難道不是早晚都想着前來?無奈路上的露水太多。
’又說:‘不能親自辦事,百姓不會信任。
’無忌沒有才能,讓給別人,也許可以吧?請立起吧。
起和田蘇有交往,田蘇稱讚他‘好仁’。
《詩》說:‘忠誠謹慎地對待你的職位,喜愛這正直的人。
神靈將會聽到,賜給你以大福。
’體恤百姓是德,糾正直是正,糾正曲是直,把這三者合而爲一是仁。
像這樣,那麼神靈就會聽到,降給他大福。
立他爲卿,不也是可以的嗎?” 初九日,讓韓宣子朝見,於是他就告老退休。
晉悼公認爲韓無忌具有仁德,讓他做首席公族大夫。
衛國的孫文子來魯國聘問,同時答謝季武子的解釋,重溫和孫桓子結盟的友好關係。
魯襄公登上臺階,孫林父同時登上。
叔孫穆子相禮,快步進入,說:“諸侯會見,寡君從來沒有走在衛君後面。
現在您沒有走在寡君後面,寡君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大夫您稍停一下吧!”孫林父沒有話說,也沒有改悔的樣子。
穆叔說:“孫子必然逃亡。
作爲臣下而和國君並行,有了過錯又不改悔,這是逃亡的根本原因。
《詩》說,‘退朝回家吃飯,從容自得’,說的是小心順從的人。
專橫而又自得,必然遭受挫折。
”
楚國的子襄包圍陳國,魯襄公和晉悼公、宋平公、陳哀公、衛獻公、曹成公、莒子、邾子在鄬地會見以救援陳國。
鄭值公做太子的時候,在魯成公十六年和子罕同去晉國,對子罕不加禮遇。
又和子豐同去楚國,對子豐也不加禮遇。
等到僖公即位的元年去晉國朝見,子豐想要向晉國控告而廢立僖公,子罕加以勸阻。
等到將要在鄬地會見,子駟做相禮,僖公不以禮遇待子駟。
侍者勸諫,不聽;又勸諫,殺了說話的人。
到達鄵地,子駟派人夜裏害死僖公,而用急病致死訃告諸侯。
簡公當時五歲,就奉立他爲國君。
陳國人擔心楚國。
慶虎、慶寅對楚國人說:“我們派公子黃去,你們逮住他。
”楚國人聽從了。
二慶派人到會報告陳哀公,說:“楚國人抓住公子黃了。
君王如果不回來,羣臣不忍心國家宗廟的被楚滅亡,恐怕會有其他想法。
”陳哀公於是就逃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