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 述而篇 · 第十五章
冉有曰:“夫子爲衛君乎?”子貢曰:“諾。
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爲也。
”
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爲也。
”
暂无
爲:這裏是幫助的意思。
衛君:衛出公輒,是衛靈公的孫子。
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
他的父親因謀殺南子而被衛靈公驅逐出國。
靈公死後,輒被立爲國君,其父回國與他爭位。
諾:答應的說法。
衛君:衛出公輒,是衛靈公的孫子。
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
他的父親因謀殺南子而被衛靈公驅逐出國。
靈公死後,輒被立爲國君,其父回國與他爭位。
諾:答應的說法。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
”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
”(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爲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
”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
”(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爲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