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仲郛浮渡詩序
獨吾郡潛、霍、司空、械眠、浮渡各以其勝出名於三楚。
而浮渡瀕江倚原,登陟者無險峻之阻,而幽深奧曲,覽之不窮。
是以四方來而往遊者,視他山爲尤衆。
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皆以發天地之祕,其情性闔闢,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於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
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遊者這衆,則未知旦暮而歷者,幾皆能得其意,而相遇於眉睫間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隱榛莽土石之間,以質這促郛。
仲郛曰:“吾固將往遊焉,他日當與君俱。
”餘曰:“諾。
”及今年春,仲郛爲人所招邀而往,不及餘。
迨其歸,出詩一編,餘取觀之,則凡山之奇勢異態,水石摩蕩,煙雲林谷之相變滅,番見於其詩,使餘光恍惚有遇也。
蓋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餘嘗與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積虛浮素,雲水鬱藹,中流有微風擊于波上,發聲浪浪,磯碕薄涌,大魚皆砉然而躍。
諸客皆歌乎,舉酒更醉。
餘乃慨然曰:“他日從容無事,當裹糧出遊。
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恆山、太行、大嶽、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後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
”客有戲餘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戶輒有難色,尚安盡天下之奇乎?”餘笑而不應。
今浮渡距餘家不百里,而餘未嘗一往,誠有如客所譏者。
嗟乎!設餘一旦而獲攬宇宙之在,快平生這志,以間執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誰共此哉?
而浮渡瀕江倚原,登陟者無險峻之阻,而幽深奧曲,覽之不窮。
是以四方來而往遊者,視他山爲尤衆。
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皆以發天地之祕,其情性闔闢,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於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
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遊者這衆,則未知旦暮而歷者,幾皆能得其意,而相遇於眉睫間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隱榛莽土石之間,以質這促郛。
仲郛曰:“吾固將往遊焉,他日當與君俱。
”餘曰:“諾。
”及今年春,仲郛爲人所招邀而往,不及餘。
迨其歸,出詩一編,餘取觀之,則凡山之奇勢異態,水石摩蕩,煙雲林谷之相變滅,番見於其詩,使餘光恍惚有遇也。
蓋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餘嘗與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積虛浮素,雲水鬱藹,中流有微風擊于波上,發聲浪浪,磯碕薄涌,大魚皆砉然而躍。
諸客皆歌乎,舉酒更醉。
餘乃慨然曰:“他日從容無事,當裹糧出遊。
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恆山、太行、大嶽、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後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
”客有戲餘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戶輒有難色,尚安盡天下之奇乎?”餘笑而不應。
今浮渡距餘家不百里,而餘未嘗一往,誠有如客所譏者。
嗟乎!設餘一旦而獲攬宇宙之在,快平生這志,以間執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誰共此哉?
暂无
左仲郛:左世經,字衆郛,又稱仲郛、仲孚,安徽桐城人,事蹟詳見姚鼐《左衆郛權厝銘》。
浮渡:山名,又名浮山、浮度山,在今安徽樅陽境內,是桐城附近的遊覽勝地。
江:指長江。
彭蠡:鄱陽湖的古稱,在長江以南,江西省北部。
湖水並經湖口入長江。
九江:今屬江西。
壽春:今安徽壽縣。
傅:通“附”,連着。
淮陰:今屬江蘇。
江:長江。
淮:淮河。
潛:潛山,在安徽潛山縣西北,即皖山。
霍:霍山,在安徽霍山西北。
司空:司空山,在安徽太湖縣並。
龍眠:龍眠山,在安徽桐城縣西北,與舒城、六安交界處。
三楚:指戰國楚地。
今從黃河、淮河至湖南一帶,舊有西林、東楚、南楚之分。
闔闢:開合變化。
《易·繫辭上》:“一闔一闢謂之變。
”
濡須:水名,今稱運漕河或裕溪河。
源出安徽繅湖,東經含山縣至裕小朋友口入長江。
北江:長江的下游。
鳩茲:古邑名,故址在今安徽蕪湖東。
積虛浮素:指江上積聚着若有若無的薄霧,飄浮着一片茫茫的白包。
鬱藹:沉厚溫潤。
太山:即泰山,在今山東泰安縣北,爲五嶽中之東嶽。
恆山:在山西東北部,爲五嶽中之北嶽。
太行:太行山脈,綿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
大嶽:即霍山,又名霍太山,在今山西霍縣東南。
嵩:嵩山,在河南登封縣並,爲五嶽中之中嶽。
華:華山,在陝西渭南市東南,爲五嶽中之西嶽。
終南:終南山,在陝西西安市南。
岷: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綿延於四川、甘肅兩省邊境。
峨:峨眉山,在四川峨眉縣西南。
西極:西方的盡頭極言其遠。
三峽:指長江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
廬:廬山,在江西九江市南,北臨長江。
間執:堵塞。
浮渡:山名,又名浮山、浮度山,在今安徽樅陽境內,是桐城附近的遊覽勝地。
江:指長江。
彭蠡:鄱陽湖的古稱,在長江以南,江西省北部。
湖水並經湖口入長江。
九江:今屬江西。
壽春:今安徽壽縣。
傅:通“附”,連着。
淮陰:今屬江蘇。
江:長江。
淮:淮河。
潛:潛山,在安徽潛山縣西北,即皖山。
霍:霍山,在安徽霍山西北。
司空:司空山,在安徽太湖縣並。
龍眠:龍眠山,在安徽桐城縣西北,與舒城、六安交界處。
三楚:指戰國楚地。
今從黃河、淮河至湖南一帶,舊有西林、東楚、南楚之分。
闔闢:開合變化。
《易·繫辭上》:“一闔一闢謂之變。
”
濡須:水名,今稱運漕河或裕溪河。
源出安徽繅湖,東經含山縣至裕小朋友口入長江。
北江:長江的下游。
鳩茲:古邑名,故址在今安徽蕪湖東。
積虛浮素:指江上積聚着若有若無的薄霧,飄浮着一片茫茫的白包。
鬱藹:沉厚溫潤。
太山:即泰山,在今山東泰安縣北,爲五嶽中之東嶽。
恆山:在山西東北部,爲五嶽中之北嶽。
太行:太行山脈,綿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
大嶽:即霍山,又名霍太山,在今山西霍縣東南。
嵩:嵩山,在河南登封縣並,爲五嶽中之中嶽。
華:華山,在陝西渭南市東南,爲五嶽中之西嶽。
終南:終南山,在陝西西安市南。
岷: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綿延於四川、甘肅兩省邊境。
峨:峨眉山,在四川峨眉縣西南。
西極:西方的盡頭極言其遠。
三峽:指長江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
廬:廬山,在江西九江市南,北臨長江。
間執:堵塞。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