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燕子磯記
金陵古都會, 名山大川在封內者以數十,而燕子磯以拳石得名。
磯在觀音門東北,三面臨江,削壁巉岩,石筍林立。
觀音山蜿蜒數十里,東與長山相屬,至此忽突起一峰,單椒秀澤,旁無附麗,傲睨諸山,偃蹇不相下。
大江從西來,吳頭楚尾, 波濤浩渺中砥柱怒流。
西則大孤、小孤, 東則潤州之金、焦,而磯踞金陵上游,故得名尤著。
磯上有祠,祀漢壽亭侯。
迤西有亭,壁上石刻「天空海闊」四大字,奇矯怪偉,為前大司馬元明湛公書。
按公曾為南 國子監祭酒,又歴官南吏、禮、兵三部尚書。
公崛起嶺南, 從白沙聞學覺之宗,與陽明上下其説,天下稱「甘泉先生」。
祠南,亭三楹,壁間題字叢雜不可讀。
獨椒山先生四絶句與文壽承書《關祠頌》同鐫一石。
其一云: 「皪皪清光上下通, 風雷只在半天中。
太虛雲外依然靜,誰道陰晴便不同。」讀此,知先生定力匪朝夕矣。
折而東,拾級登絶頂,一亭翼然,曠覽千里,江山、雲物、樓堞、煙火、風帆、沙鳥, 歴歴獻奇,爭媚於眉睫之前。
西北煙霧迷離中,一塔挺出俯臨江滸者,浦口之晉王山也,山以隋煬得名。
東眺京江,西溯建業,自吳大帝以迄梁、陳 ,憑弔興亡,不能一瞬。
詠劉夢得「潮打空城」之語,惘然久之。
時落日橫江,烏臼十餘株,丹橫相錯,北風颯然,萬葉交墜,與晚潮相響答,淒慄慘骨,殆不可留。
題兩詩亭上而歸。
時康熙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也。
磯在觀音門東北,三面臨江,削壁巉岩,石筍林立。
觀音山蜿蜒數十里,東與長山相屬,至此忽突起一峰,單椒秀澤,旁無附麗,傲睨諸山,偃蹇不相下。
大江從西來,吳頭楚尾, 波濤浩渺中砥柱怒流。
西則大孤、小孤, 東則潤州之金、焦,而磯踞金陵上游,故得名尤著。
磯上有祠,祀漢壽亭侯。
迤西有亭,壁上石刻「天空海闊」四大字,奇矯怪偉,為前大司馬元明湛公書。
按公曾為南 國子監祭酒,又歴官南吏、禮、兵三部尚書。
公崛起嶺南, 從白沙聞學覺之宗,與陽明上下其説,天下稱「甘泉先生」。
祠南,亭三楹,壁間題字叢雜不可讀。
獨椒山先生四絶句與文壽承書《關祠頌》同鐫一石。
其一云: 「皪皪清光上下通, 風雷只在半天中。
太虛雲外依然靜,誰道陰晴便不同。」讀此,知先生定力匪朝夕矣。
折而東,拾級登絶頂,一亭翼然,曠覽千里,江山、雲物、樓堞、煙火、風帆、沙鳥, 歴歴獻奇,爭媚於眉睫之前。
西北煙霧迷離中,一塔挺出俯臨江滸者,浦口之晉王山也,山以隋煬得名。
東眺京江,西溯建業,自吳大帝以迄梁、陳 ,憑弔興亡,不能一瞬。
詠劉夢得「潮打空城」之語,惘然久之。
時落日橫江,烏臼十餘株,丹橫相錯,北風颯然,萬葉交墜,與晚潮相響答,淒慄慘骨,殆不可留。
題兩詩亭上而歸。
時康熙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也。
暂无
金陵:今南京市。
「燕子磯以拳石得名」句:燕子磯和附近的大山比,僅如一塊小拳石而已。
單椒:山頂。
附麗:依附。
偃蹇:孤立貌。
吳頭楚尾:黃山谷《謁金門》:「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此借指金陵。
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門峽東北黃河中。
此借指燕子磯挺立急流中。
大孤、小孤:山名。
潤州:今江蘇鎭江。
金、焦:山名。
漢壽亭侯:關雲長曾受封漢壽亭侯。
迤西:嚮西延伸。
前大司馬元明湛公書:明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今屬廣東)人。
弘治進士。
嘉靖年間,歴官南京國子監祭酒及南京吏、禮、 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職掌相當於古之大司馬,故稱。
白沙:明理學家陳獻章,居廣東新會白沙里,世稱「白沙先生」。
學覺之宗:指白沙先生的學説。
陽明:明代理學家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世稱「陽明先生」。
椒山先生:明容城人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
嘉靖進士。
因劾嚴嵩十大罪狀,下獄死。
文壽承:明長州人文彭,字壽承,文徵明子。
工書畫。
皪皪:鮮明貌。
京江:古城名,在今鎭江市,古稱京口。
「燕子磯以拳石得名」句:燕子磯和附近的大山比,僅如一塊小拳石而已。
單椒:山頂。
附麗:依附。
偃蹇:孤立貌。
吳頭楚尾:黃山谷《謁金門》:「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此借指金陵。
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門峽東北黃河中。
此借指燕子磯挺立急流中。
大孤、小孤:山名。
潤州:今江蘇鎭江。
金、焦:山名。
漢壽亭侯:關雲長曾受封漢壽亭侯。
迤西:嚮西延伸。
前大司馬元明湛公書:明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今屬廣東)人。
弘治進士。
嘉靖年間,歴官南京國子監祭酒及南京吏、禮、 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職掌相當於古之大司馬,故稱。
白沙:明理學家陳獻章,居廣東新會白沙里,世稱「白沙先生」。
學覺之宗:指白沙先生的學説。
陽明:明代理學家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世稱「陽明先生」。
椒山先生:明容城人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
嘉靖進士。
因劾嚴嵩十大罪狀,下獄死。
文壽承:明長州人文彭,字壽承,文徵明子。
工書畫。
皪皪:鮮明貌。
京江:古城名,在今鎭江市,古稱京口。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