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雍也篇 · 第三十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
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
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於「仁」的基本主张。
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
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施(shì):动词。

众:指众人。

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儒家认为是「圣人」。

病诸:病,担忧。
诸,「之于」的合音。

夫:句首发语词。

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