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十九節
貉稽曰:“稽大不理於口。

孟子曰:“無傷也。
士憎茲多口。
詩云:‘憂心悄悄,慍於羣小。
’孔子也。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
’文王也。
暂无
貉(mò)稽:人名。
姓貉,名稽。
理:和順。
“憂心”兩句:見《詩經·邶風·柏舟》。
悄悄,憂愁的樣子。
慍,惱怒。
“肆不殄”句:見《詩經·大雅·綿》。
肆,故,既然。
殄(tiǎn),滅盡。
厥,代詞,其。
問(wèn),通“聞”,聲譽。
貉稽說:“我的口碑很差。

孟子說:“沒有關係。
士人厭惡這種多嘴多舌。
《詩經》說過:‘愁思重重壓在心,小人視我眼中釘。
’孔子是這樣的人。
‘不能消滅別人的怨恨,也不要失去自己的聲譽。
’文王是這樣的人。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