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人畏鬼
荊人有畏鬼者,聞槁葉之落與蛇鼠之行,莫不以爲鬼也。
盜知之,於是宵窺其垣,作鬼音,惴弗敢睨也。
若是者四五,然後入其室,空其藏焉。
或侜之曰:“鬼實取之也。
”中心惑而陰然之。
無何,其宅果有鬼。
由是,物出於盜所,終以爲鬼竊而與之,弗信其人盜也。
這則寓言故事告誡人們,一個人一旦中了迷信之邪,就會置事實於不顧,疑神疑鬼,而有被壞人欺騙、利用和愚弄的危險。
侜:欺騙。
而:然而。
空:使。




空。
若是:像這樣。
惴:害怕。
以爲:認爲。
與:送給,贈與。
荊國(楚國)有個很怕鬼的人,聽到乾枯的樹葉落地的聲音和蛇鼠爬行的動靜,都認爲是鬼。
盜賊知道這點,於是夜晚到他家牆上偷看,作出鬼的聲音,(他)害怕得不敢斜眼看一看。
像這樣四五次,然後小偷進入他家,搬空了他家收藏的財物。
有的人騙他說:“真的是鬼拿去了。
”(他)內心迷惑然而還是暗暗認爲的確是的。
不久,他家的宅子果然鬧鬼。
因此,(他的)財物發現在盜賊的住所,(他)始終還是認爲是鬼偷了送給盜賊的,不相信是那人偷的。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