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
雖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暂无
無名、樸:這是指“道”的特徵。
小:用以形容“道”是隱而不可見的。
莫能臣:臣,使之服從。
這裏是說沒有人能臣服它。
自賓:賓,服從。
自將賓服於“道”。
自均:自然均勻。
始制有名:萬物興作,於是產生了各種名稱。
名,即名分,即官職的等級名稱。
可以不殆:不殆,沒有危險。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道在天下的作用就像川穀對江海的作用。
道像川穀,天下像江海,沒有川穀何以引水成江海,沒有道何以聚萬物而成天下。
猶川穀之於江海:之於,流入;一說正文應爲“道之在天下,譬猶江海之與川穀”。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它雖然很小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
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它。
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
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
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