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秦誓
公曰:“嗟,我士,聽,無譁。
予誓告汝羣言之首①。
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②。
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雲來③。
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爲親。
雖則云然,尚猶詢之黃髮,則罔所愆④。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
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⑤。
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⑥。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
弗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
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⑦。
人之有技,冒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
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⑧。
邦之杌隉,曰由一人。
邦之榮懷,亦尚—人之慶⑨。
《秦誓》是《尚書》中的最後一篇。
漢代相傳的《尚書序》說:“秦穆公伐鄭,晉襄公率師敗諸崤。
還歸,做《秦誓》。
”(事載《左傳》魯僖公32年、33年)照《書序》說法,此篇作於秦穆公33年(公元前627年),被俘三帥歸秦之後。
但《史記·秦本紀》則說是秦穆公36年(公元前624年)大敗晉師,“封崤中屍,爲發喪,哭之三日,乃誓與軍”中之辭。
就文中語意看,以《書序》所說爲合於實際。
《秦誓》,秦穆公誓衆之辭的簡稱。
誓,是一種有約束性和有決斷意義的語言。
此篇也出於史官記錄。
文辭扼要生動,語意懇切,含有自我儆戒之誠意。
①嗟,我士,聽,無譁。
予誓告汝羣言之首:我要向你們發出誓言。
士:這裏是對聽衆的泛稱,指全軍將士與相關官員。
誓告:嚴肅告誡。
羣言之首:所有紛紛議論中應該所取的首要意見、關鍵問題。
②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古語說:人們總是自以爲是而大意失算。
責備別人完全沒困難,只是受人責備還能聽諫如流,這可就太難太難啦。
訖:終,竟。
自若:自己順着自個兒。
若:順。
是:此,這個。
多盤:多安於、都樂於。
盤:放心取樂。
這裏指人們自樂時失去應有的戒備心態。
③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雲來:我這心裏難受極了(指全軍覆滅之事),這時間飛速地流逝着,似乎不再回頭了(吃後悔藥恐怕來不及了)。
逾邁:跨越。
這是引用古詩來“明志”。
④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爲親。
雖則云然,尚猶詢之黃髮,則罔所愆:那古道熱腸的智謀之人,(我)會責備他不顧我的忌諱(竟敢頂撞我);而眼前的智謀之士,(我)便引爲親信了。
(這不行,)我還是應該多多請教年長有智的人,那樣就能少犯些過錯、少一點遺憾。
謀人:善於謀劃的人。
就:即,到。
忌:忌諱。
姑:輕意地。
將:拿來,引來。
親:親信。
黃髮:頭髮黃了的高年老者。
愆:遺憾。
⑤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
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
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滿頭銀髮的忠良之士,儘管旅力不如人,我還是希望有這種人;雄赳赳的勇夫,即使射箭駕車都熟練,我還是不願要這種人。
至於那嘰嘰喳喳特會打小報告、吹順耳風的人,總想讓老實人改變主意。
我還能再添這樣的人在身邊嗎?我暗暗地思考着。
諞言:易於迷惑人的話。
俾:使。
易辭:改換話語,改變主意。
皇:同“惶”,惶論,哪裏還說得到……,昧:昏暗。
⑥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倘若有這麼一位耿介爽直的臣子,能幹淨利落地發表己見,即使沒有其他長處,他的心地善良,我看還是得容納他、親近他。
斷斷猗:乾淨利落、有斷決的樣子。
休:美。
⑦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
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人有一技,視如自己的;人有傑出才智聖德,內心仰慕他,簡直就如同出自本人口中一般自然,這種人應該吸收。
這樣來保護我的子孫後代和廣大民衆,那也是件很有利的事啊。
啻:簡直就。
容之:容納它、接受它。
職有利:主有利,代表有益。
⑧人之有技,冒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別人有長處,你嫉恨嫌惡它;別人很傑出,你疏遠避開他,使其無法有成就,這是不能容人的表現。
⑨邦之杌隉,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人之慶:國家的動搖不安是由一人造成的,國家振興發達,也會因敬重一人而帶來吉祥。
杌隉:搖盪不安。
榮懷:光榮。
一人:商周君主總愛自稱“—人”、‘予一人’。
句義爲“國家安危繫於一身”。
暂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