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私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1]也,四时无私行也[2]。
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黄帝[3]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4]。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5];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6]:“南阳无令[7],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8]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9]称善焉。
居有间[10]瑏瑠,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11],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12]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13]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14],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15]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
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
王伯之君[16]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
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暂无
[1]烛:照耀。
[2]“四时”句:《论语·阳货》:“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3]黄帝:传说中上古的帝王,实际上可能是当时部落联盟的领袖,被认为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姬姓,号轩辕氏。
后世流传的黄帝之言,均为后人依托。
[4]“声禁重”六句:谓声色、衣服、香气、食味、宫室等享受过分。
重,甚。
按,此“黄帝言曰”七句,与前后文义并不相连,通篇亦无此意,盖必《重己篇》内所引,而后人转写错误,混入此篇者。
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引苏时学之说。
[5]授舜:指尧把天子之位传给舜,而不传给其子丹朱。
下句说舜把天子之位传给禹,而不传给其子商均。
这就是后世所传说的上古禅让制度。
[6]晋平公:春秋末年晋国国君,名彪,前557年至前532年在位。
祁黄羊:晋大夫祁奚,字黄羊。
按:《左传》记载,略有不同。
据《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一节,此事发生在前570年,时晋悼公(名周,平公之父)在位。
[7]南阳:晋地,相当于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由于在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故名。
令:地方官。
[8]解(xiè谢)狐:晋臣。
[9]国人:居住在国都的人。
[10]瑏瑠有间:不久。
[11]尉:官名。
春秋时,各国在将军下设有国尉、都尉。
[12]巨子:先秦时代,墨家学派为了贯彻他们的主张,常结成严密而坚强的团体,其领袖被尊称为“巨子”。
腹?(tūn吞):战国时墨家巨子。
[13]秦惠王:名驷,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
[14]为之赐:对我施以恩赐。
[15]私:偏爱。
下句“忍所私”即杀所爱。
[16]王伯之君:即王霸之君。
春秋时代,周天子为诸侯国的共主,称“王”;力量强大的诸侯纠合各国,尊王攘夷,称“霸”。
战国时代,儒家称以仁义治天下为王道,以武力称雄于诸侯为霸道。
王伯之君是指在天下推行王道和霸道的国君。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