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山碑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戍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
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
登於嶧山,群臣從者,咸思悠長。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
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
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請。
制曰:可。
《嶧山碑》即《秦嶧山碑》的簡稱,《秦嶧山碑》者,始皇帝東巡,羣臣頌德之辭,至二世時丞相李斯始以刻石。
今嶧山實無此碑,而人家多有傳者,各有所自來。
昔徐鉉在江南,以小篆馳名,鄭文寶其門人也,嘗受學於鉉,亦見稱於一時。
原石爲北魏太武帝推毀,存本文寶言是鉉所摹,文寶又言嘗親至嶧山訪秦碑,莫獲,遂以鉉所摹刻石於長安,世多傳之。
其於久遠也:“其”通“期”。
大秦先祖建國,在那輝煌昔日,子孫世襲稱王。
討伐叛亂逆賊,威名震動四邊,武力直達遠方。
犬戎敢不遵奉,歷時數十年間,掃滅六國豪強。
登基二十六年,上天授我尊號,孝道明顯昭彰。
大業既已成就,於是施恩天下,親自巡幸四方。
登於嶧山之巔,羣臣競相跟從,沐浴天恩榮光。
追憶戰國亂世,各國分土建邦,災禍從此釋放。
攻戰無止無休,鮮血浸染荒郊,一如遠古蠻荒。
華夏雖無萬世,聖明五帝三皇,誰可療此惡瘡?
唯我大秦始皇,天下定於一邦,再無戰禍創傷。
消滅災荒禍害,百姓安康寧定,福澤久遠綿長。
羣臣稱頌不盡,刻於嶧山石上,功業永傳萬方。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