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節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
暂无
故:變故,如災難、禍患、死亡、疾病等。
怍(zuò):慚愧。
王天下不與存:再次強調“王天下”之事不在“三樂”之中,因爲這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問題。
怍(zuò):慚愧。
王天下不與存:再次強調“王天下”之事不在“三樂”之中,因爲這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問題。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樂事,但用仁德統一天下並不在其中。
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災禍,這是第一件樂事;擡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這是第二件樂事;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去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樂事。
君子有這三件樂事,而稱王於天下並不在其中。
”
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災禍,這是第一件樂事;擡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這是第二件樂事;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去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樂事。
君子有這三件樂事,而稱王於天下並不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