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暂无
無爲而無不爲:“無爲”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爲。
“無不爲”是說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爲的。
守之:即守道。
之,指道。
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
欲:指貪慾。
無名之樸:“無名”指“道”。
“樸”形容“道”的真樸。
不欲:一本作“無慾”。
自定:一本作“自正”。
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爲的,卻又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它所作爲的。
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爲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展。
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慾時,我就要用“道”來鎮住它。
用“道”的真樸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慾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慾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