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三十有二年春,城小谷。
夏,宋公、齊侯遇於樑丘。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八月癸亥,公薨於路寢。
冬十月己未,子般卒。
公子慶父如齊。
狄伐邢。
【傳】三十二年春,城小谷,爲管仲也。
齊侯爲楚伐鄭之故,請會於諸侯。
宋公請先見於齊侯。
夏,遇於樑丘。
秋七月,有神降於莘。
惠王問諸內史過曰:「是何故也?」對曰:「國之將興,明神降之,監其德也;將亡,神又降之,觀其惡也。
故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王曰:「若之何?」對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日,亦其物也。」王從之。
內史過往,聞虢請命,反曰:「虢必亡矣,虐而聽於神。」
神居莘六月。
虢公使祝應、宗區、史嚚享焉。
神賜之土田。
史嚚曰:「虢其亡乎!吾聞之: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
神,聰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
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
初,公築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
閟,而以夫人言許之。
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雩,講於梁氏,女公子觀之。
圉人犖自牆外與之戲。
子般怒,使鞭之。
公曰:「不如殺之,是不可鞭。
犖有力焉,能投蓋於稷門。」
公疾,問後於叔牙。
對曰:「慶父材。」問於季友,對曰:「臣以死奉般。」公曰:「鄉者牙曰慶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於金鹹巫氏,使金鹹季鴆之,曰:「飲此則有後於魯國,不然,死且無後。」飲之,歸及逵泉而卒,立叔孫氏。
八月癸亥,公薨於路寢。
子般即位,次於黨氏。
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犖賊子般於黨氏。
成季奔陳。
立閔公。
夏,宋公、齊侯遇於樑丘。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八月癸亥,公薨於路寢。
冬十月己未,子般卒。
公子慶父如齊。
狄伐邢。
【傳】三十二年春,城小谷,爲管仲也。
齊侯爲楚伐鄭之故,請會於諸侯。
宋公請先見於齊侯。
夏,遇於樑丘。
秋七月,有神降於莘。
惠王問諸內史過曰:「是何故也?」對曰:「國之將興,明神降之,監其德也;將亡,神又降之,觀其惡也。
故有得神以興,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王曰:「若之何?」對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日,亦其物也。」王從之。
內史過往,聞虢請命,反曰:「虢必亡矣,虐而聽於神。」
神居莘六月。
虢公使祝應、宗區、史嚚享焉。
神賜之土田。
史嚚曰:「虢其亡乎!吾聞之: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
神,聰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
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
初,公築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
閟,而以夫人言許之。
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雩,講於梁氏,女公子觀之。
圉人犖自牆外與之戲。
子般怒,使鞭之。
公曰:「不如殺之,是不可鞭。
犖有力焉,能投蓋於稷門。」
公疾,問後於叔牙。
對曰:「慶父材。」問於季友,對曰:「臣以死奉般。」公曰:「鄉者牙曰慶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於金鹹巫氏,使金鹹季鴆之,曰:「飲此則有後於魯國,不然,死且無後。」飲之,歸及逵泉而卒,立叔孫氏。
八月癸亥,公薨於路寢。
子般即位,次於黨氏。
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犖賊子般於黨氏。
成季奔陳。
立閔公。
【經】元年春王正月。
齊人救邢。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於落姑。
季子來歸。
冬,齊仲孫來。
【傳】元年春,不書即位,亂故也。
狄人伐邢。
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
諸夏親暱,不可棄也。
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詩》雲:『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
請救邢以從簡書。」齊人救邢。
夏六月,葬莊公,亂故,是以緩。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於落姑,請復季友也。
齊侯許之,使召諸陳,公次於郎以待之。
「季子來歸」,嘉之也。
冬,齊仲孫湫來省難。
書曰「仲孫」,亦嘉之也。
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公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
周禮,所以本也。
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
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
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
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亂,霸王之器也。」
晉侯作二軍,公將上軍,大子申生將下軍。
趙夙御戎,畢萬爲右,以滅耿、滅霍、滅魏。
還,爲大子城曲沃。
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爲大夫。
士蒍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爲之極,又焉得立。
不如逃之,無使罪至。
爲吳大伯,不亦可乎?猶有令名,與其及也。
且諺曰:『心苟無瑕,何恤乎無家。
』天若祚大子,其無晉乎。」
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
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啓之矣。
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
今名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衆。」
初,畢萬筮仕於晉,遇《屯》ⅴⅲ之《比》ⅴⅰ。
辛廖佔之,曰:「吉。
《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震》爲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衆歸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
公侯之卦也。
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
齊人救邢。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於落姑。
季子來歸。
冬,齊仲孫來。
【傳】元年春,不書即位,亂故也。
狄人伐邢。
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
諸夏親暱,不可棄也。
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詩》雲:『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
請救邢以從簡書。」齊人救邢。
夏六月,葬莊公,亂故,是以緩。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於落姑,請復季友也。
齊侯許之,使召諸陳,公次於郎以待之。
「季子來歸」,嘉之也。
冬,齊仲孫湫來省難。
書曰「仲孫」,亦嘉之也。
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公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
周禮,所以本也。
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
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
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
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亂,霸王之器也。」
晉侯作二軍,公將上軍,大子申生將下軍。
趙夙御戎,畢萬爲右,以滅耿、滅霍、滅魏。
還,爲大子城曲沃。
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爲大夫。
士蒍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爲之極,又焉得立。
不如逃之,無使罪至。
爲吳大伯,不亦可乎?猶有令名,與其及也。
且諺曰:『心苟無瑕,何恤乎無家。
』天若祚大子,其無晉乎。」
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
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啓之矣。
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
今名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衆。」
初,畢萬筮仕於晉,遇《屯》ⅴⅲ之《比》ⅴⅰ。
辛廖佔之,曰:「吉。
《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震》爲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衆歸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
公侯之卦也。
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
【經】七年春,齊人伐鄭。
夏,小邾子來朝。
鄭殺其大夫申侯。
秋七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世子款、鄭世子華盟於寧母。
曹伯班卒。
公子友如齊。
冬葬曹昭公。
【傳】七年春,齊人伐鄭。
孔叔言於鄭伯曰:「諺有之曰:『心則不競,何憚於病。
』既不能強,又不能弱,所以斃也。
國危矣,請下齊以救國。」公曰:「吾知其所由來矣。
姑少待我。」對曰:「朝不及夕,何以待君?」
夏,鄭殺申侯以說於齊,且用陳轅濤塗之譖也。
初,申侯,申出也,有寵於楚文王。
文王將死,與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後之人將求多於女,女必不免。
我死,女必速行。
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既葬,出奔鄭,又有寵於厲公。
子文聞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知臣莫若君。
』弗可改也已。」
秋,盟於寧母,謀鄭故也。
管仲言於齊侯曰:「臣聞之,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齊侯修禮於諸侯,諸侯官受方物。
鄭伯使大子華聽命於會,言於齊侯曰:「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實違君命。
若君去之以爲成。
我以鄭爲內臣,君亦無所不利焉。」齊侯將許之。
管仲曰:「君以禮與信屬諸侯,而以奸終之,無乃不可乎?子父不奸之謂禮,守命共時之謂信。
違此二者,奸莫大焉。」公曰:「諸侯有討於鄭,未捷。
今苟有釁。
從之,不亦可乎?」對曰:「君若綏之以德,加之以訓辭,而帥諸侯以討鄭,鄭將覆亡之不暇,豈敢不懼?若總其罪人以臨之,鄭有辭矣,何懼?且夫合諸侯以崇德也,會而列奸,何以示後嗣?夫諸侯之會,其德刑禮義,無國不記。
記奸之位,君盟替矣。
作而不記,非盛德也。
君其勿許,鄭必受盟。
夫子華既爲大子而求介於大國,以弱其國,亦必不免。
鄭有叔詹、堵叔、師叔三良爲政,未可間也。」齊侯辭焉。
子華由是得罪於鄭。
冬,鄭伯請盟於齊。
閏月,惠王崩。
襄王惡大叔帶之難,懼不立,不發喪而告難於齊。
夏,小邾子來朝。
鄭殺其大夫申侯。
秋七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世子款、鄭世子華盟於寧母。
曹伯班卒。
公子友如齊。
冬葬曹昭公。
【傳】七年春,齊人伐鄭。
孔叔言於鄭伯曰:「諺有之曰:『心則不競,何憚於病。
』既不能強,又不能弱,所以斃也。
國危矣,請下齊以救國。」公曰:「吾知其所由來矣。
姑少待我。」對曰:「朝不及夕,何以待君?」
夏,鄭殺申侯以說於齊,且用陳轅濤塗之譖也。
初,申侯,申出也,有寵於楚文王。
文王將死,與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後之人將求多於女,女必不免。
我死,女必速行。
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既葬,出奔鄭,又有寵於厲公。
子文聞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知臣莫若君。
』弗可改也已。」
秋,盟於寧母,謀鄭故也。
管仲言於齊侯曰:「臣聞之,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齊侯修禮於諸侯,諸侯官受方物。
鄭伯使大子華聽命於會,言於齊侯曰:「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實違君命。
若君去之以爲成。
我以鄭爲內臣,君亦無所不利焉。」齊侯將許之。
管仲曰:「君以禮與信屬諸侯,而以奸終之,無乃不可乎?子父不奸之謂禮,守命共時之謂信。
違此二者,奸莫大焉。」公曰:「諸侯有討於鄭,未捷。
今苟有釁。
從之,不亦可乎?」對曰:「君若綏之以德,加之以訓辭,而帥諸侯以討鄭,鄭將覆亡之不暇,豈敢不懼?若總其罪人以臨之,鄭有辭矣,何懼?且夫合諸侯以崇德也,會而列奸,何以示後嗣?夫諸侯之會,其德刑禮義,無國不記。
記奸之位,君盟替矣。
作而不記,非盛德也。
君其勿許,鄭必受盟。
夫子華既爲大子而求介於大國,以弱其國,亦必不免。
鄭有叔詹、堵叔、師叔三良爲政,未可間也。」齊侯辭焉。
子華由是得罪於鄭。
冬,鄭伯請盟於齊。
閏月,惠王崩。
襄王惡大叔帶之難,懼不立,不發喪而告難於齊。
【經】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說卒。
夏,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九月戊辰,諸侯盟於葵丘。
甲子,晉侯佹諸卒。
冬,晉裏奚克殺其君之子奚齊。
【傳】九年春,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會諸侯,故曰子。
凡在喪,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夏,會於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於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將下拜。
孔曰:「且有後命。
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餘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遺天子羞。
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秋,齊侯盟諸侯於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宰孔先歸,遇晉侯曰:「可無會也。
齊侯不務德而勤遠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爲此會也。
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
其在亂乎。
君務靖亂,無勤於行。」晉侯乃還。
九月,晉獻公卒,裏克、ぶ鄭欲納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亂。
初,獻公使荀息傅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對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
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公曰:「何謂忠貞?」對曰:「公家之利,知無不爲,忠也。
送往事居,耦俱無猜。
貞也。」及裏克將殺奚齊,先告荀息曰:「三怨將作,秦、晉輔之,子將何如?」荀息曰:「將死之。」裏克曰:「無益也。」荀叔曰:「吾與先君言矣,不可以貳。
能欲復言而愛身乎?雖無益也,將焉闢之?且人之慾善,誰不如我?我欲無貳而能謂人已乎?」
冬十月,裏克殺奚齊於次。
書曰:「殺其君之子。」未葬也。
荀息將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輔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
十一月,裏克殺公子卓於朝,荀息死之。
君子曰:「詩所謂『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荀息有焉。」
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高梁而還,討晉亂也。
令不及魯,故不書。
晉郤芮使夷吾重賂秦以求入,曰:「人實有國,我何愛焉。
入而能民,土於何有。」從之。
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
秦伯謂郤芮曰:「公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仇。
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公謂公孫枝曰:「夷吾其定乎?對曰:「臣聞之,唯則定國。
《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文王之謂也。
又曰:『不僭不賊,鮮不爲則。
』無好無惡,不忌不克之謂也。
今其言多忌克,難哉!」公曰:「忌則多怨,又焉能克?是
夏,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九月戊辰,諸侯盟於葵丘。
甲子,晉侯佹諸卒。
冬,晉裏奚克殺其君之子奚齊。
【傳】九年春,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會諸侯,故曰子。
凡在喪,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夏,會於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於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將下拜。
孔曰:「且有後命。
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餘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遺天子羞。
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秋,齊侯盟諸侯於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宰孔先歸,遇晉侯曰:「可無會也。
齊侯不務德而勤遠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爲此會也。
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
其在亂乎。
君務靖亂,無勤於行。」晉侯乃還。
九月,晉獻公卒,裏克、ぶ鄭欲納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亂。
初,獻公使荀息傅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對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
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公曰:「何謂忠貞?」對曰:「公家之利,知無不爲,忠也。
送往事居,耦俱無猜。
貞也。」及裏克將殺奚齊,先告荀息曰:「三怨將作,秦、晉輔之,子將何如?」荀息曰:「將死之。」裏克曰:「無益也。」荀叔曰:「吾與先君言矣,不可以貳。
能欲復言而愛身乎?雖無益也,將焉闢之?且人之慾善,誰不如我?我欲無貳而能謂人已乎?」
冬十月,裏克殺奚齊於次。
書曰:「殺其君之子。」未葬也。
荀息將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輔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
十一月,裏克殺公子卓於朝,荀息死之。
君子曰:「詩所謂『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荀息有焉。」
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高梁而還,討晉亂也。
令不及魯,故不書。
晉郤芮使夷吾重賂秦以求入,曰:「人實有國,我何愛焉。
入而能民,土於何有。」從之。
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
秦伯謂郤芮曰:「公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仇。
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公謂公孫枝曰:「夷吾其定乎?對曰:「臣聞之,唯則定國。
《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文王之謂也。
又曰:『不僭不賊,鮮不爲則。
』無好無惡,不忌不克之謂也。
今其言多忌克,難哉!」公曰:「忌則多怨,又焉能克?是
【經】二年春王正月,齊人遷陽。
夏五月乙酉,吉禘於莊公。
秋八月辛丑,公薨。
九月,夫人姜氏孫於邾。
公子慶父出奔莒。
冬,齊高子來盟。
十有二月,狄入衛。
鄭棄其師。
【傳】二年春,虢公敗犬戎於渭汭。
舟之僑曰:「無德而祿,殃也。
殃將至矣。」遂奔晉。
夏,吉禘於莊公,速也。
初,公傅奪卜齮田,公不禁。
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賊公於武闈。
成季以僖公適邾。
共仲奔莒,乃入,立之。
以賂求共仲於莒,莒人歸之。
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
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聲也。」乃縊。
閔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齊人立之。
共仲通於哀姜,哀姜欲立之。
閔公之死也,哀姜與知之,故孫於邾。
齊人取而殺之於夷,以其屍歸,僖公請而葬之。
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
曰:「男也。
其名曰友,在公之右。
間於兩社,爲公室輔。
季氏亡,則魯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復於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冬十二月,狄人伐衛。
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
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公與石祁子玦,與甯莊子矢,使守,曰:「以此贊國,擇利而爲之。」與夫人繡衣,曰:「聽於二子。」渠孔御戎,子伯爲右,黃夷前驅,孔嬰齊殿。
及狄人戰於熒澤,衛師敗績,遂滅衛。
衛侯不去其旗,是以甚敗。
狄人囚史華龍滑與禮孔以逐衛人。
二人曰:「我,大史也,實掌其祭。
不先,國不可得也。」乃先之。
至則告守曰:「不可待也。」夜與國人出。
狄入衛,遂從之,又敗諸河。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於宣姜,不可,強之。
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文公爲衛之多患也,先適齊。
及敗,宋桓公逆諸河,宵濟。
衛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爲五千人,立戴公以廬於曹。
許穆夫人賦《載馳》。
齊侯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
歸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
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
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於河上,久而弗召。
師潰而歸,高克奔陳。
鄭人爲之賦《清人》。
晉侯使大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
裏克諫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
君行則守,有守則從。
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
夫帥師,專行謀,誓車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
師在制命而已。
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
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
君失其官,帥師不威,將焉用之。
且臣聞皋落氏將戰,君其舍
夏五月乙酉,吉禘於莊公。
秋八月辛丑,公薨。
九月,夫人姜氏孫於邾。
公子慶父出奔莒。
冬,齊高子來盟。
十有二月,狄入衛。
鄭棄其師。
【傳】二年春,虢公敗犬戎於渭汭。
舟之僑曰:「無德而祿,殃也。
殃將至矣。」遂奔晉。
夏,吉禘於莊公,速也。
初,公傅奪卜齮田,公不禁。
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賊公於武闈。
成季以僖公適邾。
共仲奔莒,乃入,立之。
以賂求共仲於莒,莒人歸之。
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
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聲也。」乃縊。
閔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齊人立之。
共仲通於哀姜,哀姜欲立之。
閔公之死也,哀姜與知之,故孫於邾。
齊人取而殺之於夷,以其屍歸,僖公請而葬之。
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
曰:「男也。
其名曰友,在公之右。
間於兩社,爲公室輔。
季氏亡,則魯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復於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冬十二月,狄人伐衛。
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
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公與石祁子玦,與甯莊子矢,使守,曰:「以此贊國,擇利而爲之。」與夫人繡衣,曰:「聽於二子。」渠孔御戎,子伯爲右,黃夷前驅,孔嬰齊殿。
及狄人戰於熒澤,衛師敗績,遂滅衛。
衛侯不去其旗,是以甚敗。
狄人囚史華龍滑與禮孔以逐衛人。
二人曰:「我,大史也,實掌其祭。
不先,國不可得也。」乃先之。
至則告守曰:「不可待也。」夜與國人出。
狄入衛,遂從之,又敗諸河。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於宣姜,不可,強之。
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文公爲衛之多患也,先適齊。
及敗,宋桓公逆諸河,宵濟。
衛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爲五千人,立戴公以廬於曹。
許穆夫人賦《載馳》。
齊侯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
歸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
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
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於河上,久而弗召。
師潰而歸,高克奔陳。
鄭人爲之賦《清人》。
晉侯使大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
裏克諫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
君行則守,有守則從。
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
夫帥師,專行謀,誓車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
師在制命而已。
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
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
君失其官,帥師不威,將焉用之。
且臣聞皋落氏將戰,君其舍
【經】二十有三年春,齊侯伐宋,圍婚。
夏五月庚寅,宋公茲父卒。
秋,楚人伐陳。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傳】二十三年春,齊侯伐宋,圍緡,以討其不與盟於齊也。
夏五月,宋襄公卒,傷於泓故也。
秋,楚成得臣帥師伐陳,討其貳於宋也。
遂取焦、夷,城頓而還。
子文以爲之功,使爲令尹。
叔伯曰:「子若國何?」對曰:「吾以靖國也。
夫有大功而無貴仕,其人能靖者與有幾?」
九月,晉惠公卒。
懷公命無從亡人。
期,期而不至,無赦。
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召。
冬,懷公執狐突曰:「子來則免。」對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
策名委質,貳乃闢也。
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數矣。
若又召之,教之貳也。
父教子貳,何以事君?刑之不濫,君之明也,臣之願也。
淫刑以逞,誰則無罪?臣聞命矣。」乃殺之。
卜偃稱疾不出,曰:「《周書》有之:『乃大明服。
』己則不明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民不見德而唯戮是聞,其何後之有?」
十一月,杞成公卒。
書曰「子」,杞,夷也。
不書名,未同盟也。
凡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
赴以名,則亦書之,不然則否,闢不敏也。
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
蒲城人慾戰。
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遂奔狄。
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嗇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
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
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過衛。
衛文公不禮焉。
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
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
從者以爲不可。
將行,謀於桑下。
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
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
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
欲觀其裸。
浴,薄而觀之。
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
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
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饗,置璧焉。
公子受饗反璧。
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
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啓,人弗及也。
晉公子有三焉,天其
夏五月庚寅,宋公茲父卒。
秋,楚人伐陳。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傳】二十三年春,齊侯伐宋,圍緡,以討其不與盟於齊也。
夏五月,宋襄公卒,傷於泓故也。
秋,楚成得臣帥師伐陳,討其貳於宋也。
遂取焦、夷,城頓而還。
子文以爲之功,使爲令尹。
叔伯曰:「子若國何?」對曰:「吾以靖國也。
夫有大功而無貴仕,其人能靖者與有幾?」
九月,晉惠公卒。
懷公命無從亡人。
期,期而不至,無赦。
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召。
冬,懷公執狐突曰:「子來則免。」對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
策名委質,貳乃闢也。
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數矣。
若又召之,教之貳也。
父教子貳,何以事君?刑之不濫,君之明也,臣之願也。
淫刑以逞,誰則無罪?臣聞命矣。」乃殺之。
卜偃稱疾不出,曰:「《周書》有之:『乃大明服。
』己則不明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民不見德而唯戮是聞,其何後之有?」
十一月,杞成公卒。
書曰「子」,杞,夷也。
不書名,未同盟也。
凡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
赴以名,則亦書之,不然則否,闢不敏也。
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
蒲城人慾戰。
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遂奔狄。
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嗇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
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
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過衛。
衛文公不禮焉。
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
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
從者以爲不可。
將行,謀於桑下。
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
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
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
欲觀其裸。
浴,薄而觀之。
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
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
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饗,置璧焉。
公子受饗反璧。
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
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啓,人弗及也。
晉公子有三焉,天其
【經】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殺其大夫。
秋,公會宋人、齊人,伐徐。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傳】二十六年春,晉士蒍爲大司空。
夏,士蒍城絳,以深其宮。
秋,虢人侵晉。
冬,虢人又侵晉。
夏,公至自伐戎。
曹殺其大夫。
秋,公會宋人、齊人,伐徐。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傳】二十六年春,晉士蒍爲大司空。
夏,士蒍城絳,以深其宮。
秋,虢人侵晉。
冬,虢人又侵晉。
【經】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
夏,師救齊。
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於甗。
齊師敗績。
狄救齊。
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衛。
【傳】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諸侯伐齊。
三月,齊人殺無虧。
鄭伯始朝於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曰:「無以鑄兵。」故以鑄三鍾。
齊人將立孝公,不勝,四公子之徒遂與宋人戰。
夏五月,宋敗齊師於,立孝公而還。
秋八月,葬齊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衛,圍菟圃。
衛侯以國讓父兄子弟及朝衆曰:「苟能治之,毀請從焉。」衆不可,而後師於訾婁。
狄師還。
樑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命曰新裏,秦取之。
夏,師救齊。
五月戊寅,宋師及齊師戰於甗。
齊師敗績。
狄救齊。
秋八月丁亥,葬齊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衛。
【傳】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諸侯伐齊。
三月,齊人殺無虧。
鄭伯始朝於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曰:「無以鑄兵。」故以鑄三鍾。
齊人將立孝公,不勝,四公子之徒遂與宋人戰。
夏五月,宋敗齊師於,立孝公而還。
秋八月,葬齊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衛,圍菟圃。
衛侯以國讓父兄子弟及朝衆曰:「苟能治之,毀請從焉。」衆不可,而後師於訾婁。
狄師還。
樑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命曰新裏,秦取之。
【經】二十年春,新作南門。
夏,郜子來朝。
五月乙巳,西宮災。
鄭人入滑。
秋,齊人、狄人盟於邢。
冬,楚人伐隨。
【傳】二十年春,新作南門。
書,不時也。
凡啓塞從時。
滑人叛鄭而服於衛。
夏,鄭公子士、泄堵寇帥師入滑。
秋,齊、狄盟於邢,爲邢謀衛難也。
於是衛方病邢。
隨以漢東諸侯叛楚。
冬,楚鬥谷於菟帥師伐隨,取成而還。
君子曰:「隨之見伐,不量力也。
量力而動,其過鮮矣。
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
宋襄公欲合諸侯,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夏,郜子來朝。
五月乙巳,西宮災。
鄭人入滑。
秋,齊人、狄人盟於邢。
冬,楚人伐隨。
【傳】二十年春,新作南門。
書,不時也。
凡啓塞從時。
滑人叛鄭而服於衛。
夏,鄭公子士、泄堵寇帥師入滑。
秋,齊、狄盟於邢,爲邢謀衛難也。
於是衛方病邢。
隨以漢東諸侯叛楚。
冬,楚鬥谷於菟帥師伐隨,取成而還。
君子曰:「隨之見伐,不量力也。
量力而動,其過鮮矣。
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
宋襄公欲合諸侯,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