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凤姐正与平儿说话,只见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
”凤姐急命“快请进来。
”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连连问好。
凤姐儿也假意殷勤,让茶让坐。
贾瑞见凤姐如此打扮,亦发酥倒,因饧了眼问道:“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凤姐道:“不知什么原故。
”贾瑞笑道:“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凤姐道:“也未可知。
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
”贾瑞笑道:“嫂子这话说错了,我就不这样。
”凤姐笑道:“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
”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又道:“嫂子天天也闷的很。
”凤姐道:“正是呢,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
”贾瑞笑道:“我倒天天闲着,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闲闷可好不好?”凤姐笑道:“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
”贾瑞道:“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
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
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贾瑞听了这话,越发撞在心坎儿上,由不得又往前凑了一凑,觑着眼看凤姐带的荷包,然后又问带着什么戒指。
凤姐悄悄道:“放尊重着,别叫丫头们看了笑话。
”贾瑞如听纶音佛语一般,忙往后退。
凤姐笑道:“你该走了。
”贾瑞说:“我再坐一坐儿。
----好狠心的嫂子。
”凤姐又悄悄的道:“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
你且去,等着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
”贾瑞听了,如得珍宝,忙问道:“你别哄我。
但只那里人过的多,怎么好躲的?”凤姐道:“你只放心。
我把上夜的小厮们都放了假,两边门一关,再没别人了。
”贾瑞听了,喜之不尽,忙忙的告辞而去,心内以为得手。
盼到晚上,果然黑地里摸入荣府,趁掩门时,钻入穿堂。
果见漆黑无一人,往贾母那边去的门户已倒锁,只有向东的门未关。
贾瑞侧耳听着,半日不见人来,忽听咯噔一声,东边的门也倒关了。
贾瑞急的也不敢则声,只得悄悄的出来,将门撼了撼,关的铁桶一般。
此时要求出去亦不能够,南北皆是大房墙,要跳亦无攀援。
这屋内又是过门风,空落落,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好容易盼到早晨,只见一个老婆子先将东门开了,进去叫西门。
贾瑞瞅他背着脸,一溜烟抱着肩跑了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
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
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那林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
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这里宝玉悲恸了一回,忽然抬头不见了黛玉,便知黛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旧路,往怡红院来。
可巧看见林黛玉在前头走,连忙赶上去,说道:“你且站住。
我知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
”林黛玉回头看见是宝玉,待要不理他,听他说“只说一句话,从此撂开手”,这话里有文章,少不得站住说道:“有一句话,请说来。
”宝玉笑道:“两句话,说了你听不听?”黛玉听说,回头就走。
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林黛玉听见这话,由不得站住,回头道:“当初怎么样?今日怎么样?”宝玉叹道:“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
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
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
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
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
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
----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
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
话说宝玉听了,忙进来看时,只见琥珀站在屏风跟前说:“快去吧,立等你说话呢。
”宝玉来至上房,只见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
宝玉因说道:“我有个主意。
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
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
”贾母听了,说“很是”,忙命传与厨房:“明日就拣我们爱吃的东西作了,按着人数,再装了盒子来。
早饭也摆在园里吃。
”商议之间早又掌灯,一夕无话。
次日清早起来,可喜这日天气清朗。
李纨侵晨先起,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并擦抹桌椅,预备茶酒器皿。
只见丰儿带了刘姥姥板儿进来,说“大奶奶倒忙的紧。
”李纨笑道:“我说你昨儿去不成,只忙着要去。
”刘姥姥笑道:“老太太留下我,叫我也热闹一天去。
”丰儿拿了几把大小钥匙,说道:“我们奶奶说了,外头的高几恐不够使,不如开了楼把那收着的拿下来使一天罢。
奶奶原该亲自来的,因和太太说话呢,请大奶奶开了,带着人搬罢。
”李氏便令素云接了钥匙,又令婆子出去把二门上的小厮叫几个来。
李氏站在大观楼下往上看,令人上去开了缀锦阁,一张一张往下抬。
小厮老婆子丫头一齐动手,抬了二十多张下来。
李纨道:“好生着,别慌慌张张鬼赶来似的,仔细碰了牙子。
”又回头向刘姥姥笑道:“姥姥,你也上去瞧瞧。
”刘姥姥听说,巴不得一声儿,便拉了板儿登梯上去。
进里面,只见乌压压的堆着些围屏,桌椅,大小花灯之类,虽不大认得,只见五彩炫耀,各有奇妙。
念了几声佛,便下来了。
然后锁上门,一齐才下来。
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越性把船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着。
”众人答应,复又开了,色色的搬了下来。
令小厮传驾娘们到船坞里撑出两只船来。
正乱着安排,只见贾母已带了一群人进来了。
李纨忙迎上去,笑道:“老太太高兴,倒进来了。
我只当还没梳头呢,才撷了菊花要送去。
”一面说,一面碧月早捧过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来,里面盛着各色的折枝菊花。
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
因回头看见了刘姥姥,忙笑道:“过来带花儿。
”一语未完,凤姐便拉过刘姥姥,笑道:“让我打扮你。
”说着,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
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
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
”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
”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
话说宝钗湘云二人计议已妥,一宿无话。
湘云次日便请贾母等赏桂花。
贾母等都说道:“是他有兴头,须要扰他这雅兴。
”至午,果然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
贾母因问“那一处好?”王夫人道:“凭老太太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
”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
”贾母听了,说:“这话很是。
”说着,就引了众人往藕香榭来。
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
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

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
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
贾母喜的忙问:“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
”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
”贾母道:“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
”一面说,一面又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
湘云念道: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
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
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
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
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风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
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
”未及说完,贾母与众人都笑软了。
贾母笑道:“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凤姐笑道:“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在心里,讨老祖宗笑一笑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
”贾母笑道:“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的开心,不许回家去。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因为喜欢他,才惯的他这样,还这样说,他明儿越发无礼了。
”贾母笑道:“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
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
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

说着,一齐进入亭子,献过茶,凤姐忙着搭桌子,要杯箸。
上面一
话说王夫人因见贾母那日在大观园不过着了些风寒,不是什么大病,请医生吃了两剂药也就好了,便放了心,因命凤姐来吩咐他预备给贾政带送东西。
正商议着,只见贾母打发人来请,王夫人忙引着凤姐儿过来。
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贾母道:“今日可大好了。
方才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
”王夫人笑道:“这是凤丫头孝敬老太太的。
算他的孝心虔,不枉了素日老太太疼他。
”贾母点头笑道:“难为他想着。
若是还有生的,再炸上两块,咸浸浸的,吃粥有味儿。
那汤虽好,就只不对稀饭。
”凤姐听了,连忙答应,命人去厨房传话。
这里贾母又向王夫人笑道:“我打发人请你来,不为别的。
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上两年我原早想替他做生日,偏到跟前有大事,就混过去了。
今年人又齐全,料着又没事,咱们大家好生乐一日。
”王夫人笑道:“我也想着呢。
既是老太太高兴,何不就商议定了?”贾母笑道:“我想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个也俗了,也觉生分的似的。
今儿我出个新法子,又不生分,又可取笑。
”王夫人忙道:“老太太怎么想着好,就是怎么样行。
”贾母笑道:“我想着,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你道好顽不好顽?”王夫人笑道:“这个很好,但不知怎么凑法?”贾母听说,益发高兴起来,忙遣人去请薛姨妈邢夫人等,又叫请姑娘们并宝玉,那府里珍儿媳妇并赖大家的等有头脸管事的媳妇也都叫了来。
众丫头婆子见贾母十分高兴也都高兴,忙忙的各自分头去请的请,传的传,没顿饭的工夫,老的,少的,上的,下的,乌压压挤了一屋子。
只薛姨妈和贾母对坐,邢夫人王夫人只坐在房门前两张椅子上,宝钗姊妹等五六个人坐在炕上,宝玉坐在贾母怀前,地下满满的站了一地。
贾母忙命拿几个小杌子来,给赖大母亲等几个高年有体面的妈妈坐了。
贾府风俗,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所以尤氏凤姐儿等只管地下站着,那赖大的母亲等三四个老妈妈告个罪,都坐在小杌子上了。
贾母笑着把方才一席话说与众人听了。
众人谁不凑这趣儿?再也有和凤姐儿好的,有情愿这样的,有畏惧凤姐儿的,巴不得来奉承的:况且都是拿的出来的,所以一闻此言,都欣然应诺。
贾母先道:“我出二十两。
”薛姨妈笑道:“我随着老太太,也是二十两了。
”邢夫人王夫人道:“我们不敢和老太太并肩,自然矮一等,每人十六两罢了。
”尤氏李纨也笑道:“我们自然又矮一等,每人十二两罢。
”贾
话说林黛玉与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但又无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闷闷,如有所失。
紫鹃度其意,乃劝道:“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
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
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
”黛玉啐道:“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
我怎么浮躁了?”紫鹃笑道:“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
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林黛玉正欲答话,只听院外叫门。
紫鹃听了一听,笑道:“这是宝玉的声音,想必是来赔不是来了。
”林黛玉听了道:“不许开门!”紫鹃道:“姑娘又不是了。
这么热天毒日头地下,晒坏了他如何使得呢!”口里说着,便出去开门,果然是宝玉。
一面让他进来,一面笑道:“我只当是宝二爷再不上我们这门了,谁知这会子又来了。
”宝玉笑道:“你们把极小的事倒说大了。
好好的为什么不来?我便死了,魂也要一日来一百遭。
妹妹可大好了?”紫鹃道:“身上病好了,只是心里气不大好。
”宝玉笑道:“我晓得有什么气。
”一面说着,一面进来,只见林黛玉又在床上哭。
那林黛玉本不曾哭,听见宝玉来,由不得伤了心,止不住滚下泪来。
宝玉笑着走近床来,道:“妹妹身上可大好了?”林黛玉只顾拭泪,并不答应。
宝玉因便挨在床沿上坐了,一面笑道:“我知道妹妹不恼我。
但只是我不来,叫旁人看着,倒像是咱们又拌了嘴的似的。
若等他们来劝咱们,那时节岂不咱们倒觉生分了?不如这会子,你要打要骂,凭着你怎么样,千万别不理我。
”说着,又把“好妹妹”叫了几万声。
林黛玉心里原是再不理宝玉的,这会子见宝玉说别叫人知道他们拌了嘴就生分了似的这一句话,又可见得比人原亲近,因又撑不住哭道:“你也不用哄我。
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那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
”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
”林黛玉道:“我死了。
”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宝玉自知这话说的造次了,后悔不来,登时脸上红胀起来,低着头不敢则一声。
幸而屋里没人。
林黛玉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一声儿也说不出来。
见宝玉憋的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咬牙说道:“你这----“刚说了两
话说宝钗分明听见林黛玉刻薄他,因记挂着母亲哥哥,并不回头,一径去了。
这里林黛玉还自立于花阴之下,远远的却向怡红院内望着,只见李宫裁、迎春、探春、惜春并各项人等都向怡红院内去过之后,一起一起的散尽了,只不见凤姐儿来,心里自己盘算道:“如何他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
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
”一面猜疑,一面抬头再看时,只见花花簇簇一群人又向怡红院内来了。
定眼看时,只见贾母搭着凤姐儿的手,后头邢夫人王夫人跟着周姨娘并丫鬟媳妇等人都进院去了。
黛玉看了不觉点头,想起有父母的人的好处来,早又泪珠满面。
少顷,只见宝钗薛姨妈等也进入去了。
忽见紫鹃从背后走来,说道:“姑娘吃药去罢,开水又冷了。
”黛玉道:“你到底要怎么样?只是催,我吃不吃,管你什么相干!”紫鹃笑道:“咳嗽的才好了些,又不吃药了。
如今虽然是五月里,天气热,到底也该还小心些。
大清早起,在这个潮地方站了半日,也该回去歇息歇息了。
”一句话提醒了黛玉,方觉得有点腿酸,呆了半日,方慢慢的扶着紫鹃,回潇湘馆来。
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
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
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鹦哥见林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因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
”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
”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
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
紫鹃笑道:“这都是素日姑娘念的,难为他怎么记了。
”黛玉便令将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上,于是进了屋子,在月洞窗内坐了。
吃毕药,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
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
这且不在话下。
且说薛宝钗来至家中,只见母亲正自梳头呢。
一见他来了,便说道:“你大清早起跑来作什么?”宝钗道:“我瞧瞧妈身上好不好。
昨儿我去了,不知他可又过来闹了没有?”一面说,
话说林黛玉正自悲泣,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送了出来。
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
自觉无味,方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
先时还有人解劝,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了委曲,只得用话宽慰解劝。
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也都不理论了。
所以也没人理,由他去闷坐,只管睡觉去了。
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一宿无话。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
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
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
”说着便丢下了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
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上来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
宝钗回身指道:“他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他们去罢。
我叫林姑娘去就来。
”说着便逶迤往潇湘馆来。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
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
罢了,倒是回来的妙。
想毕抽身回来。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
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
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
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
话说贾母自王夫人处回来,见宝玉一日好似一日,心中自是欢喜。
因怕将来贾政又叫他,遂命人将贾政的亲随小厮头儿唤来,吩咐他“以后倘有会人待客诸样的事,你老爷要叫宝玉,你不用上来传话,就回他说我说了: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
”那小厮头儿听了,领命而去。
贾母又命李嬷嬷袭人等来将此话说与宝玉,使他放心。
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
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
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
众人见他如此疯颠,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
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
闲言少述。
如今且说王凤姐自见金钏死后,忽见几家仆人常来孝敬他些东西,又不时的来请安奉承,自己倒生了疑惑,不知何意。
这日又见人来孝敬他东西,因晚间无人时笑问平儿道:“这几家人不大管我的事,为什么忽然这么和我贴近?”平儿冷笑道:“奶奶连这个都想不起来了?我猜他们的女儿都必是太太房里的丫头,如今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
如今金钏儿死了,必定他们要弄这两银子的巧宗儿呢。
”凤姐听了,笑道:“是了,是了,倒是你提醒了。
我看这些人也太不知足,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侵不着,弄个丫头搪塞着身子也就罢了,又还想这个。
也罢了,他们几家的钱容易也不能花到我跟前,这是他们自寻的,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横竖我有主意。
”凤姐儿安下这个心,所以自管迁延着,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然后乘空方回王夫人。
这日午间,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东西呢,凤姐儿得便回王夫人道:“自从玉钏儿姐姐死了,太太跟前少着一个人。
太太或看准了那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发放月钱的。
”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道:“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
”凤姐笑道:“论理,太太说的也是。
这原是旧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