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
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
蜀土富实,时俗奢移,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
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
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
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其追思和如此。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
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
表卒,曹公征荆州。
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
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
巴复从交址至蜀。
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
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辞为左将军西曹掾。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巴为尚书,后代法正为尚书令。
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先主称尊号,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
章武二年卒。
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
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
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
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
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虽非钟期,敢不击节!”
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
蜀土富实,时俗奢移,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
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
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
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其追思和如此。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
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
表卒,曹公征荆州。
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
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
巴复从交址至蜀。
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
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辞为左将军西曹掾。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巴为尚书,后代法正为尚书令。
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先主称尊号,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
章武二年卒。
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
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
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
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
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虽非钟期,敢不击节!”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
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
复去官。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
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
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
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履,立功立事,在于今日。
(彼)[鄙]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先主遂领徐州。
袁术
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
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
复去官。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
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
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
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履,立功立事,在于今日。
(彼)[鄙]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先主遂领徐州。
袁术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
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
”深与统相结而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为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追赐统爵关内侯,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
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
”深与统相结而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为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追赐统爵关内侯,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
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
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
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璋不听,竟遣使迎先生,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
郡县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先主假权偏将军。
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
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候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先主自在江南。
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
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待之如初。
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
还蜀无路,是以归命。
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
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
文帝察权有局量,欲试惊之,遣左右诏权,末至之间,累催相属,马使奔驰,交错于道,官属侍从莫碎魄,而权举止颜色自若。
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
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明年卒,谥曰景候。
子邕嗣、邕无子,绝。
权留蜀子祟,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
到涪县,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
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
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绵竹,祟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杀。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仕郡督邮,姑夫囊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习免官。
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
后贡恢于州,涉道末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
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也,乃托名郡使,北诣先主,遇于绵竹。
先主嘉之,从至洛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
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
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
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璋不听,竟遣使迎先生,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
郡县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先主假权偏将军。
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
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候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先主自在江南。
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
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待之如初。
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
还蜀无路,是以归命。
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
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
文帝察权有局量,欲试惊之,遣左右诏权,末至之间,累催相属,马使奔驰,交错于道,官属侍从莫碎魄,而权举止颜色自若。
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
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明年卒,谥曰景候。
子邕嗣、邕无子,绝。
权留蜀子祟,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
到涪县,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
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
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绵竹,祟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杀。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仕郡督邮,姑夫囊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习免官。
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
后贡恢于州,涉道末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
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也,乃托名郡使,北诣先主,遇于绵竹。
先主嘉之,从至洛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
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朗不能用。
拒战败绩,亡走浮海。
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
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曰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翻出为富春长。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因留制服行丧。
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着《易注》。
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
”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
孙权以为骑都尉。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
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
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
翻渭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答乎?”蒙即从之。
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
”果如翻言。
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
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帐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
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
权去,翻起坐。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
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
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朗不能用。
拒战败绩,亡走浮海。
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
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曰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翻出为富春长。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因留制服行丧。
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着《易注》。
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
”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
孙权以为骑都尉。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
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
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
翻渭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答乎?”蒙即从之。
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
”果如翻言。
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
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帐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
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
权去,翻起坐。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
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
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
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
与弟景居。
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
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
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
”于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景常随坚征伐有功,拜骑都尉。
袁术上景领丹杨太守,讨故太守周昕,遂据其郡。
孙策与孙河、吕范依景,合众共讨泾县山贼祖郎。
郎败走。
会为刘繇所迫,景复北依术,术以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讨樊能、于麋于横江,又击笮融、薛礼于秣陵。
时策被创牛渚,降贼复反,景攻讨,尽禽之。
从讨刘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贲到寿春报术。
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景为为广陵太守。
术后僭号。
策以书喻术,术不纳,便绝江津,不与通,使人告景。
景即委郡东归,策复以景为丹扬太守。
汉遣议郎王誧衔命南行,表景为扬武将军,领郡如故。
及权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
建安七年,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合葬高陵。
八年,景卒宫,子奋授兵为将,封新亭侯,卒。
子安嗣,安坐党鲁王霸死。
奋弟祺嗣,封都亭侯,卒。
子纂嗣。
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诛,并遇害。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
父煚,汉尚书郎、徐令。
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
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
早卒。
后十余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余卷。
吴主权徐夫人,吴郡富春人也。
祖父真,与权父坚相亲,坚以妹妻真,生琨。
琨少仕州郡,汉末扰乱,去吏,随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
坚薨,随孙策讨樊能、于糜等于横江,击张英于当利口。
而船少,欲驻军更求。
琨母时在军中,谓琨曰:“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则不利矣,如何可驻邪?宜伐芦苇以为泭,佐船渡军。
”琨具启策,策即行之。
众悉俱济,遂破英,击走笮融、刘繇,事业克定。
策表琨领丹杨太守,会吴景委广陵来东,复为丹杨守。
琨以督军中郎将领兵,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迁平虏将军。
后从讨黄祖,中流矢卒。
琨生夫人,初适同郡陆尚。
尚卒,极为讨虏将军在吴,聘以为妃,使母养子登。
后权迁移,以夫人妒忌,废处吴。
积十余年,权为吴王及即尊号,登为太子,群臣请立夫人为后,权意在步氏,卒不许。
后以疾卒。
兄矫,嗣父琨侯,讨平山越,拜偏将军,先夫人卒,无子。
弟祚袭封,亦以战功至(于)芜湖督、平魏将军。
吴主权步夫人,临淮淮阴人也。
与丞相骘同族。
汉末,其母携将徙庐江,庐江为孙策所破,皆东渡江,以美丽得幸于权,
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
与弟景居。
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
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
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
”于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景常随坚征伐有功,拜骑都尉。
袁术上景领丹杨太守,讨故太守周昕,遂据其郡。
孙策与孙河、吕范依景,合众共讨泾县山贼祖郎。
郎败走。
会为刘繇所迫,景复北依术,术以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讨樊能、于麋于横江,又击笮融、薛礼于秣陵。
时策被创牛渚,降贼复反,景攻讨,尽禽之。
从讨刘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贲到寿春报术。
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景为为广陵太守。
术后僭号。
策以书喻术,术不纳,便绝江津,不与通,使人告景。
景即委郡东归,策复以景为丹扬太守。
汉遣议郎王誧衔命南行,表景为扬武将军,领郡如故。
及权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
建安七年,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合葬高陵。
八年,景卒宫,子奋授兵为将,封新亭侯,卒。
子安嗣,安坐党鲁王霸死。
奋弟祺嗣,封都亭侯,卒。
子纂嗣。
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诛,并遇害。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
父煚,汉尚书郎、徐令。
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
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
早卒。
后十余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余卷。
吴主权徐夫人,吴郡富春人也。
祖父真,与权父坚相亲,坚以妹妻真,生琨。
琨少仕州郡,汉末扰乱,去吏,随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
坚薨,随孙策讨樊能、于糜等于横江,击张英于当利口。
而船少,欲驻军更求。
琨母时在军中,谓琨曰:“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则不利矣,如何可驻邪?宜伐芦苇以为泭,佐船渡军。
”琨具启策,策即行之。
众悉俱济,遂破英,击走笮融、刘繇,事业克定。
策表琨领丹杨太守,会吴景委广陵来东,复为丹杨守。
琨以督军中郎将领兵,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迁平虏将军。
后从讨黄祖,中流矢卒。
琨生夫人,初适同郡陆尚。
尚卒,极为讨虏将军在吴,聘以为妃,使母养子登。
后权迁移,以夫人妒忌,废处吴。
积十余年,权为吴王及即尊号,登为太子,群臣请立夫人为后,权意在步氏,卒不许。
后以疾卒。
兄矫,嗣父琨侯,讨平山越,拜偏将军,先夫人卒,无子。
弟祚袭封,亦以战功至(于)芜湖督、平魏将军。
吴主权步夫人,临淮淮阴人也。
与丞相骘同族。
汉末,其母携将徙庐江,庐江为孙策所破,皆东渡江,以美丽得幸于权,
孙静字幼台,坚季弟也。
坚始举事,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
策破刘繇,定诸县。
进攻会稽,遣人请静,静将家属与策会于钱唐。
是时太守王朗拒策于固陵,策数渡水战,不能克。
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
查渎南去此数十里,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
吾当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
”策曰:“善。
”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
”至昏暮,罗以然火诳朗,便分军夜投查渎道,袭高迁屯。
朗大惊。
遣故丹杨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
策破昕等,斩之,遂定会稽。
表拜静为奋武校尉,欲授之重任,静恋坟墓宗族,不乐出仕,求留镇守。
策从之。
权统事,就迁昭义中郎将,终于家。
有五子,皓、瑜、皎、奂、谦。
皓三子:绰、超、恭。
超为偏将军。
恭生峻。
绰生綝.瑜字仲异,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
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瑜虚心绥抚,得其欢心。
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余人。
加绥远将军。
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
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
迁奋威将军,领郡如故,自溧阳徙屯牛渚。
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使招纳庐江二郡,各得降附。
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
是时诸将皆以军务为事,而瑜好乐坟典,虽在戎旅,诵声不绝。
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
瑜五子:弥、熙、耀、曼、纮。
曼至将军,封侯。
孙皎字叔朗,始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余人。
是时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
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
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
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
自置长吏。
轻财能施,善于交结,与诸葛瑾至厚。
委庐江刘靖以得失,江夏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亲待,莫不自尽。
皎尝遣兵候获魏边将吏美女以进皎,皎更其衣服送还之,下令曰:“今所诛者曹氏,其百姓何罪?
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弱。
“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
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或以谏宁,宁曰:”臣子一例,征虏虽公子,何可专行侮人邪!吾值明主,但当输效力命,以报所天,诚不能随俗屈典矣。
“权闻之,以书让皎曰:”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
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
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于北境。
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
坚始举事,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
策破刘繇,定诸县。
进攻会稽,遣人请静,静将家属与策会于钱唐。
是时太守王朗拒策于固陵,策数渡水战,不能克。
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
查渎南去此数十里,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
吾当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
”策曰:“善。
”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
”至昏暮,罗以然火诳朗,便分军夜投查渎道,袭高迁屯。
朗大惊。
遣故丹杨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
策破昕等,斩之,遂定会稽。
表拜静为奋武校尉,欲授之重任,静恋坟墓宗族,不乐出仕,求留镇守。
策从之。
权统事,就迁昭义中郎将,终于家。
有五子,皓、瑜、皎、奂、谦。
皓三子:绰、超、恭。
超为偏将军。
恭生峻。
绰生綝.瑜字仲异,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
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瑜虚心绥抚,得其欢心。
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余人。
加绥远将军。
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
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
迁奋威将军,领郡如故,自溧阳徙屯牛渚。
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使招纳庐江二郡,各得降附。
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
是时诸将皆以军务为事,而瑜好乐坟典,虽在戎旅,诵声不绝。
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
瑜五子:弥、熙、耀、曼、纮。
曼至将军,封侯。
孙皎字叔朗,始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余人。
是时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
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
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
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
自置长吏。
轻财能施,善于交结,与诸葛瑾至厚。
委庐江刘靖以得失,江夏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亲待,莫不自尽。
皎尝遣兵候获魏边将吏美女以进皎,皎更其衣服送还之,下令曰:“今所诛者曹氏,其百姓何罪?
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弱。
“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
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或以谏宁,宁曰:”臣子一例,征虏虽公子,何可专行侮人邪!吾值明主,但当输效力命,以报所天,诚不能随俗屈典矣。
“权闻之,以书让皎曰:”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
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
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于北境。
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
弱冠察孝廉,不就。
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
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
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
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
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
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
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
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
“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
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
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魏黄初二年,遣使者邢贞拜权为吴王。
贞入门,不下车。
昭谓贞曰:”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
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贞即遽下车。
拜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
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
“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
“权默然。
有惭色,遂罢酒。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
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
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乃用顾雍。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
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
在里宅无事,乃着《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
权尝问卫尉严畯:“宁念小时所暗书不?”畯因诵《孝经》“仲尼居”。
昭曰:“
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
弱冠察孝廉,不就。
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
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
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
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
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
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
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
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
“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
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
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魏黄初二年,遣使者邢贞拜权为吴王。
贞入门,不下车。
昭谓贞曰:”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
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贞即遽下车。
拜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
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
“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
“权默然。
有惭色,遂罢酒。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
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
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乃用顾雍。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
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
在里宅无事,乃着《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
权尝问卫尉严畯:“宁念小时所暗书不?”畯因诵《孝经》“仲尼居”。
昭曰:“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
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
繇伯父宠,为汉太尉。
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
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劫质。
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
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
时郡守以贵戚托之,遂弃官去。
州辟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
平原陶丘洪荐繇,欲令举茂才。
刺吏曰:“前年举公山。
奈何复举正礼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亦可乎?”
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
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
时衰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
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
术图为僭逆,攻没诸郡县。
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
以景、贲术所授用,乃迫逐使去。
于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岁余不下。
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
孙策东渡,破英、能等。
繇奔丹徒,遂溯江南保豫章,驻彭泽。
笮融先至。
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
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人山。
为民所杀。
繇寻病卒,时年四十二。
笮融者,丹杨人。
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
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
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
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
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
曹公攻陶谦,徐土骚动,融将男女数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
先是,彭城相薛礼为陶谦所逼,屯秣陵。
融利广陵之众,因酒酣杀昱,放兵大略,因载而去。
过杀礼,然后杀皓。
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
王朗遗策书曰:“刘正礼昔初临州,未能自达,实赖尊门为之先后。
用能济江成治,有所处定。
践境之礼,感分结意,情在终始。
后以袁氏之嫌,稍更乖刺。
更以同盟,还为仇敌,原其本心,实非所乐。
康宁之后,常愿渝平更成,复践宿好。
一尔分离,款意不昭,奄然殂陨,可为伤恨。
知敦以厉薄,德以报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
保六尺之托,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
昔鲁人虽有齐怨,不废丧纪,《春秋》善之,谓之得礼,诚良史之所宜借,乡校之所叹闻。
正礼元子,致有志操,想必有以殊异。
威盛刑行,施之以恩,不亦优哉!”
繇长子基,字敬舆。
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
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
繇伯父宠,为汉太尉。
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
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劫质。
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
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
时郡守以贵戚托之,遂弃官去。
州辟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
平原陶丘洪荐繇,欲令举茂才。
刺吏曰:“前年举公山。
奈何复举正礼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亦可乎?”
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
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
时衰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
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
术图为僭逆,攻没诸郡县。
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
以景、贲术所授用,乃迫逐使去。
于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岁余不下。
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
孙策东渡,破英、能等。
繇奔丹徒,遂溯江南保豫章,驻彭泽。
笮融先至。
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
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人山。
为民所杀。
繇寻病卒,时年四十二。
笮融者,丹杨人。
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
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
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
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
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
曹公攻陶谦,徐土骚动,融将男女数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
先是,彭城相薛礼为陶谦所逼,屯秣陵。
融利广陵之众,因酒酣杀昱,放兵大略,因载而去。
过杀礼,然后杀皓。
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
王朗遗策书曰:“刘正礼昔初临州,未能自达,实赖尊门为之先后。
用能济江成治,有所处定。
践境之礼,感分结意,情在终始。
后以袁氏之嫌,稍更乖刺。
更以同盟,还为仇敌,原其本心,实非所乐。
康宁之后,常愿渝平更成,复践宿好。
一尔分离,款意不昭,奄然殂陨,可为伤恨。
知敦以厉薄,德以报怨,收骨育孤,哀亡愍存,捐既往之猜。
保六尺之托,诚深恩重分,美名厚实也。
昔鲁人虽有齐怨,不废丧纪,《春秋》善之,谓之得礼,诚良史之所宜借,乡校之所叹闻。
正礼元子,致有志操,想必有以殊异。
威盛刑行,施之以恩,不亦优哉!”
繇长子基,字敬舆。
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