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寒。
主疥瘻痂瘍白禿,殺皮膚中蝨,墮胎,除熱,殺金銀銅錫毒。
熔化還復爲丹,久服神仙不死。
生平土。
《名醫》曰:一名汞,生符陵,出於丹砂。
案《說文》雲:澒,丹沙所化爲水銀也。
《廣雅》雲:水銀謂之汞。
《淮南子》地形訓雲:白澒,九百歲生白澒,白(上興下石),九百歲生百金。
高誘雲:白澒,水銀也。
主疥瘻痂瘍白禿,殺皮膚中蝨,墮胎,除熱,殺金銀銅錫毒。
熔化還復爲丹,久服神仙不死。
生平土。
《名醫》曰:一名汞,生符陵,出於丹砂。
案《說文》雲:澒,丹沙所化爲水銀也。
《廣雅》雲:水銀謂之汞。
《淮南子》地形訓雲:白澒,九百歲生白澒,白(上興下石),九百歲生百金。
高誘雲:白澒,水銀也。
味辛溫。
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
一名芳香。
生川穀。
《吳普》曰:白芷,一名(上艹下器),一名苻離,一名澤芬,一名(上艹下左目右完)(《御覽》)。
《名醫》曰:一名白芷,一名(上艹下器),一名莞,一名苻離,一名澤芬,葉一名蒚麻,可作浴湯,生河東下澤,二月八月,採根,暴幹。
案《說文》雲:芷,(上艹下器)也。
(上艹下器),楚謂之籬。
晉謂之(上艹下器),齊謂之芷。
《廣雅》雲:白芷,其葉謂之藥。
《西山經》雲:號山,其草多藥(上艹下器)。
郭璞雲:藥,白芷,別名(上艹下器),香草也。
《淮南子》修務訓雲:身苦秋藥被風。
高誘雲:藥,白芷,香草也。
王逸注《楚詞》雲:藥,白芷,按《名醫》一名莞云云,似即《爾雅》莞,苻離,其上鬲,而《說文》別有,夫離也。
蒚,夫蘺上也,是非一草。
舍人雲:白蒲一名苻離,楚謂之莞,豈蒲與芷相似,而《名醫》誤合爲一乎。
或《說文》雲:楚謂之蘺,即夫籬也,未可得詳,舊作芷,非。
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
一名芳香。
生川穀。
《吳普》曰:白芷,一名(上艹下器),一名苻離,一名澤芬,一名(上艹下左目右完)(《御覽》)。
《名醫》曰:一名白芷,一名(上艹下器),一名莞,一名苻離,一名澤芬,葉一名蒚麻,可作浴湯,生河東下澤,二月八月,採根,暴幹。
案《說文》雲:芷,(上艹下器)也。
(上艹下器),楚謂之籬。
晉謂之(上艹下器),齊謂之芷。
《廣雅》雲:白芷,其葉謂之藥。
《西山經》雲:號山,其草多藥(上艹下器)。
郭璞雲:藥,白芷,別名(上艹下器),香草也。
《淮南子》修務訓雲:身苦秋藥被風。
高誘雲:藥,白芷,香草也。
王逸注《楚詞》雲:藥,白芷,按《名醫》一名莞云云,似即《爾雅》莞,苻離,其上鬲,而《說文》別有,夫離也。
蒚,夫蘺上也,是非一草。
舍人雲:白蒲一名苻離,楚謂之莞,豈蒲與芷相似,而《名醫》誤合爲一乎。
或《說文》雲:楚謂之蘺,即夫籬也,未可得詳,舊作芷,非。
味辛平。
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癰,除邪,利大小便。
一名解離(《御覽》作石解引雲:通湊理,利九竅,《大觀本》,六字黑)。
生川穀。
《吳普》曰:木防己,一名解離,一名解燕,神農辛,黃帝岐伯桐君苦無毒,李氏大寒,如艿,莖蔓延,如艽,白根外黃似桔梗,內黑又如車輻解,二月八月十月,採根。
(《御覽》)
《名醫》曰,生漢中,二月八月,採根陰乾。
案《範子計然》雲:防已出漢中旬陽。
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癰,除邪,利大小便。
一名解離(《御覽》作石解引雲:通湊理,利九竅,《大觀本》,六字黑)。
生川穀。
《吳普》曰:木防己,一名解離,一名解燕,神農辛,黃帝岐伯桐君苦無毒,李氏大寒,如艿,莖蔓延,如艽,白根外黃似桔梗,內黑又如車輻解,二月八月十月,採根。
(《御覽》)
《名醫》曰,生漢中,二月八月,採根陰乾。
案《範子計然》雲:防已出漢中旬陽。
(舊作梔,藝文類聚及《御覽》引,作支,是)
味苦寒。
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炮,皶鼻,白賴,赤癩,創瘍。
一名木丹。
生川穀。
《名醫》曰:一名樾桃,生南陽,九月採實,暴幹。
案《說文》雲:梔,黃木可染者。
《廣雅》雲:梔子,桃也。
《史記》貨殖《傳》雲:巴蜀地饒卮。
集解雲:徐廣曰音支,煙支也。
紫,赤色也,據《說文》當爲梔。
味苦寒。
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炮,皶鼻,白賴,赤癩,創瘍。
一名木丹。
生川穀。
《名醫》曰:一名樾桃,生南陽,九月採實,暴幹。
案《說文》雲:梔,黃木可染者。
《廣雅》雲:梔子,桃也。
《史記》貨殖《傳》雲:巴蜀地饒卮。
集解雲:徐廣曰音支,煙支也。
紫,赤色也,據《說文》當爲梔。
味鹹寒。
主賊風,?僻,軼筋,及脫肛,驚癇攣縮。
一名陵蠡。
生池澤。
《名醫》曰:一名土蝸,一名附蝸,生大山及陰地沙石垣下,八月取。
案《說文》雲:蝓,虎蝓也,蠃,一石虎蝓。
《廣雅》雲:蠡蠃、蝸牛,螔蝓也。
《中山經》雲:青要之山是多僕累。
郭璞雲:僕累,蝸牛也,《周禮》鱉人,祭祀供蠃。
鄭雲:蠃螔蝓。
《爾雅》雲:蚹蠃螔蝓。
郭璞雲:即蝸牛也。
《名醫》曰:別出蝸牛條,非。
舊作蛞,《說文》所無。
據玉篇雲:蛞蛞東,知即活東異文,然則當爲活。
主賊風,?僻,軼筋,及脫肛,驚癇攣縮。
一名陵蠡。
生池澤。
《名醫》曰:一名土蝸,一名附蝸,生大山及陰地沙石垣下,八月取。
案《說文》雲:蝓,虎蝓也,蠃,一石虎蝓。
《廣雅》雲:蠡蠃、蝸牛,螔蝓也。
《中山經》雲:青要之山是多僕累。
郭璞雲:僕累,蝸牛也,《周禮》鱉人,祭祀供蠃。
鄭雲:蠃螔蝓。
《爾雅》雲:蚹蠃螔蝓。
郭璞雲:即蝸牛也。
《名醫》曰:別出蝸牛條,非。
舊作蛞,《說文》所無。
據玉篇雲:蛞蛞東,知即活東異文,然則當爲活。
味鹹寒。
主五癃邪,結氣,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
一名蜥易。
生川穀。
《吳普》曰:石龍子,一名守宮,一名石蜴,一名石龍子,(《御覽》)。
《名醫》曰:一名山龍子,一名守宮,一石石蜴,生平陽及荊山石間,五月取着石上令幹。
案《說文》雲:蜥、蟲之蜥易也,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蝘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易,或作蝘,蚖、榮蚖蛇,醫以注鳴者。
《廣雅》雲:蛤蚧,(口盧)(蟲釐),蚵(蟲龍),蜥蜴也。
《爾雅》雲:蠑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宮也。
《毛詩》雲:胡爲虺蜴,《傳》雲蜴,螈也。
陸璣雲:虺蜴,一名蠑螈,蜴也,或謂之蛇醫,如蜥蜴,青綠色,大如指,形狀可惡。
方言云:守宮,秦晉西夏謂之守宮,或謂之(口盧)蜥(蟲釐),或謂之蜥易,其在澤中者,謂之易錫,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東齊,海岱謂之蠑螈,北燕謂之祝蜓,桂林之中,守宮大者而能鳴,謂之蛤蚧。
主五癃邪,結氣,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
一名蜥易。
生川穀。
《吳普》曰:石龍子,一名守宮,一名石蜴,一名石龍子,(《御覽》)。
《名醫》曰:一名山龍子,一名守宮,一石石蜴,生平陽及荊山石間,五月取着石上令幹。
案《說文》雲:蜥、蟲之蜥易也,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蝘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易,或作蝘,蚖、榮蚖蛇,醫以注鳴者。
《廣雅》雲:蛤蚧,(口盧)(蟲釐),蚵(蟲龍),蜥蜴也。
《爾雅》雲:蠑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宮也。
《毛詩》雲:胡爲虺蜴,《傳》雲蜴,螈也。
陸璣雲:虺蜴,一名蠑螈,蜴也,或謂之蛇醫,如蜥蜴,青綠色,大如指,形狀可惡。
方言云:守宮,秦晉西夏謂之守宮,或謂之(口盧)蜥(蟲釐),或謂之蜥易,其在澤中者,謂之易錫,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東齊,海岱謂之蠑螈,北燕謂之祝蜓,桂林之中,守宮大者而能鳴,謂之蛤蚧。
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上;九夷之國,東門之外,西面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上;六戎之國,西門之外,東面南上;五狄之國,北門之外,南面東上;九採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
四塞,世告至。
此周公明堂之位也。
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卑也。
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
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
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七年,致政於成王。
成王以周公爲有勳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
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路,載弧;旗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於郊,配以後稷。
天子之禮也。
季夏六月,以禮祀周公於大廟,牲用白牡,尊用犧、象、山,鬱尊用黃目,灌用玉瓚,大圭,薦用玉豆,雕,爵用玉戔,仍雕,加以璧散璧角,俎用完{山厥}。
升歌清廟,下管象,朱干玉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積,裼而舞大夏。
昧,東夷之樂也。
任,南蠻之樂也。
納夷蠻之樂於大廟,言廣魯於天下也。
君卷冕立於阼,夫人副礻韋立於房中。
君肉袒迎牲於門,夫人薦豆籩。
卿大夫贊君,命婦贊夫人,各揚其職。
百官廢職服大刑,而天下大服。
是故,夏礻勺、秋嘗、冬、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大廟,天子明堂。
庫門,天子皋門;雉門,天子應門。
振木鐸於朝,天子之政也。
山節藻,復廟重檐,刮楹達鄉。
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
天子之廟飾也。
鸞車,有虞氏之路也。
鉤車,夏后氏之路也。
大路,殷路也。
乘路,周路也。
有虞氏之旗,夏后氏之綏,殷之大白,周之大赤。
夏后氏駱馬,黑鬣。
殷人白馬,黑首,周人黃馬,蕃鬣。
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周も剛。
泰,有虞氏之尊也。
山,夏后氏之尊也。
著,殷尊也。
犧象,周尊也。
爵,夏后氏以戔,殷以,周以爵。
灌尊,夏后氏以雞夷,殷以,周以黃目。
其勺,夏后氏以龍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
士鼓蕢桴葦,伊耆氏之樂也。
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
魯公之廟,文世室也;武公之廟,武世室也。
米廩,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後氏之序也;瞽宗,殷學也;宮,周學也。
崇鼎,貫鼎,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
夏後氏之鼓,足。
殷,楹鼓;周,縣鼓
四塞,世告至。
此周公明堂之位也。
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卑也。
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
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
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七年,致政於成王。
成王以周公爲有勳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
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路,載弧;旗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於郊,配以後稷。
天子之禮也。
季夏六月,以禮祀周公於大廟,牲用白牡,尊用犧、象、山,鬱尊用黃目,灌用玉瓚,大圭,薦用玉豆,雕,爵用玉戔,仍雕,加以璧散璧角,俎用完{山厥}。
升歌清廟,下管象,朱干玉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積,裼而舞大夏。
昧,東夷之樂也。
任,南蠻之樂也。
納夷蠻之樂於大廟,言廣魯於天下也。
君卷冕立於阼,夫人副礻韋立於房中。
君肉袒迎牲於門,夫人薦豆籩。
卿大夫贊君,命婦贊夫人,各揚其職。
百官廢職服大刑,而天下大服。
是故,夏礻勺、秋嘗、冬、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大廟,天子明堂。
庫門,天子皋門;雉門,天子應門。
振木鐸於朝,天子之政也。
山節藻,復廟重檐,刮楹達鄉。
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
天子之廟飾也。
鸞車,有虞氏之路也。
鉤車,夏后氏之路也。
大路,殷路也。
乘路,周路也。
有虞氏之旗,夏后氏之綏,殷之大白,周之大赤。
夏后氏駱馬,黑鬣。
殷人白馬,黑首,周人黃馬,蕃鬣。
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周も剛。
泰,有虞氏之尊也。
山,夏后氏之尊也。
著,殷尊也。
犧象,周尊也。
爵,夏后氏以戔,殷以,周以爵。
灌尊,夏后氏以雞夷,殷以,周以黃目。
其勺,夏后氏以龍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
士鼓蕢桴葦,伊耆氏之樂也。
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
魯公之廟,文世室也;武公之廟,武世室也。
米廩,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後氏之序也;瞽宗,殷學也;宮,周學也。
崇鼎,貫鼎,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
夏後氏之鼓,足。
殷,楹鼓;周,縣鼓
味苦微寒。
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瘨疾,癰創,陰蝕,下三蟲,去蛇毒。
一名蚩休。
生川穀。
《名醫》曰:生山陽及冤句。
案鄭樵雲:蚤休,日螫休,曰重樓金綿,曰重臺,曰草,甘遂,今人謂之紫河車,服食家所用,而莖葉亦可愛,多植庭院間。
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瘨疾,癰創,陰蝕,下三蟲,去蛇毒。
一名蚩休。
生川穀。
《名醫》曰:生山陽及冤句。
案鄭樵雲:蚤休,日螫休,曰重樓金綿,曰重臺,曰草,甘遂,今人謂之紫河車,服食家所用,而莖葉亦可愛,多植庭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