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
余年来观瀑屡矣。
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六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日:“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日:“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日:“无徵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日:“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这篇散文以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记叙、描写为主,空灵飞动,神采张扬,尤其能够表现袁枚畅游山水的才子雅怀,也体现出其散文追求天然真趣的艺术个性。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东峡山上。
峡山,一名观亭山,其隘处名为观峡,连山交枕,绝岸壁耸,江流湍急,鼓怒翻腾。
屡矣:多次了。
屡,多次。
意难决舍:思想感情上难以丢开。
决舍,丢开;决,同诀,分别。
其目悦:他从视观中得到欣愉。
悦,愉快。
其体不适:他的身体不舒适。
适,舒适。
天台之瀑:天台山的瀑布。
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部,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
雁荡:山名,即雁荡山。
在浙江省东南部。
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增城、博罗等县之间。
相传罗山自古有之,浮山由海浮来,与罗山并体,故名。
石门:山名,在浙江青田县西。
奇:奇观。
暴日中:暴露身体在日光之下。
暴,即“曝”,晒。
踞(jù):倚靠。
危崖:高涯。
从容以观:神情舒缓地进行观赏。
从容,舒缓。
倾盖交:用《史记·邹阳传》引古谚语“倾盖如故”,是说行车相遇,停车而语,车盖接近,因以得交。
但这种停车倾盖相谈,终归要各奔前程。
峡山:一名观亭山、中宿峡。
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
蹬级:登山的石级。
蹬,同“登”。
纡(yū)曲:盘盘曲曲。
纡,曲折。
古松张覆,骄阳不炙:古老松树的枝叶伸张遮蔽。
炎热的阳光也烤不着。
骄阳,炎热的阳光;炙,烤。
凝结:交织到一起。
原指液体凝成固体。
奇已:这就奇异了。
已,语气助词,表一种确定无疑的语气。
箕(jī)踞:一种坐的姿式。
坐时两脚伸直岔开,形似簸箕。
偃(yǎn)仰:仰卧。
瀹茗(yuèmíng):烹茶。
瀹,煮。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用人的闲逸,等待流水的辛劳。
逸,安闲、怡乐;劳,辛劳。
九天银河:指瀑布。
语本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仙乎:大概是个仙人吧。
弈:下棋。
霞裳(cháng):姓刘,山阴人。
袁枚的学生。
对枰(píng):对坐下棋。
枰,博局,这里是比赛棋艺的意思。
参错并奏:杂乱不齐地一起奏起乐来。
参错,杂乱不齐。
曳(yì)杖:拖着拐杖。
曳,拖、牵引。
诗集尺许:书本有一尺多长的诗集。
索余序:求我给作个序。
索,求取;序,序言,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
天籁人籁:天籁指自然界的音响;人籁本为古代竹制乐器,后泛指人所发出的声音。
语出《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合同而化:用《礼记·乐记》成语,意思是汇合融化在一起。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没想到观赏瀑布的快乐,竟然到这种程度。
娱,乐。
蓊(wěng)郁:茂盛、浓密。
长江:指峡江。
泊岸:停船靠在岸边。
无征不信:语出《礼记·中庸》:“无徵,不信。
不信,民不从。
”徵,同“证”,证明。
已遂述数行:完了就写了这几行。
我近年来观看的瀑布多了,来到峡江寺而心中难以舍弃,是因为飞泉亭这个亭子的缘故。
大凡人之常情,如果眼睛看着愉快,而身体感到不舒服,势必不能久留。
天台山的瀑布,离寺庙有百步远,雁宕山的瀑布,附近没有寺庙。
其他像庐山、像罗浮山、像青田的石门山,那里的瀑布并不是不奇妙,但游览的人都曝晒在烈日下,站在危险的山崖上,无法从容不迫地观赏,好像与友人在途中相遇,虽然高兴却不得不很快分手。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左右,爬山的石级弯曲盘旋,古老的松树在上面遮蔽着,火热的太阳晒不到游客。
过了石桥,有三棵奇树,像鼎的三只脚一样分立着,到半空中忽然合拢在一起。
树木一般都是根株合在一起而枝干分离,这三棵树偏是根株分开而枝叶合拢,真稀奇!
攀登上一大半,瀑布像雷鸣一样轰响,从高空飞泻下来。
瀑布旁边有间房屋,这就是飞泉亭。
亭子长宽有一丈多,八扇窗子明亮洁净,关上窗户听到瀑布的响声,推开窗子瀑布就扑面而来。
亭子里可以坐,可以躺,可以放松腿脚,可以随意舒展活动,可以放笔墨砚台,可以品茶饮酒。
以人的安逸舒适,静待水的奔腾飞泻,就像把九天之上的银河放在书桌卧榻前赏玩。
当时造这亭子的人,莫非是仙人啊!
澄波和尚善于下棋,我叫霞裳跟他对弈。
于是瀑布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错落着响成一片。
过了一会儿,听到手杖触地的声音像从云中传来,原来是老和尚怀远抱着一尺多厚的诗集来,要我作序。
于是吟诵诗文的声音又大响起来。
大自然的声音,人的声音,完全汇合而融化在一起。
想不到观赏瀑布的快乐,竟然到了这般境界,这亭子的功劳实在大啊!
坐了很久,太阳落山了,只好下山,住在带玉堂中,正对着南山,云气缭绕,树木浓密葱郁。
中间隔着长长的峡江,江中船帆来来往往,妙的是没有一个愿意停船靠岸来到这座寺庙。
和尚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
”我笑着说:“寺庙哪能飞?只有日后我的梦魂也许能够飞来。
”和尚说:“没有证据就无法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地方,为什么不作篇文章记下来呢?”我说:“行。
”于是就写了这几行文字,一份自己保存,一份送给了寺里的和尚。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