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 僖公 · 僖公三十二年
【經】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鄭伯捷卒。
衛人侵狄。
秋,衛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晉侯重耳卒。
【傳】三十二年春,楚鬥章請平於晉,晉陽處父報之。
晉、楚始通。
夏,狄有亂。
衛人侵狄,狄請平焉。
秋,衛人及狄盟。
冬,晉文公卒。
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
曰:「君命大事。
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爲,鄭必知之。
勤而無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殽。
殽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
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夏四月己丑,鄭伯捷卒。
衛人侵狄。
秋,衛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晉侯重耳卒。
【傳】三十二年春,楚鬥章請平於晉,晉陽處父報之。
晉、楚始通。
夏,狄有亂。
衛人侵狄,狄請平焉。
秋,衛人及狄盟。
冬,晉文公卒。
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
曰:「君命大事。
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爲,鄭必知之。
勤而無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殽。
殽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
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暂无
暂无
三十二年春,楚國鬥章請求與晉國媾和,晉國的陽處父回報。
晉國、楚國從此開始正式交往。
夏,狄國發生動亂。
衛國人侵犯狄國,狄國請求媾和。
秋,衛國人與狄國結盟。
冬,晉文公去世。
庚辰日,將在曲沃殯葬。
離開絳城,棺柩中有聲音像牛叫。
卜偃讓大夫跪拜,說:“君主命令大事,將有西邊的軍隊超越國境襲我,攻擊他們,必能大捷。
”
杞子從鄭國派人告訴秦國,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你們偷偷前來,鄭國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拜訪蹇叔,蹇叔說:“疲勞的軍隊遠襲,我沒有聽說過。
軍隊勞累力量用盡,遠方的主人有準備,恐怕不行吧。
我們軍隊一動,鄭國必然知曉。
費力不討好,士兵必然有抵觸情緒。
而且行動千里,有誰不知?”秦穆公不接受意見。
召孟明、西乞、白乙,讓他們從東門外出兵。
蹇叔哭着送行,說:“孟先生,我看到軍隊出去而看不到回來了。
”秦穆公派人告訴他說:“你怎麼知道?如果你中年死去,你墳墓上的樹木已經合抱了。
”蹇叔的兒子隨從軍隊,蹇叔哭着送他,說:“晉國人必定在殽山抵禦我們。
殽山有兩座墳陵,它的南陵,是夏後皋的陵墓,它的北陵,是周文王躲避風雨之地。
你必定死在兩座陵墓之間,我會去那裏收你的屍骨。
”秦國軍隊於是向東出發。
晉國、楚國從此開始正式交往。
夏,狄國發生動亂。
衛國人侵犯狄國,狄國請求媾和。
秋,衛國人與狄國結盟。
冬,晉文公去世。
庚辰日,將在曲沃殯葬。
離開絳城,棺柩中有聲音像牛叫。
卜偃讓大夫跪拜,說:“君主命令大事,將有西邊的軍隊超越國境襲我,攻擊他們,必能大捷。
”
杞子從鄭國派人告訴秦國,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你們偷偷前來,鄭國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拜訪蹇叔,蹇叔說:“疲勞的軍隊遠襲,我沒有聽說過。
軍隊勞累力量用盡,遠方的主人有準備,恐怕不行吧。
我們軍隊一動,鄭國必然知曉。
費力不討好,士兵必然有抵觸情緒。
而且行動千里,有誰不知?”秦穆公不接受意見。
召孟明、西乞、白乙,讓他們從東門外出兵。
蹇叔哭着送行,說:“孟先生,我看到軍隊出去而看不到回來了。
”秦穆公派人告訴他說:“你怎麼知道?如果你中年死去,你墳墓上的樹木已經合抱了。
”蹇叔的兒子隨從軍隊,蹇叔哭着送他,說:“晉國人必定在殽山抵禦我們。
殽山有兩座墳陵,它的南陵,是夏後皋的陵墓,它的北陵,是周文王躲避風雨之地。
你必定死在兩座陵墓之間,我會去那裏收你的屍骨。
”秦國軍隊於是向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