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 隐公 · 隐公五年
【经】五年春,公矢鱼于棠。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
初献六羽。
邾人、郑人伐宋。
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
【传】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
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
翼侯奔随。
夏,葬卫桓公。
卫乱,是以缓。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
卫人以燕师伐郑。
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
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
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
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曲沃叛王。
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
公问羽数于众仲。
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
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宋人取邾田。
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
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
宋人使来告命。
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冬十二月辛已,臧僖伯卒。
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
葬之加一等。
宋人伐郑,围长葛,以报入郛之役也。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
初献六羽。
邾人、郑人伐宋。
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
【传】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
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
翼侯奔随。
夏,葬卫桓公。
卫乱,是以缓。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
卫人以燕师伐郑。
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
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
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
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曲沃叛王。
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
公问羽数于众仲。
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
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宋人取邾田。
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
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
宋人使来告命。
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冬十二月辛已,臧僖伯卒。
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
葬之加一等。
宋人伐郑,围长葛,以报入郛之役也。
暂无
暂无
五年春季,鲁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捕鱼。
臧僖伯劝阻说:“凡是一种东西不能用到讲习祭祀和兵戎的大事上,它的材料不能制作礼器和兵器,国君对它就不会采取行动。
国君是要把百姓引入正‘轨’、善于取材的人。
所以演习大事以端正法度叫做‘轨’,选取材料以制作重要器物叫做‘物’。
事情不合于‘轨’、‘物’,叫做乱政。
乱政屡次执行,国家将由此败亡。
所以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这四种打猎的举动,都是在农业空闲时讲习。
每三年大演习一次,进入国都整顿军队,回来祭祖告宗庙,宴请臣下,犒赏随员,以计算俘获的东西。
要车服文采鲜明,贵贱有别,辨别等级,少长有序,这是讲习威仪。
鸟兽的肉不摆上宗庙的祭器里,它的皮革、牙齿、骨角、毛羽不用到礼器上,国君就不去射它,这是古代的规定。
至于山林河泽的产品,一般器物的材料,这是下等人的事情,有关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所应涉及的。
”隐公说:“我是打算视察边境呀!”于是隐公就动身前往棠邑,让捕鱼者摆出捕鱼场面来观看。
臧僖伯推说有病,没有跟随前去。
《春秋》说:“公矢鱼于棠”,隐公在棠地陈列渔具,这是由于隐公的行为不合于礼制,而且暗示棠地离国都较远。
曲沃庄伯带领郑军、邢军进攻翼地,周桓王派尹氏、武氏帮助他。
在翼地的晋鄂侯逃到随地。
夏季,安葬卫桓公。
由于卫国发生动乱,所以迟缓了。
四月,郑国人入侵卫国郊外,来报复去年东门这一战役。
卫国人带领南燕军队进攻郑国,郑国的祭足、原繁、泄驾带领三军进攻燕军的前面,派曼伯和子元偷偷率领制地的军队袭击燕军的后面。
燕国人害怕郑国的三军,而没有防备从制地来的军队。
六月,郑国的两个公子曼伯和子元在虎牢关击败了燕军。
君子说:“不防备意外,就不可以带兵作战。
”曲沃背叛周桓王。
秋季,周桓王命令虢公进攻曲沃,而在翼地立哀侯为晋君。
当卫国动乱的时候,郕国人入侵卫国,所以卫国的军队进入郕国。
九月,祭仲子庙,又准备在庙里献演万舞。
隐公向众仲询问执羽舞的人数。
众仲回答说:“天子用八行,诸侯用六行,大夫四行,士二行。
舞,用来调节八种材料所制乐器的乐音而传播八方之风。
所以人数在八行以下。
”
隐公听从了。
从此以后献演六羽乐舞,开始使用六行舞人。
宋国人掠取邾国的土地,邾国人告诉郑国说:“请君王攻打宋国,报仇雪恨,敝邑愿意做向导。
”郑国人带领周天子的军队和邾军会合,进攻宋国,
进入了外城,以报复去年东门这一战役。
宋国人派人前来用国君的名义告急请救。
隐公听说军队已经进入外城,打算出兵救援宋国,询问使者说:“军队到了什么地方?”使者欺骗他说:“还没有到国都。
”隐公发怒,不去救援。
他辞谢使者说:“君王命令我一起为宋国的危难忧虑,现在询问使者,回答说‘军队还没有到国都’,这就不是我所敢知道的了。
”
冬季,十二月二十九日,臧僖伯死了。
隐公说:“叔父对我有怨恨,我不敢忘记他的忠诚。
”于是按照原等级加一级的葬仪安葬他。
宋国人进攻郑国,包围长葛,以报复攻进外城这一战役。
臧僖伯劝阻说:“凡是一种东西不能用到讲习祭祀和兵戎的大事上,它的材料不能制作礼器和兵器,国君对它就不会采取行动。
国君是要把百姓引入正‘轨’、善于取材的人。
所以演习大事以端正法度叫做‘轨’,选取材料以制作重要器物叫做‘物’。
事情不合于‘轨’、‘物’,叫做乱政。
乱政屡次执行,国家将由此败亡。
所以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这四种打猎的举动,都是在农业空闲时讲习。
每三年大演习一次,进入国都整顿军队,回来祭祖告宗庙,宴请臣下,犒赏随员,以计算俘获的东西。
要车服文采鲜明,贵贱有别,辨别等级,少长有序,这是讲习威仪。
鸟兽的肉不摆上宗庙的祭器里,它的皮革、牙齿、骨角、毛羽不用到礼器上,国君就不去射它,这是古代的规定。
至于山林河泽的产品,一般器物的材料,这是下等人的事情,有关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所应涉及的。
”隐公说:“我是打算视察边境呀!”于是隐公就动身前往棠邑,让捕鱼者摆出捕鱼场面来观看。
臧僖伯推说有病,没有跟随前去。
《春秋》说:“公矢鱼于棠”,隐公在棠地陈列渔具,这是由于隐公的行为不合于礼制,而且暗示棠地离国都较远。
曲沃庄伯带领郑军、邢军进攻翼地,周桓王派尹氏、武氏帮助他。
在翼地的晋鄂侯逃到随地。
夏季,安葬卫桓公。
由于卫国发生动乱,所以迟缓了。
四月,郑国人入侵卫国郊外,来报复去年东门这一战役。
卫国人带领南燕军队进攻郑国,郑国的祭足、原繁、泄驾带领三军进攻燕军的前面,派曼伯和子元偷偷率领制地的军队袭击燕军的后面。
燕国人害怕郑国的三军,而没有防备从制地来的军队。
六月,郑国的两个公子曼伯和子元在虎牢关击败了燕军。
君子说:“不防备意外,就不可以带兵作战。
”曲沃背叛周桓王。
秋季,周桓王命令虢公进攻曲沃,而在翼地立哀侯为晋君。
当卫国动乱的时候,郕国人入侵卫国,所以卫国的军队进入郕国。
九月,祭仲子庙,又准备在庙里献演万舞。
隐公向众仲询问执羽舞的人数。
众仲回答说:“天子用八行,诸侯用六行,大夫四行,士二行。
舞,用来调节八种材料所制乐器的乐音而传播八方之风。
所以人数在八行以下。
”
隐公听从了。
从此以后献演六羽乐舞,开始使用六行舞人。
宋国人掠取邾国的土地,邾国人告诉郑国说:“请君王攻打宋国,报仇雪恨,敝邑愿意做向导。
”郑国人带领周天子的军队和邾军会合,进攻宋国,
进入了外城,以报复去年东门这一战役。
宋国人派人前来用国君的名义告急请救。
隐公听说军队已经进入外城,打算出兵救援宋国,询问使者说:“军队到了什么地方?”使者欺骗他说:“还没有到国都。
”隐公发怒,不去救援。
他辞谢使者说:“君王命令我一起为宋国的危难忧虑,现在询问使者,回答说‘军队还没有到国都’,这就不是我所敢知道的了。
”
冬季,十二月二十九日,臧僖伯死了。
隐公说:“叔父对我有怨恨,我不敢忘记他的忠诚。
”于是按照原等级加一级的葬仪安葬他。
宋国人进攻郑国,包围长葛,以报复攻进外城这一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