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歳十月之望,歩自雪堂,將歸於臨皋。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歎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
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
葢二客不能從焉。
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
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
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
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
「嗚呼!噫嘻!我知之矣。
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
開戸視之,不見其處。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羣,太公釣於渭水。
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
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
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
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
楚霸雖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
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
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於陰人之手。
有先貧而後富,有老壯而少衰。
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宮娥,運退反爲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醜之婦。
蛟龍未遇,潛水於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
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
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
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注福注祿,命裏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爲卿爲相?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
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於一人之下,而列職於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
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
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餘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餘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爲而來哉?蓋夫秋之爲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故其爲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爲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爲心。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爲七月之律。
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人爲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爲槁木,黟然黑者爲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爲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蘇子夜坐,有鼠方齧。
拊牀而止之,既止復作。
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聲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驚曰:「是方齧也,而遽死也?向爲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於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
故不齧而齧,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
吾聞有生,莫智於人。
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於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於處女,烏在其爲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爲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於汝而二於物,故一鼠之齧而爲之變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於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覺。
使童子執筆,記余之作。
龍之爲物,能合能散,能潛能見,能弱能強,能微能章。
惟不可見,所以莫知其鄉;惟不可畜,所以異於牛羊。
變而不可測,動而不可馴。
則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爲仁。
爲仁無已,則常至乎害己,而未始至乎喪己,夫此所以爲智。
止則身安,曰惟知幾;動則物利,曰惟知時。
然則,龍終不可見乎,曰:與爲類者常見之。
龍之爲物,能合能散,能潛能見,能弱能強,能微能章。
惟不可見,所以莫知其鄉;惟不可畜,所以異於牛羊。
變而不可測,動而不可馴。
則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爲仁。
爲仁無已,則常至乎害己,而未始至乎喪己,夫此所以爲智。
止則身安,曰惟知幾;動則物利,曰惟知時。
然則,龍終不可見乎,曰:與爲類者常見之。
歲令云徂,盧或可呼,千金一擲,百萬十都。
樽俎具陳,已行揖讓之禮;主賓既醉,不有博弈者乎?
打馬爰興,摴蒲遂廢。
實博奕之上流,乃閨房之雅戲。
齊驅驥騄,疑穆王萬里之行;間列玄黃,類楊氏五家之隊,
珊珊珮響,方驚玉蹬之敲;落落星羅,忽見連錢之碎。
若乃吳江楓冷,胡山葉飛;玉門關閉,沙苑草肥;臨波不渡,似惜障泥。
或出入用奇,有類昆陽之戰;或優游仗義,正如涿路之師;
或聞望九高,脫復庾郎之失,或聲明素昧,便同癡叔之奇。
亦有緩緩而歸,昂昂而出,鳥道驚馳,蟻封安步。
崎嶇俊坂,未遇王良;侷促鹽車,難逢造父。
且夫丘陵云遠,白雲在天,心存戀豆,志在著鞭。
止蹄黃葉,何異金錢?
用五十六采之間,行九十一路之內。
明以賞罰,覈其殿最。
運指麾於方寸之中,決勝負於幾微之外。
且好勝者人之常情,小藝者士之末技。
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飢,少謝騰驤之志。
將圖實效,故臨難而不迴;欲報厚恩,故知機而先退。
或銜枚進,以踰關塞之間;或賈勇爭先,莫悟穽塹之墬。
皆由不知止足自貽尤悔。
況爲之不已,事實見於正經;用之以誠,義必合於天德。
故遶牀大叫,五木皆盧;瀝酒一呼,六子盡赤。
平生不負,遂成劍閣之師;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
今日豈無元子,明時不乏安石。
又何必陶長沙博局之投,正當師袁彥道布帽之擲也。
辭約:
佛狸定見卯年死,貴賤紛紛尚流徙。
滿眼驊騮雜騄駬,時危安得真致此。
老矣誰能志千里?但願相將過淮水。
始予宵濟于衡漳,軍涉而夜號。
燧松明以記淺,散星宿於亭臯。
鬱風中之香霧,若訴予以不遭。
豈千歲之妙質,而死斤斧於鴻毛。
效區區之寸明,曾何異於束蒿。
爛文章之糾纆,驚節解而流膏。
嗟構厦其已遠,尚藥石之可曹。
收薄用於桑榆,製中山之松醪。
救爾灰燼之中,免爾螢爝之勞。
取通明於盤錯,出肪澤於烹熬。
與黍麥而皆熟,沸春聲之嘈嘈。
味甘餘之小苦,歎幽姿之獨高。
知甘酸之易壞,笑涼州之蒲萄。
似玉池之生肥,非內府之烝羔。
酌以癭藤之紋樽,薦以石蟹之霜螯。
曾日飲之幾何,覺天刑之可逃。
投拄杖而起行,罷兒童之抑搔。
望西山之咫尺,欲褰裳以游遨。
跨超峰之奔鹿,接挂壁之飛猱。
遂從此而入海,渺翻天之雲濤。
使夫嵇阮之倫,與八仙之群豪。
或騎麟而翳鳳,爭榼挈而瓢操。
顛倒白綸巾,淋漓宮錦袍。
追東坡而不可及,歸餔啜其醨糟。
漱松風於齒牙,猶足以賦《遠游》而續《離騷》也。
吾聞橘中之樂,不減商山。
豈霜余之不食,而四老人者遊戲於其間?
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於一斑。
舉棗葉之有餘,納芥子其何艱。
宜賢王之達觀,寄逸想於人寰。
裊裊兮春風,泛天宇兮清閑。
吹洞庭之白浪,漲北渚之蒼灣。
攜佳人而往遊,勒霧鬢與風鬟。
命黃頭之千奴,卷震澤而與俱還。
糅以二米之禾,藉以三脊之菅。
忽雲蒸而冰解,旋珠零而涕潸。
翠勺銀罌,紫絡青綸。
隨屬車之鴟夷,款木門之銅鐶。
分帝觴之餘瀝,幸公子之破慳。
我洗盞而起嘗,散腰足之痹頑。
盡三江於一吸,吞魚龍之神奸。
醉夢紛紜,始如髦蠻。
鼓巴山之桂楫,扣林屋之瓊關。
臥松風之瑟縮,揭春溜之淙潺。
追范蠡於渺茫,吊夫差之煢鰥。
屬此觴於西子,洗亡國之愁顏。
驚羅襪之塵飛,失舞袖之弓彎。
覺而賦之,以授公子曰:
「烏乎噫嘻,吾言誇矣,公子其爲我刪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