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
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志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懽心。
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
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
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
登蘭臺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雲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
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
飄風回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
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誾誾。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嘯而長吟。
翡翠脅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
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
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
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
刻木蘭以爲榱兮,飾文杏以爲樑。
羅丰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槺樑。
時彷彿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
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
致錯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臺之央央。
白鶴噭以哀號兮,孤雌跱於枯楊。
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託於空堂。
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
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妙而復揚。
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
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牀。
摶芬若以爲枕兮,席荃蘭而茝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
衆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
觀衆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
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
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
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志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懽心。
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
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
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
登蘭臺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雲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
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
飄風回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
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誾誾。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嘯而長吟。
翡翠脅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
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
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
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
刻木蘭以爲榱兮,飾文杏以爲樑。
羅丰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槺樑。
時彷彿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
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
致錯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臺之央央。
白鶴噭以哀號兮,孤雌跱於枯楊。
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託於空堂。
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
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妙而復揚。
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諐殃。
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牀。
摶芬若以爲枕兮,席荃蘭而茝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
衆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
觀衆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
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
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原夫簫幹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
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
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倚巇迤㠧,誠可悲乎其不安也!彌望儻莽,聯延曠蕩,又足樂乎其敞閒也。
託身軀於後土兮,經萬載而不遷。
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
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
翔風蕭蕭而逕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揚素波而揮連珠兮,聲磕磕而澍淵。
朝露清泠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
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羣嬉,翱翔乎其顛。
秋蜩不食,抱朴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索乎其間。
處幽隱而奧庰兮,密漠泊以猭。
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
幸得諡爲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
可謂惠而不費兮,因天性之自然。
於是般匠施巧,夔妃準法。
帶以象牙,掍其會合。
鎪鏤離灑,絳脣錯雜。
鄰菌繚糾,羅鱗捷獵。
膠致理比,挹抐㩎㩶。
於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體勢,暗於白黑之貌形。
憤伊鬱而酷,愍眸子之喪精。
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
故吻吮值夫宮商兮,和紛離其匹溢。
形旖旎以順吹兮,瞋㖤㗅以紆鬱。
氣旁迕以飛射兮,馳散渙以輟律。
趣從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詭譎。
或渾沌而潺湲兮。
獵若枚折。
或漫衍而駱驛兮,沛焉競溢。
惏慄密率,掩以絕滅。
㘊霵曄踕,跳然復出。
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
啾咇㘉而將吟兮,行鍖銋以和羅。
風鴻洞而不絕兮,優嬈嬈以婆娑。
翩綿連以牢落兮,漂乍棄而爲他。
要復遮其蹊徑兮,與謳謠乎相和。
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汜濫,幷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
其妙聲,則清靜厭㥷,順敘卑迖,若孝子之事父也。
科條譬類,誠應義理,澎濞慷慨,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
故其武聲,則若雷霆輘轟,佚豫以沸㥜。
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
或雜遝以聚斂兮,或拔摋以奮棄。
悲愴恍以惻惐兮,時恬淡以綏肆。
被淋灑其靡靡兮,時橫潰以陽遂。
哀悁悁之可懷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
剛毅強反仁恩兮,嘽唌逸豫戒其失。
鍾期牙曠悵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爲其氣。
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浸淫叔子遠其類。
嚚頑朱均惕復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頓顇。
吹參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貴。
時奏狡弄,則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
愺恅瀾漫,亡耦失疇。
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偉之,故聞其悲聲,則莫不愴然累欷,撆涕抆淚。
其奏歡娛,則莫不憚漫衍凱,阿那腲腇者已。
是以蟋蟀蚸蠖,蚑行喘息。
螻蟻蝘蜒,蠅蠅翊翊。
遷延徙迤,魚瞰雞睨。
垂喙䖤轉,瞪
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
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倚巇迤㠧,誠可悲乎其不安也!彌望儻莽,聯延曠蕩,又足樂乎其敞閒也。
託身軀於後土兮,經萬載而不遷。
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
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
翔風蕭蕭而逕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揚素波而揮連珠兮,聲磕磕而澍淵。
朝露清泠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
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羣嬉,翱翔乎其顛。
秋蜩不食,抱朴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索乎其間。
處幽隱而奧庰兮,密漠泊以猭。
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
幸得諡爲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
可謂惠而不費兮,因天性之自然。
於是般匠施巧,夔妃準法。
帶以象牙,掍其會合。
鎪鏤離灑,絳脣錯雜。
鄰菌繚糾,羅鱗捷獵。
膠致理比,挹抐㩎㩶。
於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體勢,暗於白黑之貌形。
憤伊鬱而酷,愍眸子之喪精。
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
故吻吮值夫宮商兮,和紛離其匹溢。
形旖旎以順吹兮,瞋㖤㗅以紆鬱。
氣旁迕以飛射兮,馳散渙以輟律。
趣從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詭譎。
或渾沌而潺湲兮。
獵若枚折。
或漫衍而駱驛兮,沛焉競溢。
惏慄密率,掩以絕滅。
㘊霵曄踕,跳然復出。
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
啾咇㘉而將吟兮,行鍖銋以和羅。
風鴻洞而不絕兮,優嬈嬈以婆娑。
翩綿連以牢落兮,漂乍棄而爲他。
要復遮其蹊徑兮,與謳謠乎相和。
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汜濫,幷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
其妙聲,則清靜厭㥷,順敘卑迖,若孝子之事父也。
科條譬類,誠應義理,澎濞慷慨,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
故其武聲,則若雷霆輘轟,佚豫以沸㥜。
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
或雜遝以聚斂兮,或拔摋以奮棄。
悲愴恍以惻惐兮,時恬淡以綏肆。
被淋灑其靡靡兮,時橫潰以陽遂。
哀悁悁之可懷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
剛毅強反仁恩兮,嘽唌逸豫戒其失。
鍾期牙曠悵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爲其氣。
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浸淫叔子遠其類。
嚚頑朱均惕復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頓顇。
吹參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貴。
時奏狡弄,則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
愺恅瀾漫,亡耦失疇。
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偉之,故聞其悲聲,則莫不愴然累欷,撆涕抆淚。
其奏歡娛,則莫不憚漫衍凱,阿那腲腇者已。
是以蟋蟀蚸蠖,蚑行喘息。
螻蟻蝘蜒,蠅蠅翊翊。
遷延徙迤,魚瞰雞睨。
垂喙䖤轉,瞪
司馬相如,美麗閒都,遊於梁王,梁王悅之。
鄒陽譖之於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遊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居,室宇遼廓,莫與爲娛。
臣之東鄰,有一女子,雲髮豐豔,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
恆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
登垣而望臣,三年於茲矣,臣棄而不許。」
「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衛,道由桑中。
朝發溱洧,暮宿上宮。
上宮閒館,寂寞雲虛,門閣晝掩,曖若神居。
臣排其戶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帳高張。
有女獨處,婉然在牀。
奇葩逸麗,淑質豔光。
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乎?』遂設旨酒,進鳴琴。
臣遂撫琴,爲幽蘭白雪之曲。
女乃歌曰:『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託身兮長自思。
』玉釵掛臣冠,羅袖拂臣衣。
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慘冽,素雪飄零,閒房寂謐,不聞人聲。
於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
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
皓體呈露,弱骨豐肌。
時來親臣,柔滑如脂。
臣乃脈定於內,心正於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
翻然高舉,與彼長辭。」
鄒陽譖之於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遊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居,室宇遼廓,莫與爲娛。
臣之東鄰,有一女子,雲髮豐豔,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
恆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
登垣而望臣,三年於茲矣,臣棄而不許。」
「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衛,道由桑中。
朝發溱洧,暮宿上宮。
上宮閒館,寂寞雲虛,門閣晝掩,曖若神居。
臣排其戶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帳高張。
有女獨處,婉然在牀。
奇葩逸麗,淑質豔光。
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乎?』遂設旨酒,進鳴琴。
臣遂撫琴,爲幽蘭白雪之曲。
女乃歌曰:『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託身兮長自思。
』玉釵掛臣冠,羅袖拂臣衣。
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慘冽,素雪飄零,閒房寂謐,不聞人聲。
於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
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
皓體呈露,弱骨豐肌。
時來親臣,柔滑如脂。
臣乃脈定於內,心正於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
翻然高舉,與彼長辭。」
系高頊之玄冑兮,氏中葉之炳靈。
颻颽風而蟬蛻兮,雄朔野以颺聲。
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於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謠。
終保己而貽則兮,里上仁之所廬。
懿前烈之純淑兮,窮與達其必濟。
咨孤蒙之眇眇兮,將圮絕而罔階。
豈余身之足殉兮,違世業之可懷。
靖潛處以永思兮,經日月而彌遠。
匪黨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煢煢與神交兮,精誠發於宵寐。
夢登山而迥眺兮,覿幽人之髣。
攬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墜。
吻昕寤而仰思兮,心矇矇猶未察。
黃神邈而靡質兮,儀遺讖以臆對。
曰乘高而遌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葛綿綿於樛木兮,詠南風以爲綏。
蓋惴惴之臨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既訊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盍孟晉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靈訓其虛徐兮,竚盤桓而且俟。
惟天地之無窮兮,鮮生民之晦在。
紛屯邅與蹇連兮,何艱多而智寡。
上聖迕而後拔兮,雖群黎之所禦。
昔衛叔之御昆兮,昆爲寇而喪予。
管彎弧欲斃讎兮,讎作后而成己。
變化故而相詭兮,孰云預其終始!
雍造怨而先賞兮,丁繇惠而被戮。
栗取弔于逌吉兮,王膺慶於所慼。
叛迴穴其若茲兮,北叟頗識其倚伏。
單治裏而外凋兮,張脩襮而內逼。
聿中龢爲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得。
溺招路以從己兮,謂孔氏猶未可。
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隕身乎世禍。
遊聖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
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盜亂爲賴道。
形氣發於根柢兮,柯葉彙而零茂。
恐魍魎之責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羋彊大於南汜。
嬴取威於伯儀兮,姜本支乎三趾。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
東鄰虐而殲仁兮,王合位乎三五。
戎女烈而喪孝兮,伯徂歸於龍虎。
發還師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震鱗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道脩長而世短兮,敻冥默而不周。
胥仍物而鬼諏兮,乃窮宙而達幽。
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龜。
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衛名謚於銘謠。
妣聆呱而劾石兮,許相理而鞫條。
道混成而自然兮,術同原而分流。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
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嬴縮。
三欒同於一體兮,雖移易而不忒。
洞參差其紛錯兮,斯衆兆之所惑。
周賈盪而貢憤兮,齊死生與禍福。
抗爽言以矯情兮,信畏犧而忌鵩。
所貴聖人至論兮,順天性而
颻颽風而蟬蛻兮,雄朔野以颺聲。
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於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謠。
終保己而貽則兮,里上仁之所廬。
懿前烈之純淑兮,窮與達其必濟。
咨孤蒙之眇眇兮,將圮絕而罔階。
豈余身之足殉兮,違世業之可懷。
靖潛處以永思兮,經日月而彌遠。
匪黨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煢煢與神交兮,精誠發於宵寐。
夢登山而迥眺兮,覿幽人之髣。
攬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墜。
吻昕寤而仰思兮,心矇矇猶未察。
黃神邈而靡質兮,儀遺讖以臆對。
曰乘高而遌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葛綿綿於樛木兮,詠南風以爲綏。
蓋惴惴之臨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既訊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盍孟晉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靈訓其虛徐兮,竚盤桓而且俟。
惟天地之無窮兮,鮮生民之晦在。
紛屯邅與蹇連兮,何艱多而智寡。
上聖迕而後拔兮,雖群黎之所禦。
昔衛叔之御昆兮,昆爲寇而喪予。
管彎弧欲斃讎兮,讎作后而成己。
變化故而相詭兮,孰云預其終始!
雍造怨而先賞兮,丁繇惠而被戮。
栗取弔于逌吉兮,王膺慶於所慼。
叛迴穴其若茲兮,北叟頗識其倚伏。
單治裏而外凋兮,張脩襮而內逼。
聿中龢爲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得。
溺招路以從己兮,謂孔氏猶未可。
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隕身乎世禍。
遊聖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
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盜亂爲賴道。
形氣發於根柢兮,柯葉彙而零茂。
恐魍魎之責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羋彊大於南汜。
嬴取威於伯儀兮,姜本支乎三趾。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
東鄰虐而殲仁兮,王合位乎三五。
戎女烈而喪孝兮,伯徂歸於龍虎。
發還師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震鱗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道脩長而世短兮,敻冥默而不周。
胥仍物而鬼諏兮,乃窮宙而達幽。
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龜。
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衛名謚於銘謠。
妣聆呱而劾石兮,許相理而鞫條。
道混成而自然兮,術同原而分流。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
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嬴縮。
三欒同於一體兮,雖移易而不忒。
洞參差其紛錯兮,斯衆兆之所惑。
周賈盪而貢憤兮,齊死生與禍福。
抗爽言以矯情兮,信畏犧而忌鵩。
所貴聖人至論兮,順天性而
粵若稽古帝漢,祖宗濬哲欽明。
殷五代之純熙,紹伊唐之炎精。
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
敷皇極以創業,協神道而大寧。
於是百姓昭明,九族敦序,乃命孝孫,俾侯于魯。
錫介珪以作瑞,宅附庸而開宇。
乃立靈光之秘殿,配紫微而爲輔。
承明堂於少陽,昭列顯於奎之分野。
瞻彼靈光之爲狀也,則嵯峨嶵嵬,峞巍㠥𡸖。
吁!可畏乎其駭人也。
迢嶢倜儻,豐麗博敞,洞轇轕乎其無垠也。
邈希世而特出,羌瑰譎而鴻紛。
屹山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雲。
鬱坱圠以嶒𡵓,崱繒綾而龍鱗。
汩磑磑以璀璨,赫燡燡而爥坤。
狀若積石之鏘鏘,又似乎帝室之威神。
崇墉岡連以嶺屬,朱闕巖巖而雙立。
高門擬于閶闔,方二軌而並入。
於是乎乃歷夫太階,以造其堂。
俯仰顧眄,東西周章。
彤彩之飾,徒何爲乎?澔澔涆涆,流離爛漫。
皓壁皜曜以月照,丹柱歙赩而電烻。
霞駮雲蔚,若陰若陽。
瀖濩燐亂,煒煒煌煌。
隱陰夏以中處,霐寥窲以崢嶸。
鴻爌炾以爣閬,飋蕭條而清泠。
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耳嘈嘈以失聽,目矎矎而喪精。
駢密石與琅玕,齊玉璫與璧英。
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靄靄而晻曖。
旋室㛹娟以窈窕,洞房叫窱而幽邃。
西廂踟躕以閑宴,東序重深而奧祕。
屹鏗瞑以勿罔,屑黶翳以懿濞。
魂悚悚其驚斯,心𤟧𤟧而發悸。
於是詳察其棟宇,觀其結構。
規矩應天,上憲觜陬。
倔佹雲起,嶔崟離摟。
三間四表,八維九隅。
萬楹叢倚,磊砢相扶。
浮柱岧嵽以星懸,漂嶢𡸣而枝拄。
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層櫨磥垝以岌峨,曲枅要紹而環句。
芝栭欑羅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據。
傍夭蟜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
捷獵鱗集,支離分赴。
縱橫駱驛,各有所趣。
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圓淵方井,反植荷蕖。
發秀吐榮,菡萏披敷。
綠房紫菂,窋咤垂珠。
雲楶藻梲,龍桷雕鏤。
飛禽走獸,因木生姿。
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奮舋而軒鬐。
虯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
朱鳥舒翼以峙衡,騰蛇蟉虯而遶榱。
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轉而承楣。
狡兔跧伏於柎側,猿狖攀椽而相追。
玄熊舑舕以齗齗,卻負載而蹲跠。
齊首目以瞪眄,徒眽眽而狋狋。
胡人遙集於上楹,儼雅跽而相對。
仡欺𤟧以鵰𥄴,𪃨顤顟而睽睢,狀若悲愁於危處,憯嚬蹙而含悴。
神仙岳岳於棟間,玉女闚窗而下視。
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髣彿。
圖畫天地,品類群生。
雜物奇怪,山神海靈。
寫載其狀,託之丹青。
千變萬化,事各繆形。
隨色象類,曲得其情。
上紀開闢,遂古之初。
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伏羲鱗身
殷五代之純熙,紹伊唐之炎精。
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
敷皇極以創業,協神道而大寧。
於是百姓昭明,九族敦序,乃命孝孫,俾侯于魯。
錫介珪以作瑞,宅附庸而開宇。
乃立靈光之秘殿,配紫微而爲輔。
承明堂於少陽,昭列顯於奎之分野。
瞻彼靈光之爲狀也,則嵯峨嶵嵬,峞巍㠥𡸖。
吁!可畏乎其駭人也。
迢嶢倜儻,豐麗博敞,洞轇轕乎其無垠也。
邈希世而特出,羌瑰譎而鴻紛。
屹山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雲。
鬱坱圠以嶒𡵓,崱繒綾而龍鱗。
汩磑磑以璀璨,赫燡燡而爥坤。
狀若積石之鏘鏘,又似乎帝室之威神。
崇墉岡連以嶺屬,朱闕巖巖而雙立。
高門擬于閶闔,方二軌而並入。
於是乎乃歷夫太階,以造其堂。
俯仰顧眄,東西周章。
彤彩之飾,徒何爲乎?澔澔涆涆,流離爛漫。
皓壁皜曜以月照,丹柱歙赩而電烻。
霞駮雲蔚,若陰若陽。
瀖濩燐亂,煒煒煌煌。
隱陰夏以中處,霐寥窲以崢嶸。
鴻爌炾以爣閬,飋蕭條而清泠。
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耳嘈嘈以失聽,目矎矎而喪精。
駢密石與琅玕,齊玉璫與璧英。
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靄靄而晻曖。
旋室㛹娟以窈窕,洞房叫窱而幽邃。
西廂踟躕以閑宴,東序重深而奧祕。
屹鏗瞑以勿罔,屑黶翳以懿濞。
魂悚悚其驚斯,心𤟧𤟧而發悸。
於是詳察其棟宇,觀其結構。
規矩應天,上憲觜陬。
倔佹雲起,嶔崟離摟。
三間四表,八維九隅。
萬楹叢倚,磊砢相扶。
浮柱岧嵽以星懸,漂嶢𡸣而枝拄。
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層櫨磥垝以岌峨,曲枅要紹而環句。
芝栭欑羅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據。
傍夭蟜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
捷獵鱗集,支離分赴。
縱橫駱驛,各有所趣。
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圓淵方井,反植荷蕖。
發秀吐榮,菡萏披敷。
綠房紫菂,窋咤垂珠。
雲楶藻梲,龍桷雕鏤。
飛禽走獸,因木生姿。
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奮舋而軒鬐。
虯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
朱鳥舒翼以峙衡,騰蛇蟉虯而遶榱。
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轉而承楣。
狡兔跧伏於柎側,猿狖攀椽而相追。
玄熊舑舕以齗齗,卻負載而蹲跠。
齊首目以瞪眄,徒眽眽而狋狋。
胡人遙集於上楹,儼雅跽而相對。
仡欺𤟧以鵰𥄴,𪃨顤顟而睽睢,狀若悲愁於危處,憯嚬蹙而含悴。
神仙岳岳於棟間,玉女闚窗而下視。
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髣彿。
圖畫天地,品類群生。
雜物奇怪,山神海靈。
寫載其狀,託之丹青。
千變萬化,事各繆形。
隨色象類,曲得其情。
上紀開闢,遂古之初。
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伏羲鱗身
余有行於京洛兮,遘淫雨之經時。
塗迍邅其蹇連兮,潦污滯而爲災。
乘馬蟠而不進兮,心鬱悒而憤思。
聊弘慮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屬詞。
夕宿余於大梁兮,誚無忌之稱神。
哀晉鄙之無辜兮,忿朱亥之篡軍。
歷中牟之舊城兮,憎佛肸之不臣。
問甯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無聞。
經圃田而瞰北境兮,晤衛康之封疆。
迄管邑而增感嘆兮,慍叔氏之啓商。
過漢祖之所隘兮,弔紀信於滎陽。
降虎牢之曲陰兮,路丘墟以盤縈。
勤諸侯之遠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稔濤塗之愎惡兮,陷夫人以大名。
登長阪以凌高兮,陟蔥山之嶢陘;建撫體以立洪高兮,經萬世而不傾。
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異形。
岡岑紆以連屬兮,溪谷夐其杳冥。
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嚴壑以崢嶸。
攢棫樸而雜榛楛兮,被浣濯而羅生。
步亹菼與臺菌兮,緣層崖而結莖。
行遊目以南望兮,覽太室之威靈。
顧大河於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倂。
追劉定之攸儀兮,美伯禹之所營。
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聲。
尋修軌以增舉兮,邈悠悠之未央。
山風汩以飆涌兮,氣懆懆而厲涼。
雲鬱術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漸唐。
僕伕疲而劬瘁兮,我馬虺隤以玄黃。
格莽丘而稅駕兮,陰曀曀而不陽。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瀕隈而增感。
忿子帶之淫逆兮,唁襄王於壇坎。
悲寵嬖之爲梗兮,心惻愴而懷慘。
乘舫州而泝湍流兮,浮清波以橫厲。
想宓妃之靈光兮,神幽隱以潛翳。
實熊耳之泉液兮,總伊瀍與澗瀨。
通渠源於京城兮,引職貢乎荒裔。
操吳榜其萬艘兮,充王府而納最。
濟西溪而容與兮,息鞏都而後逝。
愍簡公之失師兮,疾子朝之爲害。
玄雲黯以凝結兮,集零雨之溱溱。
路阻敗而無軌兮,塗濘溺而難遵。
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師而釋勤。
壯田橫之奉首兮,義二士之俠墳。
佇淹留以候霽兮,感憂心之殷殷。
幷日夜而遙思兮,宵不寐以極晨。
候風雲之體勢兮,天牢湍而無文。
彌信宿而後闋兮,思逶迤以東運。
見陽光之顥顥兮,懷少弭而有欣。
命僕伕其就駕兮,吾將往乎京邑。
皇家赫而天居兮,萬方徂而星集。
貴寵煽以彌熾兮,僉守利而不戢。
前車覆而未遠兮,後乘驅而競及。
窮變巧於臺榭兮,民露處而寢洷。
消嘉穀於禽獸兮,下糠粃而無粒。
弘寬裕於便辟兮,糾忠諫其駸急。
懷伊呂而黜逐兮,道無因而獲人。
唐虞渺其既遠兮,常俗生於積習。
周道鞠爲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觀風化之得失兮,猶紛挐其多遠。
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爲乎此畿?甘衡門以寧神兮,詠都人而思歸。
爰結蹤而回軌兮,復邦族以自綏。
亂曰:
跋涉遐路,艱以阻兮。
終其永懷,窘陰雨兮。
塗迍邅其蹇連兮,潦污滯而爲災。
乘馬蟠而不進兮,心鬱悒而憤思。
聊弘慮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屬詞。
夕宿余於大梁兮,誚無忌之稱神。
哀晉鄙之無辜兮,忿朱亥之篡軍。
歷中牟之舊城兮,憎佛肸之不臣。
問甯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無聞。
經圃田而瞰北境兮,晤衛康之封疆。
迄管邑而增感嘆兮,慍叔氏之啓商。
過漢祖之所隘兮,弔紀信於滎陽。
降虎牢之曲陰兮,路丘墟以盤縈。
勤諸侯之遠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稔濤塗之愎惡兮,陷夫人以大名。
登長阪以凌高兮,陟蔥山之嶢陘;建撫體以立洪高兮,經萬世而不傾。
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異形。
岡岑紆以連屬兮,溪谷夐其杳冥。
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嚴壑以崢嶸。
攢棫樸而雜榛楛兮,被浣濯而羅生。
步亹菼與臺菌兮,緣層崖而結莖。
行遊目以南望兮,覽太室之威靈。
顧大河於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倂。
追劉定之攸儀兮,美伯禹之所營。
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聲。
尋修軌以增舉兮,邈悠悠之未央。
山風汩以飆涌兮,氣懆懆而厲涼。
雲鬱術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漸唐。
僕伕疲而劬瘁兮,我馬虺隤以玄黃。
格莽丘而稅駕兮,陰曀曀而不陽。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瀕隈而增感。
忿子帶之淫逆兮,唁襄王於壇坎。
悲寵嬖之爲梗兮,心惻愴而懷慘。
乘舫州而泝湍流兮,浮清波以橫厲。
想宓妃之靈光兮,神幽隱以潛翳。
實熊耳之泉液兮,總伊瀍與澗瀨。
通渠源於京城兮,引職貢乎荒裔。
操吳榜其萬艘兮,充王府而納最。
濟西溪而容與兮,息鞏都而後逝。
愍簡公之失師兮,疾子朝之爲害。
玄雲黯以凝結兮,集零雨之溱溱。
路阻敗而無軌兮,塗濘溺而難遵。
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師而釋勤。
壯田橫之奉首兮,義二士之俠墳。
佇淹留以候霽兮,感憂心之殷殷。
幷日夜而遙思兮,宵不寐以極晨。
候風雲之體勢兮,天牢湍而無文。
彌信宿而後闋兮,思逶迤以東運。
見陽光之顥顥兮,懷少弭而有欣。
命僕伕其就駕兮,吾將往乎京邑。
皇家赫而天居兮,萬方徂而星集。
貴寵煽以彌熾兮,僉守利而不戢。
前車覆而未遠兮,後乘驅而競及。
窮變巧於臺榭兮,民露處而寢洷。
消嘉穀於禽獸兮,下糠粃而無粒。
弘寬裕於便辟兮,糾忠諫其駸急。
懷伊呂而黜逐兮,道無因而獲人。
唐虞渺其既遠兮,常俗生於積習。
周道鞠爲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觀風化之得失兮,猶紛挐其多遠。
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爲乎此畿?甘衡門以寧神兮,詠都人而思歸。
爰結蹤而回軌兮,復邦族以自綏。
亂曰:
跋涉遐路,艱以阻兮。
終其永懷,窘陰雨兮。
美連娟以修嫭兮,命樔絕而不長。
飾新宮以延貯兮,泯不歸乎故鄉。
慘鬱郁其蕪穢兮,隱處幽而懷傷。
釋輿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陽。
秋氣憯以悽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神煢煢以遙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託沈陰以壙久兮,惜蕃華之未央。
念窮極之不還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風兮,芳雜襲以彌章。
的容與以猗靡兮,縹飄姚虖愈莊。
鷰淫衍而撫楹兮,連流視而娥揚。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明。
歡接狎以離別兮,宵寤夢之芒芒。
忽遷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飛揚。
何靈魄之紛紛兮,哀裴回以躊躇。
勢路日以遠兮,遂荒忽而辭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見。
寖淫敞怳,寂兮無音。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亂曰:
佳俠函光,隕朱榮兮。
嫉妒闟茸,將安程兮。
方時隆盛,年夭傷兮。
弟子增欷,洿沫悵兮。
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
向不虛應,亦云己兮。
嫶妍太息,嘆稚子兮。
懰慄不言,倚所恃兮。
仁者不誓,豈約親兮?
既往不來,申以信兮。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
既下新宮,不復故庭兮。
嗚呼哀哉,想魂靈兮!
飾新宮以延貯兮,泯不歸乎故鄉。
慘鬱郁其蕪穢兮,隱處幽而懷傷。
釋輿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陽。
秋氣憯以悽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神煢煢以遙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託沈陰以壙久兮,惜蕃華之未央。
念窮極之不還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風兮,芳雜襲以彌章。
的容與以猗靡兮,縹飄姚虖愈莊。
鷰淫衍而撫楹兮,連流視而娥揚。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明。
歡接狎以離別兮,宵寤夢之芒芒。
忽遷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飛揚。
何靈魄之紛紛兮,哀裴回以躊躇。
勢路日以遠兮,遂荒忽而辭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見。
寖淫敞怳,寂兮無音。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亂曰:
佳俠函光,隕朱榮兮。
嫉妒闟茸,將安程兮。
方時隆盛,年夭傷兮。
弟子增欷,洿沫悵兮。
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
向不虛應,亦云己兮。
嫶妍太息,嘆稚子兮。
懰慄不言,倚所恃兮。
仁者不誓,豈約親兮?
既往不來,申以信兮。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
既下新宮,不復故庭兮。
嗚呼哀哉,想魂靈兮!
伊五帝之不同禮,三王亦又不同樂。
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駁。
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逾復增其荼毒。
秦漢無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
寧計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
於茲迄今,情僞萬方。
佞謅日熾,剛克消亡。
舐痔結駟,正色徒行。
嫗竬名勢,撫拍豪強。
偃蹇反俗,立致咎殃。
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渾然同惑,孰溫孰涼?邪夫顯進,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興,實執政之匪賢。
女謁掩其視聽兮,近習秉其威權。
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
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絕險而靡緣。
九重既不可啓,又群吠之狺狺。
安危亡於旦夕,肆嗜慾於目前。
奚異涉海之失柂,積薪而待燃?榮納由於閃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於勢族,恩澤不逮於單門。
寧飢寒於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於當今之豐年。
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爲詩曰: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
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
伊優北堂上,抗髒倚門邊。
魯生聞此辭,繫而作歌曰:
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爲芻。
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爾分,勿復空馳驅。
哀哉復哀哉,此是命矣夫!
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駁。
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逾復增其荼毒。
秦漢無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
寧計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
於茲迄今,情僞萬方。
佞謅日熾,剛克消亡。
舐痔結駟,正色徒行。
嫗竬名勢,撫拍豪強。
偃蹇反俗,立致咎殃。
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渾然同惑,孰溫孰涼?邪夫顯進,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興,實執政之匪賢。
女謁掩其視聽兮,近習秉其威權。
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
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絕險而靡緣。
九重既不可啓,又群吠之狺狺。
安危亡於旦夕,肆嗜慾於目前。
奚異涉海之失柂,積薪而待燃?榮納由於閃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於勢族,恩澤不逮於單門。
寧飢寒於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於當今之豐年。
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爲詩曰: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
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
伊優北堂上,抗髒倚門邊。
魯生聞此辭,繫而作歌曰:
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爲芻。
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爾分,勿復空馳驅。
哀哉復哀哉,此是命矣夫!
非有先生仕於吳,進不能稱往古以廣主意,退不能揚君美以顯其功,默然無言者三年矣。
吳王怪而問之,曰:「寡人獲先人之功,寄于衆賢之上,夙興夜寐,未嘗敢怠也。
今先生率然高舉,遠集吳地,將以輔治寡人,誠竊嘉之,體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
今先生進無以輔治,退不揚主譽,竊爲先生不取也。
蓋懷能而不見,是不忠也,見而不行,主不明也。
意者寡人殆不明乎?」非有先生伏而唯唯。
吳王曰:「可以談矣,寡人將竦意而聽焉。」先生曰:「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夫談者有悖於目而佛於耳,謬於心而便於身者,或有說於目、順於耳、快於心而毀於行者,非有明王聖主,孰能聽之矣?」吳王曰:「何爲其然也?『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先生試言,寡人將覽焉。」
先生對曰:「昔關龍逢深諫於桀,而王子比干直言於紂,此二臣者,皆極慮盡忠,閔主澤不下流,而萬民騷動,故直言其失,切諫其邪者,將以爲君之榮,除主之禍也。
今則不然,反以爲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然傷於身,蒙不辜之名,戮及先人,爲天下笑,故曰談何容易!是以輔弼之臣瓦解,而邪諂之人並進,遂及飛廉、惡來革等。
三人皆詐僞,巧言利口,以進其身,陰奉彫琢刻鏤之好,以納其心,務快耳目之欲,以苟容爲度,遂往不戒,身沒被戮,宗廟崩弛,國家爲墟,殺戮賢臣,親近讒夫。
詩不云乎?『讒人罔極,交亂四國』,此之謂也。
故卑身賤體,說色微辭,愉愉喣喣終無益於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爲也。
將儼然作矜莊之色,深言直諫,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損百姓之害,則忤於邪主之心,歷於衰世之法。
故養壽命之士莫肯進也,遂居深山之間,積土爲室,編蓬爲戶,彈琴其中,以詠先王之風,亦可以樂而忘死矣。
是以伯夷叔齊避周,餓于首陽之下,後世稱其仁。
如是,邪主之行固足畏也,故曰談何容易!」
於是吳王戄然易容,捐薦去几,危坐而聽。
先生曰:「接輿避世,箕子被髮佯狂,此二子者,皆避濁世以全其身者也。
使遇明王聖主,得賜清讌之閑,寬和之色,發憤畢誠,圖畫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則五帝三王之道可幾而見也。
故伊尹蒙恥辱、負鼎俎、和五味以干湯,太公釣於渭之陽以見文王。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計無不從,誠得其君也。
深念遠慮,引義以正其身,推恩以廣其下,本仁祖誼,褒有德,祿賢能,誅惡亂,摠遠方,壹統類,美風俗,此帝王所由昌也。
上不變天性,下不奪人倫,則天地和洽,遠方懷之,故號聖
吳王怪而問之,曰:「寡人獲先人之功,寄于衆賢之上,夙興夜寐,未嘗敢怠也。
今先生率然高舉,遠集吳地,將以輔治寡人,誠竊嘉之,體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曼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
今先生進無以輔治,退不揚主譽,竊爲先生不取也。
蓋懷能而不見,是不忠也,見而不行,主不明也。
意者寡人殆不明乎?」非有先生伏而唯唯。
吳王曰:「可以談矣,寡人將竦意而聽焉。」先生曰:「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夫談者有悖於目而佛於耳,謬於心而便於身者,或有說於目、順於耳、快於心而毀於行者,非有明王聖主,孰能聽之矣?」吳王曰:「何爲其然也?『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先生試言,寡人將覽焉。」
先生對曰:「昔關龍逢深諫於桀,而王子比干直言於紂,此二臣者,皆極慮盡忠,閔主澤不下流,而萬民騷動,故直言其失,切諫其邪者,將以爲君之榮,除主之禍也。
今則不然,反以爲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然傷於身,蒙不辜之名,戮及先人,爲天下笑,故曰談何容易!是以輔弼之臣瓦解,而邪諂之人並進,遂及飛廉、惡來革等。
三人皆詐僞,巧言利口,以進其身,陰奉彫琢刻鏤之好,以納其心,務快耳目之欲,以苟容爲度,遂往不戒,身沒被戮,宗廟崩弛,國家爲墟,殺戮賢臣,親近讒夫。
詩不云乎?『讒人罔極,交亂四國』,此之謂也。
故卑身賤體,說色微辭,愉愉喣喣終無益於主上之治,即志士仁人不忍爲也。
將儼然作矜莊之色,深言直諫,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損百姓之害,則忤於邪主之心,歷於衰世之法。
故養壽命之士莫肯進也,遂居深山之間,積土爲室,編蓬爲戶,彈琴其中,以詠先王之風,亦可以樂而忘死矣。
是以伯夷叔齊避周,餓于首陽之下,後世稱其仁。
如是,邪主之行固足畏也,故曰談何容易!」
於是吳王戄然易容,捐薦去几,危坐而聽。
先生曰:「接輿避世,箕子被髮佯狂,此二子者,皆避濁世以全其身者也。
使遇明王聖主,得賜清讌之閑,寬和之色,發憤畢誠,圖畫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則五帝三王之道可幾而見也。
故伊尹蒙恥辱、負鼎俎、和五味以干湯,太公釣於渭之陽以見文王。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計無不從,誠得其君也。
深念遠慮,引義以正其身,推恩以廣其下,本仁祖誼,褒有德,祿賢能,誅惡亂,摠遠方,壹統類,美風俗,此帝王所由昌也。
上不變天性,下不奪人倫,則天地和洽,遠方懷之,故號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