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
〔漢〕 32 - 92 年
東漢扶風安陵人,字孟堅。班彪子。博學能文,續父所著《史記後傳》未竟之業,被誣私修國史,下獄。弟班超上書力辯,乃獲釋。明帝重其學,除蘭臺令史,遷爲郎,典校祕書,奉詔續成其父書。潛心二十餘年,至章帝建初中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和帝永元元年,隨竇憲徵匈奴,爲中護軍。憲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幽通賦》、《典引》等。後人輯有《班蘭臺集》。
系高頊之玄冑兮,氏中葉之炳靈
颻颽風而蟬蛻兮,雄朔野以颺聲
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於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謠
終保己而貽則兮,里上仁之所廬
懿前烈之純淑兮,窮與達其必濟
咨孤蒙之眇眇兮,將圮絕而罔階
豈余身之足殉兮,違世業之可懷
靖潛處以永思兮,經日月而彌遠
匪黨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煢煢與神交兮,精誠發於宵寐
夢登山而迥眺兮,覿幽人之髣
攬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墜
吻昕寤而仰思兮,心矇矇猶未察
黃神邈而靡質兮,儀遺讖以臆對
曰乘高而遌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葛綿綿於樛木兮,詠南風以爲綏
蓋惴惴之臨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既訊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盍孟晉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靈訓其虛徐兮,竚盤桓而且俟
惟天地之無窮兮,鮮生民之晦在
紛屯邅與蹇連兮,何艱多而智寡
上聖迕而後拔兮,雖群黎之所禦
昔衛叔之御昆兮,昆爲寇而喪予
管彎弧欲斃讎兮,讎作后而成己
變化故而相詭兮,孰云預其終始!
雍造怨而先賞兮,丁繇惠而被戮
栗取弔于逌吉兮,王膺慶於所慼
叛迴穴其若茲兮,北叟頗識其倚伏
單治裏而外凋兮,張脩襮而內逼
聿中龢爲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得
溺招路以從己兮,謂孔氏猶未可
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隕身乎世禍
遊聖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
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盜亂爲賴道
形氣發於根柢兮,柯葉彙而零茂
恐魍魎之責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羋彊大於南汜
嬴取威於伯儀兮,姜本支乎三趾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
東鄰虐而殲仁兮,王合位乎三五
戎女烈而喪孝兮,伯徂歸於龍虎
發還師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震鱗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道脩長而世短兮,敻冥默而不周
胥仍物而鬼諏兮,乃窮宙而達幽
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龜
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衛名謚於銘謠
妣聆呱而劾石兮,許相理而鞫條
道混成而自然兮,術同原而分流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
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嬴縮
三欒同於一體兮,雖移易而不忒
洞參差其紛錯兮,斯衆兆之所惑
周賈盪而貢憤兮,齊死生與禍福
抗爽言以矯情兮,信畏犧而忌鵩
所貴聖人至論兮,順天性而斷誼
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惡而不避
守孔約而不貳兮,乃輶德而無累
三仁殊於一致兮,夷惠舛而齊聲
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繭以存荊
紀焚躬以衛上兮,皓頤志而弗傾
侯草木之區別兮,苟能實其必榮
要沒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
觀天網之紘覆兮,實棐諶而相訓
謨先聖之大猷兮,亦鄰德而助信
虞韶美而儀鳳兮,孔忘味於千載
素文信而厎麟兮,漢賓祚于異代
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氣而入微
養流睇而猿號兮,李虎發而石開
非精誠其焉通兮,苟無實其孰信?
操末技猶必然兮,矧耽躬於道真
登孔昊而上下兮,緯群龍之所經
朝貞觀而夕化兮,猶諠己而遺形
若胤彭而偕老兮,訴來哲而通情
亂曰:
天造草昧,立性命兮
復心弘道,惟聖賢兮
渾元運物,流不處兮
保身遺名,民之表兮
舍生取誼,以道用兮
憂傷夭物,忝莫痛兮
皓爾太素,曷渝色兮
尚越其幾,淪神域兮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聖皇,登翼王室,納于大麓,惟清緝熙
乃與執金吾耿秉,述職巡禦,治兵于朔方
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于,東胡烏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長之群,驍騎十萬
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雷輜蔽路,萬有三千餘乘
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絳天
遂凌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絕大漠,斬溫禺以釁鼓,血屍逐以染鍔
然後四校橫徂,星流彗掃,蕭條萬里,野無遺寇
於是域滅區殫,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
遂踰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
將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
茲可謂一勞而久逸
暫費而永寧也
乃遂封山刊石,昭銘盛德
其辭曰:
鑠王師兮征荒裔,
勦凶虐兮截海外,
敻其邈兮亙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載兮振萬世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
年四歲立爲膠東王
七歲爲皇太子,母爲皇后
十六歲,後三年正月,景帝崩
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竇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分、勝皆爲列侯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丞相綰奏:“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
”奏可
春二月,赦天下
賜民爵一級
年八十復二算,九十復甲卒
行三銖錢
夏四月己已,詔曰:“古之立孝,鄉里以齒,朝廷以爵,扶世導民,莫善於德
然即於鄉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
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外迫公事,內乏資財,是以孝心闕焉,朕甚哀之
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爲復子若孫,令得身帥妻妾遂其供養之事

五月,詔曰:“河海潤千里
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爲歲事,曲加禮

赦吳、楚七國帑輸在官者
秋七月,詔曰:“衛士轉置送迎二萬人,其省萬人
罷苑馬,以賜貧民

議立明堂
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
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趙綰坐請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獄,自殺
丞相嬰、太尉分免
春二月丙戌朔,日有蝕之
夏四月戊申,有如日夜出
初置茂陵邑
三年春,河水溢於平原,大飢,人相食
賜徙茂陵者戶錢二十萬,田二頃
初作便門橋
秋七月,有星孛於西北
濟川王明坐殺太傅、中傅廢遷防陵
閩越圍東甌,東甌告急
遣中大夫嚴助持節發會稽兵,浮海救之
未至,閩越走,兵還
九月丙子晦,日有蝕之
四年夏,有風赤如血
六月,旱
秋九月,有星孛於東北
五年春,罷三銖錢,行半兩錢
置《五經》博士
夏四月,平原君薨
五月,大蝗
秋八月,廣川王越、清河王乘皆薨
六年春二月乙未,遼東高廟災
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
上素服五日
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
秋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
閩越王郢攻南越
遣大行王恢將兵出豫章、大司農韓安國出會稽擊之,未至,越人殺郢降,兵還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衛尉李廣爲驍騎將軍屯雲中,中尉程不識爲車騎將軍屯雁門,六月罷
夏四月,赦天下,賜民長子爵一級
復七國宗室前絕屬者
五月,詔賢良曰:“朕聞昔在唐、虞,畫像而民不犯,日月所燭,莫不率俾
周之成、康,刑錯不用,德及鳥獸,教通四海,海外肅慎,北發渠搜,氐羌徠服;星辰不孛,日月不蝕,山陵不崩,川穀不塞;麟、鳳在郊藪,河、洛出圖書
嗚乎,何施而臻此與!今朕獲奉宗廟,夙興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淵水,未知所濟
猗與偉與!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業休德,上參堯、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遠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鹹以書對,著之於篇,朕親覽焉
”於是董仲舒、公孫弘等出焉
秋七月癸未,日有蝕之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詔問公卿曰:“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曼,侵盜亡已
邊境被害,朕甚閔之
今欲舉兵攻之,何如?”大行王恢建議宜擊
夏六月,御史大夫韓安國爲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爲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爲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爲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爲材官將軍,將三十萬衆屯馬邑谷中,誘致單于,欲襲擊之
單于入塞,覺之,走出
六月,軍罷
將軍王恢坐首謀不進,下獄死
秋九月,令民大酺五日
三年春,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入勃海
夏五月,封高祖功臣五人後爲列侯
河水決濮陽,泛郡十六
發卒十萬救決河
起龍淵宮
四年冬,魏其侯竇嬰有罪,棄市
春三月乙卯,丞相分薨
夏四月,隕霜殺草
五月,地震
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河間王德薨
夏,發巴、蜀治南夷道
又發卒萬人治雁門阻險
秋七月,大風拔木
乙巳,皇后陳氏廢
捕爲巫蠱者,皆梟首
八月,螟
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
六年冬,初算商車
春,穿漕渠通渭
匈奴入上谷,殺略吏民
遣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
青至龍城,獲首虜七百級
廣、敖失師而還
詔曰:“夷狄無義,所從來久
間者匈奴數寇邊境,故遣將撫師
古者治兵振旅,因遭虜之方入,將吏新會,上下未輯
代郡將軍敖、雁門將軍廣所任不肖,校尉又背義妄行,棄軍而北,少吏犯禁
用兵之法:不勤不教,將率之過也;教令宣明,不能盡力,士卒之罪也
將軍已下廷尉,使理正之,而又加法於士卒,二者並行,非仁聖之心
朕閔衆庶陷害,欲刷恥改行,復奉正義,厥路亡由
其赦雁門、代郡軍士不循法者

夏,大旱,蝗
六月,行幸雍
秋,匈奴盜邊
遣將軍韓安國屯漁陽
元朔元年冬十一月,詔曰:“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也
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
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於斯路
故旅耆老,復孝敬,選豪俊,講文學,稽參政事,祈進民心,深詔執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聖緒
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
今或至闔郡而不薦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積行之君子雍於上聞也
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哉?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古之道也
其與中二千石、禮官、博士議不舉者罪
”有司奏議曰:“古者,諸候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不貢士,壹則黜爵,再則黜地,三而黜,爵、地畢矣
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此所以勸善黜惡也
今詔書昭先帝聖緒,令二千石舉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風易俗也
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
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
”奏可
十二月,江都王非薨
春三月甲子,立皇后衛兵
詔曰:“朕聞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
《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
《詩》雲‘九變復貫,知言之選’
朕嘉唐、虞而樂殷、周,據舊以鑑新
其赦天下,與民更始
諸逋貸及辭訟在孝景後三年以前,皆勿聽治

秋,匈奴入遼西,殺太守;入漁陽、雁門,敗都尉,殺略三千餘人
遣將軍衛青出雁門,將軍李息出代,獲首虜數千級
東夷薉君南閭等口二十八萬人降,爲蒼海郡
魯王餘、長沙王發皆薨
二年冬,賜淮南王、菑川王几杖,毋朝
春正月,詔曰:“樑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
”於是籓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餘人
遣將軍衛青、李息出雲中,至高闕,遂西至符離,獲首虜數千級
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三月乙亥晦,日有蝕之
夏,募民徙朔方十萬口
又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於茂陵
秋,燕王定國有罪,自殺
三年春,罷蒼海郡
三月,詔曰:“夫刑罰所以防奸也,內長文所以見愛也
以百姓之未洽於教化,朕嘉與士大夫日新厥業,祗而不解
其赦天下

夏,匈奴入代,殺太守;入雁門,殺略千餘人
六月庚午,皇太后崩
秋,罷西南夷,城朔方城
令民大酺五日
四年冬,行幸甘泉
夏,匈奴入代、定襄、上郡,殺略數千人
五年春,大旱
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十餘萬人出朔方、高闕,獲首虜萬五千級
夏六月,詔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
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鹹薦諸朝
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舉禮,以爲天下先
太常其議予博士弟子,崇鄉黨之化,以厲賢材焉
”丞相弘請爲博士置弟子員,學者益廣
秋,匈奴入代,殺都尉
六年春二月,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十餘萬騎出定襄,斬首三千餘級
還,休士馬於定襄、雲中、雁門
赦天下
夏四月,衛青復將六將軍絕幕,大克獲
前將軍趙信軍敗,降匈奴
右將軍蘇建亡軍,獨自脫還,贖爲庶人
六月,詔曰:“朕聞五帝不相復禮,三代不同法,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
蓋孔子對定公以徠遠,哀公以論臣,景公以節用,非期不同,所急異務也
今中國一統而北邊未安,朕甚悼之
日者大將軍巡朔方,徵匈奴,斬首虜萬八千級,諸禁錮及有過者,鹹蒙厚賞,得免、減罪
今大將軍仍復克獲,斬首虜萬九千級,受爵賞而欲移賣者,無所流貤
其議爲令
”有司奏請置武功賞官,以寵戰士
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獲白麟,作《白麟之歌》
十一月,淮南王安、衡山王賜謀反,誅
黨與死者數萬人
十二月,大雨雪,民凍死
夏四月,赦天下
丁卯,立皇太子
賜中二千石爵右庶長,民爲父後者一級
詔曰:“朕聞咎繇對禹,曰在知人,知人則哲,惟帝難之
蓋君者,心也,民猶支體,支體傷則心怛
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學,流貨賂,兩國接壤,怵於邪說,而造篡弒,此朕之不德
《詩》雲:‘憂心慘慘,念國之爲虐
’已赦天下,滌除與之更始
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於衣食,甚憐愍焉
其遣謁者巡行天下,存問致賜
曰:‘皇帝使謁者賜縣三老、孝者帛,人五匹;鄉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鰥、寡、孤、獨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
有冤失職,使者以聞
縣、鄉即賜,毋贅聚
’”
五月乙巳晦,日有蝕之
匈奴入上谷,殺數百人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三月戊寅,丞相弘薨
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至皋蘭,斬首八千餘級
夏,馬生餘吾水中
南越獻馴象、能言鳥
將軍去病、公孫敖出北地二千餘里,過居延,斬首虜三萬餘級
匈奴入雁門,殺略數百人
遣衛尉張騫、郎中令李廣皆出右北平
廣殺匈奴三千餘人,盡亡其軍四千人,獨身脫還,及公孫敖、張騫皆後期,當斬,贖爲庶人
江都王建有罪,自殺
膠東王寄薨
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衆合四萬餘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
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
三年春,有星孛於東方
夏五月,赦天下
立膠東康王少子慶爲六安王
封故相哈蕭何曾孫慶爲列侯
秋,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殺略千餘人
遣謁者勸有水災郡種宿麥
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名聞
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半
發謫吏穿昆明池
四年冬,有司言關東貧民徙隴西、北地、西河、上郡、會稽凡七十二萬五千口,縣官衣食振業,用度不足,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
初算緡錢
春,有星孛於東北
夏,有長星出於西北
大將軍衛青將四將軍出定襄,將軍去病出代,各將五萬騎
步兵踵軍後數十萬人
青至幕北圍單于,斬首萬九千級,至闐顏山乃還
去病與左賢王戰,斬獲首虜七萬餘級,封狼居胥山乃還
兩軍士死者數萬人
前將軍廣、後將軍食其皆後期
廣自殺,食其贖死
五年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有罪,自殺
天下馬少,平牡馬,匹二十萬
罷半兩錢,行五銖錢
徙天下奸猾吏民於邊
六年冬十月,賜丞相以下至吏二千石金,千石以下至乘從者帛,蠻夷錦各有差
雨水亡冰
夏四月乙巳,廟立皇子閎爲齊王,旦爲燕王,胥爲廣陵王
初作誥
六月,詔曰:“日者有司以幣輕多奸,農傷而未衆,又禁兼併之塗,故改幣以約之
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廢期有月,而山澤之民未諭
夫仁行而從善,義立則俗易,意奉憲者所以導之未明與?將百姓所安殊路,而撟虔吏因乘勢以侵蒸庶邪?何紛然其擾也!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問鰥、寡、廢、疾,無以自振業者貸與之
諭三老、孝弟以爲民師,舉獨行之君子,徵詣行在所
朕嘉賢者,樂知其人
廣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
詳問隱處亡位及冤失職、奸猾爲害、野荒治苛者,舉奏
郡國有所以爲便者,上丞相、御史以聞

秋九月,大司馬驃騎將軍去病薨
元鼎元年夏五月,赦天下,大酺五日
得鼎汾水上
濟東王彭離有罪,廢徙上庸
二年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張湯有罪,自殺
十二月,丞相青翟下獄死
春,起柏梁臺
三月,大雨雪
夏,大水,關東餓死者以千數
秋九月,詔曰:“仁不異遠,義不辭難,今京師雖未爲豐年,山林、池澤之饒與民共之
今水潦移於江南,迫隆冬至,朕懼其飢寒不活
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諭告所抵,無令重困
吏民有振救饑民免其厄者,具舉以聞

三年冬,徙函谷關於新安
以故關爲弘農具
十一月,令民告緡者以其半與之
正月戊子,陽陵園火
夏四月,雨雹,關東郡國十餘飢,人相食
常山王舜薨
子嗣立,有罪,廢徙房陵
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行自夏陽,東幸汾陰
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
禮畢,行幸滎陽
還至洛陽,詔曰:“祭地翼州,瞻望河、洛,巡省豫州,觀於周室,邈而無祀
詢問耆老,乃得孽子嘉
其封嘉爲周子南君,以奉周祀

春二月,中山王勝薨
夏,封方士欒大爲樂通侯,位上將軍
六月,得寶鼎后土祠旁
秋,馬生渥窪水中
作《寶鼎》、《天馬》之歌
立常山憲王子商爲灑水王
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遂逾隴,登空同,西臨祖厲河而還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
立泰畤於甘泉
天子親郊見,朝日夕月
詔曰:“朕以眇身託於王侯之上,德未能綏民,民或飢寒,故巡祭后土以祈豐年
冀州隹壤乃顯文鼎,獲薦於廟
渥窪水出馬,朕其御焉
戰戰兢兢,懼不克任,思昭天地,內惟自新
《詩》雲:‘四牡翼翼,以徵不服
’親省邊垂,用事所極
望見秦一,修天文禪
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明
《易》曰:‘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朕甚念年歲未鹹登,飭躬齋戒,丁酉,拜況於郊

夏四月,南越王相呂嘉反,殺漢使者及其王、王太后
赦天下
丁丑晦,日有蝕之
秋,蛙、蝦蟆鬥
遣伏波將軍路博德出桂陽,下湟水;樓船將軍楊僕出豫章,下湞水;歸義越侯嚴爲戈船將軍,出零陵,下離水;甲爲下瀨將軍,下蒼梧
皆將罪人,江、淮以南樓船十萬人,越馳義侯遺別將巴、蜀罪人,發夜郎兵,下牂柯江,鹹會番禺
九月,列侯坐獻黃金酎祭宗廟不如法奪爵者百六人,丞相趙周下獄死
樂通侯欒大坐誣罔要斬
西羌衆十萬人反,與匈奴通使,攻故安,圍枹
匈奴入五原,殺太守
六年冬十月,發隴西、天水、安定騎士及中尉、河南、河內卒十萬人,遣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爲徵西羌,平之
行東,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以爲聞喜縣
春,至汲新中鄉,得呂嘉首,以爲獲嘉縣
馳義侯遺兵未及下,上便令徵西南夷,平之
遂定越地,以爲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止、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
定西南夷,以爲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郡
秋,東越王餘善反,攻殺漢將、吏
遣橫海將軍韓說、中尉王溫舒出會稽,樓船將軍楊僕出豫章擊之
又遣浮沮將軍公孫賀出九原,匈河將軍趙破奴出令居,皆二千餘里,不見虜而還
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張掖、敦煌郡,徙民以實之
元封元年冬十月,詔曰:“南越、東甌鹹伏其辜,西蠻、北夷頗未輯睦
朕將巡邊垂,擇兵振旅,躬秉武節,置十二部將軍,親帥師焉
”行自雲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臺,至朔方,臨北河
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餘里,威震匈奴
遣使者告單于曰:“南越王頭已縣於漢北闕矣
單于能戰,天子自將待邊;不能,亟來臣服
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匈奴讋焉
還,祠黃帝於橋山,乃歸甘泉
東越殺王餘善降
詔曰:“東越險阻反覆,爲後世患,遷其民於江、淮間
”遂虛其地
春正,行幸緱氏
詔曰:“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獲交麃,見夏後啓母石
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鹹聞呼萬歲者三
登禮罔不答
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無伐其草木
以山下戶三百爲之奉邑,名曰崇高,獨給祠,復亡所與
”行,遂東巡海上
夏四月癸卯,上還,登封泰山,降坐明堂
詔曰:“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於禮樂,故用事八神,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屑然如有聞
震於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於樑父,然後升礻亶肅然
自新,嘉與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爲元封元年
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歷城、樑父,民田租逋賦、貸,已除
加年七十以上孤、寡帛,人二匹
四縣無出今年算
賜天下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
自遼西曆北邊九原,歸於甘泉
秋,有星孛於東井,又孛於三臺
齊王閎薨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幸緱氏,遂至東萊
夏四月,還祠泰山
至瓠子,臨決河,命從臣將軍以下皆負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
赦所過徙,賜孤、獨、高年米,人四石
還,作甘泉通天台、長安飛廉館
朝鮮王攻殺遼東都尉,乃募天下死罪擊朝鮮
六月,詔曰:“甘泉宮內中產芝,九莖連葉
上帝博臨,不異下房,賜朕弘休
其赦天下,賜雲陽都百戶牛、酒
”作《芝房之歌》
秋,作明堂於泰山下
遣樓船將軍楊僕、左將軍荀彘將應募罪人擊朝鮮
又遣將軍郭昌、中郎將衛廣發巴、蜀兵平西南夷未服者,以爲益州郡
三年在,作角抵戲,三百里內皆觀
夏,朝鮮斬其王右渠降,以其地爲樂浪、臨屯、玄菟、真番郡
樓船將軍楊僕坐失亡多免爲庶民,左將軍荀彘坐爭功棄市
秋七月,膠西王端薨
武都氐人反,分徙酒泉郡
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歷獨鹿,鳴澤,自代而還,幸河東
春三月,祠后土
詔曰:“朕躬祭后土地祇,見光集於靈壇,一夜三燭
幸中都宮,殿上見光
其赦汾陰、夏陽、中都死罪以下,賜三縣及楊氏皆無出今年租賦

夏,大旱,民多曷死
秋,以匈奴弱,可遂臣服,乃遣使說之
單于使來,死京師
匈奴寇邊,遣拔胡將軍郭昌屯朔方
五年冬,行南巡狩,至於盛唐,望祀虞舜於九嶷
登灊天柱山,自尋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
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遂北至琅邪,並海,所過,禮祠其名山大川
春三月,還至泰山,增封
甲子,祠高祖於明堂,以配上帝,因朝諸侯王、列侯,受郡國計
夏四月,詔曰:“朕巡荊、揚、輯江、淮物,會大海氣,以合泰山
上天見象,增修封禪
其赦天下
所幸縣毋出今年租賦,賜鰥、寡、孤、獨帛,貧窮者粟
”還幸甘泉,郊泰畤
大司馬大將軍青薨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名臣文武欲盡,詔曰:“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
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爲將、相及使絕國者

六年冬,行幸回中
春,作首山宮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詔曰:“朕禮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爲黃金
祭后土,神光三燭
其赦汾陰殊死以下,賜天下貧民布、帛,人一匹

益州、昆明反,赦京師亡命令從軍,遣拔胡將軍郭昌將以擊之
夏,京師民觀角抵於上林平樂館
秋,大旱,蝗
太初元年冬十月,行幸泰山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上帝於明堂
乙酉,柏梁臺災
十二月,礻亶高裏,祠后土
東臨勃海,望祠蓬萊
春,還,受計於甘泉
二月,起建章宮
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爲歲首
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
遣因杅將軍公孫敖築塞外受降城
秋八月,行幸安定
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
蝗從東方飛至敦煌
二年春正月戊申,丞相慶薨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令天下大酺五日,膢五日,祠門戶,比臘
夏四月,詔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應
其赦汾陰、安邑殊死以下

五月,籍吏民馬補車騎馬
秋,蝗
遣浚稽將軍趙破奴二萬騎出朔方擊匈奴,不還
冬十二月,御史大夫寬卒
三年春正月,行東巡海上
夏四月,還,修封泰山,礻亶石閭
遣光祿勳徐自爲築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盧朐,遊擊將軍韓說將兵屯之
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
秋,匈奴人定襄、雲中,殺略數千人,行壞光祿諸亭、障;又入張掖、酒泉,殺都尉
四年春,貳師將軍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
作《西極天馬之歌》
秋,起明光宮
冬,行幸回中
徙弘農都尉治武關,稅出入者以給關吏、卒食
天漢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匈奴歸漢使者,使使來獻
夏五月,赦天下
秋,閉城門大搜
發謫戍屯五原
二年春,行幸東海
還幸回中
夏五月,貳師將軍三萬騎出酒泉,與右賢王戰於天山,斬首虜萬餘級
又遣因杅將軍出西河,騎都尉李陵將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與單于戰,斬首虜萬餘級
陵兵敗,降匈奴
秋,止禁巫祠道中者
大搜
渠黎六國使使來獻
泰山、琅邪羣盜徐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
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
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誅
冬十一月,詔關都尉曰:“今豪傑多遠交,依東方羣盜
其謹察出入者

三年春二月,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殺
初榷酒酤
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計
還幸北地,祠常山,瘞玄玉
夏四月,赦天下
行所過毋出田租
秋,匈奴入雁門,太守坐畏忄耎棄市
四年春正月,朝諸侯王於甘泉宮
發天下七科謫及勇敢士,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六萬騎、步兵七萬人出朔方,因杅將軍公孫敖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雁門,遊擊將軍韓說步兵三萬人出五原,強弩都尉路博德步兵萬餘人與貳師會
廣利與單于戰餘吾水上連日,敖與左賢王戰不利,皆引還
夏四月,立皇子髆爲昌邑王
秋九月,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
太始元年春正月,因杅將軍敖有罪,要斬
徙郡、國吏民豪桀於茂陵、雲陵
夏六月,赦天下
二年春正月,行幸回中
三月,詔曰:“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窪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
今更黃金爲麟褭蹄以協瑞焉
”因以班賜諸侯王
秋,旱
九月,募死罪人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
御史大夫杜周卒
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宮,饗外國客
二月,令天下大酺五日
行幸東海,獲赤雁,作《朱雁之歌》
幸琅邪,禮日成山
登之罘,浮大海
山稱萬歲
冬,賜行所過戶五千錢,鰥、寡、孤、獨帛,人一匹
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
壬午,祀高祖於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計
癸未,祀孝景皇帝於明堂
甲申,修封
丙戌,礻亶石閭
夏四月,幸不其,祠神人於交門宮,若有鄉坐拜者
作《交門之歌》
夏五月,還幸建章宮,大置酒,赦天下
秋七月,趙有蛇從郭外入邑,與邑中蛇羣鬥孝文廟下,邑中蛇死
冬十月甲寅晦,日有蝕之
十二月,行幸雍,祠五畤,西至安定、北地
徵和元年春正月,還,行幸建章宮
三月,趙王彭祖薨
冬十一月,發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城門索,十一日乃解
巫蠱起
二年春正月,丞相賀下獄死
夏四月,大風發屋、折木
閏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皆坐巫蠱死
夏,行幸甘泉
秋七月,按道侯韓說、使者江充等掘蠱太子宮
壬午,太子與皇后謀斬充,以節發兵與丞相劉屈大戰長安,死者數萬人
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殺
初置城門屯兵
更節加黃旄
御史大夫暴勝之、司直田仁坐失縱,勝之自殺,仁要斬
八月辛亥,太子自殺於湖
癸亥,地震
九月,立趙敬肅王子偃爲平幹王
匈奴入上谷、五原,殺略吏民
三年春正月,行幸雍,至安定、北地
匈奴入五原、酒泉,殺兩都尉
三月,遣貳師將軍廣利將七萬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二萬人出西河,重合侯馬通四萬騎出酒泉
成至浚稽山與虜戰,多斬首
通至天山,虜引去,因降車師
皆引兵還
廣利敗,降匈奴
夏五月,赦天下
六月,丞相屈下獄要斬,妻梟首
秋,蝗
九月,反者公孫勇、胡倩發覺,皆伏辜
四年春正月,行幸東萊,臨大海
二月丁酉,隕石於雍,二,聲聞四百里
三月,上耕於巨定
還幸泰山,修封
庚寅,祀於明堂
癸巳,礻亶石閭
夏六月,還幸甘泉
秋八月辛酉晦,日有蝕之
後元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遂幸安定
昌邑王髆薨
二月,詔曰:“朕郊見上帝,巡於北邊,見羣鶴留止,以不羅罔,靡所獲獻
薦於泰畤,光景並見
其赦天下

夏六月,御史大夫商丘成有罪,自殺
侍中僕射莽河羅與弟重合侯通謀反,侍中駙馬都尉金日磾、奉車都尉霍光、騎都尉上官桀討之
秋七月,地震,往往涌泉出
二月春正月,朝諸侯王於甘泉宮,賜宗室
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宮
乙丑,立皇子弗陵爲皇太子
丁卯,帝崩於五柞宮,入殯於未央宮前殿
三月甲申,葬茂陵
贊曰: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
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遂畤諮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
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礻亶,禮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焉可述
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靑靑之竹形兆直,妙華長稈紛實翼
杳筱叢生於水澤,疾風時紛紛蕭颯
削爲扇翣成器美,託御君王供時有
度量異好有圓方,來風辟暑致淸凉
安體定神達消息,百王傳之賴功力,壽考康寧累萬億
孝宣皇帝,武帝曾孫,戾太子孫也
太子納史良娣,生史皇孫
皇孫納王夫人,生宣帝,號曰皇曾孫
生數月,遭巫蠱事,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皆遇害
語在《太子傳》
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系郡邸獄
而邴吉爲廷尉監,治巫蠱於郡邸,憐曾孫之亡辜,使女徒復作淮陽趙徵卿、渭城胡組更乳養,私給衣食,視遇甚有恩
巫蠱事連歲不決
至後元二年,武帝疾,往來長楊、五柞宮,望氣者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上遣使者分條中都官獄系者,輕、重皆殺之
內謁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獄,吉拒閉,使者不得入,曾孫賴吉得全
因遭大赦,吉乃載曾孫送祖母史良娣家
語在吉及外戚《傳》
後有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
時掖庭令張賀嘗事戾太子,思顧舊恩,哀曾孫,奉養甚謹,以私錢供給教書
既壯,爲取暴室嗇夫許廣漢女
曾孫因依倚廣漢兄弟及祖母家史氏
受《詩》於東海澓中翁,高材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
數上下諸陵,周遍三輔,常困於蓮勺滷中
尤樂杜、鄠之間,率常在下杜
時會朝請,舍長安尚冠裏,身足下有毛,臥居數有光耀
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讎,亦以是自怪
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毋嗣
大將軍霍光請皇后徵昌邑王
六月丙寅,王受皇帝璽、綬,尊皇后曰皇太后
癸已,光奏王賀淫亂,請廢
語在賀及光《傳》
秋七月,光奏議曰:“禮,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大宗毋嗣,擇支子孫賢者爲嗣
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操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萬姓
”奏可
遣宗正德至曾孫尚冠里舍,洗沐,賜御府衣
太僕以軨獵車奉迎曾孫,就齊宗正府
庚申,入未央宮,見皇太后,封爲陽武侯
已而羣臣奉上璽、綬,即皇帝位,謁高廟
八月已巳,丞相敞薨
九月,大赦天下
十一月壬子,立皇后許氏
賜諸侯王以下金錢,至吏、民鰥、寡、孤、獨各有差
皇太后歸長樂宮
長樂宮初置屯衛
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國吏、民訾百萬以上徙平陵
遣使者持節詔郡國二千石謹牧養民而風德化
大將軍光稽首歸政,上謙讓委任焉
論定策功,益封大將軍光萬七千戶,車騎將軍光祿勳富平侯安世萬戶
詔曰:“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職,與大將軍光、車騎將軍安世建議定策,以安宗廟,功賞未加而甍
其益封敞嗣子忠及丞相陽平侯義、度遼將軍平陵侯明友、前將軍龍雒侯增、太僕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伺昌、諫大夫宜春侯譚、當塗侯平、杜侯屠耆堂、長信少府關內侯勝邑戶各有差
封御史大夫廣明爲昌水侯,後將軍充國爲營平侯,大司農延年爲陽城侯,少府樂成爲爰氏侯,光祿大夫遷爲平丘侯
賜右扶風德、典屬國武、廷尉光、宗正德、大鴻臚賢、詹事畸、光祿大夫吉、京輔都尉廣漢爵皆關內侯
德、武食邑

夏四月庚午,地震
詔內郡國舉文學高第各一人
五月,鳳皇集膠東、千乘
赦天下
賜吏二千石、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
賜天下人爵各一級,孝者二級,女子百戶牛、酒
租稅勿收
六月,詔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號諡、歲時祠
其議諡,置園邑
”語在《太子傳》
秋七月,詔立燕剌王太子建爲廣陽王,立廣陵王胥少子弘爲高密王
二年春,以水衡錢爲平陵,徙民起第宅
大司農陽城侯田延年有罪,自殺
夏五月,詔曰:“朕以眇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義,選明將,討不服,匈奴遠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蠻鄉風,款塞來享;建太學,修郊祀,定正朔,協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應,寶鼎出,白麟獲
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稱,其議奏
”有司奏請宜加尊號
六月庚午,尊孝武廟爲世宗廟,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獻
武帝巡狩所幸之郡國,皆立廟
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匈奴數侵邊,又西伐烏孫
烏孫昆彌及公主因國使者上書,言昆彌願發國精兵擊匈奴,唯天子哀憐,出兵以救公主
秋,大發興調關東輕車銳卒,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
御史大夫田廣明爲祁連將軍,後將軍趙充國爲蒲類將軍,雲中太守田順爲虎牙將軍,及度遼將軍範明友、前將軍韓增,凡五將軍,兵十五萬騎,校尉常惠持節護烏孫兵,鹹擊匈奴
三年春正月癸亥,皇后許氏崩
戊辰,五將軍師髮長安
夏五月,軍罷
祁連將軍廣明、虎牙將軍順有罪,下有司,皆自殺
校尉常惠將烏孫兵入匈怒右地,大克獲,封列侯
大旱,郡國傷旱甚者,民毋出租賦
三輔民就賤者,且毋收事,盡四年
六月已醜,丞相義薨
四年春正月,詔曰:“蓋聞農者興德之本也,今歲不登,已遣使者振貸睏乏
其令太官損膳省宰,樂府減樂人,使歸就農業
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書入谷,輸長安倉,助貸貧民
民以車船載谷入關者,得毋用傳

三月乙卯,立皇后霍氏
賜丞相以下至郎吏從官金、錢、帛各有差
赦天下
夏四月壬寅,郡國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
詔曰:“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
朕承洪業,奉宗廟,託於士民之上,未能和羣生
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壞祖宗廟,朕甚懼焉
丞相、御史其與列侯、中二千石博問經學之士,有以應變,輔朕之不逮,毋有所諱
令三輔、太常、內郡國舉賢良方正各一人
律令有可蠲除以安百姓,條奏
被地震壞敗甚者,勿收租賦
”大赦天下
上以宗廟墮,素服,避正殿五日
五月,鳳皇集北海安丘、淳于
秋,廣川王吉有罪,廢遷上庸,自殺
地節元年春正月,有星孛於西方
三月,假郡國貧民田
夏六月,詔曰:“蓋聞堯親九族,以和萬國
朕蒙遺德,奉承聖業,惟念宗室屬未盡而以罪絕,若有賢材,改行勸善,其復屬,使得自新

冬十一月,楚王延壽謀反,自殺
十二月癸亥晦,日有蝕之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馬大將軍光薨
詔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宿衛孝武皇帝三十餘年,輔孝昭皇帝十有餘年,遭大難,躬秉義,率三公、諸侯、九卿、大夫定萬世策,以安宗廟
天下蒸庶,鹹以康寧,功德茂盛,朕甚嘉之
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毋有所與
功如蕭相國

夏四月,鳳皇集魯,羣鳥從之
大赦天下
五月,光祿大夫平丘侯王遷有罪,下獄死
上始親政事,又思報大將軍功德,乃復使樂平侯山領尚書事,而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
五日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試功能
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厚加賞賜,至於子孫,終不改易
樞機周密,品式備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三年春三月,詔曰:“蓋聞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虞猶不能以化天下
今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佔八萬餘口,治有異等,其秩成中二千石,賜爵關內侯

又曰:“鰥、寡、孤、獨、高年、貧困之民,朕所憐也
前下詔假公田,貸種、食
其加賜鰥、寡、孤、獨、高年帛
二千石嚴教吏謹視遇,毋令失職

令國郡國舉賢良方正可親民者
夏四月戊申,立皇太子,大赦天下
賜御史大夫爵關內侯,中二千石爵右庶長
天下當爲父後者爵一級
賜廣陵王黃金千斤,諸侯王十五人黃金各百斤,列侯在國者八十七人黃金各二十斤
冬十月,詔曰:“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懼焉
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
朕既不德,不能附遠,是以邊境屯戍未息
今復飭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也
其罷車騎將軍、右將軍屯兵
”又詔:“池崇未御幸者,假與貧民
郡國宮、館,勿復修治
流民還歸者,假公田,貸種、食,且勿算事

十一月,詔曰:“朕既不逮,導民不明,反側晨興,念慮萬方,不忘元元
唯恐羞先帝聖德,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歷載臻茲,然而俗化闕焉
傳曰:‘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其令郡國舉孝、弟有行義聞於鄉里者各一人

十二月,初置廷尉平四人,秩六百石
省文山郡,並蜀
四年春二月,封外祖母爲博平君,故酇侯蕭何曾孫建世爲侯
詔曰:“導民以孝,是天下順
今百姓或遭衰絰兇災,而吏徭事使不得葬,傷孝子之心,朕甚憐之
自今,諸有大父母、父母喪者勿徭事,使得收斂送終,盡其子道

夏五月,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
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
誠愛結於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
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

立廣川惠王孫文爲廣川王
秋七月,大司馬霍禹謀反
詔曰:“乃者,東織室令史張赦使魏郡豪李竟報冠陽侯霍雲謀爲大逆,朕以大將軍故,抑而不揚,冀其自新
今大司馬博陸侯禹與母宣成侯夫人顯及從昆弟冠陽侯雲、樂平侯山、諸姊妹婿度遼將軍範明友、長信少府鄧廣漢、中郎將任勝、騎都尉趙平、長安男子馮殷等謀爲大逆
顯前又使女侍醫淳于衍進藥殺共哀後,謀毒太子,欲危宗廟
逆亂不道,鹹伏其辜
諸爲霍氏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皆赦除之

八月已酉,皇后霍氏廢
九月,詔曰:“朕惟百姓失職不贍,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
吏或營私煩擾,不顧厥咎,朕甚閔之
今年郡國頗被水災,已振貸
鹽,民之食,而賈鹹貴,衆庶重困
其減天下鹽賈

又曰:“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
此先帝之所重,而吏未稱
今系者或以掠辜若飢寒瘐死獄中,何用心逆人道也!朕甚痛之
其令郡國歲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縣、爵、裏,丞相、御史課殿最以聞

十二月,清河王年有罪,廢遷房陵
元康元年春,以杜東原上爲初陵,更名杜縣爲杜陵
徙丞相、將軍、列侯、吏二千石、訾百萬者杜陵
三月,詔曰:“乃者鳳皇集泰山、陳留,甘露降未央宮
朕未能章先帝休烈,協寧百姓,承天順地,調序四時,獲蒙嘉瑞,賜茲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驕色,內省匪解,永惟罔極
《書》不云乎?‘鳳皇來儀,庶尹允諧
’其赦天下徒,賜勤事吏中二千石以下至六百石爵,自中郎吏至五大夫,佐史以上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加賜鰥、寡、孤、獨、三老、孝弟、力田帛
所振貸勿收

夏五月,立皇考廟
益奉明園戶爲奉明縣
復高皇帝功臣絳侯周勃等百三十六人家子孫,令奉祭祀,世世勿絕
其毋嗣者,復其次
秋八月,詔曰:“朕不明六藝,鬱於大道,是以陰陽風雨未時
其博舉吏民,厥身修正,通文學,明於先王之術,宣究其意者,各二人,中二千石各一人

冬,置建章衛尉
二年春正月,詔曰:“《書》雲‘文王作罰,刑茲無赦’,今吏修身奉法,未有能稱朕意,朕甚愍焉
其赦天下,與士大夫厲精更始

二月乙丑,立皇后王氏
賜丞相以下至郎從官錢、帛各有差
三月,以鳳皇、甘露降集,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
夏五月,詔曰:“獄者,萬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養育羣生也
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則可謂文吏矣
今則不然,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貳端,深淺不平,增辭飾非,以成其罪
奏不如實,上亦亡由知
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稱,四方黎民將何仰哉!二千石各察官屬,勿用此人
吏務平法
或擅興徭役,飾廚、傳,稱過使客,越職逾法,以取名譽,譬猶踐薄冰以待白日,豈不殆哉!今天下頗被疾疫之災,朕甚愍之
其令郡國被災甚者,毋出今年租賦

又曰:“聞古天子之名,難知而易諱也
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
其更諱詢
諸觸諱在令前者,赦之

冬,京兆尹趙廣漢有罪,要斬
三年春,以神爵數集泰山,賜諸侯王、丞相、將軍、列侯二千石金,郎從官帛,各有差
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
三月,詔曰:“蓋聞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親粲而不殊
其封故昌邑王賀爲海昏侯

又曰:“朕微眇時,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將史曾、史玄、長樂衛尉許舜、侍中光祿大夫許延壽皆與朕有舊恩
及故掖庭令張賀輔導朕躬,修文學經術,恩惠卓異,厥功茂焉
《詩》不云乎?‘無德不報
’封賀所子弟子侍中中郎將彭祖爲陽都侯,追賜賀諡曰陽都哀侯
吉、曾、玄、舜、延壽皆爲列侯
故人下至郡邸獄復作嘗有阿保之功,皆受官祿、田宅、財物,各以恩深淺報之

夏六月,詔曰:“前年夏,神爵集雍
今春,五色鳥以萬數飛過屬縣,翱翔而舞,欲集未下
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彈射飛鳥
具爲令

立皇子欽爲淮陽王
四年春正月,詔曰:“朕惟耆老之人,發齒墮落,血氣衰微,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文法,拘執囹圄,不終天命,朕甚憐之
自今以來,諸年八十以上,非誣告、殺傷人,佗皆勿坐

遣太中大夫強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問鰥、寡,覽觀風俗,察吏治得失,舉茂材異倫之士
二月,河東霍徵史等謀反,誅
三月,詔曰:“乃者,神爵五采以萬數集長樂、未央、北宮、高寢、甘泉泰畤殿中及上林苑
朕之不逮,寡於德厚,屢獲嘉祥,非朕之任
其賜天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加賜三老、孝弟、力田帛,人二匹,鰥、寡、孤、獨各一匹

秋八月,賜故右扶風尹翁歸子黃金百斤
以奉其祭祀
又賜功臣適後黃金,人二十斤
丙寅,大司馬衛將軍安世薨
比年豐,谷石五錢
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詔曰:“朕承宗廟,戰戰慄慄,惟萬事統,未燭厥理
乃元康四年嘉穀、玄稷降於郡國,神爵仍集,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九真獻奇獸,南郡獲白虎、威鳳爲寶
朕之不明,震於珍物,飭躬齋精,祈爲百姓
東濟大河,天氣清靜,神魚舞河
幸萬歲宮,神爵翔集
朕之不德,懼不能任
其以五年爲神爵元年
賜天下勤事吏爵二級,民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
所振貸物勿收
行所過,毋出田租

西羌反,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騎,三河、潁川、沛郡、淮陽、汝南材官,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騎士、羌騎,詣金城
夏四月,遣後將軍趙充國、強弩將軍許延壽擊西羌
六月,有星孛於東方
即拜酒泉太守辛武賢爲破羌將軍,與兩將軍並進
詔曰:“軍旅暴露,轉輸煩勞,其令諸侯王、列侯、蠻夷王、侯、君、長當朝二年者,皆毋朝

秋,賜故大司農朱邑子黃金百斤,以奉祭祀
後將軍充國言屯田之計,語在《充國傳》
二年春二月,詔曰:“乃者正月乙丑,鳳皇、甘露降集京師,羣鳥從以萬數
朕之不德,屢獲天福,祗事不怠,其赦天下

夏五月,羌虜降服,斬其首惡大豪楊玉、酋非首
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
秋,匈奴日逐王先賢撣將人衆萬餘來降
使都護西域騎都尉鄭吉迎日逐,破車師,皆封列侯
九月,司隸校尉蓋寬饒有罪,下有司,自殺
匈奴單于遣名王奉獻,賀正月,始和親
三年春,起樂遊苑
三月丙午,丞相相薨
秋八月,詔曰:“吏不廉平則治道衰
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祿薄,欲其毋侵漁百姓,難矣
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

四年春二月,詔曰:“乃者鳳皇、甘露降集京師,嘉瑞並見
修興泰一、五帝、後士之祠,祈爲百姓蒙祉福
鸞鳳萬舉,蜚覽翱翔,集止於旁
齋戒之暮,神光顯著
薦鬯之夕,神光交錯
或降於天,或登於地,或從四方來集於壇
上帝嘉饗,海內承福
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

夏四月,潁川太守黃霸以治行尤異秩中二千石,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
及潁川吏、民有行義者爵,人二級,力田一級,貞婦、順女帛
令內郡國舉賢良可親民者各一人
五月,匈奴單于遣弟呼留若王勝之來朝
冬十月,鳳皇十一集杜陵
十一月,河南太守嚴延年有罪,棄市
十二月,鳳皇集上林
五鳳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皇太子冠
皇太后賜丞相、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帛,人百匹,大夫人八十匹,夫人六十匹
又賜列侯嗣子爵五大夫,男子爲父後者爵一級
夏,赦徒作杜陵者
冬十二月乙酉朔,日有蝕之
左馮翊韓延壽有罪,棄市
二年春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夏四月已醜,大司馬車騎將軍增薨
秋八月,詔曰:“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
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爲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
由是廢鄉黨之禮,令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
《詩》不云乎?‘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勿行苛政

冬十一月,匈奴呼累單于帥衆來降,封爲列侯
十二月,平通侯楊惲坐前爲光祿勳有罪,免爲庶人
不悔過,怨望,大逆不道,要斬
三年春正月癸卯,丞相吉薨
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詔曰:“往者匈奴數爲邊寇,百姓被其害
朕承至尊,未能綏安匈奴
虛閭權渠單于請求和親,病死
右賢王屠耆堂代立
骨肉大臣立虛閭權渠單于子爲呼韓邪單于,擊殺屠耆堂
諸王並自立,分爲五單于,更相攻擊,死者以萬數,畜產大耗什八九,人民飢餓,相燔燒以求食,因大乖亂
單于閼氏子孫、昆弟及呼累單于、名王、右伊秩訾、且渠、當戶以下將衆五萬餘人來降歸義
單于稱臣,使弟奉珍朝駕正月,北邊晏然,靡有兵革之事
朕飭躬齋戒,郊上帝,祠后土,神光並見,或興於谷,燭耀齊宮,十有餘刻
甘露降,神爵集
已詔有司告祠上帝、宗廟
三月辛丑,鸞鳳又集長樂宮東闕中樹上,飛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餘刻,吏民並觀
朕之不敏,懼不能任,婁蒙嘉瑞,獲茲祉福
《書》不云乎?‘雖休勿休,祗事不怠
’公卿大夫其焉
減天下口錢
赦殊死以下
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
大酺五日
加賜鰥、寡、孤、獨、高年帛

置西河、北地屬國以處匈奴降者
四年春正月,廣陵王胥有罪,自殺
匈奴單于稱臣,遣弟谷蠡王入侍
以邊塞亡寇,減戍卒什二
大司農中丞耿壽昌奏設常平倉,以給北邊,省轉漕
賜爵關內侯
夏四月辛丑晦,日有蝕之
昭曰:“皇天見異,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稱也
以前使使者問民所疾苦,復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舉冤獄,察擅爲苛禁深刻不改者

甘露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匈奴呼韓邪單于遣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
二月丁已,大司馬車騎將軍延壽薨
夏四月,黃龍見新豐
丙申,太上皇廟火
甲辰,孝文廟火
上素服五日
冬,匈奴單于遣弟左賢王來朝賀
二年春正月,立皇子囂爲定陶王
詔曰:“乃者鳳皇、甘露降集,黃龍登興,醴泉滂流,枯槁榮茂,神光並見,鹹受禎祥
其赦天下
減民算三十
賜諸侯王、丞相、將軍、列侯、中二千石金、錢各有差
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帛

夏四月,遣護軍都尉祿將兵擊珠崖
秋九月,立皇子宇爲東平王
冬十二月,行幸萯陽宮屬玉觀
匈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願奉國珍朝三年正月
詔有司議
鹹曰:“聖王之制,施德行禮,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夏而後夷狄
《詩》雲:‘率禮不越,遂視既發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陛下聖德
充塞天地,光被四表
匈奴單于鄉風慕義,舉國同心,奉珍朝賀,自古未之有也
單于非正朔所加,王者所客也,禮儀宜如諸侯王,稱臣昧死再拜,位次諸侯王下
”詔曰:“蓋聞五帝三王,禮所不施,不及以政
今匈奴單于稱北籓臣,朝正月,朕之不逮,德不能弘覆
其以客禮待之,位在諸侯王上

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匈奴呼韓邪單于稽侯犭冊來朝,贊謁稱籓臣而不名
賜以璽綬、冠帶、衣裳、安車、駟馬、黃金、錦繡、繒絮
使有司道單于先行就邸長安,宿長平
上自甘泉宿池陽宮
上登長平阪,詔單于毋謁
共左右當戶之羣皆列觀,蠻夷君、長、王、侯迎者數萬人,夾道陳
上登渭橋,鹹稱萬歲
單于就邸
置酒建章宮,饗賜單于,觀以珍寶
二月,單于罷歸
遣長樂衛尉高昌侯忠、車騎都尉昌、騎都尉虎將萬六千騎送單于
單于居幕南,保光祿城
詔北邊振穀食
郅支單于遠遁,匈奴遂定
詔曰:“乃者鳳皇集新蔡,羣鳥四面行列,皆鄉鳳皇立,以萬數
其賜汝南太守帛百匹,新蔡長吏、三老、孝弟、力田、鰥、寡、孤、獨各有差
賜民爵二級
毋出今年租

三月已醜,丞相霸薨
詔諸儒講《五經》同異,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親稱制臨決焉
乃立樑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穀樑《春秋》博士
冬,烏孫公主來歸
四年夏,廣川王海陽有罪,廢遷房陵
冬十月丁卯,未央宮宣室閣火
黃龍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禮賜如初
二月,單于歸國
詔曰:“蓋聞上古之治,君臣同心,舉措曲直,各得其所
是以上下和洽,海內康平,其德弗可及已
朕既不明,數申詔公卿、大夫務行寬大,順民所疾苦,將欲配三王之隆,明先帝之德也
今吏或以不禁奸邪爲寬大,縱釋有罪爲不苛,或以酷惡爲賢,皆失其中
奉詔宣化如此,豈不謬哉!方今天下少事,徭役省減,兵革不動,而民多貧,盜賊不止,其咎安在?上計簿,具文而已,務爲欺謾,以避其課
三公不以爲意,朕將何任?諸請詔省卒徒自給者皆止
御史察計簿,疑非實者,按之,使真僞毋相亂

三月,有星孛於王良、閣道,入紫宮
夏四月,詔曰:“舉廉吏,誠欲得其真也
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請,秩祿上通,足以效其賢材,自今以來毋得舉

冬十二月甲戌,帝崩於未央宮
癸巳,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贊曰:孝先之治,信賞必罰,綜覈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鹹精其能,至於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
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籓
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可謂中興,侔德殷宗、周宣矣!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4.29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