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明〕 1311 - 1375 年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燖,宵则振铎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见,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弛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虎逐麋,麇奔而阚于崖,跃焉,虎亦跃而从之,俱坠而死
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
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
故退而得虎,则有死而无生之冀;进而跃焉,虽必坠,万一有无望之生,亦愈于坐而食于虎者也
若虎则进与退皆在我,无不得已也,而随以俱坠,何哉?麋虽死而与虎俱亡,使不跃于崖,则不能致虎之俱亡也
虽虎之冥,亦麋之计得哉
呜呼,若虎可以为贪而暴者之永鉴矣!」
晋灵公好狗,筑狗圈于曲沃,衣之绣,嬖人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则夸狗以悦公,公益尚狗
一夕,狐入于绛宫,惊襄夫人,襄夫人怒,公使狗搏狐,弗胜
屠岸贾命虞人取他狐以献,曰:「狗实获狐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
」于是国人皆畏狗
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屠岸贾大获
大夫有欲言事者,不因屠岸贾,则狗群噬之
赵宣子将谏,狗逆而拒诸门,弗克入
他日,狗入苑食公羊,屠岸贾欺曰:「赵盾之狗也
」公怒使杀赵盾,国人救之,宣子出奔秦
赵穿因众怒攻屠岸贾,杀之,遂弑灵公于桃园
狗散走国中,国人悉擒而烹之
君子曰:「甚矣,屠岸贾之为小人也,譝狗以蛊君,卒亡其身以及其君,宠安足恃哉!人之言曰:『蠹虫食木,木尽则虫死
』其如晋灵公之狗矣
郁离子之马,孳得駃騠焉
人曰:「是千里马也,必致诸内厩
」郁离子说,从之
至京师,天子使太仆阅方贡,曰:「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
」置之于外牧
南宫子朝谓郁离子曰:「熹华之山,实维帝之明都,爰有绀羽之鹊,抱而弗朋,惟天下之鸟,惟凤为能屣其形,于是道凤之道,志峭之志,思以凤之鸣鸣天下,奭鸠见而谓之曰:『子亦知夫木主之与土偶乎?上古圣人以木主事神,后世乃以土偶
非先王之念虑不周于今之人也,敬求诸心诚,不以貌肖,而今反之矣,今子又以古反之
弗鸣则已,鸣必有戾
』卒鸣之,咬然而成音,拂梧桐之枝,入于青云,激空穴而殷岩屺,松、杉、柏、枫莫不振柯而和之,横体竖目之听之者,亦莫不蠢蠢焉,熙熙焉
骜闻而大惕,畏其挻己也,使鹨谗之于王母之使曰:『是鹊而奇其音,不祥
』使䲰日逐之,进幽旻焉
鹊委羽于海滨,鹂鹜遇而射之,中脰几死
今天下之不内,吾子之不为幽,而为鹊也,我知之矣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芮季曰:「不如捐之
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
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
是贾祸也
」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有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
」王怒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
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黄伯之罪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9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