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宋〕 1019 - 1086 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起玄黓困敦,尽阏逢摄提格,凡三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壬子,公元八九二年)
春,正月,丙寅,赦天下,改元。
凤翔李茂贞、静难王行瑜、镇国韩建、同州王行约、秦州李茂庄五节度使上言:杨守亮容匿叛臣复恭,请出军讨之,乞加茂贞山南西道诏讨使。
朝议以茂贞得山南,不可复制,下诏和解之,皆不听。
王镕、李匡威合兵十余万攻尧山,李克用遣其将李嗣勋击之,大破幽、镇兵,斩获三万。
杨行密谓诸将曰:“孙儒之众十倍于我,吾战数不利,欲退保铜官,何如?”刘威、李神福曰:“儒扫地远来,利在速战。
宜屯据险要,坚壁清野以老其师,时出轻骑抄其馈饷,夺其俘掠。
彼前不得战,退无资粮,可坐擒也。
”戴友规曰:“儒与我相持数年,胜负略相当。
今悉众致死于我,我若望风弃城,正堕其计。
淮南士民从公渡江及自儒来降者甚,公宜遣将先护送归淮南,使复生业,儒军闻淮南安堵,皆有思归之心,人心既摇,安得不败!”行密悦,从之。
友规,庐州人也。
威戎节度使杨晟与杨守亮等约攻王建,二月,丁丑,晟出兵掠新繁、汉州之境,使其将吕尧将兵二千会杨守厚攻梓州;建遣行营都指挥使李简击尧,斩之。
戊寅,硃全忠出兵击硃瑄,遣其子友裕将兵前行,军于斗门。
李茂贞、王行瑜擅举兵击兴元。
茂贞表求招讨使不已,遗杜让能、西门君遂书,陵蔑朝廷。
上意不能容,御延英,召宰相、谏官议之。
时宦官有阴与二镇相表里者,宰相相顾不敢言,上不悦。
给事中牛徽曰:“先朝多难,茂贞诚有翼卫之功;诸杨阻兵,亟出攻讨,其志亦在疾恶,但不当不俟诏命耳。
比闻兵过山南,杀伤至多。
陛下倘不以招讨使授之,使用国法约束,则山南之民尽矣。
”上曰:“此言是也。
”乃以茂贞为山南西道招讨使。
甲申,硃全忠至卫南,硃瑄将步骑万人袭斗门,硃友裕弃营走,瑄据其营。
全忠不知,乙酉,引兵趣斗门,至者皆为郓人所杀。
全忠退军瓠河,丁亥,瑄击全忠,大破之,全忠走。
张归厚于后力战,全忠仅免,副使李璠等皆死。
硃全忠奏贬河阳节度使赵克裕,以佑国节度使张全义兼河阳节度使。
孙儒围宣州。
初,刘建锋为孙儒守常州,将兵从儒击杨行密,甘露镇使陈可言帅部兵千人据常州。
行密将张训引兵奄至城下,可言仓猝出迎,训手刃杀之,遂取常州。
行密别将又取润州。
硃全忠连年攻时溥,涂、泗、濠三州民不得耕获,衮、兗、河东兵救之,皆无功,复值水灾,人死者什六七。
溥困甚,请和于全忠,全忠曰:“必移镇乃可。
”溥许之。
全忠乃奏请移溥它镇,仍命大臣镇
起上章困敦十一月,尽玄黓摄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公元八八零年)
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荣作乱,剽掠坊市俱空。
宿州刺史刘汉宏怨朝廷赏薄。
甲寅,以汉宏为浙东观察使。
诏河东节度使郑从谠以本道兵授诸葛爽及代州刺史硃玫,使南讨黄巢。
乙卯,以代北都统李琢为河阳节度使。
初,黄巢将渡淮,豆卢彖请以天平节钺授巢,俟其到镇讨之,卢携曰:“盗贼无厌,虽与之节,不能止其剽掠,不若急发诸道兵扼泗州,汴州节度使为都统,贼既前不能入关,必还掠淮、浙,偷生海渚耳。
”从之。
既而淮北相继告急,携称疾不出,京师大恐。
庚申,东都奏黄巢入汝州境。
辛酉,以王重荣权知河中留后,以河中节度使同平章事李都为太子少傅。
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齐克让奏黄巢自称天补大将军,转牒诸军云,“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
”上召宰相议之。
豆卢彖、崔沆请发关内诸镇及两神策军守潼关。
壬戌,日南至,上开延英,对宰要泣下。
观军容使田令孜奏:“请选左右神策军弓弩手守潼关,臣自为都指挥制置把截使。
”上曰:“侍卫将士,不习征战,恐未足用。
”令孜曰:“昔安禄山构逆,玄宗幸蜀以避之。
”崔沆曰:“禄山众才五万,比之黄巢,不足言矣。
”豆卢彖曰:“哥舒翰以十五万众不能守潼关,今黄巢众六十万,而潼关又无哥舒之兵。
若令孜为社稷计,三川帅臣皆令孜腹心,比于玄宗则有备矣。
”上不怿,谓令孜曰:“卿且为朕发兵守潼关。
”是日,上幸左神策军,亲阅将士。
令孜荐左军马军将军张承范、右军步军将军王师会、左军兵马使赵珂。
上召见三人,以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珂为句当寨栅使,令孜为左右神策军内外八镇及诸道兵马都指挥制置招讨等使,飞龙使杨复恭为副使。
癸亥,齐克让奏:“黄巢已入东都境,臣收军退保潼关,于关外置寨。
将士屡经战斗,久乏资储,州县残破,人烟殆绝,东西南北不见王人,冻馁交逼,兵械刓弊,各思乡闾,恐一旦溃去,乞早遣资粮及援军。
”上命选两神策弩手得二千八百人,令张承范等将以赴之。
丁卯,黄巢陷东都,留守刘允章帅百官迎谒。
巢入城,劳问而已,闾里晏然。
允章,乃之曾孙也。
田令孜奏募坊市人数千以补两军。
辛未,陕州奏东都已陷。
壬申,以田令孜为汝、洛、晋、绛、同、华都统,将左、右军东讨。
是日,贼陷虢州。
以神策将罗元杲为河阳节度使。
以周岌为忠武节度使。
初,薛能遣牙将上
起重光协洽三月,尽昭阳作噩十一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辛未,公元九一一年)
三月,乙酉朔,以天雄留后罗周翰为节度使。
清海、静海节度使兼中书令南平襄王刘隐病亟,表其弟节度副使岩权知留后。
丁亥卒,岩袭位。
岐王聚兵临蜀东鄙,蜀主谓群臣曰:“自茂贞为硃温所困,吾常振其乏绝,今乃负恩为寇,谁为吾击之?”兼中书令王宗侃请行,蜀主以宗侃为北路行营都统。
司天少监赵温珪谏曰:“茂贞未犯边,诸将贪功深入,粮道阻远,恐非国家之利。
”蜀主不听,以兼侍中王宗祐、太子少师王宗贺、山南节度使唐道袭为三招讨使,左金吾大将军王宗绍为宗祐之副,帅步骑十二万伐岐。
壬辰,宗侃等发成都,旌旗数百里。
岐王募华原贼帅温韬以为假子,以华原为耀州,美原为鼎州。
置义胜军,以韬为节度使,使帅邠、岐兵寇长安。
诏感化节度使康怀贞、忠武节度使牛存节以同华、河中兵讨之。
己酉,怀贞等奏击韬于车度,走之。
夏,四月,乙卯朔,岐兵寇蜀兴元,唐道袭击却之。
上以久疾,五月,甲申朔,大赦。
甲辰,以清海留后刘岩为节度使。
岩多延中国士人置于幕府,出为刺史,刺史无武人。
蜀主如利州,命太子监国;六月,癸丑朔,至利州。
燕王守光尝衣赭袍,顾谓将吏曰:“今天下大乱,英雄角逐,吾兵强地险,亦欲自帝,何如?”孙鹤曰:“今内难新平,公私困竭,太原窥吾西,契丹伺吾北,遽谋自帝,未见其可。
大王但养士爱民,训兵积谷,德政既修,四方自服矣。
”守光不悦。
又使人讽镇、定,求尊己为尚父,赵王镕以告晋王。
晋王怒,欲伐之,诸将皆曰:“是为恶极矣,行当族灭,不若阳为推尊以稔之。
”乃与镕及义武王处直、昭义李嗣昭、振武周德威、天德宋瑶六节度使共奉册推守光为尚书令、尚父。
守光不寤,以为六镇实畏己,益骄,乃具表其状曰:“晋王等推臣,臣荷陛下厚恩,未之敢受。
窃思其宜,不若陛下授臣河北都统,则并、镇不足平矣。
”上亦知其狂愚,乃以守光为河北道采访使,遣阁门使王瞳、受旨史彦群册命之。
守光命僚属草尚父、采访使受册仪。
乙卯,僚属取唐册太尉仪献之,守光视之,问何得无郊天、改元之事,对曰:“尚父虽贵,人臣也,安有郊天、改元者乎?”守光怒,投之于地,曰:“我地方二千里,带甲三十万,直作河北天子,谁能禁我!尚父何足为哉!”命趣具即帝位之仪,械系瞳、彦群及诸道使者于狱,既而皆释之。
帝命杨师厚将兵三万屯邢州。
蜀诸将击岐兵,屡破之。
秋,七月,蜀主西还,留御营使昌王宗钅岁屯
起强圉赤奋若七月,尽屠维单阏九月,凡二年有奇。
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公元九一七年)
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为西北面第一招讨,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讨。
己未,以兼中书令王宗侃为东北面都招讨,武信节度使刘知俊为西北面都招讨。
晋王以李嗣源、阎宝兵少,未足以敌契丹,辛未,更命李存审将兵益之。
蜀飞龙使唐文扆居中用事,张格附之,与司徒、判枢密院事毛文锡争权。
文锡将以女适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庾传素之子,会亲族于枢密院用乐,不先表闻,蜀主闻乐声,怪之,文扆从而谮之。
八月,庚寅,贬文锡茂州司马,其子司封员外郎询流维州,籍没其家;贬文锡弟翰林学士文晏为荣经尉;传素罢为工部尚书。
以翰林学士承旨庾凝绩权判内枢密院事。
凝积,传素之再从弟也。
癸巳,清海、建武节度使刘岩即皇帝位于番禺,国号大越,大赦,改元乾亨。
以梁使赵光裔为兵部尚书,节度副使杨洞潜为兵部侍郎,节度判官李殷衡为礼部侍郎,并同平章事。
建三庙,追尊祖安仁曰太祖文皇帝,父谦曰代祖圣武皇帝,兄隐曰烈宗襄皇帝。
以广州为兴王府。
契丹围幽州且二百日,城中危困。
李嗣源、阎宝、李存审步骑七万会于易州,存审曰:“虏众吾寡,虏多骑,吾多步,若平原相遇,虏以万骑蹂吾陈,吾无遗类矣。
”嗣源曰:“虏无辎重,吾行必载粮食自随,若平原相遇,虏抄吾粮,吾不战自溃矣。
不若自山中潜行趣幽州,与城中合势,若中道遇虏,则据险拒之。
”甲午,自易州北行,庚子,逾大房岭,循涧而东。
嗣源与养子从珂将三千骑为前锋,距幽州六十里,与契丹遇。
契丹惊却,晋兵翼而随之。
契丹行山上,晋兵行涧下,每至谷口,契丹辄邀之,嗣源父子力战,乃得进。
至山口,契丹以万馀骑遮其前,将士失色。
嗣源以百馀骑先进,免胄扬鞭,胡语谓契丹曰:“汝无故犯我疆场,晋王命我将百万众直抵西楼,灭汝种族!”因跃马奋楇,三入其陈,斩契丹酋长一人。
后军齐进,契丹兵却,晋兵始得出。
李存审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一枝,止则成寨。
契丹骑环寨而过,寨中发万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马死伤塞路。
将至幽州,契丹列陈待之。
存审命步兵陈于其后,戒勿动,先令羸兵曳柴然草而进,烟尘蔽天,契丹莫测其多少。
因鼓噪合战,存审乃趣后陈起乘之,契丹大败,席卷其众自北山去,委弃车帐铠仗羊马满野,晋兵追之,俘斩万计。
辛丑,嗣源等入幽州,周德威见之,握手流涕。
契丹以卢文进为幽州留后,其后又以为卢龙节度使,文进常居平州,帅奚骑岁入北边,杀掠吏民。
晋人自
起著雍执徐八月,尽重光协洽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二年(戊辰,公元九零八年)
八月,吴越王镠遣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诣大梁,陈取淮南之策。
景仁即茂章也,避梁讳改焉。
淮南遣步军都指挥使周本、南面统军使吕师造击吴越,九月,围苏州。
吴越将张仁保攻常州之东洲,拔之。
淮南兵死者万馀人。
淮南以池州团练使陈璋为水陆行营都招讨使,帅柴再用等诸将救东洲,大破仁保于鱼荡,复取东洲。
柴再用方战舟坏,长槊浮之,仅而得济。
家人为之饭僧千人,再用悉取其食以犒部兵,曰:“士卒济我,僧何力焉!”
丙子,蜀立皇后周氏。
后,许州人也。
晋周德威、李嗣昭将兵三万出阴地关,攻晋州,刺史徐怀玉拒守。
帝自将救之,丁丑,发大梁,乙酉,至陕州。
戊子,岐王所署延州节度使胡敬璋寇上平关,刘知俊击破之。
周德威等闻帝将至,乙未,退保隰州。
荆南节度使高季昌遣兵屯汉口,绝楚朝贡之路。
楚王殷遣其将许德勋将水军击之,至沙头,季昌惧而请和。
殷又遣步军都指挥使吕师周将兵击岭南,与清海节度使刘隐十馀战,取昭、贺、梧、蒙、龚、富六州。
殷土宇既广,乃养士息民,湖南遂安。
冬,十月,蜀主立后宫张氏为贵妃,徐氏为贤妃,其妹为德妃。
张氏,郪人,宗懿之母也。
二徐,耕之女也。
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雍州诸县,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庚戌,蜀主讲武于星宿山,步骑三十万。
丁巳,帝还大梁。
辛酉,以刘隐为清海、静海节度使,以膳部郎中赵光裔、右补阙李殷衡充官告使,隐皆留之。
光裔,光逢之弟;殷衡,德裕之孙也。
依政进士梁震,唐末登第,至是归蜀。
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欲奏为判官。
震耻之,欲去,恐及祸,乃曰:“震素不慕荣宦,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何必在幕府!”季昌许之。
震终身止称前进士,不受高氏辟署。
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
帝从吴越王镠之请,以亳州团练使寇彦卿为东南面行营都指挥使,击淮南。
十一月,彦卿帅众二千袭霍丘,为土豪硃景所败;又攻庐、寿二州,皆不胜。
淮南遣滁州刺史史俨拒之,彦卿引归。
定难节度使李思谏卒;甲戌,其子彝昌自为留后。
刘守文举沧德兵攻幽州,刘守光求救于晋,晋王遣兵五千助之。
丁亥,守文兵至卢台军,为守光所败;又战玉田,亦败。
守文乃还。
癸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策以刑部尚书致仕;以左仆射杨涉同平章事。
保塞节度使胡敬璋卒,静难节度使李继徽以其将刘万子代镇延州。
是岁,弘农王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6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