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釋名
降注雨水謂之潦,又淫雨爲潦
氣味
甘、、平、微寒、無毒
主治
成無己曰:仲景治傷寒瘀熱在裏,身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則不助溼氣
考釋
李時珍在該藥釋名項下曰:“降注雨水謂之潦,又淫雨爲潦
”考潦水一詞,《辭源》釋其有積水之義
降注雨水和淫雨是指大而多的雨水
由此可見,潦水就是在大而多的雨水中所取的積水
關於潦水的出處,李時珍在該藥發明項下轉引金代醫家成無己曰:“仲景治傷寒瘀熱在裏,身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則不助溼氣
”考此一段,是引自成無己的《註解傷寒論》卷五
可見潦水一藥,在前人著述中已有藥用記載,並非首出於《本草綱目》
釋名
一年二十四節氣,一節主半月,水之氣味,隨之變遷,此乃天地之氣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
氣味
甘、、平、微寒、無毒
考釋
李時珍在該藥集解項下曰:“一年二十四節氣,一節主半月,水之氣味,隨之變遷,此乃天地之氣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
”由此可見,節氣水就是二十四個節氣的自然水
如立春水、清明水等
釋名
轍,乃車行跡也
氣味
甘、平、寒、無毒
主治
主治癧瘍風,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考釋
李時珍在該藥釋名項下曰:“轍,乃車行跡也
”又曰:“主治癧瘍風,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車轍,是指車輪壓出的痕跡
由此可見,車轍中水就是車輪在泥土地上壓出凹陷痕跡中的積水,治病宜在農曆五月五日取之用
釋名
此乃作黃齏菜水也
氣味
酸,鹹,無毒
主治
性滑,上可至顛,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藥
考釋
李時珍在該藥集解項下曰:“此乃作黃齏菜水也
”考齏字,《辭源》釋義爲切碎後用鹽醃製的鹹菜
民間一般用芥菜、白菜等蔬菜醃製
如《本草綱目》菜部芥一藥的集解項下轉引蘇頌曰:“紫芥,莖葉純紫可愛,作齏最美
”由此可見,齏水就是用鹽醃製鹹菜中產生的黃色滷水
李時珍言其“酸,鹹,無毒”,有“吐諸痰飲宿食”的功效
主治
《太平聖惠方》曰:病後勞復,或因梳頭,或食物復發,取一合飲之,效
考釋
李時珍對該藥未作釋名和集解,僅在其主治項下轉引宋代王懷隱等人著的《太平聖惠方》曰:“病後勞復,或因梳頭,或食物復發,取一合飲之,效
”顯然,洗手足水就是洗過手足的水
此水在宋代醫藥文獻中已有藥用記載,並非首出於《本草綱目》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9.48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