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釋名
阿井在今兗州陽谷縣,即古東阿縣也
氣味
甘鹹、平、無毒
主治
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濁,止吐
附方
阿井在今山東陽谷縣,即古代東阿縣
井下水直通濟南,所以濟南的井水,也有阿井水的作用
這支水叫作濟水
早在周代,《管子》就記載着:濟水青白,吃這種水的人,身體堅勁,很少皮膚病
考釋
李時珍在其發明項下曰:“阿井在今兗州陽谷縣,即古東阿縣也
”考阿井,爲現在的山東省陽谷縣東北阿城鎮的“古阿井”
這口井裏的水,就是阿井水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立春雨水:夫妻各飲一杯,還房,當獲時有子,神效
釋名
《金門記》雲: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
中必有神水,瀝取爲藥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解渴去熱
考釋
李時珍在該藥的集解項下轉引《金門記》雲:“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瀝取爲藥
”由此可見,逢農曆五月五日午時下雨時,從砍伐的竹竿中瀝取的水就是神水
同時也可知神水早在前人的《金門記》中已有藥用記載,並非首出於《本草綱目》
氣味
鹹、小溫、有小毒
主治
煮浴,去風瘙疥癬
飲一合,吐下宿食臚脹
釋名
此山岩土石間所出泉,流爲溪澗者也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霍亂煩悶,嘔吐腹空,轉筋恐入腹,宜多服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9.48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