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宋〕 一〇三七年 - 一一〇一年 年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西元一〇八一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一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後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西元一〇九四年),贬惠州。绍圣四年(西元一〇九七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西元一一〇〇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西元一一〇一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西元一〇三七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淸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淸新豪健,善用誇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淸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淸乾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淸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淸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淸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淸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淸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猗欤子玉,南国之秀
甚敏而文,声发自幼
从横武库,炳蔚文囿
独以诗鸣,天锡雄咮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嘹然一吟,众作卑陋
凡今卿相,伊昔朋旧
平视青云,可到宁骤
孰云坎轲,白发垂脰
才高绝俗,性疏来诟
谪居穷山,遂侣猩狖
夜衾不絮,朝甑绝馏
慨然怀归,投弃缨绶
潜山之麓,往事神后
道味自饴,世芬莫嗅
凡世所欲,有避无就
谓当乘除,并畀之寿
云何不淑,命也谁咎
顷在钱塘,惠然我觏
相从半岁,日饮醇酎
朝游南屏,莫宿灵鹫
雪窗饥坐,清阕间奏
沙河夜归,霜月如昼
纶巾鹤氅,惊笑吴妇
会合之难,如次组绣
翻然失去,覆水何救
维子耆老,名德俱茂
嗟我后来,匪友惟媾
子有令子,将大子后
颀然二孙,则谓我舅
念子永归,涕如悬霤
歌此奠诗,一樽往侑
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
枕泪梦魂中,觉来眉晕重
华堂堆烛泪,长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东,应思陈孟公
秋风湖上潚潚雨,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谩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清淮浊汴,更在西南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
茱萸子细更重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3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