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衆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衆生,即是佛性
若不識衆生,萬劫覓佛難逢
吾今教汝識自心衆生,見自心佛性
欲求見佛,但識衆生
只爲衆生迷佛,非是佛迷衆生
自性若悟,衆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衆生
自性平等,衆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衆生
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衆生中;一念平直,即是衆生成佛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故經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
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忽遇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已今留,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
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
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
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
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
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
復說偈曰: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
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
十一月,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菸指處,師所歸焉
”時香菸直貫曹溪
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並所傳衣鉢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
門人憶念取首之記,遂先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
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
韶州奏聞,奉敕立碑,紀師道行,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
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
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
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鉢,及方辯塑師真相,並道具等,主塔侍者屍之,永鎮寶林道場
流傳《壇經》,以顯宗旨
此皆興隆三寶,普利羣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