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
〔宋〕 九五四 - 一〇〇一 年
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钜野县)人,字元之。出身清寒,世代务农。从小发愤求学,五岁能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西元九八三年)进士,授成武县主簿,尝于《吾志》诗抒志云:「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雍熙元年(西元九八四年),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召入京应中书试,擢右拾遗、直史馆,旋以《端拱箴》谏皇宫之奢。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为徐骑省辨诬,贬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淳化五年(西元九九三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西元九九五年)兼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宋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复知制诰。咸平元年(西元九九八年)预修《太祖实录》,以直笔犯讳,降知黄州(今湖北黄冈),故世称「王黄州」。谪黄州时,以骈散相间之《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抒达观旷逸之胸怀。咸平四年(西元一〇〇三年)移知蕲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为人刚直,在官以敢言直谏称,尝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王黄州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工诗文,诗风朴素,散文平易,多反映社会现实。主诗学杜少陵、白乐天,文学韩昌黎、柳子厚。欧阳文忠甚慕王黄州,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苏东坡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五代史阙文》。《宋史·卷二百九十三·王禹偁传》。
媒雉不诱凤,由鹿不致麟
终南有嘉士,天子不得臣
板舆入穷谷,同隐之推亲
种木山之阿,采兰涧之滨
务本不务末,求力不求人
至孝在尽欢,饮水犹欣欣
富贵不以道,列鼎奚足云
行是有馀力,稽古且学文
稽古不为禄,学问非饰身
立言复垂教,杨孟时有伦
我生落世网,碌碌随搢绅
直躬多龉龃,左官苦漂沦
妻孥困斗粟,亲老无重茵
入山非隐遁,去国颇悲辛
犹顾贰车禄,縻絷丹河滨
羡君脱羁鞅,生计在水云
羡君遗荣利,居处绝嚣尘
躬耕方肯食,恐蠹力穑民
学优终不仕,孰为观国宾
去去谢桂籍,行行避薄轮
巢由自高尚,尧舜徒圣神
况我蜉蝣辈,敢希鸾凤群
犹期不远复,一问迷途津
他年解郡职,愿许我为邻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
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
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
星临斗牛卷,气与东南吞
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根
落日见海色,长风卷浮云
山椒戴遗祠,兴废今犹存
残香吊木客,倒树哀清猿
我来久沉抱,重此英烈魂
嗟吁属镂锋,冥尔国士冤
峨峨姑苏台,榛棘晚露繁
深居麋鹿游,此事谁能论
因之毛发竖,落叶秋纷纷
边城草树春无花,秦骸汉骨埋黄沙
阵云凝著不肯散,胡雏夜夜空吹笳
我闻秦筑万里城,叠尸垒土愁云平
又闻汉发五道兵,祁连泽北夸横行
破除玺绶因胡亥,始知祸起萧墙内
耗蠹中原过太半,黄金买酎诸侯叛
直饶侵到木叶山,争似垂衣施庙算
大漠由来生丑虏,见日设拜尊中土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
战城南,年来春草何纤纤
穷荒近日恩信沾,寒岩冻岫青如蓝
方知中国有圣人,塞垣自尔除妖氛
河湟父老何欣欣,受降城外重耕耘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91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