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晋栾书帅师侵蔡
公孙婴齐如莒
宋公使华元来聘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晋侯使士燮来聘
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代郯
卫人来媵
【传】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季文子饯之,私焉,曰:「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贰心
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使归诸敝邑
今有二命曰:『归诸齐
』信以行义,义以成命,小国所望而怀也
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诗》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诗》曰:『犹之未远,是用大简
』行父惧晋之不远犹而失诸侯也,是以敢私言之

晋栾书侵蔡,遂侵楚获申骊
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
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诗》曰:『恺悌君子,遐不作人
』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
」是行也,郑伯将会晋师,门于许东门,大获焉
声伯如莒,逆也
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礼也
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
」栾、郤为征
六月,晋讨赵同、赵括
武从姬氏畜于公宫
以其田与祁奚
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
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
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
《周书》曰:『不敢侮鳏寡
』所以明德也
」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秋,召桓公来赐公命
晋侯使申公巫臣如吴,假道于莒
与渠丘公立于池上,曰:「城已恶!」莒子曰:「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对曰:「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唯然,故多大国矣,唯或思或纵也
勇夫重闭,况国乎?」
冬,杞叔姬卒
来归自杞,故书
晋士燮来聘,言伐郯也,以其事吴故
公赂之,请缓师,文子不可,曰:「君命无贰,失信不立
礼无加货,事无二成
君后诸侯,是寡君不得事君也
燮将复之
」季孙惧,使宣伯帅师会伐郯
卫人来媵共姬,礼也
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
【经】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
公至自会
二月伯姬归于宋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
晋人来媵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晋人执郑伯
晋栾书帅师伐郑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
庚申,莒溃
楚人入郓
秦人、白狄伐晋
郑人围许
城中城
【传】九年春,杞桓公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
杞叔姬卒,为杞故也
逆叔姬,为我也
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
晋人惧,会于蒲,以寻马陵之盟
季文子谓范文子曰:「德则不竞,寻盟何为?」范文子曰:「勤以抚之,宽以待之,坚强以御之,明神以要之,柔服而伐贰,德之次也
」是行也,将始会吴,吴人不至
二月,伯姬归于宋
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
夏,季文子如宋致女,覆命,公享之
赋《韩奕》之五章,穆姜出于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
先君犹有望也!敢拜大夫之重勤
」又赋《绿衣》之卒章而入
晋人来媵,礼也
秋,郑伯如晋
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
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
兵交,使在其间可也
楚子重侵陈以救郑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使税之,召而吊之
再拜稽首
问其族,对曰:「泠人也
」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
」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
不知其他
」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
言称先职,不背本也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称大子,抑无私也
名其二卿,尊君也
不背本,仁也
不忘旧,信也
无私,忠也
尊君
敏也
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
事虽大,必济
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
」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冬十一月,楚子重自陈伐莒,围渠丘
渠丘城恶,众溃,奔莒
戊申,楚入渠丘
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
」莒人杀之
楚师围莒
莒城亦恶,庚申,莒溃
楚遂入郓,莒无备故也
君子曰:「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
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夫!《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
凡百君子,莫不代匮
』言备之不可以已也

秦人、白狄伐晋,诸侯贰故也
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也
是则公孙申谋之,曰:「我出师以围许,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晋必归君

城中城,书,时也
十二月,楚子使公子辰如晋,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
【经】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齐人来媵
丙午,晋侯獳卒
秋七月,公如晋
冬十月
【传】十年春,晋侯使籴伐如楚,报大宰子商之使也
卫子叔黑背侵郑,晋命也
郑公子班闻叔申之谋
三月,子如立公子繻
夏四月,郑人杀繻,立髡顽
子如奔许
栾武子曰:「郑人立君,我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归其君,以求成焉
」晋侯有疾
五月,晋立大子州蒲以为君,而会诸侯伐郑
郑子罕赂以襄钟,子然盟于修泽,子驷为质
辛巳,郑伯归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
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
公惧,入于室
又坏户
公觉,召桑田巫
巫言如梦
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
秦伯使医缓为之
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
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公曰:「良医也
」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
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郑伯讨立君者,戊申,杀叔申、叔禽
君子曰:「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
秋,公如晋
晋人止公,使送葬
于是籴伐未反
冬,葬晋景公
公送葬,诸侯莫在
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
【经】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晋侯使郤犨来聘,己丑,及郤犨盟
夏,季孙行父如晋
秋,叔孙侨如如齐
冬十月
【传】十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
公请受盟,而后使归
郤犨来聘,且莅盟
声伯之母不聘,穆姜曰:「吾不以妾为姒
」生声伯而出之,嫁于齐管于奚
生二子而寡,以归声伯
声伯以其外弟为大夫,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
郤犨来聘,求妇于声伯
声伯夺施氏妇以与之
妇人曰:「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曰:「吾不能死亡
」妇人遂行,生二子于郤氏
郤氏亡,晋人归之施氏,施氏逆诸河,沉其二子
妇人怒曰:「己不能庇其伉俪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遂誓施氏
夏,季文子如晋报聘,且莅盟也
周公楚恶惠、襄之逼也,且与伯与争政,不胜,怒而出
及阳樊,王使刘子复之,盟于鄄而入
三日,复出奔晋
秋,宣伯聘于齐,以修前好
晋郤至与周争鄇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
郤至曰:「温,吾故也,故不敢失
」刘子、单子曰:「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
苏氏即狄,又不能于狄而奔卫
襄王劳文公而赐之温,狐氏、阳氏先处之,而后及子
若治其故,则王官之邑也,子安得之?」晋侯使郤至勿敢争
宋华元善于令尹子重,又善于栾武子
闻楚人既许晋籴伐成,而使归覆命矣
冬,华元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秦、晋为成,将会于令狐
晋侯先至焉,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城,使史颗盟晋侯于河东
晋郤犨盟秦伯于河西
范文子曰:「是盟也何益?齐盟,所以质信也
会所,信之始也
始之不从,其何质乎?」秦伯归而背晋成
【经】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冬十月
【传】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
书曰:「周公出奔晋
」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
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许偃
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
若有害楚,则晋伐之
在晋,楚亦如之
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
」郑伯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晋郤至如楚聘,且莅盟
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县焉
郤至将登,金奏作于下,惊而走出
子反曰:「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贶之以大礼,重之以备乐
如天之福,两君相见,何以代此
下臣不敢
」子反曰:「如天之福,两君相见,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焉用乐?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世之治也,诸侯间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
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
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
政以礼成,民是以息
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
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略其武夫,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
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
乱则反之
今吾子之言,乱之道也,不可以为法
然吾子,主也,至敢不从?」遂入,卒事
归,以语范文子
文子曰:「无礼必食言,吾死无日矣夫!」
冬,楚公子罢如晋聘,且莅盟
十二月,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2.10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