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
〔漢〕 前145 - 前87 年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爲“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學鉅著《史記》,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管叔鮮、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
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
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載
厓季載最少
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爲太子
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爲武王
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
於是封叔鮮于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
封叔旦於魯而相周,爲周公
封叔振鐸於曹,封叔武於成,封叔處於霍
康叔封、厓季載皆少,未得封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
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爲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
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徒七十人從
而分殷餘民爲二:其一封微子啓於宋,以續殷祀;其一封康叔爲衛君,是爲衛康叔
封季載於厓
厓季、康叔皆有馴行,於是周公舉康叔爲周司寇,厓季爲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
蔡叔度既遷而死
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善
周公聞之,而舉胡以爲魯卿士,魯國治
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爲蔡仲
餘五叔皆就國,無爲天子吏者
蔡仲卒,子蔡伯荒立
蔡伯荒卒,子宮侯立
宮侯卒,子厲侯立
厲侯卒,子武侯立
武侯之時,周厲王失國,奔彘,共和行政,諸侯多叛周
武侯卒,子夷侯立
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
二十八年,夷侯卒,子釐侯所事立
釐侯三十九年,周幽王爲犬戎所殺,周室卑而東徙
秦始得列爲諸侯
四十八年,釐侯卒,子共侯興立
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
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
宣侯二十八年,魯隱公初立
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
桓侯三年,魯弒其君隱公
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獻舞立
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陳,息侯亦娶陳
息夫人將歸,過蔡,蔡侯不敬
息侯怒,請楚文王:“來伐我,我求救於蔡,蔡必來,楚因擊之,可以有功
”楚文王從之,虜蔡哀侯以歸
哀侯留九歲,死於楚
凡立二十年卒
蔡人立其子肸,是爲繆侯
繆侯以其女弟爲齊桓公夫人
十八年,齊桓公與蔡女戲船中,夫人盪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歸蔡女而不絕也
蔡侯怒,嫁其弟
齊桓公怒,伐蔡;蔡潰,遂虜繆侯,南至楚邵陵
已而諸侯爲蔡謝齊,齊侯歸蔡侯
二十九年,繆侯卒,子莊侯甲午立
莊侯三年,齊桓公卒
十四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
二十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
二十五年,秦穆公卒
三十三年,楚莊王即位
三十四年,莊侯卒,子文侯申立
文侯十四年,楚莊王伐陳,殺夏徵舒
十五年,楚圍鄭,鄭降楚,楚復醳之
二十年,文侯卒,子景侯固立
景侯元年,楚莊王卒
四十九年,景侯爲太子般娶婦於楚,而景侯通焉
太子弒景侯而自立,是爲靈侯
靈侯二年,楚公子圍弒其王郟敖而自立,爲靈王
九年,陳司徒招弒其君哀公
楚使公子棄疾滅陳而有之
十二年,楚靈王以靈侯弒其父,誘蔡靈侯於申,伏甲飲之,醉而殺之,刑其士卒七十人
令公子棄疾圍蔡
十一月,滅蔡,使棄疾爲蔡公
楚滅蔡三歲,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爲平王
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廬,立之,是爲平侯
是年,楚亦復立陳
楚平王初立,欲親諸侯,故復立陳、蔡後
平侯九年卒,靈侯般之孫東國攻平侯子而自立,是爲悼侯
悼侯父曰隱太子友
隱太子友者,靈侯之太子,平侯立而殺隱太子,故平侯卒而隱太子之子東國攻平侯子而代立,是爲悼侯
悼侯三年卒,弟昭侯申立
昭侯十年,朝楚昭王,持美裘二,獻其一於昭王而自衣其一
楚相子常欲之,不與
子常讒蔡侯,留之楚三年
蔡侯知之,乃獻其裘於子常;子常受之,乃言歸蔡侯
蔡侯歸而之晉,請與晉伐楚
十三年春,與衛靈公會邵陵
蔡侯私於周萇弘以求長於衛;衛使史鰌言康叔之功德,乃長衛
夏,爲晉滅沈,楚怒,攻蔡
蔡昭侯使其子爲質於吳,以共伐楚
冬,與吳王闔閭遂破楚入郢
蔡怨子常,子常恐,奔鄭
十四年,吳去而楚昭王復國
十六年,楚令尹爲其民泣以謀蔡,蔡昭侯懼
二十六年,孔子如蔡
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於吳
吳爲蔡遠,約遷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許,不與大夫計
吳人來救蔡,因遷蔡於州來
二十八年,昭侯將朝於吳,大夫恐其復遷,乃令賊利殺昭侯;已而誅賊利以解過,而立昭侯子朔,是爲成侯
成侯四年,宋滅曹
十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
十三年,楚滅陳
十九年,成侯卒,子聲侯產立
聲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
元侯六年卒,子侯齊立
侯齊四年,楚惠王滅蔡,蔡侯齊亡,蔡遂絕祀
後陳滅三十三年
伯邑考,其後不知所封
武王發,其後爲周,有本紀言
管叔鮮作亂誅死,無後
周公旦,其後爲魯,有世家言
蔡叔度,其後爲蔡,有世家言
曹叔振鐸,有後爲曹,有世家言
成叔武,其後世無所見
霍叔處,其後晉獻公時滅霍
康叔封,其後爲衛,有世家言
厓季載,其後世無所見
太史公曰:管蔡作亂,無足載者
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賴同母之弟成叔、厓季之屬十人爲輔拂,是以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曹叔振鐸者,周武王弟也
武王已克殷紂,封叔振鐸於曹
叔振鐸卒,子太伯脾立
太伯卒,子仲君平立
仲君平卒,子宮伯侯立
宮伯侯卒,子孝伯雲立
孝伯雲卒,子夷伯喜立
夷伯二十三年,周厲王奔於彘
三十年卒,弟幽伯彊立
幽伯九年,弟蘇殺幽伯代立,是爲戴伯
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歲
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爲犬戎所殺,因東徙,益卑,諸侯畔之
秦始列爲諸侯
三十六年,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殺之代立,是爲繆公
繆公三年卒,子桓公終生立
桓公三十五年,魯隱公立
四十五年,魯弒其君隱公
四十六年,宋華父督弒其君殤公,及孔父
五十五年,桓公卒,子莊公夕姑立
莊公二十三年,齊桓公始霸
三十一年,莊公卒,子釐公夷立
釐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
昭公六年,齊桓公敗蔡,遂至楚召陵
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共公十六年,初,晉公子重耳其亡過曹,曹君無禮,欲觀其駢脅
釐負羈諫,不聽,私善於重耳
二十一年,晉文公重耳伐曹,虜共公以歸,令軍毋入釐負羈之宗族閭
或說晉文公曰:“昔齊桓公會諸侯,復異姓;今君囚曹君,滅同姓,何以令於諸侯?”晉乃復歸共公
二十五年,晉文公卒
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壽立
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彊立
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負芻立
成公三年,晉厲公伐曹,虜成公以歸,已復釋之
五年,晉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弒其君厲公
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勝立
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
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立
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
是歲,宋、衛、陳、鄭皆火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
九年,悼公朝於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爲聲公
悼公死於宋,歸葬
聲公五年,平公弟通弒聲公代立,是爲隱公
隱公四年,聲公弟露弒隱公代立,是爲靖公
靖公四年卒,子伯陽立
伯陽三年,國人有夢衆君子立於社宮,謀欲亡曹;曹叔振鐸止之,請待公孫彊,許之
旦,求之曹,無此人
夢者戒其子曰:“我亡,爾聞公孫彊爲政,必去曹,無離曹禍
”及伯陽即位,好田弋之事
六年,曹野人公孫彊亦好田弋,獲白雁而獻之,且言田弋之說,因訪政事
伯陽大說之,有寵,使爲司城以聽政
夢者之子乃亡去
公孫彊言霸說於曹伯
十四年,曹伯從之,乃背晉幹宋
宋景公伐之,晉人不救
十五年,宋滅曹,執曹伯陽及公孫彊以歸而殺之
曹遂絕其祀
太史公曰:餘尋曹共公之不用僖負羈,乃乘軒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
及振鐸之夢,豈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孫彊不脩厥政,叔鐸之祀忽諸
武王之弟,管、蔡及霍
周公居相,流言是作
狼跋致艱,鴟鴞討惡
胡能改行,克復其爵
獻舞執楚,遇息禮薄
穆侯虜齊,盪舟乖謔
曹共輕晉,負羈先覺
伯陽夢社,祚傾振鐸
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後也
昔舜爲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嬀汭,其後因爲氏姓,姓嬀氏
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爲封國
夏後之時,或失或續
至於周武王克殷紂,乃復求舜後,得嬀滿,封之於陳,以奉帝舜祀,是爲胡公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
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
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爲孝公
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
慎公當週厲王時
慎公卒,子幽公寧立
幽公十二年,周厲王奔於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釐公孝立
釐公六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六年,釐公卒,子武公靈立
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說立
是歲,周幽王即位
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
平公七年,周幽王爲犬戎所殺,周東徙
秦始列爲諸侯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
十年,文公卒,長子桓公鮑立
桓公二十三年,魯隱公初立
二十六年,衛殺其君州籲
三十三年,魯弒其君隱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鮑卒
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爲佗殺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是爲厲公
桓公病而亂作,國人分散,故再赴
厲公二年,生子敬仲完
周太史過陳,陳厲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觀之否:“是爲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
若在異國,必姜姓
姜姓,太嶽之後
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
厲公取蔡女,蔡女與蔡人亂,厲公數如蔡淫
七年,厲公所殺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長曰躍,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誘厲公以好女,與蔡人共殺厲公而立躍,是爲利公
利公者,桓公子也
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爲莊公
莊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爲宣公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彊
十七年,周惠王娶陳女爲後
二十一年,宣公後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殺其太子禦寇
禦寇素愛厲公子完,完懼禍及己,乃奔齊
齊桓公欲使陳完爲卿,完曰:“羈旅之臣,幸得免負檐,君之惠也,不敢當高位
桓公使爲工正
齊懿仲欲妻陳敬仲,卜之,佔曰:“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
有嬀之後,將育於姜
五世其昌,並於正卿
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三十七年,齊桓公伐蔡,蔡敗;南侵楚,至召陵,還過陳
陳大夫轅濤塗惡其過陳,詐齊令出東道
東道惡,桓公怒,執陳轅濤塗
是歲,晉獻公殺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爲穆公
穆公五年,齊桓公卒
十六年,晉文公敗楚師於城濮
是歲,穆公卒,子共公朔立
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是爲穆王
十一年,秦穆公卒
十八年,共公卒,子靈公平國立
靈公元年,楚莊王即位
六年,楚伐陳
十年,陳及楚平
十四年,靈公與其大夫孔寧、儀行父皆通於夏姬,衷其衣以戲於朝
泄冶諫曰:“君臣淫亂,民何效焉?”靈公以告二子,二子請殺泄冶,公弗禁,遂殺泄冶
十五年,靈公與二子飲於夏氏
公戲二子曰:“徵舒似汝
”二子曰:“亦似公
”徵舒怒
靈公罷酒出,徵舒伏弩廏門射殺靈公
孔寧、儀行父皆奔楚,靈公太子午奔晉
徵舒自立爲陳侯
徵舒,故陳大夫也
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成公元年冬,楚莊王爲夏徵舒殺靈公,率諸侯伐陳
謂陳曰:“無驚,吾誅徵舒而已
”已誅徵舒,因縣陳而有之,羣臣畢賀
申叔時使於齊來還,獨不賀
莊王問其故,對曰:“鄙語有之,牽牛徑人田,田主奪之牛
徑則有罪矣,奪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徵舒爲賊弒君,故徵兵諸侯,以義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則後何以令於天下!是以不賀
”莊王曰:“善
”乃迎陳靈公太子午於晉而立之,復君陳如故,是爲成公
孔子讀史記至楚復陳,曰:“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

八年,楚莊王卒
二十九年,陳倍楚盟
三十年,楚共王伐陳
是歲,成公卒,子哀公弱立
楚以陳喪,罷兵去
哀公三年,楚圍陳,復釋之
二十八年,楚公子圍弒其君郟敖自立,爲靈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鄭,長姬生悼太子師,少姬生偃
二嬖妾,長妾生留,少妾生勝
留有寵哀公,哀公屬之其弟司徒招
哀公病,三月,招殺悼太子,立留爲太子
哀公怒,欲誅招,招發兵圍守哀公,哀公自經殺
招卒立留爲陳君
四月,陳使使赴楚
楚靈王聞陳亂,乃殺陳使者,使公子棄疾發兵伐陳,陳君留奔鄭
九月,楚圍陳
十一月,滅陳
使棄疾爲陳公
招之殺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吳,出奔晉
晉平公問太史趙曰:“陳遂亡乎?”對曰:“陳,顓頊之族
陳氏得政於齊,乃卒亡
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
舜重之以明德
至於遂,世世守之
及胡公,周賜之姓,使祀虞帝
且盛德之後,必百世祀
虞之世未也,其在齊乎?”
楚靈王滅陳五歲,楚公子棄疾弒靈王代立,是爲平王
平王初立,欲得和諸侯,乃求故陳悼太子師之子吳,立爲陳侯,是爲惠公
惠公立,探續哀公卒時年而爲元,空籍五歲矣
十年,陳火
十五年,吳王僚使公子光伐陳,取胡、沈而去
二十八年,吳王闔閭與子胥敗楚入郢
是年,惠公卒,子懷公柳立
懷公元年,吳破楚,在郢,召陳侯
陳侯欲往,大夫曰:“吳新得意;楚王雖亡,與陳有故,不可倍
”懷公乃以疾謝吳
四年,吳復召懷公
懷公恐,如吳
吳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吳
陳乃立懷公之子越,是爲愍公
愍公六年,孔子適陳
吳王夫差伐陳,取三邑而去
十三年,吳復來伐陳,陳告急楚,楚昭王來救,軍於城父,吳師去
是年,楚昭王卒於城父
時孔子在陳
十五年,宋滅曹
十六年,吳王夫差伐齊,敗之艾陵,使人召陳侯
陳侯恐,如吳
楚伐陳
二十一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
二十三年,楚之白公勝殺令尹子西、子綦,襲惠王
葉公攻敗白公,白公自殺
二十四年,楚惠王復國,以兵北伐,殺陳愍公,遂滅陳而有之
是歲,孔子卒
杞東樓公者,夏後禹之後苗裔也
殷時或封或絕
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後,得東樓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
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公
謀娶公當週厲王時
謀娶公生武公
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
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
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
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
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丐立
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
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鬱立
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
悼公十二年卒,子隱公乞立
七月,隱公弟遂弒隱公自立,是爲釐公
釐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維立
愍公十五年,楚惠王滅陳
十六年,愍公弟閼路弒愍公代立,是爲哀公
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是爲出公
出公十二年卒,子簡公春立
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滅杞
杞後陳亡三十四年
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
舜之後,周武王封之陳,至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
禹之後,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
契之後爲殷,殷有本紀言
殷破,周封其後於宋,齊愍王滅之,有世家言
后稷之後爲周,秦昭王滅之,有本紀言
皋陶之後,或封英、六,楚穆王滅之,無譜
伯夷之後,至周武王復封於齊,曰太公望,陳氏滅之,有世家言
伯翳之後,至周平王時封爲秦,項羽滅之,有本紀言
垂、益、夔、龍,其後不知所封,不見也
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際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後皆至帝王,餘乃爲顯諸侯
滕、薛、騶,夏、殷、周之閒封也,小,不足齒列,弗論也
周武王時,侯伯尚千餘人
及幽、厲之後,諸侯力攻相併
江、黃、胡、沈之屬,不可勝數,故弗採著於傳(上)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謂至矣!禪位於夏,而後世血食者歷三代
及楚滅陳,而田常得政於齊,卒爲建國,百世不絕,苗裔茲茲,有土者不乏焉
至禹,於周則杞,微甚,不足數也
楚惠王滅杞,其後越王勾踐興
衛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
其次尚有冉季,冉季最少
武王已克殷紂,復以殷餘民封紂子武庚祿父,比諸侯,以奉其先祀勿絕
爲武庚未集,恐其有賊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祿父,以和其民
武王既崩,成王少
周公旦代成王治,當國
管叔、蔡叔疑周公,乃與武庚祿父作亂,欲攻成周
周公旦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祿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餘民封康叔爲衛君,居河、淇閒故商墟
周公旦懼康叔齒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先殷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民
”告以紂所以亡者以淫於酒,酒之失,婦人是用,故紂之亂自此始
爲梓材,示君子可法則
故謂之康誥、酒誥、梓材以命之
康叔之國,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說
成王長,用事,舉康叔爲周司寇,賜衛寶祭器,以章有德
康叔卒,子康伯代立
康伯卒,子考伯立
考伯卒,子嗣伯立
嗣伯卒,子偼伯立
偼伯卒,子靖伯立
靖伯卒,子貞伯立
貞伯卒,子頃侯立
頃侯厚賂周夷王,夷王命衛爲侯
頃侯立十二年卒,子釐侯立
釐侯十三年,周厲王出奔於彘,共和行政焉
二十八年,周宣王立
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餘立爲君
共伯弟和有寵於釐侯,多予之賂;和以其賂賂士,以襲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羨自殺
衛人因葬之釐侯旁,諡曰共伯,而立和爲衛侯,是爲武公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
四十二年,犬戎殺周幽王,武公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爲公
五十五年,卒,子莊公揚立
莊公五年,取齊女爲夫人,好而無子
又取陳女爲夫人,生子,蚤死
陳女女弟亦幸於莊公,而生子完
完母死,莊公令夫人齊女子之,立爲太子
莊公有寵妾,生子州籲
十八年,州籲長,好兵,莊公使將
石碏諫莊公曰:“庶子好兵,使將,亂自此起
”不聽
二十三年,莊公卒,太子完立,是爲桓公
桓公二年,弟州籲驕奢,桓公絀之,州籲出奔
十三年,鄭伯弟段攻其兄,不勝,亡,而州籲求與之友
十六年,州籲收聚衛亡人以襲殺桓公,州籲自立爲衛君
爲鄭伯弟段欲伐鄭,請宋、陳、蔡與俱,三國皆許州籲
州籲新立,好兵,弒桓公,衛人皆不愛
石碏乃因桓公母家於陳,詳爲善州籲
至鄭郊,石碏與陳侯共謀,使右宰醜進食,因殺州籲於濮,而迎桓公弟晉於邢而立之,是爲宣公
宣公七年,魯弒其君隱公
九年,宋督弒其君殤公,及孔父
十年,晉曲沃莊伯弒其君哀侯
十八年,初,宣公愛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爲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
右公子爲太子取齊女,未入室,而宣公見所欲爲太子婦者好,說而自取之,更爲太子取他女
宣公得齊女,生子壽、子朔,令左公子傅之
太子伋母死,宣公正夫人與朔共讒惡太子伋
宣公自以其奪太子妻也,心惡太子,欲廢之
及聞其惡,大怒,乃使太子伋於齊而令盜遮界上殺之,與太子白旄,而告界盜見持白旄者殺之
且行,子朔之兄壽,太子異母弟也,知朔之惡太子而君欲殺之,乃謂太子曰:「界盜見太子白旄,即殺太子,太子可毋行
」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
”遂行
壽見太子不止,乃盜其白旄而先馳至界
界盜見其驗,即殺之
壽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謂盜曰:“所當殺乃我也
”盜並殺太子伋,以報宣公
宣公乃以子朔爲太子
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爲惠公
左右公子不平朔之立也,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惠公之讒殺前太子伋而代立,乃作亂,攻惠公,立太子伋之弟黔牟爲君,惠公奔齊
衛君黔牟立八年,齊襄公率諸侯奉王命共伐衛,納衛惠公,誅左右公子
衛君黔牟奔於周,惠公復立
惠公立三年出亡,亡八年復入,與前通年凡十三年矣
二十五年,惠公怨周之容舍黔牟,與燕伐周
周惠王奔溫,衛、燕立惠王弟穨爲王
二十九年,鄭復納惠王
三十一年,惠公卒,子懿公赤立
懿公即位,好鶴,淫樂奢侈
九年,翟伐衛,衛懿公欲發兵,兵或畔
大臣言曰:“君好鶴,鶴可令擊翟
”翟於是遂入,殺懿公
懿公之立也,百姓大臣皆不服
自懿公父惠公朔之讒殺太子伋代立至於懿公,常欲敗之,卒滅惠公之後而更立黔牟之弟昭伯頑之子申爲君,是爲戴公
戴公申元年卒
齊桓公以衛數亂,乃率諸侯伐翟,爲衛築楚丘,立戴公弟毀爲衛君,是爲文公
文公以亂故奔齊,齊人入之
初,翟殺懿公也,衛人憐之,思復立宣公前死太子伋之後,伋子又死,而代伋死者子壽又無子
太子伋同母弟二人:其一曰黔牟,黔牟嘗代惠公爲君,八年復去;其二曰昭伯
昭伯、黔牟皆已前死,故立昭伯子申爲戴公
戴公卒,復立其弟毀爲文公
文公初立,輕賦平罪,身自勞,與百姓同苦,以收衛民
十六年,晉公子重耳過,無禮
十七年,齊桓公卒
二十五年,文公卒,子成公鄭立
成公三年,晉欲假道於衛救宋,成公不許
晉更從南河度,救宋
徵師於衛,衛大夫欲許,成公不肯
大夫元咺攻成公,成公出奔
晉文公重耳伐衛,分其地予宋,討前過無禮及不救宋患也
衛成公遂出奔陳
二歲,如周求入,與晉文公會
晉使人鴆衛成公,成公私於周主鴆,令薄,得不死
已而周爲請晉文公,卒入之衛,而誅元咺,衛君瑕出奔
七年,晉文公卒
十二年,成公朝晉襄公
十四年,秦穆公卒
二十六年,齊邴歜弒其君懿公
三十五年,成公卒,子穆公遫立
穆公二年,楚莊王伐陳,殺夏徵舒
三年,楚莊王圍鄭,鄭降,復釋之
十一年,孫良夫救魯伐齊,復得侵地
穆公卒,子定公臧立
定公十二年卒,子獻公衎立
獻公十三年,公令師曹教宮妾鼓琴,妾不善,曹笞之
妾以幸惡曹於公,公亦笞曹三百
十八年,獻公戒孫文子、甯惠子食,皆往
日旰不召,而去射鴻於囿
二子從之,公不釋射服與之言
二子怒,如宿
孫文子子數侍公飲,使師曹歌巧言之卒章
師曹又怒公之嘗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孫文子,報衛獻公
文子語蘧伯玉,伯玉曰:“臣不知也
”遂攻出獻公
獻公奔齊,齊置衛獻公於聚邑
孫文子、甯惠子共立定公弟秋爲衛君,是爲殤公
殤公秋立,封孫文子林父於宿
十二年,寧喜與孫林父爭寵相惡,殤公使寧喜攻孫林父
林父奔晉,復求入故衛獻公
獻公在齊,齊景公聞之,與衛獻公如晉求入
晉爲伐衛,誘與盟
衛殤公會晉平公,平公執殤公與甯喜而復入衛獻公
獻公亡在外十二年而入
獻公後元年,誅甯喜
三年,吳延陵季子使過衛,見蘧伯玉、史,曰:“衛多君子,其國無故
”過宿,孫林父爲擊磬,曰:“不樂,音大悲,使衛亂乃此矣
”是年,獻公卒,子襄公惡立
襄公六年,楚靈王會諸侯,襄公稱病不往
九年,襄公卒
初,襄公有賤妾,幸之,有身,夢有人謂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衛,名而子曰‘元’
”妾怪之,問孔成子
成子曰:“康叔者,衛祖也
”及生子,男也,以告襄公
襄公曰:“天所置也
”名之曰元
襄公夫人無子,於是乃立元爲嗣,是爲靈公
四十二年春,靈公遊於郊,令子郢僕
郢,靈公少子也,字子南
靈公怨太子出奔,謂郢曰:“我將立若爲後
”郢對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圖之
”夏,靈公卒,夫人命子郢爲太子,曰:“此靈公命也
”郢曰:“亡人太子蒯聵之子輒在也,不敢當
”於是衛乃以輒爲君,是爲出公
六月乙酉,趙簡子欲入蒯聵,乃令陽虎詐命衛十餘人衰絰歸,簡子送蒯聵
衛人聞之,發兵擊蒯聵
蒯聵不得入,入宿而保,衛人亦罷兵
出公輒四年,齊田乞弒其君孺子
八年,齊鮑子弒其君悼公
孔子自陳入衛
九年,孔文子問兵於仲尼,仲尼不對
其後魯迎仲尼,仲尼反魯
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聵之姊,生悝
孔氏之豎渾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於悝母
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於太子
太子與良夫言曰:“茍能入我國,報子以乘軒,免子三死,毋所與
”與之盟,許以悝母爲妻
閏月,良夫與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
昏,二人蒙衣而乘,宦者羅御,如孔氏
孔氏之老欒甯問之,稱姻妾以告
遂入,適伯姬氏
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與五人介,輿猳從之
伯姬劫悝於廁,彊盟之,遂劫以登臺
欒甯將飲酒,炙未熟,聞亂,使告仲由
召護駕乘車,行爵食炙,奉出公輒奔魯
仲由將入,遇子羔將出,曰:“門已閉矣
”子路曰:“吾姑至矣
”子羔曰:“不及,莫踐其難
”子路曰:“食焉不闢其難
”子羔遂出
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闔門,曰:“毋入爲也!”子路曰:“是公孫也?求利而逃其難
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
”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
曰:“太子焉用孔悝?雖殺之,必或繼之
”且曰:“太子無勇
若燔臺,必舍孔叔
”太子聞之,懼,下石乞、盂黶敵子路,以戈擊之,割纓
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
”結纓而死
孔子聞衛亂,曰:“嗟乎!柴也其來乎?由也其死矣
”孔悝竟立太子蒯聵,是爲莊公
莊公蒯聵者,出公父也,居外,怨大夫莫迎立
元年即位,欲盡誅大臣,曰:“寡人居外久矣,子亦嘗聞之乎?”羣臣欲作亂,乃止
二年,魯孔丘卒
三年,莊公上城,見戎州
曰:“戎虜何爲是?”戎州病之
十月,戎州告趙簡子,簡子圍衛
十一月,莊公出奔,衛人立公子斑師爲衛君
齊伐衛,虜斑師,更立公子起爲衛君
衛君起元年,衛石曼尃逐其君起,起奔齊
衛出公輒自齊復歸立
初,出公立十二年亡,亡在外四年復入
出公後元年,賞從亡者
立二十一年卒,出公季父黔攻出公子而自立,是爲悼公
悼公五年卒,子敬公弗立
敬公十九年卒,子昭公糾立
是時三晉彊,衛如小侯,屬之
昭公六年,公子亹弒之代立,是爲懷公
懷公十一年,公子穨弒懷公而代立,是爲慎公
慎公父,公子適;適父,敬公也
慎公四十二年卒,子聲公訓立
聲公十一年卒,子成侯遫立
成侯十一年,公孫鞅入秦
十六年,衛更貶號曰侯
二十九年,成侯卒,子平侯立
平侯八年卒,子嗣君立
嗣君五年,更貶號曰君,獨有濮陽
四十二年卒,子懷君立
懷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殺懷君
魏更立嗣君弟,是爲元君
元君爲魏婿,故魏立之
元君十四年,秦拔魏東地,秦初置東郡,更徙衛野王縣,而並濮陽爲東郡
二十五年,元君卒,子君角立
君角九年,秦並天下,立爲始皇帝
二十一年,二世廢君角爲庶人,衛絕祀
太史公曰:餘讀世家言,至於宣公之太子以婦見誅,弟壽爭死以相讓,此與晉太子申生不敢明驪姬之過同,俱惡傷父之志
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殺,兄弟相滅,亦獨何哉?
微子開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紂之庶兄也
紂既立,不明,淫亂於政,微子數諫,紂不聽
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滅黎國,懼禍至,以告紂
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爲!”於是微子度紂終不可諫,欲死之,及去,未能自決,乃問於太師、少師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
我祖遂陳於上,紂沈湎於酒,婦人是用,亂敗湯德於下
殷既小大好草竊奸宄,卿士師師非度,皆有罪辜,乃無維獲,小民乃並興,相爲敵讎
今殷其典喪!若涉水無津涯
殷遂喪,越至於今
”曰:“太師,少師,我其發出往?吾家保於喪?今女無故告予,顛躋,如之何其?”太師若曰:“王子,天篤下菑亡殷國,乃毋畏畏,不用老長
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
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
爲死,終不得治,不如去
”遂亡
箕子者,紂親戚也
紂始爲象箸,箕子嘆曰:“彼爲象箸,必爲玉桮;爲桮,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紂爲淫泆,箕子諫,不聽
人或曰:“可以去矣
”箕子曰:“爲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於民,吾不忍爲也
”乃被髪詳狂而爲奴
遂隱而鼓琴以自悲,故傳之曰箕子操
王子比干者,亦紂之親戚也
見箕子諫不聽而爲奴,則曰:“君有過而不以死爭,則百姓何辜!”乃直言諫紂
紂怒曰:“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乎?”乃遂殺王子比干,刳視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義屬
故父有過,子三諫不聽,則隨而號之;人臣三諫不聽,則其義可以去矣
”於是太師、少師乃勸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其位如故
武王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
武王既克殷,訪問箕子
武王曰:“於乎!維天陰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倫所序

箕子對曰:“在昔鯀陻鴻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從鴻範九等,常倫所斁
鯀則殛死,禹乃嗣興
天乃錫禹鴻範九等,常倫所序
“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紀;五曰皇極;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徵;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極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
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
恭作肅,從作治,明作智,聰作謀,睿作聖
“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
“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
“皇極: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傅錫其庶民,維時其庶民於女極,錫女保極
凡厥庶民,毋有淫朋,人毋有比德,維皇作極
凡厥庶民,有猷有爲有守,女則念之
不協於極,不離於咎,皇則受之
而安而色,曰予所好德,女則錫之福
時人斯其維皇之極
毋侮寡而畏高明
人之有能有爲,使羞其行,而國其昌
凡厥正人,既富方谷
女不能使有好於而家,時人斯其辜
於其毋好,女雖錫之福,其作女用咎
毋偏毋頗,遵王之義
毋有作好,遵王之道
毋有作惡,遵王之路
毋偏毋黨,王道蕩蕩
毋黨毋偏,王道平平
毋反毋側,王道正直
會其有極,歸其有極
曰王極之傅言,是夷是訓,於帝其順
凡厥庶民,極之傅言,是順是行,以近天子之光
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爲天下王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平康正直,彊不友剛克,內友柔克,沈漸剛克,高明柔克
維闢作福,維闢作威,維闢玉食
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兇於而國,人用側頗闢,民用僭忒
“稽疑:擇建立卜筮人
乃命卜筮,曰雨,曰濟,曰涕,曰霧,曰克,曰貞,曰悔,凡七
卜五,佔之用二,衍貣
立時人爲卜筮,三人佔則從二人之言
女則有大疑,謀及女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
女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而身其康彊,而子孫其逢吉
女則從,龜從,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
卿士從,龜從,筮從,女則逆,庶民逆,吉
庶民從,龜從,筮從,女則逆,卿士逆,吉
女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兇
龜筮共違於人,用靜吉,用作兇
“庶徵:曰雨,曰陽,曰奧,曰寒,曰風,曰時
五者來備,各以其序,庶草繁廡
一極備,兇
一極亡,兇
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治,時暘若;曰知,時奧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
曰咎徵:曰狂,常雨若;曰僭,常暘若;曰舒,常奧若;曰急,常寒若;曰霧,常風若
王眚維歲,卿士維月,師尹維日
歲月日時毋易,百穀用成,治用明,畯民用章,家用平康
日月歲時既易,百穀用不成,治用昏不明,畯民用微,家用不寧
庶民維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
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於是武王乃封箕子於朝鮮而不臣也
其後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爲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
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彼狡僮兮,不與我好兮!”所謂狡童者,紂也
殷民聞之,皆爲流涕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當國
管、蔡疑之,乃與武庚作亂,欲襲成王、周公
周公既承成王命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開代殷後,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國於宋
微子故能仁賢,乃代武庚,故殷之餘民甚戴愛之
微子開卒,立其弟衍,是爲微仲
微仲卒,子宋公稽立
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
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
愍公共卒,弟煬公熙立
煬公即位,愍公子鮒祀弒煬公而自立,曰“我當立”,是爲厲公
厲公卒,子釐公舉立
釐公十七年,周厲王出奔彘
二十八年,釐公卒,子惠公覵立
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
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
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爲犬戎所殺,秦始列爲諸侯
三十四年,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
武公生女爲魯惠公夫人,生魯桓公
十八年,武公卒,子宣公力立
宣公有太子與夷
十九年,宣公病,讓其弟和,曰:“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天下通義也
我其立和
”和亦三讓而受之
宣公卒,弟和立,是爲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馬孔父謂曰:“先君宣公舍太子與夷而立我,我不敢忘
我死,必立與夷也
”孔父曰:“羣臣皆願立公子馮
”穆公曰:“毋立馮,吾不可以負宣公
”於是穆公使馮出居於鄭
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與夷立,是爲殤公
君子聞之,曰:“宋宣公可謂知人矣,立其弟以成義,然卒其子復享之
殤公元年,衛公子州籲弒其君完自立,欲得諸侯,使告於宋曰:“馮在鄭,必爲亂,可與我伐之
”宋許之,與伐鄭,至東門而還
二年,鄭伐宋,以報東門之役
其後諸侯數來侵伐
九年,大司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華督,督說,目而觀之
督利孔父妻,乃使人宣言國中曰:“殤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戰,民苦不堪,皆孔父爲之,我且殺孔父以寧民
”是歲,魯弒其君隱公
十年,華督攻殺孔父,取其妻
殤公怒,遂弒殤公,而迎穆公子馮於鄭而立之,是爲莊公
莊公元年,華督爲相
九年,執鄭之祭仲,要以立突爲鄭君
祭仲許,竟立突
十九年,莊公卒,子愍公捷立
愍公七年,齊桓公即位
九年,宋水,魯使臧文仲往吊水
愍公自罪曰:“寡人以不能事鬼神,政不修,故水
”臧文仲善此言
此言乃公子子魚教愍公也
十年夏,宋伐魯,戰於乘丘,魯生虜宋南宮萬
宋人請萬,萬歸宋
十一年秋,愍公與南宮萬獵,因博爭行,愍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魯虜也
”萬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殺愍公於蒙澤
大夫仇牧聞之,以兵造公門
萬搏牧,牧齒著門闔死
因殺太宰華督,乃更立公子游爲君
諸公子奔蕭,公子御說奔亳
萬弟南宮牛將兵圍亳
冬,蕭及宋之諸公子共擊殺南宮牛,弒宋新君遊而立愍公弟御說,是爲桓公
宋萬奔陳
宋人請以賂陳
陳人使婦人飲之醇酒,以革裹之,歸宋
宋人醢萬也
桓公二年,諸侯伐宋,至郊而去
三年,齊桓公始霸
二十三年,迎衛公子毀於齊,立之,是爲衛文公
文公女弟爲桓公夫人
秦穆公即位
三十年,桓公病,太子茲甫讓其庶兄目夷爲嗣
桓公義太子意,竟不聽
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茲甫立,是爲襄公
以其庶兄目夷爲相
未葬,而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襄公往會
襄公七年,宋地茀星如雨,與雨偕下;六鶂退蜚,風疾也
八年,齊桓公卒,宋欲爲盟會
十二年春,宋襄公爲鹿上之盟,以求諸侯於楚,楚人許之
公子目夷諫曰:“小國爭盟,禍也
”不聽
秋,諸侯會宋公盟於盂
目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於是楚執宋襄公以伐宋
冬,會於亳,以釋宋公
子魚曰:“禍猶未也
”十三年夏,宋伐鄭
子魚曰:“禍在此矣
”秋,楚伐宋以救鄭
襄公將戰,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不可
”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
楚人未濟,目夷曰:“彼衆我寡,及其未濟擊之
”公不聽
已濟未陳,又曰:“可擊
”公曰:“待其已陳
”陳成,宋人擊之
宋師大敗,襄公傷股
國人皆怨公
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
”子魚曰:“兵以勝爲功,何常言與!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爲?”
楚成王已救鄭,鄭享之;去而取鄭二姬以歸
叔瞻曰:“成王無禮,其不沒乎?爲禮卒於無別,有以知其不遂霸也

是年,晉公子重耳過宋,襄公以傷於楚,欲得晉援,厚禮重耳以馬二十乘
十四年夏,襄公病傷於泓而竟卒,子成公王臣立
成公元年,晉文公即位
三年,倍楚盟親晉,以有德於文公也
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於晉
五年,晉文公救宋,楚兵去
九年,晉文公卒
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
十六年,秦穆公卒
十七年,成公卒
成公弟御殺太子及大司馬公孫固而自立爲君
宋人共殺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爲昭公
昭公四年,宋敗長翟緣斯於長丘
七年,楚莊王即位
九年,昭公無道,國人不附
昭公弟鮑革賢而下士
先,襄公夫人慾通於公子鮑,不可,乃助之施於國,因大夫華元爲右師
昭公出獵,夫人王姬使衛伯攻殺昭公杵臼
弟鮑革立,是爲文公
文公元年,晉率諸侯伐宋,責以弒君
聞文公定立,乃去
二年,昭公子因文公母弟須與武、繆、戴、莊、桓之族爲亂,文公盡誅之,出武、繆之族
四年春,(鄭)命(楚)伐宋
宋使華元將,鄭敗宋,囚華元
華元之將戰,殺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故怨,馳入鄭軍,故宋師敗,得囚華元
宋以兵車百乘文馬四百匹贖華元
未盡入,華元亡歸宋
十四年,楚莊王圍鄭
鄭伯降楚,楚復釋之
十六年,楚使過宋,宋有前仇,執楚使
九月,楚莊王圍宋
十七年,楚以圍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無食,華元乃夜私見楚將子反
子反告莊王
王問:“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莊王曰:“誠哉言!我軍亦有二日糧
”以信故,遂罷兵去
二十二年,文公卒,子共公瑕立
始厚葬
君子譏華元不臣矣
共公(元)年,華元善楚將子重,又善晉將欒書,兩盟晉楚
十三年,共公卒
華元爲右師,魚石爲左師
司馬唐山攻殺太子肥,欲殺華元,華元奔晉,魚石止之,至河乃還,誅唐山
乃立共公少子成,是爲平公
平公三年,楚共王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師魚石
四年,諸侯共誅魚石,而歸彭城於宋
三十五年,楚公子圍弒其君自立,爲靈王
四十四年,平公卒,子元公佐立
元公三年,楚公子棄疾弒靈王,自立爲平王
八年,宋火
十年,元公毋信,詐殺諸公子,大夫華、向氏作亂
楚平王太子建來奔,見諸華氏相攻亂,建去如鄭
十五年,元公爲魯昭公避季氏居外,爲之求入魯,行道卒,子景公頭曼立
景公十六年,魯陽虎來奔,已復去
二十五年,孔子過宋,宋司馬桓魋惡之,欲殺孔子,孔子微服去
三十年,曹倍宋,又倍晉,宋伐曹,晉不救,遂滅曹有之
三十六年,齊田常弒簡公
三十七年,楚惠王滅陳
熒惑守心
心,宋之分野也
景公憂之
司星子韋曰:“可移於相
”景公曰:“相,吾之股肱
”曰:“可移於民
”景公曰:“君者待民
”曰:“可移於歲
”景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爲君!”子韋曰:“天高聽卑
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
”於是候之,果徙三度
六十四年,景公卒
宋公子特攻殺太子而自立,是爲昭公
昭公者,元公之曾庶孫也
昭公父公孫糾,糾父公子褍秦,褍秦即元公少子也
景公殺昭公父糾,故昭公怨殺太子而自立
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購由立
悼公八年卒,子休公田立
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闢公闢兵立
闢公三年卒,子剔成立
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襲剔成,剔成敗奔齊,偃自立爲宋君
君偃十一年,自立爲王
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乃與齊、魏爲敵國
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
淫於酒婦人
羣臣諫者輒射之
於是諸侯皆曰“桀宋”
“宋其復爲紂所爲,不可不誅”
告齊伐宋
王偃立四十七年,齊愍王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
太史公曰:孔子稱“微子去之,箕子爲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春秋譏宋之亂自宣公廢太子而立弟,國以不寧者十世
襄公之時,修行仁義,欲爲盟主
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湯、高宗,殷所以興,作商頌
襄公既敗於泓,而君子或以爲多,傷中國闕禮義,褒之也,宋襄之有禮讓也
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餘命女生子,名虞,餘與之唐
”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
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爲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
”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
成王曰:“吾與之戲耳
”史佚曰:“天子無戲言
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
”於是遂封叔虞於唐
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姓姬氏,字子於
唐叔子燮,是爲晉侯
晉侯子寧族,是爲武侯
武侯之子服人,是爲成侯
成侯子福,是爲厲侯
厲侯之子宜臼,是爲靖侯
靖侯已來,年紀可推
自唐叔至靖侯五世,無其年數
靖侯十七年,周厲王迷惑暴虐,國人作亂,厲王出奔於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十八年,靖侯卒,子釐侯司徒立
釐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十八年,釐侯卒,子獻侯籍立
獻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費王立
穆侯四年,取齊女姜氏爲夫人
七年,伐條
生太子仇
十年,伐千畝,有功
生少子,名曰成師
晉人師服曰:“異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讎也
少子曰成師,成師大號,成之者也
名,自命也;物,自定也
今適庶名反逆,此後晉其能毋亂乎?”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殤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殤叔三年,周宣王崩
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襲殤叔而立,是爲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無道,犬戎殺幽王,周東徙
而秦襄公始列爲諸侯
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於曲沃
曲沃邑大於翼
翼,晉君都邑也
成師封曲沃,號爲桓叔
靖侯庶孫欒賓相桓叔
桓叔是時年五十八矣,好德,晉國之衆皆附焉
君子曰:“晉之亂其在曲沃矣
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亂何待!”
七年,晉大臣潘父弒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
桓叔欲入晉,晉人發兵攻桓叔
桓叔敗,還歸曲沃
晉人共立昭侯子平爲君,是爲孝侯
誅潘父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鱔代桓叔,是爲曲沃莊伯
孝侯十五年,曲沃莊伯弒其君晉孝侯於翼
晉人攻曲沃莊伯,莊伯復入曲沃
晉人復立孝侯子郄爲君,是爲鄂侯
鄂侯二年,魯隱公初立
鄂侯六年卒
曲沃莊伯聞晉鄂侯卒,乃興兵伐晉
周平王使虢公將兵伐曲沃莊伯,莊伯走保曲沃
晉人共立鄂侯子光,是爲哀侯
哀侯二年曲沃莊伯卒,子稱代莊伯立,是爲曲沃武公
哀侯六年,魯弒其君隱公
哀侯八年,晉侵陘廷
陘廷與曲沃武公謀,九年,伐晉於汾旁,虜哀侯
晉人乃立哀侯子小子爲君,是爲小子侯
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韓萬殺所虜晉哀侯
曲沃益彊,晉無如之何
晉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誘召晉小子殺之
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於曲沃,乃立晉哀侯弟緡爲晉侯
晉侯緡四年,宋執鄭祭仲而立突爲鄭君
晉侯十九年,齊人管至父弒其君襄公
晉侯二十八年,齊桓公始霸
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滅之,盡以其寶器賂獻於周釐王
釐王命曲沃武公爲晉君,列爲諸侯,於是盡並晉地而有之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號曰晉武公
晉武公始都晉國,前即位曲沃,通年三十八年
武公稱者,先晉穆侯曾孫也,曲沃桓叔孫也
桓叔者,始封曲沃
武公,莊伯子也
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滅晉也,凡六十七歲,而卒代晉爲諸侯
武公代晉二歲,卒
與曲沃通年,即位凡三十九年而卒
子獻公詭諸立
獻公元年,周惠王弟穨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鄭之櫟邑
五年,伐驪戎,得驪姬、驪姬弟,俱愛幸之
八年,士蔿說公曰:“故晉之羣公子多,不誅,亂且起
”乃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
九年,晉羣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晉,弗克
十年,晉欲伐虢,士蔿曰:“且待其亂

十二年,驪姬生奚齊
獻公有意廢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廟所在,而蒲邊秦,屈邊翟,不使諸子居之,我懼焉
”於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
獻公與驪姬子奚齊居絳
晉國以此知太子不立也
太子申生,其母齊桓公女也,曰齊姜,早死
申生同母女弟爲秦穆公夫人
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
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
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
及得驪姬,乃遠此三子
十六年,晉獻公作二軍
公將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爲右,伐滅霍,滅魏,滅耿
還,爲太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爲大夫
士蔿曰:“太子不得立矣
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爲之極,又安得立!不如逃之,無使罪至
爲吳太伯,不亦可乎,猶有令名
”太子不從
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
”萬,盈數也;魏,大名也
以是始賞,天開之矣
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命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衆
”初,畢萬卜仕於晉國,遇屯之比
辛廖佔之曰:“吉
”屯固比入,吉孰大焉
其後必蕃昌

十七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
裏克諫獻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
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
夫率師,專行謀也;誓軍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太子之事也
師在制命而已,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
君失其官,率師不威,將安用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誰立
”裏克不對而退,見太子
太子曰:“吾其廢乎?”裏克曰:“太子勉之!教以軍旅,不共是懼,何故廢乎?且子懼不孝,毋懼不得立
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
”太子帥師,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
裏克謝病,不從太子
太子遂伐東山
十九年,獻公曰:“始吾先君莊伯、武公之誅晉亂,而虢常助晉伐我,又匿晉亡公子,果爲亂
弗誅,後遺子孫憂
”乃使荀息以屈產之乘假道於虞
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陽以歸
獻公私謂驪姬曰:“吾欲廢太子,以奚齊代之
”驪姬泣曰:“太子之立,諸侯皆已知之,而數將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賤妾之故廢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殺也
”驪姬詳譽太子,而陰令人譖惡太子,而欲立其子
二十一年,驪姬謂太子曰:“君夢見齊姜,太子速祭曲沃,歸釐於君
”太子於是祭其母齊姜於曲沃,上其薦胙於獻公
獻公時出獵,置胙於宮中
驪姬使人置毒藥胙中
居二日,獻公從獵來還,宰人上胙獻公,獻公欲饗之
驪姬從旁止之,曰:“胙所從來遠,宜試之
”祭地,地墳;與犬,犬死;與小臣,小臣死
驪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弒代之,況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弒之!”謂獻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過以妾及奚齊之故
妾原子母闢之他國,若早自殺,毋徒使母子爲太子所魚肉也
始君欲廢之,妾猶恨之;至於今,妾殊自失於此
”太子聞之,奔新城
獻公怒,乃誅其傅杜原款
或謂太子曰:“爲此藥者乃驪姬也,太子何不自辭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驪姬,寢不安,食不甘
即辭之,君且怒之
不可
”或謂太子曰:“可奔他國
”太子曰:“被此惡名以出,人誰內我?我自殺耳
”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殺於新城
此時重耳、夷吾來朝
人或告驪姬曰:“二公子怨驪姬譖殺太子
”驪姬恐,因譖二公子:“申生之藥胙,二公子知之
”二子聞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備守
初,獻公使士蔿爲二公子築蒲、屈城,弗就
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蔿
士蔿謝曰:“邊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卒就城
及申生死,二子亦歸保其城
二十二年,獻公怒二子不辭而去,果有謀矣,乃使兵伐蒲
蒲人之宦者勃鞮命重耳促自殺
重耳逾垣,宦者追斬其衣袪
重耳遂奔翟
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
是歲也,晉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虞之大夫宮之奇諫虞君曰:“晉不可假道也,是且滅虞
”虞君曰:“晉我同姓,不宜伐我
”宮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爲文王卿士,其記勳在王室,藏於盟府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之親能親於桓、莊之族乎?桓、莊之族何罪,盡滅之
虞之與虢,脣之與齒,脣亡則齒寒
”虞公不聽,遂許晉
宮之奇以其族去虞
其冬,晉滅虢,虢公醜奔周
還,襲滅虞,虜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
荀息牽曩所遺虞屈產之乘馬奉之獻公,獻公笑曰:“馬則吾馬,齒亦老矣!”
二十三年,獻公遂發賈華等伐屈,屈潰
夷吾將奔翟
冀芮曰:“不可,重耳已在矣,今往,晉必移兵伐翟,翟畏晉,禍且及
不如走樑,樑近於秦,秦彊,吾君百歲後可以求入焉
”遂奔樑
二十五年,晉伐翟,翟以重耳故,亦擊晉於齧桑,晉兵解而去
當此時,晉彊,西有河西,與秦接境,北邊翟,東至河內
驪姬弟生悼子
二十六年夏,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
晉獻公病,行後,未至,逢周之宰孔
宰孔曰:“齊桓公益驕,不務德而務遠略,諸侯弗平
君弟毋會,毋如晉何
”獻公亦病,復還歸
病甚,乃謂荀息曰:“吾以奚齊爲後,年少,諸大臣不服,恐亂起,子能立之乎?”荀息曰:“能
”獻公曰:“何以爲驗?”對曰:“使死者復生,生者不慚,爲之驗
”於是遂屬奚齊於荀息
荀息爲相,主國政
秋九月,獻公卒
裏克、邳鄭欲內重耳,以三公子之徒作亂,謂荀息曰:“三怨將起,秦、晉輔之,子將何如?”荀息曰:“吾不可負先君言
”十月,裏克殺奚齊於喪次,獻公未葬也
荀息將死之,或曰不如立奚齊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而葬獻公
十一月,裏克弒悼子於朝,荀息死之
君子曰:“詩所謂‘白珪之玷,猶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其荀息之謂乎!不負其言
”初,獻公將伐驪戎,卜曰“齒牙爲禍”
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裏克等已殺奚齊、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於翟,欲立之
重耳謝曰:“負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脩人子之禮侍喪,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
”還報裏克,裏克使迎夷吾於樑
夷吾欲往,呂省、郤芮曰:“內猶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難信
計非之秦,輔彊國之威以入,恐危
”乃使郤芮厚賂秦,約曰:“即得入,請以晉河西之地與秦
”及遺裏克書曰:“誠得立,請遂封子於汾陽之邑
”秦繆公乃發兵送夷吾於晉
齊桓公聞晉內亂,亦率諸侯如晉
秦兵與夷吾亦至晉,齊乃使隰朋會秦俱入夷吾,立爲晉君,是爲惠公
齊桓公至晉之高梁而還歸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鄭謝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許君,今幸得入立
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許秦者?’寡人爭之弗能得,故謝秦
”亦不與裏克汾陽邑,而奪之權
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會齊、秦大夫共禮晉惠公
惠公以重耳在外,畏裏克爲變,賜裏剋死
謂曰:“微裏子寡人不得立
雖然,子亦殺二君一大夫,爲子君者不亦難乎?”裏克對曰:“不有所廢,君何以興?欲誅之,其無辭乎?乃言爲此!臣聞命矣
”遂伏劍而死
於是邳鄭使謝秦未還,故不及難
晉君改葬恭太子申生
秋,狐突之下國,遇申生,申生與載而告之曰:“夷吾無禮,餘得請於帝,將以晉與秦,秦將祀餘
”狐突對曰:“臣聞神不食非其宗,君其祀毋乃絕乎?君其圖之
”申生曰:“諾,吾將復請帝
後十日,新城西偏將有巫者見我焉
”許之,遂不見
及期而往,復見,申生告之曰:“帝許罰有罪矣,弊於韓
”兒乃謠曰:“恭太子更葬矣,後十四年,晉亦不昌,昌乃在兄

邳鄭使秦,聞裏克誅,乃說秦繆公曰:“呂省、郤稱、冀芮實爲不從
若重賂與謀,出晉君,入重耳,事必就
”秦繆公許之,使人與歸報晉,厚賂三子
三子曰:“幣厚言甘,此必邳鄭賣我於秦
”遂殺邳鄭及裏克、邳鄭之黨七輿大夫
邳鄭子豹奔秦,言伐晉,繆公弗聽
惠公之立,倍秦地及裏克,誅七輿大夫,國人不附
二年,周使召公過禮晉惠公,惠公禮倨,召公譏之
四年,晉飢,乞糴於秦
繆公問百里奚,”百里奚曰:“天菑流行,國家代有,救菑恤鄰,國之道也
與之
”邳鄭子豹曰:“伐之
”繆公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卒與粟,自雍屬絳
五年,秦飢,請糴於晉
晉君謀之,慶鄭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約
晉飢而秦貸我,今秦飢請糴,與之何疑?而謀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晉賜秦,秦弗知取而貸我
今天以秦賜晉,晉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
”惠公用虢射謀,不與秦粟,而發兵且伐秦
秦大怒,亦發兵伐晉
六年春,秦繆公將兵伐晉
晉惠公謂慶鄭曰:“秦師深矣,柰何?”鄭曰:“秦內君,君倍其賂;晉飢秦輸粟,秦飢而晉倍之,乃欲因其飢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晉卜御右,慶鄭皆吉
公曰:“鄭不孫
”乃更令步陽御戎,家僕徒爲右,進兵
九月壬戌,秦繆公、晉惠公合戰韓原
惠公馬
不行,秦兵至,公窘,召慶鄭爲御
鄭曰:“不用卜,敗不亦當乎!”遂去
更令樑繇靡御,虢射爲右,輅秦繆公
繆公壯士冒敗晉軍,晉軍敗,遂失秦繆公,反獲晉公以歸
秦將以祀上帝
晉君姊爲繆公夫人,衰絰涕泣
公曰:“得晉侯將以爲樂,今乃如此
且吾聞箕子見唐叔之初封,曰‘其後必當大矣’,晉庸可滅乎!”乃與晉侯盟王城而許之歸
晉侯亦使呂省等報國人曰:“孤雖得歸,毋面目見社稷,卜日立子圉
”晉人聞之,皆哭
秦繆公問呂省:“晉國和乎?”對曰:“不和
小人懼失君亡親,不憚立子圉,曰‘必報讎,寧事戎、狄’
其君子則愛君而知罪,以待秦命,曰‘必報德’
有此二故,不和
”於是秦繆公更舍晉惠公,餽之七牢
十一月,歸晉侯
晉侯至國,誅慶鄭,修政教
謀曰:“重耳在外,諸侯多利內之
”欲使人殺重耳於狄
重耳聞之,如齊
八年,使太子圉質秦
初,惠公亡在樑,樑伯以其女妻之,生一男一女
樑伯卜之,男爲人臣,女爲人妾,故名男爲圉,女爲妾
十年,秦滅樑
樑伯好土功,治城溝,”民力罷怨,其衆數相驚,曰“秦寇至”,民恐惑,秦竟滅之
十三年,晉惠公病,內有數子
太子圉曰:“吾母家在樑,樑今秦滅之,我外輕於秦而內無援於國
君即不起,病大夫輕,更立他公子
”乃謀與其妻俱亡歸
秦女曰:“子一國太子,辱在此
秦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
子亡矣,我不從子,亦不敢言
”子圉遂亡歸晉
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太子圉立,是爲懷公
子圉之亡,秦怨之,乃求公子重耳,欲內之
子圉之立,畏秦之伐也
乃令國中諸從重耳亡者與期,期盡不到者盡滅其家
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肯召
懷公怒,囚狐突
突曰:“臣子事重耳有年數矣,今召之,是教之反君也
何以教之?”懷公卒殺狐突
秦繆公乃發兵送內重耳,使人告欒、郤之黨爲內應,殺懷公於高梁,入重耳
重耳立,是爲文公
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
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曰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
自獻公爲太子時,重耳固已成人矣
獻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
獻公十三年,以驪姬故,重耳備蒲城守秦
獻公二十一年,獻公殺太子申生,驪姬讒之,恐,不辭獻公而守蒲城
獻公二十二年,獻公使宦者履鞮趣殺重耳
重耳逾垣,宦者逐斬其衣袪
重耳遂奔狄
狄,其母國也
是時重耳年四十三
從此五士,其餘不名者數十人,至狄
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長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劉;以少女妻趙衰,生盾
居狄五歲而晉獻公卒,裏克已殺奚齊、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
重耳畏殺,因固謝,不敢入
已而晉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爲惠公
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與壯士欲殺重耳
重耳聞之,乃謀趙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爲可用與,以近易通,故且休足
休足久矣,固原徙之大國
夫齊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諸侯
今聞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賢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重耳謂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乃嫁
”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
雖然,妾待子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過衛,衛文公不禮
去,過五鹿,飢而從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進之
重耳怒
趙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至齊,齊桓公厚禮,而以宗女妻之,有馬二十乘,重耳安之
重耳至齊二歲而桓公卒,會豎刀等爲內亂,齊孝公之立,諸侯兵數至
留齊凡五歲
重耳愛齊女,毋去心
趙衰、咎犯乃於桑下謀行
齊女侍者在桑上聞之,以告其主
其主乃殺侍者,勸重耳趣行
重耳曰:“人生安樂,孰知其他!必死於此,不能去
”齊女曰:“子一國公子,窮而來此,數士者以子爲命
子不疾反國,報勞臣,而懷女德,竊爲子羞之
且不求,何時得功?”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
行遠而覺,重耳大怒,引戈欲殺咎犯
咎犯曰:“殺臣成子,偃之原也
”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
”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過曹,曹共公不禮,欲觀重耳駢脅
曹大夫釐負羈曰:“晉公子賢,又同姓,窮來過我,柰何不禮!”共公不從其謀
負羈乃私遺重耳食,置璧其下
重耳受其食,還其璧
去,過宋
宋襄公新困兵於楚,傷於泓,聞重耳賢,乃以國禮禮於重耳
過鄭,鄭文公弗禮
鄭叔瞻諫其君曰:“晉公子賢,而其從者皆國相,且又同姓
鄭之出自厲王,而晉之出自武王
”鄭君曰:“諸侯亡公子過此者衆,安可盡禮!”叔瞻曰:“君不禮,不如殺之,且後爲國患
”鄭君不聽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適諸侯禮待之,重耳謝不敢當
趙衰曰:“子亡在外十餘年,小國輕子,況大國乎?今楚大國而固遇子,子其毋讓,此天開子也
”遂以客禮見之
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成王曰:“子即反國,何以報寡人?”重耳曰:“羽毛齒角玉帛,君王所餘,未知所以報
”王曰:“雖然,何以報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與君王以兵車會平原廣澤,請闢王三舍
”楚將子玉怒曰:“王遇晉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孫,請殺之
”成王曰:“晉公子賢而困於外久,從者皆國器,此天所置,庸可殺乎?且言何以易之!”居楚數月,而晉太子圉亡秦,秦怨之;聞重耳在楚,乃召之
成王曰:“楚遠,更數國乃至晉
秦晉接境,秦君賢,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重耳至秦,繆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與往
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國且伐,況其故妻乎!且受以結秦親而求入,子乃拘小禮,忘大丑乎!”遂受
繆公大歡,與重耳飲
趙衰歌黍苗詩
繆公曰:“知子欲急反國矣
”趙衰與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穀之望時雨
”是時晉惠公十四年秋
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
十一月,葬惠公
十二月,晉國大夫欒、郤等聞重耳在秦,皆陰來勸重耳、趙衰等反國,爲內應甚衆
於是秦繆公乃發兵與重耳歸晉
晉聞秦兵來,亦發兵拒之
然皆陰知公子重耳入也
唯惠公之故貴臣呂、郤之屬不欲立重耳
重耳出亡凡十九歲而得入,時年六十二矣,晉人多附焉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
咎犯曰:“臣從君周旋天下,過亦多矣
臣猶知之,況於君乎?請從此去矣
”重耳曰:“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乃投璧河中,以與子犯盟
是時介子推從,在船中,乃笑曰:“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爲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
吾不忍與同位
”乃自隱渡河
秦兵圍令狐,晉軍於廬柳
二月辛丑,咎犯與秦晉大夫盟於郇
壬寅,重耳入於晉師
丙午,入於曲沃
丁未,朝於武宮,即位爲晉君,是爲文公
羣臣皆往
懷公圉奔高梁
戊申,使人殺懷公
懷公故大臣呂省、郤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誅,乃欲與其徒謀燒公宮,殺文公
文公不知
始嘗欲殺文公宦者履鞮知其謀,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見文公
文公不見,使人讓曰:“蒲城之事,女斬予袪
其後我從狄君獵,女爲惠公來求殺我
惠公與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
”宦者曰:“臣刀鋸之餘,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於君
君已反國,其毋蒲、翟乎?且管仲射鉤,桓公以霸
今刑餘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見,禍又且及矣
”於是見之,遂以呂、郤等告文公
文公欲召呂、郤,呂、郤等黨多,文公恐初入國,國人賣己,乃爲微行,會秦繆公於王城,國人莫知
三月己丑,呂、郤等果反,焚公宮,不得文公
文公之衛徒與戰,呂、郤等引兵欲奔,秦繆公誘呂、郤等,殺之河上,晉國復而文公得歸
夏,迎夫人於秦,秦所與文公妻者卒爲夫人
秦送三千人爲衛,以備晉亂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
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未盡行賞,周襄王以弟帶難出居鄭地,來告急晉
晉初定,欲發兵,恐他亂起,是以賞從亡未至隱者介子推
推亦不言祿,祿亦不及
推曰:“獻公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開之,二三子以爲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曰是盜,況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
且出怨言,不食其祿
”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隱,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
”其母曰:“能如此乎?與女偕隱
”至死不復見
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爲輔
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子推也
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
”使人召之,則亡
遂求所在,聞其入釂上山中,於是文公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爲介推田,號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
從亡賤臣壺叔曰;“君三行賞,賞不及臣,敢請罪
”文公報曰:“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
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
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
若以力事我而無補吾缺者,此復受次賞
三賞之後,故且及子
”晉人聞之,皆說
二年春,秦軍河上,將入王
趙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
周晉同姓,晉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令於天下
方今尊王,晉之資也
”三月甲辰,晉乃發兵至陽樊,圍溫,入襄王於周
四月,殺王弟帶
周襄王賜晉河內陽樊之地
四年,楚成王及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
先軫曰:“報施定霸,於今在矣
”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於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宋免矣
”於是晉作三軍
趙衰舉郤縠將中軍,郤臻佐之;使狐偃將上軍,狐毛佐之,命趙衰爲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焠爲右:往伐
冬十二月,晉兵先下山東,而以原封趙衰
五年春,晉文公欲伐曹,假道於衛,衛人弗許
還自河南度,侵曹,伐衛
正月,取五鹿
二月,晉侯、齊侯盟於斂盂
”衛侯請盟晉,晉人不許
衛侯欲與楚,國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說晉
衛侯居襄牛,公子買守衛
楚救衛,不卒
晉侯圍曹
三月丙午,晉師入曹,數之以其不用釐負羈言,而用美女乘軒者三百人也
令軍毋入僖負羈宗家以報德
楚圍宋,宋復告急晉
文公欲救則攻楚,爲楚嘗有德,不欲伐也;欲釋宋,宋又嘗有德於晉:患之
先軫曰:“執曹伯,分曹、衛地以與宋,楚急曹、衛,其勢宜釋宋
”於是文公從之,而楚成王乃引兵歸
楚將子玉曰:“王遇晉至厚,今知楚急曹、衛而故伐之,是輕王
”王曰:“晉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國,險戹盡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開,不可當
”子玉請曰:“非敢必有功,原以間執讒慝之口也
”楚王怒,少與之兵
於是子玉使宛春告晉:“請復衛侯而封曹,臣亦釋宋
”咎犯曰:“子玉無禮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許
”先軫曰:“定人之謂禮
楚一言定三國,子一言而亡之,我則毋禮
不許楚,是棄宋也
不如私許曹、衛以誘之,執宛春以怒楚,既戰而後圖之
”晉侯乃囚宛春於衛,且私許復曹、衛
曹、衛告絕於楚
楚得臣怒,擊晉師,晉師退
軍吏曰:“爲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約退三舍,可倍乎!”楚師欲去,得臣不肯
四月戊辰,宋公、齊將、秦將與晉侯次城濮
己巳,與楚兵合戰,楚兵敗,得臣收餘兵去
甲午,晉師還至衡雍,作王宮於踐土
初,鄭助楚,楚敗,懼,使人請盟晉侯
晉侯與鄭伯盟
五月丁未,獻楚俘於周,駟介百乘,徒兵千
天子使王子虎命晉侯爲伯,賜大輅,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瓚,虎賁三百人
晉侯三辭,然後稽首受之
周作晉文侯命:“王若曰:父義和,丕顯文、武,能慎明德,昭登於上,布聞在下,維時上帝集厥命於文、武
恤朕身、繼予一人永其在位
”於是晉文公稱伯
癸亥,王子虎盟諸侯於王庭
晉焚楚軍,火數日不息,文公嘆
左右曰:“勝楚而君猶憂,何?”文公曰:“吾聞能戰勝安者唯聖人,是以懼
且子玉猶在,庸可喜乎!”子玉之敗而歸,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貪與晉戰,讓責子玉,子玉自殺
晉文公曰:“我擊其外,楚誅其內,內外相應
”於是乃喜
六月,晉人復入衛侯
壬午,晉侯度河北歸國
行賞,狐偃爲首
或曰:“城濮之事,先軫之謀
”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說我毋失信
先軫曰‘軍事勝爲右’,吾用之以勝
然此一時之說,偃言萬世之功,柰何以一時之利而加萬世功乎?是以先之

冬,晉侯會諸侯於溫,欲率之朝周
力未能,恐其有畔者,乃使人言周襄王狩於河陽
壬申,遂率諸侯朝王於踐土
孔子讀史記至文公,曰“諸侯無召王”、“王狩河陽”者,春秋諱之也
丁丑,諸侯圍許
曹伯臣或說晉侯曰:“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今君爲會而滅同姓
曹,叔振鐸之後;晉,唐叔之後
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
”晉侯說,復曹伯
於是晉始作三行
荀林父將中行,先縠將右行,先蔑將左行
七年,晉文公、秦繆公共圍鄭,以其無禮於文公亡過時,及城濮時鄭助楚也
圍鄭,欲得叔瞻
叔瞻聞之,自殺
鄭持叔瞻告晉
晉曰:“必得鄭君而甘心焉
”鄭恐,乃間令使謂秦繆公曰:“亡鄭厚晉,於晉得矣,而秦未爲利
君何不解鄭,得爲東道交?”秦伯說,罷兵
晉亦罷兵
九年冬,晉文公卒,子襄公歡立
是歲鄭伯亦卒
鄭人或賣其國於秦,秦繆公發兵往襲鄭
十二月,秦兵過我郊
襄公元年春,秦師過周,無禮,王孫滿譏之
兵至滑,鄭賈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十二牛勞秦師
秦師驚而還,滅滑而去
晉先軫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衆心,此可擊
”欒枝曰:“未報先君施於秦,擊之,不可
”先軫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報?”遂擊之
襄公墨衰絰
四月,敗秦師於殽,虜秦三將孟明視、西乞秫、白乙丙以歸
遂墨以葬文公
文公夫人秦女,謂襄公曰:“秦欲得其三將戮之
”公許,遣之
先軫聞之,謂襄公曰:“患生矣
”軫乃追秦將
秦將渡河,已在船中,頓首謝,卒不反
後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晉,報殽之敗,取晉汪以歸
四年,秦繆公大興兵伐我,度河,取王官,封殽屍而去
晉恐,不敢出,遂城守
五年,晉伐秦,取新城,報王官役也
六年,趙衰成子、欒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
趙盾代趙衰執政
七年八月,襄公卒
太子夷皋少
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趙盾曰:“立襄公弟雍
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於秦,秦故好也
立善則固,事長則順,奉愛則孝,結舊好則安
”賈季曰:“不如其弟樂
辰嬴嬖於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
”趙盾曰:“辰嬴賤,班在九人下,其子何震之有!且爲二君嬖,淫也
爲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國,僻也
母淫子僻,無威;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可乎!”使士會如秦迎公子雍
賈季亦使人召公子樂於陳
趙盾廢賈季,以其殺陽處父
十月,葬襄公
十一月,賈季奔翟
是歲,秦繆公亦卒
靈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無衛,故有呂、郤之患
”乃多與公子雍衛
太子母繆嬴日夜抱太子以號泣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將安置此?”出朝,則抱以適趙盾所,頓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屬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賜;不材,吾怨子’
今君卒,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趙盾與諸大夫皆患繆嬴,且畏誅,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爲靈公
發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
趙盾爲將,往擊秦,敗之令狐
先蔑、隨會亡奔秦
秋,齊、宋、衛、鄭、曹、許君皆會趙盾,盟於扈,以靈公初立故也
四年,伐秦,取少樑
秦亦取晉之郩
六年,秦康公伐晉,取羈馬
晉侯怒,使趙盾、趙穿、郤缺擊秦,大戰河曲,趙穿最有功
七年,晉六卿患隨會之在秦,常爲晉亂,乃詳令魏壽餘反晉降秦
秦使隨會之魏,因執會以歸晉
八年,周頃王崩,公卿爭權,故不赴
晉使趙盾以車八百乘平周亂而立匡王
是年,楚莊王初即位
十二年,齊人弒其君懿公
十四年,靈公壯,侈,厚斂以彫牆
”從臺上彈人,觀其避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熟,靈公怒,殺宰夫,使婦人持其屍出棄之,過朝
趙盾、隨會前數諫,不聽;已又見死人手,二人前諫
隨會先諫,不聽
靈公患之,使鉏麑刺趙盾
盾閨門開,居處節,鉏麑退,嘆曰:“殺忠臣,棄君命,罪一也
”遂觸樹而死
初,盾常田首山,見桑下有餓人
餓人,示眯明也
盾與之食,食其半
問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原遺母
”盾義之,益與之飯肉
已而爲晉宰夫,趙盾弗復知也
九月,晉靈公飲趙盾酒,伏甲將攻盾
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進曰:“君賜臣,觴三行可以罷
”欲以去趙盾,令先,毋及難
盾既去,靈公伏士未會,先縱齧狗名敖
明爲盾搏殺狗
盾曰:“棄人用狗,雖猛何爲
”然不知明之爲陰德也
已而靈公縱伏士出逐趙盾,示眯明反擊靈公之伏士,伏士不能進,而竟脫盾
盾問其故,曰:“我桑下餓人
”問其名,弗告
明亦因亡去
盾遂奔,未出晉境
乙丑,盾昆弟將軍趙穿襲殺靈公於桃園而迎趙盾
趙盾素貴,得民和;靈公少,侈,民不附,故爲弒易
盾復位
晉太史董狐書曰“趙盾弒其君”,以視於朝
盾曰:“弒者趙穿,我無罪
”太史曰:“子爲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誅國亂,非子而誰?”孔子聞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宣子,良大夫也,爲法受惡
惜也,出疆乃免

趙盾使趙穿迎襄公弟黑臀於周而立之,是爲成公
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
壬申,朝於武宮
成公元年,賜趙氏爲公族
伐鄭,鄭倍晉故也
三年,鄭伯初立,附晉而棄楚
楚怒,伐鄭,晉往救之
六年,伐秦,虜秦將赤
七年,成公與楚莊王爭彊,會諸侯於扈
陳畏楚,不會
晉使中行桓子伐陳,因救鄭,與楚戰,敗楚師
是年,成公卒,子景公據立
景公元年春,陳大夫夏徵舒弒其君靈公
二年,楚莊王伐陳,誅徵舒
三年,楚莊王圍鄭,鄭告急晉
晉使荀林父將中軍,隨會將上軍,趙朔將下軍,郤克、欒書、先縠、韓厥、鞏朔佐之
六月,至河
聞楚已服鄭,鄭伯肉袒與盟而去,荀林父欲還
先縠曰:“凡來救鄭,不至不可,將率離心
”卒度河
楚已服鄭,欲飲馬於河爲名而去
楚與晉軍大戰
鄭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晉
晉軍敗,走河,爭度,船中人指甚衆
楚虜我將智
歸而林父曰:“臣爲督將,軍敗當誅,請死
”景公欲許之
隨會曰:“昔文公之與楚戰城濮,成王歸殺子玉,而文公乃喜
今楚已敗我師,又誅其將,是助楚殺仇也
”乃止
四年,先縠以首計而敗晉軍河上,恐誅,乃奔翟,與翟謀伐晉
晉覺,乃族縠
縠,先軫子也
五年,伐鄭,爲助楚故也
是時楚莊王彊,以挫晉兵河上也
六年,楚伐宋,宋來告急晉,晉欲救之,伯宗謀曰:“楚,天方開之,不可當
”乃使解揚紿爲救宋
鄭人執與楚,楚厚賜,使反其言,令宋急下
解揚紿許之,卒致晉君言
楚欲殺之,或諫,乃歸解揚
七年,晉使隨會滅赤狄
八年,使郤克於齊
齊頃公母從樓上觀而笑之
所以然者,郤克僂,而魯使蹇,衛使眇,故齊亦令人如之以導客
郤克怒,歸至河上,曰:“不報齊者,河伯視之!”至國,請君,欲伐齊
景公問知其故,曰:“子之怨,安足以煩國!”弗聽
魏文子請老休,闢郤克,克執政
九年,楚莊王卒
晉伐齊,齊使太子彊爲質於晉,晉兵罷
十一年春,齊伐魯,取隆
魯告急衛,衛與魯皆因郤克告急於晉
晉乃使郤克、欒書、韓厥以兵車八百乘與魯、衛共伐齊
夏,與頃公戰於鞍,傷困頃公
頃公乃與其右易位,下取飲,以得脫去
齊師敗走,晉追北至齊
頃公獻寶器以求平,不聽
郤克曰:“必得蕭桐侄子爲質
”齊使曰:“蕭桐侄子,頃公母;頃公母猶晉君母,柰何必得之?不義,請復戰
”晉乃許與平而去
楚申公巫臣盜夏姬以奔晉,晉以巫臣爲邢大夫
十二年冬,齊頃公如晉,欲上尊晉景公爲王,景公讓不敢
晉始作六軍,韓厥、鞏朔、趙穿、荀騅、
十三年,魯成公朝晉,晉弗敬,魯怒去,倍晉
晉伐鄭,取氾
十四年,梁山崩
問伯宗,伯宗以爲不足怪也
十六年,楚將子反怨巫臣,滅其族
巫臣怒,遺子反書曰:“必令子罷於奔命!”乃請使吳,令其子爲吳行人,教吳乘車用兵
吳晉始通,約伐楚
十七年,誅趙同、趙括,族滅之
韓厥曰:“趙衰、趙盾之功豈可忘乎?柰何絕祀!”乃復令趙庶子武爲趙後,復與之邑
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壽曼爲君,是爲厲公
後月餘,景公卒
厲公元年,初立,欲和諸侯,與秦桓公夾河而盟
歸而秦倍盟,與翟謀伐晉
三年,使呂相讓秦,因與諸侯伐秦
至涇,敗秦於麻隧,虜其將成差
五年,三郤讒伯宗,殺之
伯宗以好直諫得此禍,國人以是不附厲公
六年春,鄭倍晉與楚盟,晉怒
欒書曰:“不可以當吾世而失諸侯
”乃發兵
厲公自將,五月度河
聞楚兵來救,範文子請公欲還
郤至曰:“發兵誅逆,見彊闢之,無以令諸侯
”遂與戰
癸巳,射中楚共王目,楚兵敗於鄢陵
子反收餘兵,拊循欲復戰,晉患之
共王召子反,其侍者豎陽穀進酒,子反醉,不能見
王怒,讓子反,子反死
王遂引兵歸
晉由此威諸侯,欲以令天下求霸
厲公多外嬖姬,歸,欲盡去羣大夫而立諸姬兄弟
寵姬兄曰胥童,嘗與郤至有怨,及欒書又怨郤至不用其計而遂敗楚,乃使人間謝楚
楚來詐厲公曰:“鄢陵之戰,實至召楚,欲作亂,內子周立之
會與國不具,是以事不成
”厲公告欒書
欒書曰:“其殆有矣!原公試使人之周微考之
”果使郤至於周
欒書又使公子周見郤至,郤至不知見賣也
厲公驗之,信然,遂怨郤至,欲殺之
八年,厲公獵,與姬飲,郤至殺豕奉進,宦者奪之
郤至射殺宦者
公怒,曰:“季子欺予!”將誅三郤,未發也
郤錡欲攻公,曰:“我雖死,公亦病矣
”郤至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亂
失此三者,誰與我?我死耳!”十二月壬午,公令胥童以兵八百人襲攻殺三郤
胥童因以劫欒書、中行偃於朝,曰:“不殺二子,患必及公
”公曰:“一旦殺三卿,寡人不忍益也
”對曰:“人將忍君
”公弗聽,謝欒書等以誅郤氏罪:“大夫復位
”二子頓首曰:“幸甚幸甚!”公使胥童爲卿
閏月乙卯,厲公遊匠驪氏,欒書、中行偃以其黨襲捕厲公,囚之,殺胥童,而使人迎公子周於周而立之,是爲悼公
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欒書、中行偃弒厲公,葬之以一乘車
厲公囚六日死,死十日庚午,智
迎公子周來,至絳,刑雞與大夫盟而立之,是爲悼公
辛巳,朝武宮
二月乙酉,即位
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晉襄公少子也,不得立,號爲桓叔,桓叔最愛
桓叔生惠伯談,談生悼公周
周之立,年十四矣
悼公曰:“大父、父皆不得立而闢難於周,客死焉
寡人自以疏遠,毋幾爲君
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後,賴宗廟大夫之靈,得奉晉祀,豈敢不戰戰乎?大夫其亦佐寡人!”於是逐不臣者七人,修舊功,施德惠,收文公入時功臣後
秋,伐鄭
鄭師敗,遂至陳
三年,晉會諸侯
悼公問羣臣可用者,祁傒舉解狐
解狐,傒之仇
復問,舉其子祁午
君子曰:“祁傒可謂不黨矣!外舉不隱仇,內舉不隱子
”方會諸侯,悼公弟楊幹亂行,魏絳戮其僕
悼公怒,或諫公,公卒賢絳,任之政,使和戎,戎大親附
十一年,悼公曰:“自吾用魏絳,九合諸侯,和戎、翟,魏子之力也
”賜之樂,三讓乃受之
冬,秦取我櫟
十四年,晉使六卿率諸侯伐秦,度涇,大敗秦軍,至棫林而去
十五年,悼公問治國於師曠
師曠曰:“惟仁義爲本
”冬,悼公卒,子平公彪立
平公元年,伐齊,齊靈公與戰靡下,齊師敗走
晏嬰曰:“君亦毋勇,何不止戰?”遂去
晉追,遂圍臨菑,盡燒屠其郭中
東至膠,南至沂,齊皆城守,晉乃引兵歸
六年,魯襄公朝晉
晉欒逞有罪,奔齊
八年,齊莊公微遣欒逞於曲沃,以兵隨之
齊兵上太行,欒逞從曲沃中反,襲入絳
絳不戒,平公欲自殺,範獻子止公,以其徒擊逞,逞敗走曲沃
曲沃攻逞,逞死,遂滅欒氏宗
逞者,欒書孫也
其入絳,與魏氏謀
齊莊公聞逞敗,乃還,取晉之朝歌去,以報臨菑之役也
十年,齊崔杼弒其君莊公
晉因齊亂,伐敗齊於高唐去,報太行之役也
十四年,吳延陵季子來使,與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語,曰:“晉國之政,卒歸此三家矣

十九年,齊使晏嬰如晉,與叔鄉語
叔鄉曰:“晉,季世也
公厚賦爲臺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門,其可久乎!”晏子然之
二十二年,伐燕
二十六年,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昭公六年卒
六卿彊,公室卑
子頃公去疾立
頃公六年,周景王崩,王子爭立
晉六卿平王室亂,立敬王
九年,魯季氏逐其君昭公,昭公居乾侯
十一年,衛、宋使使請晉納魯君
季平子私賂範獻子,獻子受之,乃謂晉君曰:“季氏無罪
”不果入魯君
十二年,晉之宗家祁傒孫,叔鄉子,相惡於君
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盡滅其族
而分其邑爲十縣,各令其子爲大夫
晉益弱,六卿皆大
十四年,頃公卒,子定公午立
定公十一年,魯陽虎奔晉,趙鞅簡子舍之
十二年,孔子相魯
十五年,趙鞅使邯鄲大夫午,不信,欲殺午,午與中行寅、範吉射親攻趙鞅,鞅走保晉陽
定公圍晉陽
荀櫟、韓不信、魏侈與範、中行爲仇,乃移兵伐範、中行
範、中行反,晉君擊之,敗範、中行
範、中行走朝歌,保之
韓、魏爲趙鞅謝晉君,乃赦趙鞅,復位
二十二年,晉敗範、中行氏,二子奔齊
三十年,定公與吳王夫差會黃池,爭長,趙鞅時從,卒長吳
三十一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而立簡公弟驁爲平公
三十三年,孔子卒
三十七年,定公卒,子出公鑿立
出公十七年,”知伯與趙、韓、魏共分範、中行地以爲邑
出公怒,告齊、魯,欲以伐四卿
四卿恐,遂反攻出公
出公奔齊,道死
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孫驕爲晉君,是爲哀公
哀公大父雍,晉昭公少子也,號爲戴子
戴子生忌
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盡並晉,未敢,乃立忌子驕爲君
當是時,晉國政皆決知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
知伯遂有範、中行地,最彊
哀公四年,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知伯,盡並其地
十八年,哀公卒,子幽公柳立
幽公之時,晉畏,反朝韓、趙、魏之君
獨有絳、曲沃,餘皆入三晉
十五年,魏文侯初立
十八年,幽公淫婦人,夜竊出邑中,盜殺幽公
魏文侯以兵誅晉亂,立幽公子止,是爲烈公
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爲諸侯
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頎立
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襲邯鄲,不勝而去
十七年,孝公卒,子靜公俱酒立
是歲,齊威王元年也
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後而三分其地
靜公遷爲家人,晉絕不祀
太史公曰:晉文公,古所謂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約,及即位而行賞,尚忘介子推,況驕主乎?靈公既弒,其後成、景緻嚴,至厲大刻,大夫懼誅,禍作
悼公以後日衰,六卿專權
故君道之御其臣下
固不易哉!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94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