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周〕 前313 - 前238 年
荀子,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
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
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
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
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是以与治虽走,而是己不辍也
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德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
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
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昔人君之蔽者,夏桀殷纣是也
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惑其心,而乱其行
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
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贤良退处而隐逃,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
桀死于鬲山,纣县于赤旆
身不先知,人又莫之谏,此蔽塞之祸也
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有也
文王监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远方莫不致其珍;故目视备色,耳听备声,口食备味,形居备宫,名受备号,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
夫是之谓至盛
诗曰:「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
有凤有凰,乐帝之心
」此不蔽之福也
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齐是也
唐鞅蔽于欲权而逐载子,奚齐蔽于欲国而罪申生;唐鞅戮于宋,奚齐戮于晋
逐贤相而罪孝兄,身为刑戮,然而不知,此蔽塞之祸也
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
鲍叔、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
召公、吕望仁知且不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禄与周公齐
传曰:「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彊之,其福必长
」此之谓也
此不蔽之福也
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
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
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
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
由欲谓之道,尽嗛矣
由法谓之道,尽数矣
由埶谓之道,尽便矣
由辞谓之道,尽论矣
由天谓之道,尽因矣
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
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
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
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
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
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
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何谓衡?曰:道
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合于道人
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
夫何以知?曰: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守道以禁非道
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
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
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在于知道
人何以知道?曰:心
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
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人,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尽将思道者静则察
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
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
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夫恶有蔽矣哉!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
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
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现,其物也杂博,其情之至也不贰
诗云:「采采卷耳,不盈倾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倾筐易满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贰周行
故曰: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
身尽其故则美
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
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
曰:精于道者也
精于物者也
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
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
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
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
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
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心亦如是矣
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
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粗理矣
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
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
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
曾子曰:「是其庭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
空石之中有人焉,其名曰伋
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
耳目之欲接,则败其思;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
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
思仁若是,可谓微乎?孟子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彊矣,未及思也;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
辟耳目之欲,远蚊虻之声,可谓危矣;未可谓微也
夫微者,至人也
至人也,何忍!何彊!何危!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彊!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彊也
仁者之思也恭,圣者之思也乐
此治心之道也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
吾虑不清,未可定然否也
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
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跬步之浍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
厌目而视者,视一为两;掩耳而听者,听漠漠而以为哅哅:埶乱其官也
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
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
水动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水埶玄也
瞽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
有人焉以此时定物,则世之愚者也
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
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
其为人也,愚而善畏
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
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
岂不哀哉!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定之
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而己以定事
故伤于湿而痹,痹而击鼓烹豚,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故虽不在夏首之南,则无以异矣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无也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
学、老身长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知错,夫是之谓妄人
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
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
曷谓至足?曰:圣王
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
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有勇非以持是,则谓之贼;察孰非以分是,则谓之篡;多能非以修荡是,则谓之知;辩利非以言是,则谓之詍
传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
」谓合王制不合王制也
天下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邪?
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非辨治乱,非治人道,虽能之无益于人,不能无损于人;案直将治怪说,玩奇辞,以相挠滑也;案彊钳而利口,厚颜而忍诟,无正而恣孳,妄辨而几利;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此乱世奸人之说也,则天下之治说者,方多然矣
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
博闻彊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此之谓也
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
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之有也
宣而成,隐而败,闇君无之有也
故人君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诗云:「墨以为明,狐狸而苍
」此言上幽而下险也
君人者,宣则直言至矣,而谗言反矣;君子迩而小人远矣!诗云:「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此言上明而下化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
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
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
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
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
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
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
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此之谓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
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
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祆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耨失岁,政险失民;田薉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祆
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祆
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祆
祆是生于乱
三者错,无安国
其说甚尔,其菑甚惨
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祆,可怪也,而亦可畏也
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
”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
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故日月不高,则光明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
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
不知贯,不知应变
贯之大体未尝亡也
乱生其差,治尽其详
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
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
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
礼者,表也
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
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
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
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
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
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
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
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
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此之谓也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
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
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揜迹于文武
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
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成王冠,成人,周公归周,反籍焉,明不灭主之义也
周公无天下矣;乡有天下,今无天下,非擅也;成王乡无天下,今有天下,非夺也;变埶次序节然也
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诛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顺也
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业,明主枝之义,抑亦变化矣,天下厌然犹一也
非圣人莫之能为
夫是之谓大儒之效
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于人之国

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人主用之,则埶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
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
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嘄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
埶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
“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修正以待之也
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
孙卿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
此若义信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讙
是何也?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夫是之谓人师
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
昭王曰:“善!”
先王之道,人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止矣
相高下,视硗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货财,相美恶,辩贵贱,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樽,以相耻怍,君子不若惠施、邓析
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其宜,事变得其应,慎墨不得进其谈,惠施、邓析不敢窜其察,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夫是之谓中事
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
夫是之谓中说
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
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
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
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
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
王公好之则乱法,百姓好之则乱事
而狂惑戆陋之人,乃始率其群徒,辩其谈说,明其辟称,老身长子,不知恶也
夫是之谓上愚,曾不如相鸡狗之可以为名也
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腼面目,视人罔极
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此之谓也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其唯学乎
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乡也效门室之辨,混然曾不能决也,俄而原仁义,分是非,圆回天下于掌上,而辩黑白,岂不愚而知矣哉!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今有人于此,屑然藏千溢之宝,虽行貣而食,人谓之富矣
彼宝也者,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卖之不可偻售也,然而人谓之富,何也?岂不大富之器诚在此也?是杅杅亦富人已,岂不贫而富矣哉!故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
故曰: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埶重胁也,必将诚此然后就也
争之则失,让之则至;遵道则积,夸诞则虚
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
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
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此之谓也
鄙夫反是:比周而誉俞少,鄙争而名俞辱,烦劳以求安利,其身俞危
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
”此之谓也
故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
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伸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故明主谲德而序位,所以为不乱也;忠臣诚能然后敢受职,所以为不穷也
分不乱于上,能不穷于下,治辩之极也
诗曰:“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是言上下之交不相乱也
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行法至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
行法至坚,好修正其所闻,以桥饰其情性;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其行多当矣,而未安也;其知虑多当矣,而未周密也;上则能大其所隆,下则能开道不己若者:如是,则可谓笃厚君子矣
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应当时之变,若数一二;行礼要节而安之,若生四枝;要时立功之巧,若诏四时;平正和民之善,亿万之众而搏若一人:如是,则可谓圣人矣
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终始也,猒猒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照照兮其用知之明也,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如是,则可谓圣人矣
此其道出乎一
曷谓一?曰:执神而固
曷谓神?曰:尽善挟治之谓神,万物莫足以倾之之谓固
神固之谓圣人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
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
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之也,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
天下之道毕是矣
乡是者臧,倍是者亡;乡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
客有道曰:孔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戒

应之曰:是殆非周公之行,非孔子之言也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履天子之籍,负扆而立,诸侯趋走堂下
当是时也,夫又谁为恭矣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孰谓周公俭哉!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泛而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隧
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遂选马而进,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旦厌于牧之野
鼓之而纣卒易乡,遂乘殷人而诛纣
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
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
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护废矣
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故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
当是时也,夫又谁为戒矣哉!
造父者,天下之善御者也,无舆马则无所见其能
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无弓矢则无所见其巧
大儒者,善调一天下者也,无百里之地,则无所见其功
舆固马选矣,而不能以至远,一日而千里,则非造父也
弓调矢直矣,而不能射远中微,则非羿也
用百里之地,而不能以调一天下,制强暴,则非大儒也
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得以为臣
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
是大儒之征也
其言有类,其行有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
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千举万变,其道一也
是大儒之稽也
其穷也俗儒笑之;其通也英杰化之,嵬琐逃之,邪说畏之,众人媿之
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其言议谈说已无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别;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揜其口,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
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齐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
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作;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
故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畏,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
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
性不足以独立而治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
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子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辱矣
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
诗曰:“维此良人,弗求弗迪;唯彼忍心,是顾是复
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此之谓也
人论: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为公也;行不免于污漫,而冀人之以己为修也;甚愚陋沟瞀,而冀人之以己为知也:是众人也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矣
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
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
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
人伦尽矣
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
言政治之求,不下于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于士;言道德之求,不二后王
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
高之下之,小之巨之,不外是矣
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廷也
故诸侯问政,不及安存,则不告也
匹夫问学,不及为士,则不教也
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也
夫是之谓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也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求也

孙卿子曰:“不然
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临武君曰:“不然
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
孙卿子曰:“不然
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
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
仁人之兵,不可诈也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
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
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
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传而一
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圜居而方止,则若磐石然,触之者角摧,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
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
人之情,虽桀、跖,岂又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彼必将来告之,夫又何可诈也?故仁人用,国日明,诸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虑敌之者削,反之者亡
《诗》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
’此之谓也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兵设何道、何行而可?”
孙卿子曰:“凡在大王,将率未事也
臣请遂道王者诸侯强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势
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上不卬则下不可用也
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
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是强弱之凡也
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
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焉涣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
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阸,忸之以庆赏,䲡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
阸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
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
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故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也
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辟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试
故王者之兵不试,汤、武之诛桀、纣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桀、纣若诛独夫
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
故兵大齐则制天下,小齐则治邻敌,若夫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
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
故齐之田单,楚之庄?,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强弱则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也,掎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和齐之兵也,可谓入其域矣,然而未有本统也;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强弱之效也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请问为将

孙卿子曰:“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
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
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臧,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
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夫是之谓五权
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
凡受命于主而行三军,三军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则主不能喜,敌不能怒,夫是之谓至臣
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
战如守,行如战,有功如幸,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夫是之谓五无圹
慎行此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恭敬无圹,夫是之谓天下之将,则通于神明矣

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
不杀老弱,不躐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犇命者不获
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也
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犇命者贡
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殷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
上下相喜则庆之
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临武君曰:“善!”
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
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
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
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此之谓也

李斯问孙卿子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
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
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
故曰:凡在于君,将率,末事也
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
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
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
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
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
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
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
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宛钜铁釶,惨如蜂虿;轻利僄遬,卒如飘风,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起,楚分而为三四
是岂无坚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
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杀戮无时,臣下懔然莫必其命,然而周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
是岂令不严、刑不繁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城郭不辨,沟池不拑,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明内者,无它故焉,明道而钧分之,时使而诚爱之,下之和上也如影响,有不由令者然后诛之以刑
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邮其上,知罪之在己也;是故刑罚省而威流,无它故焉,由其道故也
古者帝尧之治天下也
盖杀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
传曰:‘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此之谓也
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
故赏庆刑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
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势诈险阸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
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奔,霍焉离耳,下反制其上
故赏庆刑罚势诈之为道者,佣徒粥卖之道也,不足以合大众,美国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
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风俗以一
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敦恶,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后刑于是起矣
是大刑之所加也,辱孰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大刑加焉
身苟不狂惑戆陋,谁睹是而不改也哉!然后百姓晓然皆知修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乐之,于是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然后赏于是起矣
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将以为害邪?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孰不愿也
雕雕焉县贵爵重赏于其前,县明刑大辱于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故民归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为者化
而顺,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
《诗》曰:‘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此之谓也
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因其民,袭其处,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顺比
是故得地而权弥重,兼人而兵俞强,是以德兼人者也
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
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
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用贫求富,用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若是,则必发夫掌窌之粟以食之,委之财货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朞三年,然后民可信也
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国俞贫,是以富兼人者也
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古今一也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
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
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
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
得之则凝,兼并无强
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
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
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
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
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
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韦弁,礼也
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诸侯相见,卿为介,以其教士毕行,使仁居守
聘人以圭,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聘礼志曰:“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诗曰:“物其指矣,唯其偕矣
”不时宜,不敬文,不欢欣,虽指非礼也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礼者,其表也
先王以礼义表天下之乱;今废礼者,是弃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祸患,此刑罚之所以繁也
舜曰:“维予从欲而治
”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
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存
亲迎之礼,父南向而立,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往迎尔相,成我宗事,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
”子曰:“诺!唯恐不能,敢忘命矣!”
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
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家也;忿怒其臣妾,犹用刑罚于万民也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视,道之以道而勿强
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人心者,皆礼也
礼之大凡: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军旅、施威也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
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
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
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之,非仁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
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不和,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
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
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
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货财曰赙,舆马曰赗,衣服曰襚,玩好曰赠,玉贝曰唅
赙赗、所以佐生也,赠襚、所以送死也
送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
故吉行五十,奔丧百里,赗赠及事,礼之大也
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
天子即位,上卿进曰:“如之何忧之长也?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
”授天子一策
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
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
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
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
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
”授天子二策
下卿进曰:“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
祸与福邻,莫知其门
豫哉!豫哉!万民望之
”授天子三策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过十室之邑、必下
杀大蚤,朝大晚,非礼也
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
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
大夫之臣,拜不稽首,非尊家臣也,所以辟君也
一命齿于乡,再命齿于族,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
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吉事尚尊,丧事尚亲
聘、问也
享、献也
私觌、私见也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朝廷之美,济济鎗鎗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于士,一问,一临
诸侯非问疾吊丧不之臣之家
既葬,君若父之友食之则食矣,不辟梁肉,有醴酒则辞
寝不逾庙,燕衣不逾祭服,礼也
汤之咸,见夫妇
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
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陷溺
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
故天地生之,圣人成之
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
君子听律习容而后出
霜降逆女,冰泮杀止,十日一御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
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文貌情用,相为内外表里
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礼者,本末相顺,终始相应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
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易曰:“复自道,何其咎?”春秋贤穆公,以为能变也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蔽公者谓之昧,隐贤者谓之妒,奉妒昧者谓之交谲
交谲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
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
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王事具矣
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乡善矣
天下国有俊士,世有贤人
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
诗曰:“我言维服,勿用为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
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
庆赏刑罚,通类而后应;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举家不事,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父母之丧,三年不事,齐衰大功,三月不事,从诸侯来,与新有昏,期不事
子谓子家驹续然大夫,不如晏子;晏子功用之臣也,不如子产;子产惠人也,不如管仲;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为天子大夫
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
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孟子曰:“吾先攻其邪心

公行子之之燕,遇曾元于涂,曰:“燕君何如?”曾元曰:“志卑
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求助;苟不求助,何能举?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
利夫秋毫,害靡国家,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
今夫亡箴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也,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
心之于虑亦然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
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
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
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
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冢卿不修币,大夫不为场园,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
文王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成康则案无诛已
多积财而羞无有,重民任而诛不能,此邪行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多也
上好义,则民闇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治乱之衢也
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绝故旧矣!与义分背矣!”上好富,则人民之行如此,安得不乱!
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之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诏而万物成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工贾亦然
以贤易不肖,不待卜而后知吉
以治伐乱,不待战而后知克
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晋人欲伐卫,畏子路,不敢过蒲
不知而问尧舜,无有而求天府
曰:先王之道,则尧舜已;六贰之博,则天府已
君子之学如蜕,翻然迁之
故其行效,其立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
无留善,无宿问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君子立志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以是非对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雨小,汉故潜
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箸,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小人不诚于内而求之于外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
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其心一也
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
曾子曰:“孝子言为可闻,行为可见
言为可闻,所以说远也;行为可见,所以说近也;近者说则亲,远者悦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

曾子行,晏子从于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婴贫无财,请假于君子,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三月五月,为帱采,敝而不反其常
君子之檃栝,不可不谨也
慎之!兰茞槁本,渐于蜜醴,一佩易之
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
君子之所渐,不可不慎也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谓学问也
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
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少不讽诵,壮不论议,虽可,未成也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
君子进则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
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
”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
”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
”孔子曰:“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
”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
”孔子曰:“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皋如也,颠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
”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国风之好色也,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
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
”小雅不以于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
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也;其人而不教,不祥
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不自嗛其行者,言滥过
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子夏家贫,衣若县鹑
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
友者、所以相有也
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
夫类之相从也,如此其着也,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
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言无与小人处也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
懦弱易夺,似仁而非
悍戆好斗,似勇而非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
故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凡物有乘而来,乘其出者,是其反也
流言灭之,货色远之
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是故君子蚤绝之
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
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
知者明于事,达于数,不可以不诚事也
故曰:“君子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
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
”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
”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
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
疏知而不法,辨察而操僻,勇果而无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妻一妾而乱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
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
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
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
虞舜、孝己孝而亲不爱,比干、子胥忠而君不用,仲尼、颜渊知而穷于世
劫迫于暴国而无所辟之,则崇其善,扬其美,言其所长,而不称其所短也
惟惟而亡者,诽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口也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五伯
  • 1
  • 2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67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