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周〕 前565 - 前486 年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我曾经亲自听佛这样说
那时候佛在毗耶离城的庵罗树园中,与八千大比丘在一起,还有三万二千位菩萨
菩萨们都是一切人众所熟悉的,无论道行,无论智慧都已经成就,并获得了诸佛如来的威力助持,自身也便成了护法之城
他们宣说正法的声音,如狮子一样的勇猛,遍及十方,无所不闻
众生不需吁请,便得到菩萨们的友爱慈慰;佛法僧三宝不绝,发扬光大,仰仗他们的努力
烦恼魔障及一切怨恨,菩萨们全部降伏;外道邪说被他们荡除而显得清净
所有菩萨不受纠缠拖累,心中安宁,常住自由自在的无碍之境
或念或定,都持善不失,不起恶意,具有七种辨才;具有充足的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功德,而又能够因众生具体情形而方便度人;达到了对一无所得境界本身也不加思虑的无生法忍;已经随顺无生之道,从佛说法而不倒退
善于了解事物本质,熟知众生不同本性;超出众生之上而得四种无畏;以功德智慧陶冶自心,形象美好可以称为第一
舍去世间卑俗的装饰之物,美德的名声高远,超出须弥山之外
信心坚固,如同金刚佛法如日光照临大地,如甘霖滋润万物,菩萨们宣说佛法的声音异于平常,可称微妙第一
他们深入缘起法,断馀了有我有常等等邪见;不偏执于有,不偏执于空;也就没有烦恼邪见的习气,未来不受恶劣的果报
菩萨们说法,如狮子吼叫,如雷霆震动,众生无不慑服;他们宣说的内容与如来法身等同,所以不可测量,也超出任何限量
菩萨们如航海导师,引众生入汹涌的生死海中寻求法宝
菩萨们深刻地把握一切存在的玄妙,完全地了解众生行为导致的转生倾向,及心中意念的美与恶
诸佛得无可比拟的大智慧,菩萨们则接近佛而得自在慧,又得到了接近诸佛成就的十力、四无畏和十八不共法等
菩萨们关闭了通向五种恶趣的转生之门,但又毫不犹豫投入五道,显现自身;菩萨是医生中的医生,善于治疗一切众生病,对症下药,使众生服而祛病
菩萨功德无不成就,无量佛土因之无不清净,或见或听菩萨说法的无不获大利益;凡有所修所作善行的,也都各得应有的报尝
具备以上所说的诸种功德,圆满无缺的菩萨,分别有这些: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仗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象这样的菩萨共有三万二干人,此外还有大梵天的天王数万人,如尸弃等等
他们从四天下而来到佛的住所,想听佛说法
另外还有一万二干天帝,也从四天下而来参加演说佛法之会,聚集一堂
再有具大威力的诸天、神、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眼罗迦等八部之众,也来赴会
更有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来法会上入座
这时候的佛祖在无量数的大众恭敬围绕之下,为他们演说妙法
佛祖居众人当中,犹如须弥山伟岸地突出于大海当中
从那众宝装饰的狮子座上,佛祖的金光照耀着所有大众
这时候,有名叫宝积的毗耶离城长者之子携带七宝伞盖,也来到佛的住处
他们伏在地下,行头面触佛足的大礼,然后各人献上宝盖伞幢,以供养佛祖
佛凭藉他的神威,将数百盖伞幢,合成一硕大宝伞,让它可以掩蔽三千大干世界
世界无论如何辽阔广大,仍然完全地显现其中
这巨大的宝伞盖下,有三千大干世界,有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以及天空中的日月星辰,也还有天宫、龙宫等八部诸众的宫殿
所有大众,亲眼得见佛祖神力,无不感叹,称说以往未有这种神迹,而后双手合十,礼敬佛祖,抬头瞻仰佛祖,目光不能离开片刻
那为首的毗耶离城中长者之子宝积,便在佛祖跟前颂出这样一段长偈:
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观十方无量上;
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已天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干,其轮本来常清净;
无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益,于中现我三千界,
诸天神龙所居宫,乾达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诰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
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厂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诸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当时长者之子宝积说完偈颂,便对佛祖说:“世尊,我们这五百长者之子都已经发心,立誓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想听您说说,如何可以得到清净佛国;希望世尊您给我们宣说菩萨修习净土的践行

佛祖回答:“善哉!宝积啊,难得你能为诸菩萨询问修习的法门
仔细听着吧!好好地思考!我就为你们演说吧
”于是宝积以及五百长者之子聆听敬受教诲
佛说:“宝积,菩萨所依的佛国净土就是一切众生之属啊
为什么这样说呢?菩萨的佛国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度化的众生多寡;菩萨的佛国的美好取决于众生弃恶向善的水平;菩萨依据众生来世生于何国的可能性而进入佛之智慧并建立佛土,也依据这种可能性而萌生菩萨道根并建立佛土
为什么这样?菩萨之所以要建立佛国净土乃是为了有益众生啊
譬如有人,在宽敞的地方建造宫殿,可以随其所需建造,不受制约妨碍;但他如果在虚空之中兴建土木呢,自然不会成功
同样的道理,菩萨是以众生为基础,以成就众生,使离苦得乐而建立佛国
其佛国并不是建在虚空之上而是依靠众生的
“宝积,你应当知道,质直之心是菩萨净土
菩萨成佛的日堠,一切正直无诲的众生来生其国;深固之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具足圆满功德的众生来生其国;大乘心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信仰大乘的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能舍除国家、财产、身体、生命,不沾染贪爱悭吝的众生,也便来生他的佛国;持戒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戒行清净得十善道圆足的众生,也便来生他的佛国;忍辱是菩萨的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因能行忍辱而身形美好,具三十二瑞相的众生,也便来生他的佛国;精进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始终努力,勤恳修习种种功德的众生,也便来生他的佛国厂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心注一境,摄念不乱众生,也便来生他佛国,智慧是菩萨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得正智慧,得决定法相的众生,来生他的佛国;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便是菩萨的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卞切具有无限慈爱心、悲悯心、喜悦心和平等心的众生,来生他的佛国;四摄之法是菩萨的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因菩萨惠施财产与教法,因其仁爱之语,利益之行,因其同修共进而得解脱的众生,都来生到他的佛国;方便是菩萨的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二切因菩萨方便施教,无碍救度的众生,来生他的佛国;三十七种道品是菩萨的净土,当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和七觉分;八正道的众生,来生他的佛国
回向心是菩萨的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由于他凡有善德便普施众生,所以其佛国自然具有一切功德;说消除八难是菩萨净土,到菩萨成佛的时候,他的佛国自然也没有三种恶道和八种无缘见佛的缺陷;自己持守戒行,不议论别人缺点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他的佛国自然没有违犯禁戒的名声;十善法门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自然享有诸种善果报,众生亲到他的佛国中不夭亡,得财富,得清净行,得诚恳语,得和善语,亲友不分离,善排解纠纷,话语有益他人,不嫉恼,不嗔恚,无邪僻见解
“如上所说,宝积啊厂菩萨由其质直之心而发愿行;由其愿行而得深厚道心;由其深厚道心而善调伏迷妄意念;能调伏内心则能践行;能践行则能将功德回向,能回向,则因大乘道而行善巧方便;能善巧方便,则能帮助众生成就菩提正道;因众生尽皆成道,而秽土也成净土;随佛净土建立,说法亦便清净;既有清净说法,即有清净智慧产生,也就有清净明慧的心;内心既然清净,一切功德无不清净
所以说,宝积啊,如果菩萨要想建立佛国净土,应当首先清净其心,随着内心的清净,佛土自然也就相应清净了

这时候,听众中的舍利弗得到了佛祖如来的神威加被,心中随着便这么考虑道:如果说菩萨要先清净其心,才能使佛国清净的话,岂不是说,我佛如来当初为菩萨的时候,也有不甚清净的价段了吗?佛世尊当即知道了他的意念,便开口说道;“你怎么会这么想呢?日月如此明洁,岂有不洁?不过,瞎眼之人看不见而已!舍利弗回答:“是的,世尊,并非日月不明,而是瞎眼之人自己视而不见
”.
佛祖又说;“舍利弗,有人看不见如来佛囱的清净庄严,这不是如来的过失啊
舍利弗,我的国土清净无秽,但你却看不见,所以生出疑惑来
”这时候,螺髻梵王告诉舍利弗说:“你不该有这种疑惑念头呢,怎么会觉得佛国此土有不净秽染呢?在我看来,释迦牟尼佛的国土清净明彻,有如自在天宫的明净—般,其间并无二致

舍利弗便说:“我明明看见此国土中有丘陵坑洼,有荆刺草莽,有沙砾土石所成诸山,有种种秽恶满盈其中啊

螺髻梵王说:“我看是仁者你心中有高低染净种种分别,所以才于此国土中看见了不净染秽哩
舍利弗啊厂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深怀有平等之心,其深厚虔敬之清净心,以佛之智慧为所依据,所以能在此国土中见到清净

螺髻梵王话音刚落,佛世尊以脚趾略一按地,,由无穷无尽珍宝装饰起来的王干大干世界立即显现出来,其华丽庄严,有如宝庄严佛本人,在用他的无量功德装饰这佛国净土哩
佛祖周围的一切听众无不因此感叹万端,称说见未曾有过的奇妙景像
所有听众都发现自己就坐在莲花宝座上
佛祖于是对舍利弗说:“你就看看我这佛土的庄严吧!难道还不清净妙好?”舍利弗答道:“是的,我佛世尊,以往我未曾得见,以往我亦未曾听说
而今我眼前完全是一片放大光明的清净庄严美妙的佛国哩!”
佛祖告诉舍利弗:“我所住世的国土从来便象这样清净,如果有时看上去会有些污秽恶劣,那只是为了向众生显示,所谓染净,纯然是众生的行为善恶所得或福或罪的果报啊
这就象色界的诸天人,虽然在同—个食器中取食用餐,但依据他们福德的差异,那饭食的色香味等也各各不同哩
所以说,舍利弗啊,如果有人心中清净,他自然能见到此国土中心中以种种功德装饰起来的美好景像;”
就在我佛世尊凭神力示显他的庄严妙好的国土时,那从毗耶离中前来礼敬并听我佛祖演说正法的宝积,连同另外五百长者之子,都同时得了无生法忍的智慧,见诸法不生,心智归于寂灭
佛祖跟前的八万四千人众,一时都立下誓言,要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道心
佛祖收回他按在地上的神足,于是三千大干世界还归原处,从众人眼前消失
那些从佛祖听法,求声闻乘解脱的三万二千诸天神,以及其它人众,由佛的神迹而了彻缘起生灭的道理,产生了对有为法终归无常的认识,体会到求清净,除世间烦恼尘垢的必要性,由此便得了法眼净的成果
另外有八千比丘,,由于对诸法不执受,便不有秽染,因之离除了九十八种结漏的羁绊,内心得到解脱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
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
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
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
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
”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
”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
”魔以畏故,俯仰而与
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
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言:“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庄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乐三脱门,不乐非时;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乐将护恶知识,乐亲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
”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
”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
”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
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
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善德向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
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
”曰:“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示现受生,而起无作;护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众生,起四摄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以出家法,起于深心;以如说行,起于多闻;以无诤法,起空闲处;趣向佛慧,起于宴坐;解众生缚,起修行地;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断一切烦恼、一切障碍、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
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而以上之,不肯取
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
”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
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
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
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
’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
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
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
若子病愈,父母亦愈
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疾者,以大悲起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又问:‘以何为空?’答曰:‘以空空
’又问:‘空何用空?’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空可分别耶?’答曰:‘分别亦空
’又问:‘空当于何求?’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又仁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
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
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
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
是故于我,不应生著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
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
”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
云何为离?离我我所
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
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
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
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
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
何所攀缘?谓之三界
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
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
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慧利
譬如胜怨,乃可为勇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

‘彼有疾菩萨,复应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
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
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如佛所说
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
是故菩萨不应起缚
何谓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
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
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
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
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
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虽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虽行四念处,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求床座耶?’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
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着处所,是则着处,非求法也;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
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
’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碍
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坐,当自立身如彼座像
’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
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
’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
’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萤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
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
又菩萨以一切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
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
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
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著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圣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
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
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
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
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
’大迦叶说此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
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如无色界色,如燋谷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
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祐,无所希望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
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
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
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
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
舍利佛!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密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周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为皆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
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
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
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
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
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曰:‘无所得故而得
’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99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