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
城下路,悽風露,今人犁田古人墓。
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流水今人家。
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
開函關,掩函關,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閒?
六國擾,三秦掃,初謂商山遺四老。
馳單車,致緘書,裂荷焚芰接武曳長裾。
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鄉安穩處。
生忘形,死忘名。
誰論二豪初不數劉伶?
《將進酒·城下路》,北宋賀鑄詞作。
此詞是一篇以懷古傷今的作品,但所詠史事,並非某一歷史事件,而是一種在古代社會中帶有普遍性的歷史現象;所詠懷抱,也並非與這一歷史現象相契合,而是與之相對立,所以與多數的詠史即詠懷的作品的格局、命意都有所不同。
作者以憤慨、嘲弄的詞來描寫歷史上那些追名逐利、蠅營狗苟、熱衷權勢、貪得無厭之徒,表達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襟懷。
將進酒:實名《小梅花》。
“將進酒”是作者改題的新名。
“今人”句:顧況《短歌行》:“城邊路,今人犁田古人墓。
”顧況,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
“岸頭沙”三句:顧況《短歌行》:“岸上沙,昔時江水今人家。
”蒹葭:一種像蘆葦的草。
“黃埃”句:顧況《長安道》:“長安道,人無衣,馬無草。

函關:即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縣東北,函關爲戰國秦之東方門戶,時平則開,時亂則閉。
六國擾:指秦末復起之齊、楚、燕、韓,趙、魏。
三秦掃:指劉邦滅項羽,建立漢朝。
商山遺四老:又稱“商山四皓”。
西漢初立,他們四人隱居商山,不爲漢臣。
這四人是:東園公、綺裏季、夏黃公、角里先生。
“馳單車”二句:《史記·留侯世家》載:劉邦欲廢太子,呂后爲保住太子地位,讓太子卑辭修書派人請四皓,四皓應請而至。
單車:指使者。
“裂荷”句:芰荷製衣爲高士之象徵。
語出《離騷》“制芰荷以爲衣兮”。
此處說“裂荷焚芰”,是指四皓應聘出山自毀高潔,語本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
接武:猶言接踵。
武:足跡。
曳長裙:指依附於王侯權貴,裾:衣服的前襟。
高流:指阮籍、陶淵明、劉伶、王績等。
端:真。
“二豪”句:指貴介公子、縉紳處士。
見劉伶《酒德傾》。
劉伶:晉“竹林七賢”之一,以嗜酒著稱。
城下的道路,淒冷的風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墳墓。
岸邊灘頭的白沙,連接着成片的蒙葭。
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陸地,住滿了人家。
通往長安韻大道,黃塵滾滾,烈日炎炎,疲倦的過客人無水飲馬不料草。
天下太平又變亂,函谷打開又閉關。
千百年來怎見不到一人有空閒?
秦末時羣雄紛爭國家大擾,漢高祖劉邦把天下橫掃。
本以爲世風轉好,出了不慕榮華的商山四皓。
誰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請書,他們就撕下僞裝忙不迭地到侯門居住。
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領會酒的情趣,沉入醉鄉睡到安穩寧靜之處。
活着放浪忘形,死後無需留名。
誰說公子、處士勝過蕭灑愛酒的劉伶。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