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覆塊靑靑麥未蘇。
江南雲葉暗隨車。
臨皋煙景世間無。
雨腳半收檐斷綫,雪牀初下瓦跳珠。
歸來冰顆亂黏鬚。
江南雲葉暗隨車。
臨皋煙景世間無。
雨腳半收檐斷綫,雪牀初下瓦跳珠。
歸來冰顆亂黏鬚。
暂无
浣溪沙:詞牌名。
原爲唐代教坊曲,《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
唐聲詩唐代配樂之近體詩亦有「浣溪沙」調名,歌詞爲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紗女」調名,歌詞爲五言四句形式。
從字義上來看,「浣」,洗滌、漂洗也;「沙」,古通「紗」,故所「浣」者,「紗」也。
敦煌出土之唐寫本《雲謡集·雜曲子》及五代後蜀趙崇祚《花間集》所録毛平珪、閻處士、毛熙震、李德潤詞,調名均題爲「浣紗溪」。
據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呉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於土城山。
山邊有石,云是西施浣紗石」。
今浙江諸暨市南近郊的苧蘿山下浣紗溪畔有浣紗石,上有傳爲東晉王右軍所書「浣紗」二字,卽所傳春秋時越國美女西子浣紗處。
一説浣紗溪卽浙江紹興南二十里若耶溪。
總之,調名「浣紗溪」的本意卽詠西子浣紗之溪。
又,近人梁啓勛《詞學·調名》云:「《浣紗溪》,杜少陵詩『移船先生廟,洗藥浣紗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絶句三首》詩有「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之句。
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無浣紗溪,況且梁啓勛所引詩句,其中的「生」「紗」二字尙有異文,故梁説僅備參考。
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致堯,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爲正體,另有四種變體。
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闋三句,三平韻;下闋三句,兩平韻;過闋二句多用對偶。
另有仄韻體,始於南唐後主。
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爲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別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闋各增三字,韻全同。
張子澄詞有「露濃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韓澗泉詞有「芍藥酴縻滿院春」句,名《滿院春》;有「東風拂欄露猶寒」句,名《東風寒》;有「一曲西風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黃花菊自開」句,名《霜菊黃》;有「廣寒曾折最髙枝」句,名《廣寒枝》;有「春風初試薄羅衫」句,名《試香羅》;有「淸和風裏緑蔭初」句,名《淸和風》;有「一番春事怨啼鵑」句,名《怨啼鵑》。
「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太守徐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時元豐五年也」:楊守敬《景蘇園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跡(以下簡稱墨跡),詞敍作「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太守徐公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明日酒醒,雪大作,復作兩首。
時元豐五年也」。
又各本詞敍均無「時元豐五年也」六字,《東坡紀年録》將此五首詞編入元豐四年。
龍楡生校:「傅注本題後有『時元豐五年也』六字。
據此,是此詞作於壬戌,惟別無旁證,仍依朱本從《紀年録》編辛酉。」
徐君猷:龍楡生箋:「《東坡詩集》施注:『徐君猷名大受,東海人。
東坡來黃州,君猷爲守,厚禮之,無遷謫意。
君猷秀惠列屋,杯觴流行,多爲賦詞。
滿去而殂,坡有祭文挽詞,意甚悽惻。
』查注:『王明淸《揮麈録》云:徐得之君猷,陽翟人,韓康公壻。
知黃州日,東坡遷謫於郡,君猷周旋不遺餘力。
子端益,字輔之。
』」案:施注與《揮麈録》異,未詳孰是,録存俟考。
靑靑麥:傅子立注:「《莊子》:『靑靑之麥,生於陵陸。
』韓退之詩:『桑下麥靑靑。
』」劉尚榮按:「《莊子·巻二十六·〈雜篇·外物〉》,『陸』作『陂』。
韓句出《過南陽》。」
雲葉暗隨車:傅子立注:「陳蔡凝《春雲》詩:『入風衣暫斂,隨車蓋轉輕。
作葉還依樹,爲樓欲近城。
』杜少陵詩:『雨稀雲葉斷。
』」劉尚榮按:「蔡詩見《詩紀·巻一百〇六》,又見《初學記·巻一·〈天部·雲·詩〉》:『陳蔡子居《賦得處處春雲生》詩:「春色遍空明,春雲處處生。
入風衣暫斂,隨車蓋轉輕。
作葉還依樹,爲樓欲近城。
含愁上對影,似有別離情。」』杜詩《夏夜李尚書筵送宇文石首赴縣聯句》。」
臨皋:傅子立注:「黃有臨皋亭。
公詩云:『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淸明改新火。
』」劉尚榮按:「句出《徐使君分新火》。」龍楡生箋:「《東坡詩集》查注:『許端夫《齊安拾遺》云:「夏澳口之側本水驛,有亭曰臨皋。」』《名勝志》:『臨皋館在黃州朝宗門外,其上有快哉亭,縣令張夢得建。
子由記略云:「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
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
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
煙消日出,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雨腳半收檐斷綫」句:傅子立注唐·杜少陵《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雨腳如麻未斷絶。」檐斷綫,傅注本原作「檐斷絶」,龍楡生校謂傅注本誤。
今據楊守敬《景蘇園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跡、元延祐本、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改。
「雪牀初下瓦跳珠」句:楊守敬《景蘇園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跡此句下有東坡自注:「京師俚語,謂霰(xiàn)爲雪牀。」
雪牀:傅注本、元延祐本、毛本作「雪林」,茲從楊守敬《景蘇園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跡。
龍楡生箋:「《汪穰卿筆記》言在張文襄幕,見蘇文忠手書《浣溪沙》五首,『雪林初下瓦跳珠』句,『林』作『牀』,注『京師俚語,霰爲雪牀。
』」
跳珠: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作「疎珠」。
傅子立注:「霰雪如珠。」
黏鬚:傅子立注:「羅鄴《早行》詩:『時整帽檐風颳頂,旋呵鞭手凍黏鬚。
』」劉尚榮按:「句見杜九華《早發》,『整』原作『逆』,一作『送』,見《文苑英華·巻二百九十五》,別見《全唐詩·巻六百九十二》。
《古今詩文類聚別集·巻二十五》作羅鄴詩。
按羅鄴《早行》詩中無此句,傅注誤標作者及詩題。」
原爲唐代教坊曲,《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
唐聲詩唐代配樂之近體詩亦有「浣溪沙」調名,歌詞爲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紗女」調名,歌詞爲五言四句形式。
從字義上來看,「浣」,洗滌、漂洗也;「沙」,古通「紗」,故所「浣」者,「紗」也。
敦煌出土之唐寫本《雲謡集·雜曲子》及五代後蜀趙崇祚《花間集》所録毛平珪、閻處士、毛熙震、李德潤詞,調名均題爲「浣紗溪」。
據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呉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於土城山。
山邊有石,云是西施浣紗石」。
今浙江諸暨市南近郊的苧蘿山下浣紗溪畔有浣紗石,上有傳爲東晉王右軍所書「浣紗」二字,卽所傳春秋時越國美女西子浣紗處。
一説浣紗溪卽浙江紹興南二十里若耶溪。
總之,調名「浣紗溪」的本意卽詠西子浣紗之溪。
又,近人梁啓勛《詞學·調名》云:「《浣紗溪》,杜少陵詩『移船先生廟,洗藥浣紗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絶句三首》詩有「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之句。
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無浣紗溪,況且梁啓勛所引詩句,其中的「生」「紗」二字尙有異文,故梁説僅備參考。
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致堯,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爲正體,另有四種變體。
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闋三句,三平韻;下闋三句,兩平韻;過闋二句多用對偶。
另有仄韻體,始於南唐後主。
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爲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別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闋各增三字,韻全同。
張子澄詞有「露濃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韓澗泉詞有「芍藥酴縻滿院春」句,名《滿院春》;有「東風拂欄露猶寒」句,名《東風寒》;有「一曲西風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黃花菊自開」句,名《霜菊黃》;有「廣寒曾折最髙枝」句,名《廣寒枝》;有「春風初試薄羅衫」句,名《試香羅》;有「淸和風裏緑蔭初」句,名《淸和風》;有「一番春事怨啼鵑」句,名《怨啼鵑》。
「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太守徐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時元豐五年也」:楊守敬《景蘇園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跡(以下簡稱墨跡),詞敍作「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太守徐公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明日酒醒,雪大作,復作兩首。
時元豐五年也」。
又各本詞敍均無「時元豐五年也」六字,《東坡紀年録》將此五首詞編入元豐四年。
龍楡生校:「傅注本題後有『時元豐五年也』六字。
據此,是此詞作於壬戌,惟別無旁證,仍依朱本從《紀年録》編辛酉。」
徐君猷:龍楡生箋:「《東坡詩集》施注:『徐君猷名大受,東海人。
東坡來黃州,君猷爲守,厚禮之,無遷謫意。
君猷秀惠列屋,杯觴流行,多爲賦詞。
滿去而殂,坡有祭文挽詞,意甚悽惻。
』查注:『王明淸《揮麈録》云:徐得之君猷,陽翟人,韓康公壻。
知黃州日,東坡遷謫於郡,君猷周旋不遺餘力。
子端益,字輔之。
』」案:施注與《揮麈録》異,未詳孰是,録存俟考。
靑靑麥:傅子立注:「《莊子》:『靑靑之麥,生於陵陸。
』韓退之詩:『桑下麥靑靑。
』」劉尚榮按:「《莊子·巻二十六·〈雜篇·外物〉》,『陸』作『陂』。
韓句出《過南陽》。」
雲葉暗隨車:傅子立注:「陳蔡凝《春雲》詩:『入風衣暫斂,隨車蓋轉輕。
作葉還依樹,爲樓欲近城。
』杜少陵詩:『雨稀雲葉斷。
』」劉尚榮按:「蔡詩見《詩紀·巻一百〇六》,又見《初學記·巻一·〈天部·雲·詩〉》:『陳蔡子居《賦得處處春雲生》詩:「春色遍空明,春雲處處生。
入風衣暫斂,隨車蓋轉輕。
作葉還依樹,爲樓欲近城。
含愁上對影,似有別離情。」』杜詩《夏夜李尚書筵送宇文石首赴縣聯句》。」
臨皋:傅子立注:「黃有臨皋亭。
公詩云:『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淸明改新火。
』」劉尚榮按:「句出《徐使君分新火》。」龍楡生箋:「《東坡詩集》查注:『許端夫《齊安拾遺》云:「夏澳口之側本水驛,有亭曰臨皋。」』《名勝志》:『臨皋館在黃州朝宗門外,其上有快哉亭,縣令張夢得建。
子由記略云:「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
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
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
煙消日出,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雨腳半收檐斷綫」句:傅子立注唐·杜少陵《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雨腳如麻未斷絶。」檐斷綫,傅注本原作「檐斷絶」,龍楡生校謂傅注本誤。
今據楊守敬《景蘇園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跡、元延祐本、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改。
「雪牀初下瓦跳珠」句:楊守敬《景蘇園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跡此句下有東坡自注:「京師俚語,謂霰(xiàn)爲雪牀。」
雪牀:傅注本、元延祐本、毛本作「雪林」,茲從楊守敬《景蘇園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跡。
龍楡生箋:「《汪穰卿筆記》言在張文襄幕,見蘇文忠手書《浣溪沙》五首,『雪林初下瓦跳珠』句,『林』作『牀』,注『京師俚語,霰爲雪牀。
』」
跳珠: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作「疎珠」。
傅子立注:「霰雪如珠。」
黏鬚:傅子立注:「羅鄴《早行》詩:『時整帽檐風颳頂,旋呵鞭手凍黏鬚。
』」劉尚榮按:「句見杜九華《早發》,『整』原作『逆』,一作『送』,見《文苑英華·巻二百九十五》,別見《全唐詩·巻六百九十二》。
《古今詩文類聚別集·巻二十五》作羅鄴詩。
按羅鄴《早行》詩中無此句,傅注誤標作者及詩題。」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