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 西湖春感
接葉巢鶯,平波捲絮,斷橋斜日歸船。
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
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
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
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
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
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
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亡國之音哀以思,本詞即是一首眷念故國的哀歌,借西湖感春抒發自己的亡國哀痛。
本詞爲南宋亡國後詞人重遊西湖感懷而作。
上片起拍寫實景,景密意淡。
「巢鶯」、「卷絮」、「斜日」,平緩寫景,已暗藏日暮春晚氣氛。
下文發問,雖語意陡轉,亦順理成章。
今年花事已晚,故呼喚東風伴隨薔薇稍住。
但薔薇花開,春事將盡,故曰「可憐」。
末寫西泠繁華景點,已滿目荒凉。
「一抹」,筆墨如畫。
下片承上片意脈,以問句振起詞氣。
梁燕改投門戶,繁華地、人文景,一派凄冷。
白鷗也愁,人何以堪,翻進一層,轉寫自我心緒。
飛花、啼鵑,發人哀思,著兩「怕」字,寫盡江山易主、人事全非,目不忍睹、耳不忍聞之痛。
陳亦峰贊此詞「凄凉幽怨,鬱之至,厚之至」(《白雨齋詞話》),是很恰當的。
全章清虛騷雅,融情入景,賦物以情,情摯辭婉,結構嚴謹,靈動流轉,極凄愴纏綿之致。
本詞爲南宋亡國後詞人重遊西湖感懷而作。
上片起拍寫實景,景密意淡。
「巢鶯」、「卷絮」、「斜日」,平緩寫景,已暗藏日暮春晚氣氛。
下文發問,雖語意陡轉,亦順理成章。
今年花事已晚,故呼喚東風伴隨薔薇稍住。
但薔薇花開,春事將盡,故曰「可憐」。
末寫西泠繁華景點,已滿目荒凉。
「一抹」,筆墨如畫。
下片承上片意脈,以問句振起詞氣。
梁燕改投門戶,繁華地、人文景,一派凄冷。
白鷗也愁,人何以堪,翻進一層,轉寫自我心緒。
飛花、啼鵑,發人哀思,著兩「怕」字,寫盡江山易主、人事全非,目不忍睹、耳不忍聞之痛。
陳亦峰贊此詞「凄凉幽怨,鬱之至,厚之至」(《白雨齋詞話》),是很恰當的。
全章清虛騷雅,融情入景,賦物以情,情摯辭婉,結構嚴謹,靈動流轉,極凄愴纏綿之致。
高陽臺:詞牌名,調名取自宋玉《高唐賦》,又名《慶春澤》。
雙調一百字。
接葉巢鶯:杜少陵詩:「接葉暗巢鶯。」
斷橋:西湖孤山側橋名。
西泠:杭州西湖橋名。
一抹:一片。
韋曲:唐時長安城南皇子陂西韋氏、杜氏累世貴族,所居之地名韋曲、杜曲。
斜川:在江西廬山側星子、都昌二縣間,陶潛有遊斜川詩,詞中借指元初宋遺民隱居之處。
「見説新愁,如今也到鷗邊」句:沙鷗色白,因説係愁深而白,如人之白頭。
辛稼軒《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爲葉丞相賦》詞:「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雙調一百字。
接葉巢鶯:杜少陵詩:「接葉暗巢鶯。」
斷橋:西湖孤山側橋名。
西泠:杭州西湖橋名。
一抹:一片。
韋曲:唐時長安城南皇子陂西韋氏、杜氏累世貴族,所居之地名韋曲、杜曲。
斜川:在江西廬山側星子、都昌二縣間,陶潛有遊斜川詩,詞中借指元初宋遺民隱居之處。
「見説新愁,如今也到鷗邊」句:沙鷗色白,因説係愁深而白,如人之白頭。
辛稼軒《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爲葉丞相賦》詞:「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茂密的碧葉上黃鶯在築巢,湖面微波輕卷着落葉柳絮,暮色蒼茫斷橋下馳迴歸船。
春日苦短還能夠暢遊幾次?想再看花開又要等到明年。
東風啊請暫伴薔薇少住,待到薔薇花開春光已少得可憐。
更讓人感到淒涼的是,萬綠叢中的西泠橋畔,如今衹留下一抹荒寒的暮煙。
當年棲息在朱門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飛向何邊?衹見豪門舊居長滿苔蘚,遊賞勝地也荒草連天。
聽說這深深的新愁,如今讓那些清閒的白鷗也愁得白髮翩翩。
我再也無心去重溫笙歌舊夢,只把重門緊掩,喝點悶酒獨自閒眠。
請不要拉開窗簾,怕見落花紛飛,怕聽聲聲啼鵑。
春日苦短還能夠暢遊幾次?想再看花開又要等到明年。
東風啊請暫伴薔薇少住,待到薔薇花開春光已少得可憐。
更讓人感到淒涼的是,萬綠叢中的西泠橋畔,如今衹留下一抹荒寒的暮煙。
當年棲息在朱門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飛向何邊?衹見豪門舊居長滿苔蘚,遊賞勝地也荒草連天。
聽說這深深的新愁,如今讓那些清閒的白鷗也愁得白髮翩翩。
我再也無心去重溫笙歌舊夢,只把重門緊掩,喝點悶酒獨自閒眠。
請不要拉開窗簾,怕見落花紛飛,怕聽聲聲啼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