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此詞所作時間不詳。
從內容上看,表達的是歸隱志向,這種志向自作者被貶黃州後逐漸強烈,時不時會從心底冒出。
在一個把酒對月的夜晚,已厭倦了官場生活的蘇軾,再次表述了這一情懷。
行香子:詞牌名,又名《爇心香》、《讀書引》。
自南北朝,朝廷卽設「行香」法會。
南宋·程文簡《演繁露·巻七·行香》云:「沈存中叙行香,謂『當以香末散撒』,乃爲行香。
畢仲荀元豐三年作《幙府燕閒録》曰:『國忌行香起於後魏江左。
齊梁間毎然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謂之行香。
』予案《南史》:『王僧逹性好鷹犬。
……何尚之設八闗齋,大集朝士,自行香,次至僧逹曰:「願郎且放鷹犬,勿復遊獵。」』其謂行香次及僧逹者,卽釋教之謂行道燒香也。
行道者,主齋之人親自周行道塲之中;燒香者,熟之於爐也。」唐·張水部《送令狐尙書赴東都留守》詩:「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故此調當爲佛曲,調名本意卽詠佛教行道燒香事。
《中原音韻》、《太平樂府》倶注「雙調」,蔣氏《九宮譜目》入「中呂引子」(《欽定詞譜》)。
此調當爲重頭曲,六十六字,有三體,前後闋倶八句,唯首句用韻或不用韻異。
此調以四言句和三言句爲主,間以兩箇上三下四之七言句,結尾以一字領三箇三言句,前人多於此三句中構詞相同而又意義連貫,尤別致。
音節頗流美悅耳,亦可略加襯字(龍楡生《唐宋詞格律》)。
東坡七首用於詠物、寫景、酬贈、感嘆人生;稼軒五首具嘲諷之意,風格更爲恣肆;亦用以言情,如洪空同《楚楚精神》闋,蔣竹山《舟宿蘭灣》闋。
「述懷」:傅注本、元延祐本無題。
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調名下有詞題曰「述懷」。
虛苦:《蘇長公二妙集》本、毛本作「休苦」。
「月色如銀」句:傅子立注:「梁戴暠《月詩》:『浮川疑讓璧,入戸類燒銀。
』」劉尚榮按:「句出《月重輪行》詩,見《樂府詩集·巻四十》,別見《文苑英華·巻一百九十三》。
『璧』原作『壁』,據《樂府詩集》改。」
「酒斟時、須滿十分」句:傅子立注:「白樂天:『十分蘸甲酌。
』」劉尚榮按:「句出《早飲湖州酒寄崔使君》,見《白氏長慶集·巻二十三》。」
隙中駒:傅子立注:「《莊子》曰:『人生天地間,如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劉尚榮按:「見《莊子·巻二十二·〈外篇·知北遊〉》。
《莊子》『如』原作『若』,『隙』原作『郤』,『郤』通『隙』。」
石中火:傅子立注:「李太白詩:『石火無留光,還如世中人。
』」劉尚榮按:「句出《擬古十二首·其三》,見《李太白詩集·巻二十四》。
『留』原作『煙』,據《李太白詩集》改。」
夢中身:傅子立注:「韓退之:『須著人間比夢間。
』」劉尚榮按:「句出《遊城南十六首·遣興》,見《全唐詩·巻三百四十三》。
《五百家集注昌黎文集·巻九》詩題作『遠興』。
『比』原作『此』,據《全唐詩》改。」
陶陶:傅子立注:「劉伶《酒德頌》:『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劉尚榮按:「語見《文選·巻四十七·劉伯倫〈酒德頌〉》。」
夜氣清新,塵滓皆無,月光皎潔如銀。
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對月,須盡情享受。
名利都如浮雲變幻無常,徒然勞神費力。
人的一生只不過像快馬馳過縫隙,像擊石迸出一閃即滅的火花,像在夢境中短暫的經歷一樣短暫。
雖有滿腹才學,卻不被重用,無所施展。
姑且借現實中的歡樂,忘掉人生的種種煩惱。
何時能歸隱田園,不爲國事操勞,有琴可彈,有酒可飲,賞玩山水,就足夠了。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