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 · 泂酌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大雅·泂酌》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诉说的是人民和谐的问题,以水之多来形容酒多,用水之清来形容酒清,人们在宴会上快乐地大碗喝酒、大杯喝酒,然后用水来洗涤各种杯盘碗筷。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高尚敦厚的君子。
全诗三章,每章五句,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兴,且重章叠句,反覆歌咏,是一首歌颂和谐之歌。
泂(jiǒng):远。
酌(zhuó):古通“爵”,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
行(háng)潦(lǎo):路边的积水。
挹(yì):舀出。
注:灌入。
餴(fēn):蒸。
饎(chì):旧训酒食,非。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宜读如饎人之饎。
《周官》(《周礼》)大郑注:‘饎人,主炊官也。
’《仪礼》郑注:‘炊黍稷为饎。
’是也。
”今从其说。
岂弟(kǎitì):即“恺悌”,本义为和乐平易,据《吕氏春秋·不屈》所载惠子“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恺者,大也;悌者,长也。
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数语,则在此特训为恩德深长广大。
罍(léi):古酒器,似壶而大。
攸:所。
归:归附。
溉:洗。
或谓通“概”,一种盛酒漆器。
王引之《经义述闻》:“‘溉’当读为‘概’。
概,漆尊也。

塈(xì):毛传:“塈,息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按:《方言》:‘息,归也。
’‘民之攸塈塈’谓民之所息,即谓民之所归。
远舀路边积水潭,把这水缸都装满,可以蒸菜也蒸饭。
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远舀路边积水坑,舀来倒进我水缸,可把酒壶洗清爽。
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心向往。
远舀路边积水洼,舀进水瓮抱回家,可以洗涤和抹擦。
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爱戴他。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