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 中秋宿真定驛
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
照野霜凝,入河桂溼,一一冰壺相映。
殊方路永。
更分破秋光,盡成悲境。
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
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
憂心耿耿。
對風鵲殘枝,露蛩荒井。
斟酌姮娥,九秋宮殿冷。
照野霜凝,入河桂溼,一一冰壺相映。
殊方路永。
更分破秋光,盡成悲境。
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
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
憂心耿耿。
對風鵲殘枝,露蛩荒井。
斟酌姮娥,九秋宮殿冷。
《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是宋代詞人史達祖所寫的一首詞。
這首詞運用了擬人手法,化靜爲動。
詞的上片通過描寫雲散月明,冰壺相映的情景,反襯出詞人自吊孤影的悲境;下片描繪真定館驛中的淒涼,抒發詞人對江南密友的相思之情;表達了對北宋故國的亡國之痛。
這首詞運用了擬人手法,化靜爲動。
詞的上片通過描寫雲散月明,冰壺相映的情景,反襯出詞人自吊孤影的悲境;下片描繪真定館驛中的淒涼,抒發詞人對江南密友的相思之情;表達了對北宋故國的亡國之痛。
齊天樂:詞牌名。
又名《臺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
《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夢窗詞集》併入“正宮”(即“黃鐘宮”)。
此詞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五仄韻。
前片第七句、後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領格,例用去聲。
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涼雲:秋雲。
謝眺《七夕賦》:“朱光既斂,涼雲始浮。
”
天東:東方的天空。
李賀《溪晚涼》:“玉煙青溼白如幢,銀灣曉轉流天東。
”金鏡:月亮。
霜凝:月光撒滿大地,像鋪了一層凍霜一樣白。
桂溼:月亮入水。
傳說月中有桂樹,故云。
冰壺:皎潔之月光。
分破:指宋與金南北分疆,山河破碎,猶各自領一半秋光。
悲鏡:李白詩《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此指的歲月易老之謂也。
客:客子,自指。
許:何許,何處。
刀頭:刀環,戰罷還家之意。
蠆(chài)尾:女子捲髮;此指書法峭勁。
定:助語詞,猶“了”也,“着”也。
蛩(qióng):蟋蟀。
斟酌(zhēnzhuó):往杯盞裏倒酒供飲用。
九秋:九月深秋。
又名《臺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
《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夢窗詞集》併入“正宮”(即“黃鐘宮”)。
此詞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五仄韻。
前片第七句、後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領格,例用去聲。
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涼雲:秋雲。
謝眺《七夕賦》:“朱光既斂,涼雲始浮。
”
天東:東方的天空。
李賀《溪晚涼》:“玉煙青溼白如幢,銀灣曉轉流天東。
”金鏡:月亮。
霜凝:月光撒滿大地,像鋪了一層凍霜一樣白。
桂溼:月亮入水。
傳說月中有桂樹,故云。
冰壺:皎潔之月光。
分破:指宋與金南北分疆,山河破碎,猶各自領一半秋光。
悲鏡:李白詩《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此指的歲月易老之謂也。
客:客子,自指。
許:何許,何處。
刀頭:刀環,戰罷還家之意。
蠆(chài)尾:女子捲髮;此指書法峭勁。
定:助語詞,猶“了”也,“着”也。
蛩(qióng):蟋蟀。
斟酌(zhēnzhuó):往杯盞裏倒酒供飲用。
九秋:九月深秋。
西風拂來,仿若勸說雲彩放行一般,雲層逐漸退去。
遠望東方,金鏡似的月亮將在這晴朗無雲的天空中冉冉升起。
月色如霜,光照四野,月上的桂樹映入河水中,水月與明月交相輝映,更添幾分風致。
夜已深,古驛枯庭裏只剩下自己獨自徘徊,孤枕難眠。
身在故鄉的朋友,在遠方看着這天邊明月,或許也會想起在外的自己。
現在還鄉只是夢想,只能用書信把思念傳回故鄉。
心事重重,憂慮不安,烏鵲在風中依着殘枝,秋露中的蟋蟀在荒井中發出悲鳴。
獨自在月下飲酒,九重天上的月宮一片淒冷。
遠望東方,金鏡似的月亮將在這晴朗無雲的天空中冉冉升起。
月色如霜,光照四野,月上的桂樹映入河水中,水月與明月交相輝映,更添幾分風致。
夜已深,古驛枯庭裏只剩下自己獨自徘徊,孤枕難眠。
身在故鄉的朋友,在遠方看着這天邊明月,或許也會想起在外的自己。
現在還鄉只是夢想,只能用書信把思念傳回故鄉。
心事重重,憂慮不安,烏鵲在風中依着殘枝,秋露中的蟋蟀在荒井中發出悲鳴。
獨自在月下飲酒,九重天上的月宮一片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