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初賦
昔遂初之顯祿兮,遭閭闔之開通。
跖三臺而上徵兮,入北辰之紫官。
備列宿於鉤陳兮,擁大常之樞極。
總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惟太階之侈闊兮,機衡爲之難運。
懼魁杓之前後兮,遂隆集於河濱。
遭陽侯之豐沛兮,乘素波以聊戾。
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
二乘駕而既俟,僕伕期而在□。
馳太行之嚴防兮,入天井之喬關。
歷岡岑以升降兮,馬龍騰以超攄。
無雙駟以優遊兮,濟黎侯之舊居。
心滌盪以慕遠兮,回高都而北征。
劇強秦之暴虐兮,吊趙括於長平。
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賢而下士。
騖駟馬而觀風兮,慶辛甲於長子。
哀衰周之失權兮,數辱而莫扶。
執孫蒯於屯留兮,救王師於途吾。
過下虒而嘆息兮,悲平公之作臺。
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樂而惰怠。
枝葉落而不省兮,公族闃其無人。
曰不爨而俞甚兮,政委棄於家門。
載約屨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爲履。
寶礫石於廟堂兮,面隋和而不視。
始建衰而造亂兮,公室由此遂卑。
憐後君之寄寓兮,唁靖公於銅鞮。
越侯甲[2] 而長驅兮,釋叔向之飛患。
悅善人之有救兮,勞祁奚於太原。
何叔子之好直兮,爲羣邪之所惡。
賴祁子之一言兮,幾不免乎徂落。
美不必爲偶兮,時有差而不相及。
雖韞寶而求賈兮,嗟千載其焉合?昔仲尼之淑聖兮,竟隘窮乎蔡陳。
彼屈原之貞專兮,卒放沉於湘淵。
何方直之難容兮,柳下黜出而三辱。
蘧瑗抑而再奔兮,豈材知之不足。
揚蛾眉而見妒兮,固醜女之情也。
曲木惡直繩兮,亦不人之誠也。
以夫子之博觀兮,何此道之必然。
空下時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悲積習之生常兮,固明智之所別。
叔羣既在皁隸兮,六卿興而爲桀。
荀寅肆而顓恣兮,吉射叛而擅兵。
憎人臣之若茲兮,責趙鞅於晉陽。
軼中國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厲。
歷雁門而入雲中兮,超絕轍而遠逝。
濟臨沃而遙思兮,垂意兮邊都。
野蕭條以寥廓兮,陵谷錯以盤紆。
飄寂寥以荒昒兮,沙埃起之杳冥。
迴風育其飄忽兮,回之泠泠。
薄涸凍之凝滯兮,沸溪谷之清涼。
漂積雪之皚皚兮,涉凝露之降霜。
揚雹霰之復陸兮,慨原泉之凌陰。
激流澌之漻淚兮,窺九淵之潛淋。
颯悽愴以慘怛兮,慽風漻以冽寒。
獸望浪以穴竄兮,烏脅翼之浚浚。
山蕭瑟以鳴兮,樹木壞而哇吟。
地坼裂而憤忽
急兮,石捌破之巖巖。
天烈烈以厲高兮,廖(土孝)窗以梟窂。
雁邕邕以遲遲兮,野鸛鳴而嘈嘈。
望亭隧之皦皦兮,飛旗幟之翩翩迥。
百里之無家兮,路修遠而綿綿。
於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奮武靈之精誠。
攄趙奢之策慮兮,威謀完乎金城。
外折衝以無虞兮,內撫民以永寧。
既邕容以自得兮,唯惕懼於笁寒。
攸潛溫之玄室兮,滌濁穢於太清。
反情素於寂漠兮,居華之冥冥。
玩琴書以條暢兮,考性命之變態。
運四時而覽陰陽兮,總萬物之珍怪。
雖窮天地之極變兮,曾何足乎留意。
長恬淡以歡娛兮,固賢聖之所喜。
亂曰:□幽潛德,含聖神兮。
抱奇內光,自得真兮。
寵幸浮寄,奇無常兮。
寄之去留,亦何傷兮。
大人之度,品物齊兮。
舍位之過,忽若遺兮。
求位得位,固其常兮。
守信保己,比老彭兮。
跖三臺而上徵兮,入北辰之紫官。
備列宿於鉤陳兮,擁大常之樞極。
總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惟太階之侈闊兮,機衡爲之難運。
懼魁杓之前後兮,遂隆集於河濱。
遭陽侯之豐沛兮,乘素波以聊戾。
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
二乘駕而既俟,僕伕期而在□。
馳太行之嚴防兮,入天井之喬關。
歷岡岑以升降兮,馬龍騰以超攄。
無雙駟以優遊兮,濟黎侯之舊居。
心滌盪以慕遠兮,回高都而北征。
劇強秦之暴虐兮,吊趙括於長平。
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賢而下士。
騖駟馬而觀風兮,慶辛甲於長子。
哀衰周之失權兮,數辱而莫扶。
執孫蒯於屯留兮,救王師於途吾。
過下虒而嘆息兮,悲平公之作臺。
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樂而惰怠。
枝葉落而不省兮,公族闃其無人。
曰不爨而俞甚兮,政委棄於家門。
載約屨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爲履。
寶礫石於廟堂兮,面隋和而不視。
始建衰而造亂兮,公室由此遂卑。
憐後君之寄寓兮,唁靖公於銅鞮。
越侯甲[2] 而長驅兮,釋叔向之飛患。
悅善人之有救兮,勞祁奚於太原。
何叔子之好直兮,爲羣邪之所惡。
賴祁子之一言兮,幾不免乎徂落。
美不必爲偶兮,時有差而不相及。
雖韞寶而求賈兮,嗟千載其焉合?昔仲尼之淑聖兮,竟隘窮乎蔡陳。
彼屈原之貞專兮,卒放沉於湘淵。
何方直之難容兮,柳下黜出而三辱。
蘧瑗抑而再奔兮,豈材知之不足。
揚蛾眉而見妒兮,固醜女之情也。
曲木惡直繩兮,亦不人之誠也。
以夫子之博觀兮,何此道之必然。
空下時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悲積習之生常兮,固明智之所別。
叔羣既在皁隸兮,六卿興而爲桀。
荀寅肆而顓恣兮,吉射叛而擅兵。
憎人臣之若茲兮,責趙鞅於晉陽。
軼中國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厲。
歷雁門而入雲中兮,超絕轍而遠逝。
濟臨沃而遙思兮,垂意兮邊都。
野蕭條以寥廓兮,陵谷錯以盤紆。
飄寂寥以荒昒兮,沙埃起之杳冥。
迴風育其飄忽兮,回之泠泠。
薄涸凍之凝滯兮,沸溪谷之清涼。
漂積雪之皚皚兮,涉凝露之降霜。
揚雹霰之復陸兮,慨原泉之凌陰。
激流澌之漻淚兮,窺九淵之潛淋。
颯悽愴以慘怛兮,慽風漻以冽寒。
獸望浪以穴竄兮,烏脅翼之浚浚。
山蕭瑟以鳴兮,樹木壞而哇吟。
地坼裂而憤忽
急兮,石捌破之巖巖。
天烈烈以厲高兮,廖(土孝)窗以梟窂。
雁邕邕以遲遲兮,野鸛鳴而嘈嘈。
望亭隧之皦皦兮,飛旗幟之翩翩迥。
百里之無家兮,路修遠而綿綿。
於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奮武靈之精誠。
攄趙奢之策慮兮,威謀完乎金城。
外折衝以無虞兮,內撫民以永寧。
既邕容以自得兮,唯惕懼於笁寒。
攸潛溫之玄室兮,滌濁穢於太清。
反情素於寂漠兮,居華之冥冥。
玩琴書以條暢兮,考性命之變態。
運四時而覽陰陽兮,總萬物之珍怪。
雖窮天地之極變兮,曾何足乎留意。
長恬淡以歡娛兮,固賢聖之所喜。
亂曰:□幽潛德,含聖神兮。
抱奇內光,自得真兮。
寵幸浮寄,奇無常兮。
寄之去留,亦何傷兮。
大人之度,品物齊兮。
舍位之過,忽若遺兮。
求位得位,固其常兮。
守信保己,比老彭兮。
《遂初賦》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紀實性 “述行賦”。
“賦作”勾勒出一幅縱貫晉地全境的、歷史文化旅遊“線路圖”作者劉歆與其父劉向,同爲西漢後期文壇的“雙子星座”。
因其校點皇室祕書時,發現了《左傳》併力主列入“學官”,觸怒了衆老臣;因而被遠貶“五原”,即今內蒙古包頭西的五原縣。
劉歆從河內(即今河南沁陽)北上太行山,足跡遍佈山西南北,同時於西漢建平元年前後(公元前6年)留下此“賦作”。
“賦作”勾勒出一幅縱貫晉地全境的、歷史文化旅遊“線路圖”作者劉歆與其父劉向,同爲西漢後期文壇的“雙子星座”。
因其校點皇室祕書時,發現了《左傳》併力主列入“學官”,觸怒了衆老臣;因而被遠貶“五原”,即今內蒙古包頭西的五原縣。
劉歆從河內(即今河南沁陽)北上太行山,足跡遍佈山西南北,同時於西漢建平元年前後(公元前6年)留下此“賦作”。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