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紅衣 · 吳興荷花
簟枕邀涼,琴書換日,睡餘無力。
細灑冰泉,幷刀破甘碧。
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
岑寂。
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
虹樑水陌。
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
維舟試望故國。
眇天北。
可惜渚邊沙外,不共美人遊歷。
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這首詠物詞是孝宗淳熙十四年姜夔在湖州時所作。
這是作者的自度曲,詞即用詞牌《惜紅衣》之本意詠荷花。
不過他幷不純然詠物,而是藉詠荷花抒發作者客居他鄉孤苦寂寞、思念故鄉和親人故舊的情緒。
以故通篇言情多於寫景,衹在「紅衣半狼藉」一句點破詞牌「惜紅衣」之意,其餘大部分篇幅則用來描畫一幅夏末江南水鄉消暑圖,在這幅圖畫中寄寓自己的望遠懷人之思和寂寞無聊之情。
惜紅衣:詞牌名,《白石道人歌曲》所載「自度曲」之一
吳興:即浙江湖州。
枕簟(diàn):枕席。
邀凉:乘凉,納凉。
琴書換日:指藉彈琴讀書打發白日時光。
細灑:細心清洗。
幷刀:古時幷州(今太原一帶)所産的刀,當時以利、快聞名。
幷刀破甘碧:劃開甘甜碧綠的瓜果。
甘碧,香甜新鮮的瓜果。
墻頭喚酒:化用杜甫詩《夏日李公見訪》:「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墻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
城南詩客:指杜甫在《夏日李公見訪》中杜甫借酒所居於「僻近城南樓」。
作者在這裏感嘆不如杜甫,無佳客來訪,無鄰家有酒可借,一喚能從墻頭遞過來。
城南詩客:借指孤獨的詩人。
西風消息:秋天的信息。
虹梁水陌:拱橋和湖堤。
紅衣半狼藉:紅色的荷花已大半凋零。
維舟:繫船。
故國:昔日的京城。
此指北宋的汴京(今河南開封)。
眇(miǎo):通「渺」,遼遠的樣子。
甚時:何時。
同賦:這裏作「同賞」。
三十六陂(Bēi):泛指湖塘多。
我每日在竹枕蓆上乘涼,撫琴讀書打發時光,即使睡醒了也覺疲憊無力量。
用泉水細細地清洗,用利刀將鮮甜的瓜果切劈。
我每天精心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可我比杜甫寂寞,不能隔着牆頭把酒索,又有誰會來問候我,我不是那城南詩客。
家中孤寂冷落,西風微寒,落葉的柳樹,哀鳴的老蟬,都在告訴我已經到了秋天。
眼前拱橋如月,湖堤漫長,魚兒隨波嬉遊,湖面飄着清香,荷花卻已半數凋零枯黃。
系船登岸遙望故鄉,在那茫茫天際的北方。
可惜在這水岸沙邊,不能與舊時的美人一同遊覽。
想問什麼時候才能同賞,眼前這水鄉湖塘秋日的風光?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