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新月又如眉。
長笛誰教月下吹。
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
漫道行人雁後歸。
意欲夢佳期。
夢裏關山路不知。
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
還是涼生玉枕時。
此詞選自《小山詞》,北宋詞人晏幾道所作懷人詞。
作者在詞中以迴環曲折的結構、風流蘊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飛雁,由雁而思及行人,抒寫了清秋時節的悵惘之情。
全詞意境雋永,曲折往復,既麗且莊。
“新月”句:暗用五代牛希濟《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未有團欒意”與唐王涯《秋思贈遠》“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之意爲後文的“行人”“短書”作伏筆。
如眉,指月鉤彎如眉狀。
“長笛”句:借用唐杜牧《題元處士高亭》“何人教我吹長笛,與倚春風弄月明”爲背景。
“樓倚”句:化用唐趙嘏《長安晚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詩意。
南飛:雁爲候鳥,每年春分後往北飛,秋分後飛回南方。
“漫道”句:語出隋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漫,空,徒;又莫,勿。
佳期:相會的美好時光。
“夢裏”句:化用南朝粱沈約《別範安成詩》“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
思”意,典出南朝粱蕭統《文選》李善注引《韓非子》:“六國時,張敏與高惠二人爲友,每相思不能得見,敏便於夢中往尋,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
”此處藉以表達男女相思之情。
書:信。
破:消解。
恨:指離恨。
應:是。
玉枕:玉製或玉飾的枕頭,亦用爲瓷枕、石枕的美稱。
又是新月如眉,悠悠哀音,長笛月下爲誰吹?獨倚高樓,暮雲中初見雁南飛,雁南飛,莫道行人遲雁歸。
意欲夢中一相見,山重重,路迢迢,卻向何處尋!只待短信解離恨,信來應是太遲遲。
歲月悠悠,還是涼生玉枕時。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